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重庆气矿推进黄202井区平台建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1:11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精细管理和统筹协调,实现黄202井区页岩气产能建设项目高效建产,日产量达150万立方米 [1] - 公司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和现场管理,提升产能发挥20%,并解决地企协调、物资进场等技术难题 [1] - 公司注重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指南和应急预案,确保建设项目平稳推进 [2] 产能建设 - 黄202井区页岩气平台日产量达150万立方米 [1] - 通过精细管理和统筹协调,实现黄202H9等平台高效建产 [1] - 提升产能发挥20% [1] - 黄202-1号集气站增压部分已投运,黄202-2号集气站增压部分稳步推进 [1] 项目管理 - 高效制定翔实完备的项目建设计划,明确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1] - 加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沟通协调,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 [1] - 通过现场踏勘、技术交底等方式解决地企协调、物资进场等问题 [1] - 科研设计单位全链条参与跟进建产进度,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1] 安全管理 - 建立健全页岩气产能建设安全管理指南及相关应急预案 [2] - 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和属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2] - 应用安全管理最小单元工作法,加强现场安全监管 [2] - 建立并严格落实风险防控机制,全面识别评估潜在风险 [2] - 确保黄202H5旧平台扩建和黄202H8新平台地面流程完善等项目平稳推进 [2]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快讯· 2025-05-28 10:07
中国石油发布昆仑大模型 - 公司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标志着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1] - 该模型围绕26条业务线、119个业务域优化形成"十域百景千应用"全景视图 [1] - 共发布100个应用场景,其中43个为迭代升级、57个为新增,且已全部投产 [1]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昆仑大模型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 [1] - 模型覆盖业务场景广泛,涉及能源行业多维度应用 [1]
中石油工程建设等公司取得腐蚀介质评价模拟系统及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46
专利授权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取得"腐蚀介质评价模拟系统及腐蚀介质的评价方法"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426798B,申请日期为2020年4月 [1]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81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注册资本2409562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0条、专利1039条、行政许可63个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0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446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28个 [1] 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注册资本5180万人民币 [2] - 参与招投标68次,拥有商标1条、专利230条、行政许可21个 [2]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16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67次,拥有商标3条、专利251条、行政许可14个 [2]
特大喜讯!美方没料到,德法俄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已处于领先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5-28 05:45
富满油田开发进展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是我国油气资源量最大的超深油田[1] - 油田已钻成144口超8000米深井,为国内8000米级超深井最密集区域[1][3] - 油区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量超10亿吨,属我国埋藏最深、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超深原油产区[1] - 通过钻完井提速技术,8500米以深井最快完钻周期缩短至80.92天,一季度主力建产区平均完井周期从144.2天降至109.8天[3] 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 - 引入ALC05井口和KC02管段式原油在线含水分析仪,建立智能化监测体系[3] - ALC05采用多探头测量技术实现高精度实时含水率跟踪,动态优化注采参数[3] 中俄能源合作动态 - 中方提议将俄罗斯对华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俄方承诺保障供应并通过哈萨克斯坦扩大出口[5] - 俄罗斯政府政令显示对华西部炼油厂石油供应上限从1000万吨提升至1250万吨,期限延至2034年[5] - 2023年中国从俄进口原油1.08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20%,俄罗斯保持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国地位[6] - 俄罗斯副外长明确表示可"无限量供应"中国石油,强化双方能源战略协作[8] 行业消费数据 - 2023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5.53亿吨(同比降1.9%),进口额3247亿美元(同比降3.9%)[6] - 同期石油表观消费量7.56亿吨,成品油消费总量3.9亿吨(同比降1.7%)[6] - 行业报告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将于2025年达峰[6]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精心打造端午惠民消费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5-27 14:30
活动策划与执行 - 公司提前两个月筹备端午节主题活动,对接优质供应商并严控商品质量与价格 [3] - 组织多层级品鉴会,试吃比对多款商品,最终引进4家供应商9种应季商品 [3] - 协调供应商打造专属礼袋,以粽叶绿为底色搭配吉祥花色,凸显节日仪式感 [3] 商品与供应链 - 端午节商品包括粽子、鲜鸡蛋、咸鸭蛋等,4月底已在全省加油站上线销售 [3] - 引入当地市场基础好的"老字号"品牌,如中之杰、真子、福源馆等多款名牌商品 [5] - 加油站便利店设置活动专区,堆头陈列商品并邀请厂家人员推介讲解 [5] 营销策略 - 消费者加油满200元可优惠价换购端午节活动商品,价格从50元到百余元不等 [5] - 活动持续到6月中旬,今年以来还开展了"春耕季""畅饮季"等多项促销活动 [5] - 省市各公司和加油站联动,整合供应链资源创新营销形式,打造端午惠民消费场景 [1] 客户服务 - 公司提前配送三所学校订购的粽子并获得一致好评 [1] - 便利店管理员细心将顾客选购的非油商品装车 [5]
中国石油申请井下柱塞气举单流限位器专利,可调节限位器以上液体回落量
金融界· 2025-05-27 13:14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井下柱塞气举单流限位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04253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专利技术包括投捞组件和环形密封组件,投捞组件由实心投捞头和中空缓冲筒组成,缓冲弹簧回缩时实体缓冲杆在中空缓冲筒内滑动以实现缓冲 [1] - 环形密封组件内部中空且外壁设有密封件及内壁设有滑套,受到外力时滑套收缩,密封件受挤压膨胀以密封限位器与油管之间的环空 [1] - 该限位器可根据液面高度调节液体回落量,当液面低于预定值时密封组件紧贴喉道防止液体回落,当液面高于预定值时弹性结构收缩形成空隙使液体通过第二进出液口流落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主要从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总部位于北京市 [2] - 公司对外投资10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1446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28个 [2]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277亿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总部位于北京市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1738条,行政许可21个 [2]
美国没料到,德法俄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已经“遥遥领先”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44
中国超深层油气开发突破 - 富满油田累计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144口超8000米深井建成,满深702井以76天完钻8459米刷新全球纪录[1] - 塔里木盆地探明50亿吨油气储量,6000-10000米超深层资源量占全国总量80%以上[1] - 通过断控破碎体油藏注氮气驱等技术,7000米以深油藏采收率达国际先进水平1.5倍[1] 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俄罗斯对华原油供应增至1250万吨/年,但中国保持沙特、伊拉克等国进口份额稳定在55%以上[3] - 构建多维保障体系:中亚管道年输气550亿立方米,中缅管道保障西南,LNG接收站覆盖沿海[3] - 原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72%以下,形成从勘探到炼化的完整技术链,关键装备100%国产化[5] 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势 - 富满油田钻探成本较初期下降40%,8500米深井施工周期压缩至80天[3] - 超深层油气具储量稳定、生产周期长优势,美国页岩油井深多低于3000米且单井衰减率70%[3] - 新增产量中超深层油气占比达65%,勘探技术向万米推进或带来储量数量级增长[5]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 中国原油产量连续五年稳超2亿吨,新增产量中超深层占比持续攀升[5] - 形成"非对称优势":兼具全球最大买家议价能力与尖端开采技术输出实力[8] - 技术实力重新定义资源禀赋,超深层开发改变世界能源权力结构[5][8]
美国没料到,普京突然出手,中国石油如今已经偷偷处于领先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44
中国石油消费与全球能源布局 - 中国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石油消费榜首,日均消耗量突破1400万桶 [1] - 2025年俄罗斯批准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增供250万吨原油,中哈原油管道年输送量提升至1250万吨,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通道的技术垄断 [1] - 该决定推动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炼化产能提升27%,西部能源储备基地战略缓冲期延长至十年以上 [1] 中俄能源合作与技术突破 - 2023年中国对俄原油进口同比增长28%,首次突破9000万吨大关 [3] - 中方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中提出"多通道能源保障"条款,获俄方开放第三国过境运输技术权限 [3] - 塔里木盆地深地塔科1井以10038米深度刷新亚洲陆上钻井纪录,塔里木油田年产能突破3000万吨 [3] - 南海"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实现1500米超深水自主作业,水下生产系统国产化率95%,作业成本较国际同行低40% [3] 页岩气与北极能源开发 - 涪陵气田2024年页岩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较五年前增长3倍 [3] - "璇玑"旋转导向系统使钻井周期从90天缩短至38天,单井成本下降60% [3] - 北极亚马尔LNG项目四期投产,中国在北极圈内LNG产能占比跃升至18%,年输送1650万吨LNG至亚太 [3] - 中方首次获得25%航运调度权,中国油轮船队可在北极航道自由通行 [3] 海外油气权益与深水技术 - 中国石油主导巴西里贝拉油田3000米超深水开发,"海龙"水下机器人完成158次深海作业 [5] - 中国在美洲原油权益产量突破2000万吨,海外油气权益总产量达1.2亿吨,覆盖全球32个产油国 [5] - 形成"中东-中亚-非洲-美洲"四极联动格局 [5] 石油储备与进口多元化 -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突破5亿桶,达90天净进口量安全线 [5] - "商业储备+战略储备+企业周转"三级体系中民营储油设施占比37% [5] - 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实现72小时全域调度,应急响应速度较五年前提升3倍 [5] - 原油进口来源国增至52个,前十大供应国集中度下降至68% [5] - 2024年通过灵活调整采购比例,中国进口成本控制在85美元/桶,较国际均价低7.2美元 [5] 全球能源治理与模式创新 - 中国"技术输出+产能合作+基建联通"三位一体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第二选择 [6] -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三期工程均提前建成,被誉为"中东能源合作标杆" [6] - 中国石油全球布局突破传统能源强国围堵,实现技术标准、运营模式和战略思维全面革新 [8]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山东公司交出高质量春检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5-27 08:55
春检工作概况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山东公司完成2025年度春检工作 历时70余天 覆盖118座场站和1 55万公里管线 查漏消漏112处 设备设施完好率达99% [1] - 春检采用"全覆盖 零容忍 重实效"原则 实现全员参与和全域治理 [1] 组织与实施 - 成立"1+3+N"指挥体系 包含公司领导小组 3个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领导小组 开展督导20余次 [1] - 依据《春检 秋检工作管理规范》制定"一站一案"和"一线一案"检查清单 [1] -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管控 生成工单1283个 上传作业影像2000余份 闭环整改率100% [1] 隐患排查与治理 - 结合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排查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风险 [4] - 加强老旧小区 人员密集区域和密闭空间检查 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4] - 检查多雨地区管道阴保系统 防范腐蚀风险 确保无线监测设备在线率和准确率达标 [4] 具体执行案例 - 临沂能源公司使用激光甲烷检测仪检测322公里管道 维护2座输气站SCADA系统 19辆生产用车和345套阴保系统 [5] - 兰陵公司检测维护1061台调压设备 856个阀井和290公里工艺管线 完成389户工商服用户安全检查 [5] 安全宣传与长效机制 - 组织"齐鲁蓝"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深入社区和企业 普及燃气使用规范和应急处置知识 [6] - 高青作业区联合国家管网滨州作业区开展管道保护宣传活动 讲解法规和举报奖励机制 [6] - 公司将持续巩固春检成果 确保设备"零缺陷"和运行"零异常" [6]
【干货】2025年润滑油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26 14:27
润滑油产业链全景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石油/原油开采、润滑油基础油提炼及添加剂供应,代表企业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炼油企业,以及瑞丰新材、康泰股份等添加剂制造商[1][3] - 中游主要为润滑油生产,按用途可分为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代表企业有龙蟠科技、康普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1][3]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程机械、汽车、船舶运输、轨道交通等,代表企业有广汽集团、潍柴动力、中国船舶等[1][3] 区域分布情况 - 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粤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地区,其中北京拥有最多代表性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5] - 截至2025年4月11日,中国润滑油相关企业共4315家,主要分布在山东省(581家)、辽宁省(432家)、河北省(418家),广东省也有398家[6] 企业产能情况 - 中国石化润滑油产能最大达146万吨/年,中国石油130万吨/年,统一润滑油60万吨/年,东昊润滑油50万吨/年[9][10] - 其他企业产能:BP嘉实多44.3万吨/年,埃克森美孚28.4万吨/年,龙蟠科技30万吨/年,康普顿10万吨/年[10] 企业投资动向 - 中国石化2024年炼油板块资本支出293亿元,主要用于镇海炼化扩建等项目,2025年计划支出223亿元用于广州石化技术改造等[13] - 中国石油2024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资本支出334.89亿元,主要用于吉林石化、广西石化等转型升级项目[13] - 海直科技2025年投资6亿元建设高端润滑油项目,预计年产5万吨润滑油、3万吨金属加工液,年销售8亿元[13] - 咸尔药业2025年投资超1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项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