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饮料(605499)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6180.6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0:44
大宗交易概况 - 10月16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2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3.53万股,成交金额6180.62万元,成交价格均为262.67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1.83% [2] - 其中一笔成交量17.32万股,成交金额4549.44万元,另一笔成交量6.21万股,成交金额1631.18万元 [3] - 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11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8.62亿元 [2] 近期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公司收盘价为297.90元,当日上涨2.07%,日换手率为0.32%,成交额为4.96亿元 [2] - 当日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11.48万元 [2] - 近5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20%,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6650.77万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公司最新融资余额为3.95亿元,近5日增加4934.49万元,增幅为14.27%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06月30日,注册资本为52001.3万人民币 [3]
东鹏饮料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23.53万股 成交额6180.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9:38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10月16日,东鹏饮料发生大宗交易,成交23.53万股,成交金额为6180.62万元,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额的11.09% [2] - 该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为每股262.67元,较当日市场收盘价297.9元折价11.83% [2] 交易明细分析 - 当日共发生两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均为262.67元,总成交量为23.53万股 [2][3] - 第一笔成交17.32万股,成交金额4549.44万元,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路证券营业部 [3] - 第二笔成交6.21万股,成交金额1631.18万元,买卖双方营业部信息显示异常或不全 [3]
东鹏饮料“不差钱”为何仍赴港 双重上市背后全球化布局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52
上市背景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4年10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寻求双重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UBS瑞银集团 [2] - 此次是继2024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申请,重启主板上市进程 [3] - 公司已于2021年5月27日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现金达56.53亿元,各类现金类资产总额超过142.23亿元,流动性充裕 [3] - 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实施七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66亿元,分红率高达63.62% [4] - 赴港IPO前夕,重要股东连续减持,实控人林木勤之子控制的鲲鹏投资于2025年3月至5月减持1.4%股份套现19.1亿元,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自2022年底起累计减持6.2%股份套现约42亿元 [4]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6] - 2024年公司营收15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62%,净利3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09%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8] - 公司股价在2025年年中一度触及336元/股的高点,市值突破1747亿元,近期市值仍保持在1560亿元以上 [8] 产品结构与业务挑战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对公司营收贡献巨大,2023年该产品贡献了公司91.77%的营收,到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微降至78%,营收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 [9]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 [9] - 公司主打性价比的策略主要面向蓝领群体,而该群体规模呈现收缩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2021年的5.76亿人降至2023年的4.29亿人 [10]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是公司多元化战略的亮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213.71%,占总营收13.9% [11] - 不同品类毛利率差异显著,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毛利率为49.9%,而运动饮料毛利率为31.1%,其他饮料产品毛利率为14.2% [11] 国际化与战略布局 - 公司赴港上市旨在打开国际资本市场窗口,增强资金实力以应对国内市场竞争,并延续其构建国际化资本平台的战略决心 [3] - 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仅1481万元,占总营收约0.14%,实质性突破有限 [11] - 公司已启动海南生产基地建设、筹备印尼子公司,试图打开东南亚市场 [11]
饮料乳品板块10月16日涨0.32%,东鹏饮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在10月16日整体上涨0.32%,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1%)但弱于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呈现涨跌互现格局[1][2] 领涨个股表现 - 东鹏饮料为当日板块领涨股,收盘价297.90元,涨幅达2.07%[1] - 东鹏饮料成交量为1.67万手,成交额为4.96亿元[1] - 行业龙头伊利股份微涨0.58%,收盘价27.81元,成交量为36.85万手,成交额为10.25亿元[1] 下跌个股表现 - 品渥食品跌幅最大,为4.52%,收盘价34.87元[2] - 骑士乳业下跌4.40%,收盘价10.00元[2] - 庄园牧场下跌3.86%,收盘价10.20元,成交量为23.33万手[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饮料乳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2] - 游资资金净流出1345.05万元[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93亿元[2]
食品饮料秋糖跟踪专题报告:白酒延续调整,食品景气分化
招商证券· 2025-10-16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对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延续调整,产业侧逐步接受现状,更多企业主动或被动开始出清,烟酒店及社会库存已降至低位,行业底部愈发明晰 [2][8][13][22] - 食品行业景气度出现分化,饮料板块受益于长假去库存效果明显,零食板块渠道拓展仍有空间,乳制品板块表现相对承压 [2][9][14][22] - 25年第三季度酒企业绩报表侧的出清情况,以及26年春节旺季的需求与批价表现,将是验证行业底部的重要指标 [2][13][22] 糖酒会调研总结 - 2025年秋季糖酒会热度再度降低,参展企业、举办活动及投资者数量同比下滑,酒商观望情绪浓厚 [2][13] - 全国性名酒参展积极性减弱,区域酒企较为活跃;酒企更倾向于将费用投向消费者端以解决动销问题 [8][13] - 白酒双节旺季动销下滑符合预期,头部品牌下滑幅度略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8][13] 白酒行业表现与展望 - 分产品看:高端白酒与大众消费产品表现相对出众,茅台批价降至1800元左右区间后,开瓶率提升,消费场景与人群打开 [3][15];五粮液普五价格下行后双节动销好于竞品 [3][15];老窖高度国窖挺价坚决,低度与系列酒保持稳定 [3][15] - 分场景看:宴席场次表现略好于预期,但婚宴用酒量减少;政商务需求全年预计同比下滑20%-30%;大众自饮需求稳定,光瓶酒表现亮眼 [3][15] - 渠道反馈:江苏大商反馈烟酒店双节营业额同比下滑30%以上,品牌动销分化 [16];湖南大商预计26年春节动销同比下滑约10%,头部品牌个位数下滑 [17];安徽大商反馈古井贡酒回款进度达87%,库存水平增至4-5个月 [18] 食品行业细分板块表现 - 饮料板块:双节期间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形成利好,去库存效果明显 [9][14];农夫山泉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9][14];东鹏饮料整体表现较优,特饮和“补水啦”提供支撑,果汁茶关注26年公司动作 [9][14];怡宝25年下滑幅度好于表观 [9][14] - 零食板块:零食量贩头部品牌新增门店多以“省钱超市”为主,替代便利店与小型超市,同店表现同比下滑约中个位数,但后续门店数量拓展仍有空间 [9][14][21] - 乳制品板块:双节期间常温液奶依然承压,产品结构下移,伊利动销略好于蒙牛 [9][14];广东经销商反馈伊利同比持平,蒙牛同比下滑约10% [19] 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建议聚焦龙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关注率先出清/有增量贡献的珍酒李渡、迎驾贡酒;加推库存持续去化的洋河股份 [9][23] - 食品板块:继续推荐零食、饮料等景气赛道,乳制品关注结构性机会 [9][23];零食板块推荐西麦食品,关注卫龙美味、盐津铺子;饮料板块继续推荐农夫山泉、东鹏饮料;乳制品板块关注伊利股份 [9][23]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共有股票143只,总市值4939.1十亿元,流通市值4698.5十亿元,分别占全市场的2.8%、4.7%和4.9% [4] - 行业指数近1月、6月、12月的绝对表现分别为-2.7%、6.6%、21.8% [6]
东鹏饮料A+H:存贷双高、股东高管频现减持、慷慨分红“肥”了林氏家族、研发费用率不足0.5%产品结构较单一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25
港股IPO计划与市场疑虑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1] - 部分投资者质疑其港股IPO募资的必要性 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套现圈钱" [1][7] 财务状况与分红策略 - 公司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高达66亿元 累计派息率超60% [1][8]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2亿元 8亿元 10亿元 23亿元 13亿元 对应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00.59% 55.54% 49.03% 69.14% 54.74% [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高达56.5亿元 若计入理财等现金类资产总额超出百亿 [7]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3年的29.96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65.51亿元 增幅达118.69% 截至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仍达61.28亿元 呈现"存贷双高"特征 [7] 股权结构与股东减持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合计持有公司约67.71%的股权 为高比例分红最大受益方 [9] - 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 公司已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 [1][10] - 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下降至2025年半年报中的1% 累计套现数十亿 [10] - 包括副总裁刘美丽在内的多名董监高及实控人林木勤家族也加入减持行列 合计套现金额高达数十亿 [11] 研发投入与产品结构 - 公司研发投入甚微 2024年研发费用仅0.63亿元 研发费用率仅为0.4% [1][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仅有1.61亿元 而同期销售费用高达60.8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7.27% 其中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达61.2% 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为34.3% [4]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能量饮料 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6] - 新品"补水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 同比激增213.71% 但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13.9% [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亿元 同比增40.6% 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63.1%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36% [2]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7.9% 稳居行业第一 [2] 高管薪酬 - 2023年24位董监高(包含离任高管)合计薪酬支出为4604万元 [12] - 五名高管薪酬超过500万 副总裁蒋薇薇 卢义富年薪均为721.39万元 监事会主席余斌年薪为623.37万 董事长林木勤年薪552.73万 董秘张磊年薪546.55万元 [12][13]
东鹏特饮A+H:存贷双高、股东高管频现减持、慷慨分红“肥”了林氏家族、研发费用率不足0.5%产...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05
港股IPO计划与市场疑虑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例"A+H"上市公司 [1] - 部分投资者质疑其港股IPO募资必要性 认为主要目的在于"套现圈钱" [1][6] 财务状况与分红政策 - 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 累计现金分红高达66亿元 累计派息率超60% [1][7]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2亿元 8亿元 10亿元 23亿元 13亿元 对应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00.59% 55.54% 49.03% 69.14% 54.74% [7][8]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货币资金高达56.5亿元 若计入理财等现金类资产 总额超百亿 [6]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3年的29.96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65.51亿元 增幅达118.69% 截至2025年上半年仍达61.28亿元 呈现"存贷双高"特征 [6] 股权结构与股东减持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合计持有公司约67.71%的股权 为高比例分红最大受益方 [8] - 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 公司已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 [1][9] - 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下降至2025年半年报的1% 累计套现数十亿 [9] - 包括副总裁在内的多名董监高及实控人林木勤家族也加入减持行列 合计套现金额高达数十亿 [10] 研发投入与产品结构 - 公司研发投入甚微 2024年研发费用仅0.63亿元 研发费用率仅为0.4% [1][3] - 2022年至2024年 累计研发投入仅有1.61亿元 而同期销售费用高达60.8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 核心单品东鹏特饮贡献了77.91%的营收 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仍高达77.9% [2][5] - 被寄予厚望的新品"补水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 同比激增213.71% 但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13.9% [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亿元 同比增40.6% 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63.1% [2]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营收107.37亿元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36% [2]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7.9% 稳居行业第一 [2]
东鹏特饮A+H:存贷双高、股东高管频现减持、慷慨分红“肥”了林氏家族、研发费用率不足0.5%产品结构较单一
新浪证券· 2025-10-16 11:02
港股IPO计划与市场疑虑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1] - 部分投资者质疑其港股IPO募资的必要性 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套现圈钱" [1][6]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作 - 公司账面资金充足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高达56.5亿元 现金类资产总额超百亿 [6] - 公司呈现"存贷双高"特征 短期借款从2023年的29.96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65.51亿元 增幅达118.69% [6] - 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 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高达66亿元 累计派息率超60% [1][7]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现金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00.59%、55.54%、49.03%、69.14%、54.74% [7][8] 股权结构与股东减持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股权高度集中 合计持有公司约67.71%的股权 [8] - 自2022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 公司已累计发布7次减持公告 [1][9] - 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下降至2025年半年报中的1% 累计套现数十亿 [9] - 包括副总裁在内的多名董监高及实控人林木勤家族也加入减持行列 合计套现金额高达数十亿 [10] 高管薪酬 - 2023年24位董监高(包含离任高管)合计薪酬支出为4604万元 [11] - 五名高管薪酬超过500万 其中副总裁蒋薇薇、卢义富年薪均为721.39万元 [11][12] 经营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营收158.3亿元 同比增40.6% 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63.1%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36% [2]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7.9% 稳居行业第一 [2] 产品结构与研发投入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 严重依赖核心单品东鹏特饮 2025年上半年其贡献了77.91%的营收 [2][5] - 2022年至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占比分别为96.6%、91.9%、84% 虽呈下降趋势但依赖度仍高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仅有1.61亿元 而同期销售费用高达60.86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仅0.63亿元 研发费用率仅为0.4% 在食品企业中处于低位 [1][3] - 新品"补水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 同比激增213.71% 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13.9% [5] 营销投入 - 公司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的投入模式 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7.27% [3] - 2025年上半年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达61.2% 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为34.3% [3]
东鹏募资合理性存疑:左手110亿理财,右手港股融15亿,股东套现忙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33
上市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14.93亿元用于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距离其4月首次递表仅半年时间 [1] - 公司2021年A股上市募资18.5亿元用于解决产能瓶颈,但2025年公告拟动用110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与此次港股募资形成矛盾操作 [1] - 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超20亿元,已超过A股IPO募资额,实控人家族通过分红收获超10亿元 [4] 财务状况与负债压力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合计226.76亿元,负债合计149.85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6.08%,较2023年的57.01%显著上升 [2] - 公司短期借款达60.65亿元,同比激增80.14%,且流动负债占比高达99.07%,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36.37%,净利润增长37.2%,但重分红、轻投入的模式与企业成长阶段不匹配 [4] 股东减持与股权结构 - 自2022年以来,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通过5次减持计划累计套现近42亿元,持股比例已降至1%的披露红线以下 [2] - 2025年3月至5月,实控人林木勤父子持股超63%的鲲鹏投资减持股份套现约19亿元,引发股价短暂大跌 [2] - 截至目前,林木勤家族合计持股50.16%,在公司市值四年增长776%的背景下,其持股对应的财富增值达数百亿元 [2] 产品结构与市场风险 - 公司产品矩阵中能量饮料贡献了超80%的收入,存在“单腿走路”的风险,产品结构高度依赖能量饮料市场景气度 [3] - 旗下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已成为十亿级单品,但其营收占比仍无法与核心产品东鹏特饮相提并论 [3] - 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趋势下,公司核心产品高含糖量的问题可能成为新的发展障碍 [4] 渠道竞争与销售费用 - 公司拥有420万终端销售网点,但过度依赖经销模式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09% [3] - 2024年广告宣传费与渠道推广费涨幅均超54% [3] - 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公司零售额市占率为23%,仍落后于头部企业 [3] 全球化战略与发展挑战 - 此次港股募资计划将部分资金用于布局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市场,但公司缺乏国际运营经验,且海外市场已被红牛等品牌占据 [4] - 公司在国内市场尚未形成绝对优势便急于出海,可能面临挑战 [4] - 公司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长未能同步,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其根本性问题如产品结构单一、负债高企等亟待解决 [4]
茅台酱香酒动销回暖!吃喝板块继续上攻,估值仍处十年低位!机构高呼底部机会值得珍视
新浪基金· 2025-10-16 10:06
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上涨0.48%至0.627元 [1] - 板块内大众品及部分白酒股领涨,金达威涨幅超过4%,古越龙山涨幅超过3%,金徽酒、东鹏饮料涨幅均超过1%,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伊利股份等小幅上涨 [1] - 食品ETF(515710)近5个交易日有3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3291万元,近20个交易日有16日吸金,累计吸金超过1.8亿元 [2] 行业龙头动态 - 贵州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指出,茅台酱香酒6至8月市场保持基本稳定,9月各产品终端动销环比有明显回升,其中茅台1935酒终端动销同比有显著增长,渠道存销比回复到健康水平 [3] - 贵州茅台为食品ETF(515710)第二大持仓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持仓占比为14.61% [3] - 食品ETF(515710)前三大持仓股分别为五粮液(占比14.65%)、贵州茅台(占比14.61%)和伊利股份(占比12.94%) [4] 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10月15日收盘,食品ETF(515710)标的指数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58倍,位于近10年来7.05%分位点的低位 [4] 机构后市观点 - 国信证券看多食品饮料板块,认为板块呈现“低基数、低持仓、低预期”特点,供需两端变化可能催化股价上行,推荐三季报预期业绩高增板块如零食、饮料、速冻食品等 [5] - 中信建投指出国家倡导反内卷有利于价格筑底,政策纠偏持续下低位白酒餐饮链有望回暖,当前白酒板块估值低位,茅台动销回暖,板块底部机会值得珍视 [5]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约六成仓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四成仓位兼顾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