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李药业(603087)
icon
搜索文档
甘李药业:7月份公司未回购股份
证券日报· 2025-08-01 21:39
甘李药业公告 - 2025年7月公司未进行股份回购 [2]
甘李药业:8月13日将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 2025-08-01 21:09
公司公告 - 甘李药业将于2025年8月13日上午10:00-11:00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甘李药业(603087)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409.2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日收盘价60.99元 单日上涨5.34% [1] - 换手率5.14% 成交量28.84万手 成交金额17.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409.28万元 占成交额1.94%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6145.27万元(占比3.5%)大单净流出2736万元(占比1.56%)[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3790.35万元 占成交额2.16%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381.07万元 占成交额0.2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85亿元 同比增长75.76% [1] - 归属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增长224.9% [1] - 扣非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50.17% [1] 企业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4.917 速动比率3.514 显示较强短期偿债能力 [1] - 资产负债率7.91% 处于较低水平 [1]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北京 从事医药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60106.529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全额到位 [1] - 法定代表人陈伟 [1] 企业运营与资产结构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2427次 [2] - 拥有190条商标信息 103条专利信息 [2] - 取得行政许可449个 显示规范运营程度较高 [2]
甘李药业(603087) -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01 17:30
报告披露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8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3]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5年8月13日10:00 - 11: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3] - 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6] - 董事长、总经理陈伟等高管出席[7]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8月6日至8月12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6] - 2025年8月13日10:00 - 11:00可在线参与[9] 其他信息 - 联系人邹蓉,电话010 - 80593699,邮箱ir@ganlee.com[10] - 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10] - 公告于2025年8月2日发布[12]
甘李药业(603087.SH):已累计回购354万股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01 17:23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354.0021万股 [1] - 回购股份占总股本比例0.5890% [1] - 成交价格区间为37.65元/股至45.14元/股 [1] - 已支付资金总额约1.5007亿元人民币(不含交易费用) [1]
甘李药业(603087)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8-01 17:17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9月6日[3] - 实施期限为2024年9月5日至2025年9月4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5亿至3亿元[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354.0021万股[3][6] - 占总股本比例0.5890%[3][6] - 累计已回购金额约15006.9654万元[3][6]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37.65元/股至45.14元/股[3][6] 其他 - 2024年10月21日调整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5] - 2025年7月未回购股份[6]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62.76元/股[4]
医药行业周专题:国产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正盛
东方证券· 2025-08-01 15:3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10] 核心观点 创新药发展 - 国产创新药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已完成从模仿到跟随再到源头创新的蜕变[10] - 中国FIC药物数量占比从2015年的9%提升至2024年的31%[25] - 创新药出海分为三个阶段:借船出海(license-out为主)、自主出海(NewCo模式)、全球化[10] 重点领域进展 - PD-(L)1 Plus领域: - PD-(L)1/VEGF双抗AK112(依沃西单抗)在III期临床中击败K药,mPFS达11.14个月[53] - PD-1/IL-2双抗IBI363显著延长免疫耐药NSCLC患者生存期,冷肿瘤疗效突出[4] - 2025年PD-(L)1 plus领域已发生多起重磅交易,首付款最高达15亿美元[65] - ADC领域: - 2025H1仍是BD交易热门赛道,靶点转向PD-L1、DLL3等差异化方向[75] - PD-L1 ADC HLX43在泛瘤种中展现广谱抗肿瘤活性,TSCC患者ORR达75%[78] - DLL3 ADC ZL-1310治疗ES-SCLC的ORR达51%,1.6mg/kg组ORR高达79%[82] - GLP-1领域: - 25H1全球交易规模达211亿美元,已超24全年[88] - 交易聚焦多靶点、口服、联用和超长效方向[94] - 博瑞医药BGM0504 24周减重19.78%,优于瑞他鲁肽[94] 投资建议 PD-(L)1 Plus - PD-(L)1/VEGF方向关注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神州细胞等[5] - PD-1/IL-2方向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奥赛康等[5] ADC - 关注复宏汉霖、再鼎医药、泽璟制药等差异化靶点企业[5] GLP-1 - 多靶点方向关注博瑞医药、众生药业[5] - 口服及超长效方向关注歌礼制药、甘李药业[5] - 联用方向关注联邦制药、来凯医药[5]
创新药企ETF(560900)盘中涨近2%,甘李药业领涨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翻倍,创新药产业链等板块投资机会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00
创新药企ETF(560900)表现 - 2025年8月1日早盘创新药企ETF(560900)拉升,一度涨近2%,盘中换手10.76%,成交785.7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0.26%,成分股甘李药业上涨6.48%,亿帆医药上涨3.67%,佐力药业上涨3.04%,奥赛康上涨2.40%,信立泰上涨2.38% [1] - 近2周规模增长2819.69万元,近1周份额增长15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资金流入与成分股动态 - 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687.25万元 [2] - 甘李药业股价盘中一度涨超7%,门冬胰岛素制剂在阿根廷、马来西亚获批 [2] - 甘李药业上半年预计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同比增长100.73%至114.12%,扣非净利润4.6亿元至5亿元,同比暴增262.47%至293.99% [2] 行业趋势与指数构成 - 医药生物板块持续上扬,创新药情绪带动叠加投融资数据改善,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居前 [2] - 国内创新药公司进入收获期,新药出海授权金额创新高,创新药业务开始贡献业绩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创新药研发上市公司证券,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3] - AI驱动科技浪潮兴起,摩根资产管理整合科技产品线助力全球科技企业布局 [3]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甘李药业“买入”评级,全年业绩预期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格隆汇APP· 2025-07-31 14:30
核心观点 - 甘李药业创新药临床数据表现优异 特别是GZR18降糖和减重效果显著 GZR4降糖效果优于对照产品 多款重磅产品进展推动未来增长潜力[1] - 公司2025年获得37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70.67元 维持买入评级[1] 产品临床数据 - GZR18治疗2型糖尿病24周后 HbA1c和体重降幅均高于司美格鲁肽组 总体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1] - GZR18给药23周后受试者体重较基线降低6.92kg 体重降幅达9.3%[1] - 胰岛素周制剂GZR4治疗16周后安全性良好 降低HbA1c幅度较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更为显著[1] 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研发开支行业领先[1] - 2025年以来多款重磅产品逐步披露II期临床数据[1] - GZR18(博凡格鲁肽)降糖效果优异 GZR4效果良好[1] 集采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接续集采中公司三代胰岛素协议量较上次集采大幅增长32.6%[1] - 产品价格有所回升[1] - 借助集采获得的市场覆盖优势使全年业绩预期确定性进一步增强[1]
甘李药业(603087):创新药数据频出,GZR18降糖效果亮眼
东方证券· 2025-07-30 23: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67元,基于2025年37倍PE估值 [3][6] 核心观点 - 创新药GZR18(博凡格鲁肽)降糖效果优异,治疗24周后HbA1c和体重降幅高于司美格鲁肽组,体重降幅达9.3% [10] - 胰岛素周制剂GZR4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治疗16周后安全性良好,降低HbA1c幅度显著优于德谷胰岛素 [10]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归母净利润6.0-6.4亿元(+100.7~+114.1%),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3.3亿元(+41.9%~+61.6%) [10] - 业绩增长源于集采市场份额扩大(三代胰岛素协议量增长32.6%)和营运效率提升 [10]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91元(+87%)、2.40元(+25.5%)、2.84元(+18.1%) [3][5]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为42.02亿元(+38%)、51.81亿元(+23.3%)、61.15亿元(+18%) [5] - 毛利率将从2023年的73.3%提升至2025年的78.7%,净利率从13%提升至27.3% [5]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3.3%逐年提升至2027年的12.1% [5] 市场表现 - 52周股价区间36.6-61.49元,当前股价59.21元 [6] - 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44.33%,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13% [7] - 总市值355.89亿元,流通A股占比93.4% [6] 研发与产品线 - 研发开支行业领先,多款重磅产品进入II期临床 [10] - 核心产品GZR18和GZR4临床数据表现突出,有望成为未来增长驱动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