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搜索文档
港股券商股震荡拉升,中州证券涨超10%
快讯· 2025-07-23 13:19
港股券商股表现 - 中州证券涨幅超过10% [1] - 国联民生(601456)涨幅超过8% [1]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国泰君安国际均涨幅超过5% [1] 交易机制 - A股账户可直接T+0交易港股,无需通过港股通 [1]
并表监管新时代——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新规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1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试行)》,将于2024年9月生效并分三年分批实施 [1] - 新规在6家试点券商5年实践基础上,将并表管理从狭义风险主体拓展为广义全要素管理,覆盖范围与银行业趋同 [2][3] - 指引强调垂直化管理与子公司独立性平衡,要求建立集团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并强化跨境子公司管控 [8][11] 并表管理范围 - 明确以控制关系为基础,结合业务复杂性和风险相关性确定范围,需涵盖对母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机构 [4] - 允许对业务模式重合或具外溢性风险的子公司跨级实施并表管理,头部券商已建立垂直一体化管理体系 [4] 公司治理 - 要求构建董事会至附属机构的完整治理架构,将并表管理纳入内部审计并每3年进行外部独立评估 [5] 业务协同与内部交易 - 新增跨业务条线协同管理要求,需建立交易目的识别、风险隔离及限额管理机制以防范风险传染 [6][10] 资本管理 - 强化并表体系资本规划,对AA级以上券商试点内部模型法计算风险资本准备,兼容跨境子公司差异 [7] 数据与系统支撑 - 允许依法采集脱敏数据,要求加大系统投入解决人工录入等问题,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体系 [9][12] 实施安排 - 分三类机构设定差异化过渡期,监管将组织专题培训并检查落地情况,后续细化完善指引内容 [9]
科创板6周年!中介机构排名(保荐/律所/审计)
梧桐树下V· 2025-07-23 10:13
科创板开市6周年概况 - 截至当前科创板共有589家上市公司,按年度分布为:2019年70家、2020年143家、2021年162家、2022年124家、2023年67家、2024年15家、2025年至今8家,已退市的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未纳入统计 [1] 保荐机构业绩排名 - 53家保荐机构参与589家科创板公司IPO,业务总量608单(含19家双保荐案例) [2][6] - 前五名保荐机构:国泰海通(95单)、中信证券(84单)、中信建投(56单)、中金公司(53单)、华泰联合(51单) [2][3] - 第六至十名:国联民生(32单)、招商证券(20单)、国信证券(18单)、国投证券(15单)、国金证券与申万宏源并列(各13单) [3][4] 律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67家律所为科创板公司提供IPO法律服务,前五名:上海锦天城(62单)、北京中伦(56单)、北京德恒(46单)、北京金杜(36单)、北京国枫(35单) [7]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29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服务,前五名:天健(108单)、立信(88单)、容诚(68单)、天职国际(41单)、大华(35单) [8]
A股证券板块盘初拉升,国盛金控涨超5%,广发证券、湘财股份、东方财富、华西证券、中信建投涨。
快讯· 2025-07-23 09:38
A股证券板块表现 - 证券板块盘初出现拉升行情 [1] - 国盛金控涨幅超过5% [1] - 广发证券 湘财股份 东方财富 华西证券 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股价上涨 [1]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高开0.2%
凤凰网财经· 2025-07-23 09:38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沪指涨0.2% 深成指涨0.01% 创业板指跌0.12% [1] - 超级水电、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 [1] - 创新药、CPO、军工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1] 金属行业观点 - 国内反内卷政策加码叠加海外财政货币双宽松氛围 金属板块整体表现较佳 [2] - 多晶硅价格持续修复 外溢至碳酸锂和氧化铝 [2] - 锂、钴、稀土从成本角度寻到价格底部 锂因矿权审核趋严、钴因刚果金出口禁令、稀土因战略性提升与短缺预期共振触发价格上涨 [2] - 基本金属上涨行情中 铝关注红利 铜关注成长性 建议关注加工板块 [2] - 钢铁交易逻辑从炉料让利转向供给收缩与炉料下跌共同改善行业景气度 [2] 可控核聚变产业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 国内首台商业直线型聚变装置成功点亮等离子体 [3] - 国内可控核聚变产业多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 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3] - 技术持续突破、项目融资开展、政策重视程度提升推动产业发展 [3] - 相关项目招标采购加速开展 预计对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 [3] - 托卡马克技术路线建议关注超导带材/磁体、堆内构件、结构件、电源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环节 [3] - Z-FFR及FRC技术路线建议关注电源系统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3] 银行业分析 - 7月11日至18日银行指数累计下跌3.41% [4] - 股价回调受三因素影响:前期涨势较强后的阶段性调整、套利资金分红即走策略加大抛压、部分银行股东高位减持影响市场情绪 [4] - 银行股估值长期修复向好趋势不变 [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可能兑现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净息差边际企稳、非息收入持续改善、置换债及金融政策缓解资产质量压力且拨备充足反哺利润 [4] - 资金面驱动估值修复延续: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高股息和类固收优势凸显 银行低估值优势显著 增量资金涌入带动估值修复 [4] - 优质地区中小银行重点推荐成都银行、常熟银行 国股行重点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4]
“反内卷”搭台,有色金属机遇不断;关注PLA相关产业链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8:38
金属板块投资机会 - 国内反内卷政策加码叠加海外财政货币双宽松氛围推动金属板块整体表现较佳 [1] - 多晶硅价格持续修复外溢至碳酸锂和氧化铝 锂、钴、稀土价格底部已现 锂价受矿权审核趋严推动 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 稀土因战略性提升与短缺预期共振上涨 [1] - 基本金属中铝的关注点是红利 铜的关注点是成长性 加工板块也值得关注 钢铁行业景气度改善逻辑转向供给收缩与炉料下跌共同作用 [1] 3D打印材料产业链 - 消费级桌面3D打印设备快速兴起带动材料变革 PLA/PETG等常用挤出耗材需求增长 TPU/ABS/PA/PPS/碳玻纤复材等柔性及工程材料迎来机遇 光固化工艺中树脂、光引发剂等材料需求提升 [2] - PLA相关产业链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PETG、TPU、尼龙、PPS等品类将持续发展 综合性龙头企业更具优势 [2] 可控电源建设需求 - 新能源大发展需要火电、水电、核电和储能等可控电源支撑 当前安全冗余容量持续降低 建设迫在眉睫 [3] - "十五五"期间年均煤电装机容量需求达60-80GW 远超当前市场预期的30-40GW 相关设备公司将显著受益 [3]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设备先行
快讯· 2025-07-23 08:37
锂电设备行业 - 锂电设备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 [1] - 2024年9月以来国内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有所提升 [1] - 2025年以来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持续增长 国内订单显著好转 [1] - 国内锂电设备全年预期有望上调 [1] 固态电池发展 - 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1] - 海外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 Scape和Solid Power技术进展顺利 股价持续新高 [1] - 国内2025年5月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 规范行业标准 [1] - 新修订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化安全标准 [1] - 头部电池厂全固态中试线逐步落地拉通 [1] - 工信部固态电池专项迎来中期验收 [1] 投资建议 -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受益 [1] - 建议关注锂电设备公司先导智能(300450)、先惠技术、海目星等 [1] - 建议关注复合集流体设备公司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 [1]
中资券商逐鹿港股IPO投行业务优势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3 05:0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IPO融资规模回归全球首位 中资券商成为核心推动力量 [1] - 上半年港股主板上市企业达51家 同比增长27.50% 募集金额1254.07亿港元 同比大幅上涨591.94% [1] - 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招商证券四家中资券商合计市场份额达42.72% [2] 中资券商竞争优势 - 中资券商在客户洞察与维护 协同网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已与A股客户构建长期陪伴式合作关系 [2] - 依托"境内-香港"一体化团队 能无缝衔接A+H全链条统筹方案 提升H股上市及再融资效率 [2] - 中资投行扎根中国市场 能更精准衔接企业核心优势与资本市场需求 打造本土化投资故事 [3] 头部券商市场表现 - 中金公司以18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一 市场份额16.36% 参与宁德时代 海天味业等大型IPO项目 [2] - 中信证券以11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二 市场份额10.00% [2] - 华泰证券以10单保荐项目位列第三 市场份额9.09% [2] 未来发展战略 - 中信建投证券将持续推进境内外一体化 聚焦TMT 大消费 先进制造 生物科技等热门赛道 [3] - 中信证券坚持香港 亚太 欧美"三步走"战略 加速推进国际化发展 [4] - 广发证券将加强重点赛道资源积累 深化境内外一体化布局 推进投行数智化转型 [4]
*ST清研: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1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701万股,发行价格为19.0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1,562.09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4,349.39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制度,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于"广东清研高端环保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38,8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7,133.06万元 [2][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10,000万元 [3] - 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3年6月30日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3] 募集资金存放及管理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项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余额为3,201.88万元,包括银行存款利息和理财产品收益扣除手续费后的净额 [3] - 现金管理金额为7,500万元,存放于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 [3] 本次结项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和节余情况 - "广东清研高端环保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已竣工验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满足结项条件 [4] - 该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7,133.06万元,累计投入17,095.68万元,尚需支付3,683.03万元,利息及理财收益664.50万元,节余募集资金7,018.85万元 [5] 募集资金节余原因 - 公司在项目建设中加强费用控制、监督和管理,有效节约了项目资金 [6] - 根据业务需求放缓设备采购进度,后续将以自有资金进行采购 [6] - 合理安排闲置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利息收入和理财收益 [6]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将节余募集资金7,018.85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6] - 节余资金划转完毕后,公司将注销相关募集资金专户,终止募集资金监管协议 [6] 节余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影响 - 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要求,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7] 审议程序和相关意见 - 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认为结项并将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有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 [7][8] - 保荐机构核查后认为该事项符合相关规定,无异议 [8]
卷!7月券商发布超300篇“反内卷”研报
北京商报· 2025-07-22 22:06
券商"反内卷"主题研究活动概况 - 7月以来券商发布超300篇"反内卷"主题研报 总量达328篇 平均每日发布15篇 [1][3] - 国金证券于7月22-23日举办行业首场"反内卷"专题线下策略会 聚焦钢铁/化工等领域破局方案 [1][3] - 至少10家券商在7月22日单日举办"反内卷"主题路演 涵盖煤炭/农业/光伏/能源开采等行业 [4]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7月1日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明确多行业"反内卷"信号 [3] - 光伏/钢铁/水泥/防水等行业迅速响应政策 光伏行业扎实推进反内卷 防水行业出现提价契机 [6][7] - 政策预计在今年9月前后集中出台 各部委将推出具体约束措施 [6] 研究内容与行业覆盖 - 研究覆盖宏观策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水泥/玻璃/煤炭等行业 [3][7] - 中信建投证券推出多团队联合研报 提出关注"困境反转"与"产能扩张"投资组合 [6] - 华安证券认为反内卷政策将托底房地产和刺激消费 市场延续震荡上行 [6]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政策将加速产能出清 改善竞争格局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尤其影响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 [7] - 长期看 具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地方补助依赖度/调节上下游关系能力的企业将获竞争优势 [5][6] - 水泥行业若统一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 供给端将迎来实质性减量 [7] 券商研究行为分析 - 研究活动是市场热点与行业竞争双重驱动 体现同质化竞争与热点追踪特征 [8] - 专题策略会可提供前瞻性业务战略视角 加强行业交流 预计引发更多机构跟进 [1][4] - 需平衡热点追踪与差异化研究 避免同质化和伪深度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