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丙烯:供应格局概览
国投期货· 2025-07-03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全球及中国丙烯行业进行分析,指出全球丙烯产能后续增速或放缓但规模仍上升,中国主导全球丙烯生产格局;中国丙烯产能扩张速度将下降,行业集中度上升,进口依存度和商品化率下滑 [1][9][17] 各部分总结 丙烯全球产能区域分布情况 - 2024年丙烯生产集中在东北亚、北美、西欧,东北亚是最大生产区域,产能占比48.1%,其中中国占比39.4%;北美是重要产区且多用于出口;西欧产能占比9%,为净进口地区且净进口量缓慢增长;中东、东南亚产能占比分别为7.4%、6.5% [1] - 2020 - 2024年全球丙烯产能复合增速为5.9%,2025 - 2027年计划新增超1400万吨/年,到2030年预计增至1.96亿吨,增量集中在东北亚、北美、东南亚 [1] 全球丙烯主要生产企业 头部企业 - 中国石化产能约1300万吨/年,占全球7.6%,以石脑油裂解为主,近年加速布局PDH,国内消费占比超50%,通过东南亚出口巩固区域优势 [4] - 中国石油产能约676万吨/年,占全球4.0%,产业布局东北与西北主导、华东补充,85%产能来自石脑油裂解,竞争力取决于高端产品研发等方面 [4] - 利安德巴塞尔产能约500万吨/年,全球第三,产能分布于北美、欧洲、亚洲,丙烯用于高端衍生品生产,附加值高15% - 20% [5] - 沙特阿美产能约480万吨/年,全球第四,依托资源成本低,产品出口为主,占全球出口量12%,计划2026年新增产能100万吨/年 [5] 区域龙头 - INEOS产能约380万吨/年,欧洲最大,以蒸汽裂解为主,欧洲产能供应本地,通过美国工厂辐射北美 [6] - 巴斯夫产能约300万吨/年,全球第五,2024年投产欧洲首套生物基丙烯装置,目标2030年生物基原料占比达15% [6] - 埃克森美孚产能约280万吨/年,全球第六,产能分布在美国、新加坡、中国 [6] 亚洲新兴力量 - 中景石化产能280万吨/年,全球单厂最大,采用PDH工艺,定位国内PP粉料市场,出口越南、印尼 [8] - 万华化学产能约180万吨/年,全球前十,丙烯用于POE、MDI等高端产品生产 [8] 中国丙烯产能发展情况 结构性过剩问题凸现,产能扩张速度或下降 - 过去五年中国丙烯产能年复合增速14.34%,2025 - 2030年预计新增2215万吨/年,年复合增速5.29%,增速下滑 [9] 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来行业集中度上升 - 2024年中国丙烯生产企业189家,年产能超百万吨企业13家,占比6.88%,CR10企业产能占比22.77%,未来行业延续多元化、一体化及规模化发展 [11] 工艺路线竞争和区域发展概况 - 国内丙烯生产工艺多样,丙烷脱氢发展迅速冲击石脑油裂解市场份额,PDH装置产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西北以CTO装置为主,华东沿海以MTO装置为主 [13] - 2020 - 2024年华东地区产能增长856万吨,年均复合增速14%,2024年占全国29%;山东产能增长781万吨,年均复合增速21%,2024年占全国21%,未来扩产以PDH为主 [15] 丙烯进口依存度以及商品化率不断下滑 - 中国丙烯进口依存度自2014年的14.1%降至2024年的3.3%,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17] - 2025年中国丙烯商品量预计降至790万吨,商品化率预计跌至13.3% [17]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3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快讯· 2025-07-03 15:05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板块表现 - 证券、消费电子、家电等板块收高 [1] - 石油、煤炭等板块收低 [1] - 银行、保险等板块涨跌不一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收盘价55.80,涨幅+0.08%,市值3825.38亿,成交额5.06亿 [3] - 中国平安:收盘价37.15,跌幅-0.02%,市值3573.96亿,成交额18.17亿 [3] - 中国人保:收盘价8.65,跌幅-0.46%,市值10161.31亿,成交额6.14亿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15.60,涨幅+0.43%,市值17782.74亿,成交额34.57亿 [3] - 五粮液:收盘价175.62,涨幅0.00%,市值2142.50亿,成交额10.02亿 [3] - 山西汾酒:收盘价119.62,涨幅+0.37%,市值4643.18亿,成交额14.64亿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收盘价135.36,涨幅+1.60%,市值2368.09亿,成交额13.25亿 [3] - 寒武纪-U:收盘价547.30,涨幅+0.40%,市值2289.63亿,成交额21.74亿 [3] - 海光信息:收盘价328.17,跌幅-0.15%,市值3146.22亿,成交额12.38亿 [3] 汽车整车与铁路公路 - 比亚迪:收盘价334.56,涨幅+1.18%,市值18382.95亿,成交额41.24亿 [3] - 长城汽车:收盘价21.81,跌幅-0.05%,市值1866.71亿,成交额2.60亿 [3] - 京沪高铁:收盘价5.70,跌幅-0.70%,市值2788.76亿,成交额4.42亿 [3] 石油与航运港口 - 中国石化:收盘价15.50,涨幅+1.57%,市值6862.48亿,成交额6.86亿 [3] - 中国石油:收盘价8.55,跌幅-0.53%,市值15648.29亿,成交额7.06亿 [3] - 中远海控:收盘价5.66,跌幅-0.58%,市值2400.91亿,成交额11.16亿 [3] 煤炭与电池行业 - 陕西煤业:收盘价19.38,跌幅-2.74%,市值1878.89亿,成交额11.65亿 [3] - 宁德时代:收盘价262.59,跌幅-1.32%,市值8026.88亿,成交额7.32亿 [3] - 中国神华:收盘价40.40,涨幅+4.85%,市值11972.29亿,成交额87.47亿 [3] 电力与互联网服务 - 东方财富:收盘价9.37,跌幅-0.53%,市值1927.22亿,成交额28.11亿 [4] - 长江电力:收盘价22.88,涨幅0.00%,市值3615.96亿,成交额4.54亿 [4] - 中国核电:收盘价30.09,涨幅+0.75%,市值7362.49亿,成交额65.67亿 [4] 食品饮料与证券 - 中信证券:收盘价19.28,涨幅+1.43%,市值4100.85亿,成交额9.33亿 [4] - 国泰君安:收盘价27.67,涨幅+0.42%,市值3399.01亿,成交额20.00亿 [4] - 海天味业:收盘价38.92,涨幅+0.05%,市值2272.78亿,成交额3.18亿 [4] 消费电子与化学制药 - 工业富联:收盘价35.77,涨幅+0.42%,市值3482.54亿,成交额78.12亿 [4] - 立讯精密:收盘价23.28,涨幅+10.02%,市值4623.28亿,成交额67.75亿 [4] - 恒瑞医药:收盘价52.47,涨幅+5.45%,市值2593.82亿,成交额15.37亿 [4] 家电与农牧饲渔 - 格力电器:收盘价25.75,涨幅+0.26%,市值2606.33亿,成交额10.09亿 [4] - 海尔智家:收盘价46.53,涨幅+0.66%,市值2369.75亿,成交额9.77亿 [4] - 牧原股份:收盘价43.38,涨幅+1.90%,市值2416.10亿,成交额17.68亿 [4] 物流与医疗器械 - 迈瑞医疗:收盘价47.45,跌幅-1.70%,市值2369.03亿,成交额12.42亿 [4] - 万华化学:收盘价220.20,涨幅+0.65%,市值2669.80亿,成交额16.95亿 [4] - 顺丰控股:收盘价54.56,跌幅-2.13%,市值1713.05亿,成交额14.39亿 [4] 通信服务与有色金属 - 中国联通:收盘价5.33,涨幅0.00%,市值1666.39亿,成交额6.70亿 [4] - 中国建筑:收盘价5.88,涨幅+0.59%,市值2429.64亿,成交额9.31亿 [4] - 紫金矿业:收盘价20.29,涨幅+0.86%,市值5392.59亿,成交额27.85亿 [4]
大跨界!中国石油强化布局可控核聚变
中国电力报· 2025-07-03 11:17
中油资本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 公司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增资32.75亿元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1] - 此前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已通过投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29亿元持股20%正式入局核聚变领域 [1] 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核聚变研究已从追赶者跃升为核心力量 拥有EAST、BEST、CFEDR等多层次装置体系 [3] - EAST装置累计完成15万次实验 2025年实现亿度高约束模等离子体1066秒稳态运行刷新世界纪录 [7] - BEST装置于2025年启动工程总装 采用人工智能与先进材料技术性能超越EAST [13] 中国核聚变技术发展路径 - 实施"三步走"战略:实验堆(EAST)→示范堆(CFEDR)→商业堆(2050年目标) [11] - 配套建设夸父大科学工程(CRAFT)2025年建成后将支撑聚变堆国产化技术体系 [11][12] - CFEDR定位从实验堆升级为示范堆 工程规模与参数指标超越ITER [11] 国际合作与话语权提升 - 中国承担ITER计划75%研发任务 EAST成为其重要实验验证平台 [9] - 中方联合体攻克ITER核心设备安装技术 2019年签署TAC-1安装合同 [9] - ITER首次等离子体放电时间推迟至2034年 [10] 技术原理与工程挑战 - 磁约束托卡马克为主流技术路径 需满足"聚变三乘积"(温度×密度×约束时间)指标 [4] - 第一壁材料需承受极端热负荷与粒子轰击 后方设冷却管道导出热量 [15] - 温度测量依赖光谱分析、汤姆逊散射等间接方法 精度达亿摄氏度级 [14]
纯苯专题:纯苯下游格局
华泰期货· 2025-07-03 0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是华泰期货纯苯上市专题系列之四,对纯苯下游格局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纵向自身分析,横向分析包括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后的需求占比、投产周期以及纯苯消费分地区占比等,纵向分析则针对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五个品种的装置进行研究,涉及自有纯苯及外采纯苯比例、装置特点、地区分布、企业集团集中度等内容 [1][2] 各部分总结 纯苯下游格局横向分析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及基础介绍 - 2024 年按产量推算,苯乙烯、己内酰胺、酚酮、苯胺、己二酸对纯苯需求占比分别为 42%、21%、17%、12%、7%,其他需求占 1% [9][10] - 苯乙烯是纯苯第一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乙苯脱氢法(占 74%)和 PO/SM 联产法(占 21%),主要下游为 PS、EPS、ABS、UPR 等 [11] -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 HAO 法(占 83%)和 HPO 法(占 17%),主要用于生产 PA6,PA6 主要用于生产锦纶 [15] - 苯酚(酚酮)是第三大下游,生产工艺均为异丙苯法,苯酚和丙酮共同生产双酚 A,双酚 A 主要下游为聚碳酸酯 PC 和环氧树脂 [22] - 苯胺占纯苯需求 12%,生产工艺均为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主要用于生产 MDI [23] - 己二酸占纯苯需求 7%,生产工艺主要为环己烯法(占比 81%)及环己烷法(占比 19%),下游增长较快的为 PA66 [33]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 - 剔除自有纯苯一体化产能后,按外购纯苯比例加权,己内酰胺占比 28%排第一,苯乙烯占 25%排第二,酚酮降至 15%,苯胺、己二酸分别提升到 19%、12% [38] - 苯乙烯一体化自有纯苯比例更高,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比 34%;苯酚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 51%;CPL 外采纯苯产能装置占比 76%;苯胺、己二酸外采纯苯产能装置高达 94%及 95% [37] 五大下游品种的投产周期 - 苯乙烯 2020 - 2023 年高速投产,2024 - 2025 年放缓;CPL 2023 - 2024 年投放,2024 年开始亏损,2025 年增速放缓至 10%;苯酚 2020 - 2024 年平均投产增速 23%,2025 年放缓至 13%;苯胺产能投放间断式,2025 年增速 8%;己二酸 2023 年大幅投产,2025 年无投产计划 [42] - 从纵向看,苯乙烯投产潮暂过;苯酚及己内酰胺仍处投产周期但增速放缓;苯胺正常投产;己二酸亏损后投产延后。从 2025 年新增投产对纯苯新增需求量看,主要是苯乙烯,然后是苯酚、CPL,最后是苯胺 [43] 纯苯的消费分地区占比,各地区的 5 大下游需求占比 - 纯苯主要消费地是华东,为主要交易市场,其余地区占比偏小 [45] - 华东地区(江浙)第一大下游为苯乙烯占 58%,第二为苯酚占 23%,CPL 占比小;山东地区第一大下游是苯乙烯占 36%,第二大下游为 CPL 占 22%,下游分布相对平均 [47] - 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和 CPL 下游需求,苯乙烯占绝对大份额,CPL 占第二份额 [49] 纯苯下游格局纵向分析 苯乙烯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66%,主要是三桶油和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装置以民营炼厂为主,分布在山东及江浙 [50]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山东、东北;剔除自有纯苯装置后,外购纯苯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山东 [54] - 装置分集团占比前四集团产能约占 49%,中石化占 24%排第一,浙石化占 11%,中海油占 8%,中石油占 6% [55] 己内酰胺 CPL 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24%,主要为中石化企业及合资企业;除中石化相关企业外,基本为外购纯苯装置 [57]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中、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中石化占 21%,其余各占 5% - 10% [59] - 装置自带下游 PA6 装置占比约 44%,自带下游 PA6 再自带更下游锦纶的占比仅 21%,代表性企业有福建永荣及福建申远 [59] 苯酚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49%,主要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企业以及民营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企业分布在华东、山东、华南 [62] - 69%的苯酚装置带下游双酚 A 装置,其中 35%为自有双酚 A 且自有 PC 装置,下游一体化程度较高 [62]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其次是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浙石化和中石化各占 12%,产业仍处投产扩张期 [68] 苯胺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6%,仅有中石化南京化工,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69] - 装置绝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万华占总产能 48%,行业集中度较高 [71] 己二酸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5%,仅中石油产能,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73]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华峰占总产能 34%,自 2023 年大幅投产后处于过剩亏损格局 [77]
践悟丨发挥抓手助手推手作用 确保促改促治走深走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以案促改促治工作机制 - 以案促改促治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环节 通过典型案件推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丰富防治新型腐败手段 [1] - 工作方法包括"抓手""助手""推手"三重作用 促进责任主体同向发力 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1] - 将案件查办与促改促治同谋划同推进 形成全周期管理机制 立案阶段即同步部署促改工作 [3] "抓手"作用实施路径 - 制定办案质量意见 明确案件查办质量与促改质量并重 要求提出高质量促改建议 [2] - 建立"以案促改十步走"工作指引 细化各环节标准 实现案件办结时促改材料同步完成 [3][4] - 党的二十大以来针对10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提出促改建议 推动案发单位深入整改 [3] "助手"作用具体措施 - 协助制定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办法 明确党组主体责任和各方职责 形成统一工作格局 [6] - 督促20个领域专项整治 完善制度500余项 清除腐败滋生条件 [6] - 编印50个典型案例 拍摄10集警示教育片 在全系统形成震慑 [7] "推手"作用实施成效 - 通过反腐败协调小组平台 推动形成123项重点监督事项并定期督办 [10] -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督促开展招投标等重点环节整治 [10] - 建立"四同步""四见效"评价体系 设置多维度标准确保整改实效 [11]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全面投产
快讯· 2025-07-03 08:45
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投产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产 [1] - 工程填补了国内天然气深度处理与高值化利用完整技术链的空白 [1]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35%
金融界· 2025-07-02 23:55
基金表现 -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C 7月2日下跌0.06% 最新净值1.65元 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1.35%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 基金规模6.23亿元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5.79% [1] - 截至2024年末 机构持有6.42亿份 占比92.75% 个人投资者持有0.50亿份 占比7.25% [1] 基金经理 - 现任基金经理李耀柱为理学硕士 持有基金从业证书 现任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2] - 李耀柱自2016年11月9日起担任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基金经理 同时管理多只QDII和混合型基金 [2] - 曾担任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 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2] 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前十大持仓占比合计62.53% [3] - 主要持仓包括阿里巴巴-W(9.72%) 腾讯控股(8.88%) 美团-W(8.29%) 美的集团(7.90%) [3] - 其他重要持仓为中国移动(7.80%) 中国海洋石油(6.04%) 紫金矿业(4.47%) [3]
7月2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的持股比例于06月26日从6.92%升至7.26%。




快讯· 2025-07-02 17:12
贝莱德增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 贝莱德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的持股比例从6 92%上升至7 26% [1] - 持股比例变动发生在2023年06月26日 [1]
中国石油申请提高低信噪比数据重构质量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重构数据质量基本满足后续资料处理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7-02 04:51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联合申请"一种提高低信噪比数据重构质量的方法及相关装置"专利 公开号CN120233408A 申请日期2023年12月 [1] - 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非规则观测系统构建规则观测系统 通过三维数组存储和迭代策略提升地震道数据重构精度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成立于1990年 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 主营石油天然气开采 对外投资113家企业 拥有5000项专利和1446条商标信息 [2]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532亿人民币 主营专业技术服务 对外投资31家企业 拥有3215项专利和100条商标信息 [2] 商业活动数据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累计参与招投标5000次 获得28项行政许可 [2]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累计参与招投标1996次 获得241项行政许可 [2]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金融界· 2025-07-01 23:58
基金表现 -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最新净值为1.13元,7月1日下跌0.07%,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1月,当前规模0.06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3.34% [1] 基金经理背景 - 张静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学士和上海财经大学MBA学位,2006年起在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地工作,历任英国瑞盟集团、上海敦煌财富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负责人,2016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综合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跨境QDII产品海外投资,投资风格稳健,追求长期绝对收益 [2] - 邓雅琨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研究员助理、投资助理,现任量化投资部(公募)基金经理 [2] 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合计44.28%,分别为中远海控(9.76%)、兖煤澳大利亚(5.88%)、东方海外国际(3.94%)、民生银行(3.73%)、中信银行(3.72%)、中国海洋石油(3.69%)、中国石油股份(3.58%)、中国银行(3.42%)、中国神华(3.29%)、海丰国际(3.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