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

搜索文档
「寻芯记」“中国版英伟达” 闯关科创板!摩尔线程三年亏损50亿元,能否再现寒武纪式股价行情
华夏时报· 2025-07-02 14:55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同时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冲刺科创板,其中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摩尔线程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因其业务与英伟达高度相似,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公司高管团队多名成员出自英伟达,包括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2] 行业背景 - 地缘政治变化和科创板注册制催生半导体国产替代2.0时代,摩尔线程成立于这一节点 [2] - AI算力需求爆发与美国芯片管制刺激国产GPU站上风口 [1] - 全球GPU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36119.74亿元,中国占比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4.92亿元 [1][7] - 营收从2022年的4608.8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38亿元 [6]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到70.71%,高于同行海光信息、寒武纪和景嘉微 [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和13.59亿元,占营收比例逐年下降但仍较高 [7]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3] 技术实力 - 产品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5] - 构建MUSA架构,具备与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 [6] - 承认与英伟达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存在差距 [6] 市场前景 - AI基础设施投资转向理性,更关注产品落地和商业化能力 [4] - 国产GPU通用性更强但面临与寒武纪的强竞争关系,在训练场景仍无法与英伟达甚至华为相比 [8] - 盈利前景主要依靠政策驱动,需突破制程和生态限制并在推理应用场景实现大范围商用 [4][8] 风险因素 - 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采购美国原材料和使用美国技术产生限制 [7]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降温,同期申请上市的AI芯片厂商不止一家 [4]
315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0:00
科创板两融余额变动 - 截至7月1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583.4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35亿元,连续7个交易日增加 [1] - 融资余额合计1577.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26亿元,融券余额合计5.6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888.64万元 [1] - 315只科创板个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269只环比下降,137只融券余额环比增加,133只环比下降 [1] 融资余额排名及变动 - 融资余额最高的科创板股为中芯国际(71.22亿元),其次为寒武纪(45.01亿元)、海光信息(36.49亿元)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三为翔宇医疗(+66.24%)、博拓生物(+43.29%)、南模生物(+31.08%) [1] - 融资余额降幅前三为吉贝尔(-27.68%)、上纬新材(-19.85%)、悦康药业(-19.14%) [1] 融券余额排名及变动 - 融券余额最高的科创板股为中芯国际(0.20亿元),其次为海光信息(0.16亿元)、芯原股份(0.16亿元) [2] - 融券余额增幅前三为帝奥微(+59.14%)、华海清科(+56.71%)、中船特气(+53.60%) [2] - 融券余额降幅前三为希荻微(-93.48%)、阿拉丁(-57.32%)、星环科技(-45.46%) [2] 个股融资融券数据 - 翔宇医疗融资余额12882.34万元(环比+66.24%),当日股价涨幅8.11% [2] - 博拓生物融资余额16415.93万元(环比+43.29%),当日股价涨幅0.11% [2] - 南模生物融资余额5008.21万元(环比+31.08%),当日股价涨幅3.85% [2] - 晶品特装融资余额10220万元(环比+29.89%),融券余额60.25万元(环比+2.65%) [2] - 微芯生物融资余额37631.55万元(环比+16.82%),融券余额159.28万元(环比+3%) [2]
寒武纪(688256)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9:04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7月27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7月26日至2025年7月25日[2] - 预计回购金额2000万元至4000万元[2]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 - 原回购价不超297.77元/股,后调为不超818.87元/股[3][4]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实施股份回购[5] - 累计已回购股数0万股,占比0%[2] - 累计已回购金额0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0元/股至0元/股[2]
7月1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9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12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79.07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有255只,净流出的个股有332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284只,下跌293只,涨停个股包括前沿生物、锴威特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龙芯中科主力资金净流入1.55亿元,居首;百济神州、安集科技分别净流入1.11亿元、1.02亿元 [1] - 科兴制药主力资金净流入9780.36万元,涨幅15.62%;微芯生物净流入9081.12万元,涨幅11.44% [2] - 前沿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3089.68万元,涨幅20.02% [3]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出6.92亿元,跌幅6.40%;海光信息、恒玄科技分别净流出2.20亿元、1.63亿元 [1] - 普元信息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成大生物、隆达股份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出 [2] 主力资金连续性观察 - 正帆科技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入,骄成超声、南模生物分别连续流入9天、8天 [2] - 主力资金连续流入的个股有53只,连续流出的个股有100只 [2] 科创板个股表现 - 锴威特主力资金净流入4946.32万元,涨幅19.99%,换手率17.96% [2] - 荣昌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2903.37万元,涨幅13.04% [3] - 悦康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572.54万元,涨幅15.55% [3]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五的个股:龙芯中科、百济神州、安集科技、科兴制药、微芯生物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较高的个股:锴威特(19.35%)、三生国健(16.00%)、国芯科技(16.37%) [2] 主力资金净流出排名 - 寒武纪、海光信息、恒玄科技位列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 [1]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出6.92亿元,海光信息净流出2.20亿元 [1] 行业资金动向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93亿元,占沪深两市净流出总额的3.5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个股中,3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1]
主力动向:7月1日特大单净流出144.8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7:38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出144.88亿元,其中1880股特大单净流入,2805股特大单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上涨0.39%,但资金面呈现净流出态势 [1] 行业资金流动 - 11个申万一级行业特大单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20.63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1.80% [1] - 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入7.86亿元,行业指数上涨1.05%,交通运输、银行等行业净流入资金居前 [1] - 20个行业特大单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56.99亿元最多,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29.93亿元次之,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个股资金流动 - 14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红宝丽净流入5.66亿元居首,华天科技净流入5.19亿元次之,旋极信息、中船应急、永鼎股份等净流入居前 [2]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平均上涨9.82%,中船应急、旋极信息等个股涨停 [2] - 电子行业在特大单净流入个股中最为集中,上榜4只个股,轻工制造、有色金属行业各有1只个股上榜 [2] - 东方财富特大单净流出7.72亿元居首,四方精创、寒武纪分别净流出7.66亿元、7.65亿元 [4] 个股表现 - 特大单净流入个股中,红宝丽涨停(10.01%),华天科技上涨6.73%,旋极信息涨停(20.00%),中船应急涨停(20.04%) [2] - 特大单净流出个股中,四方精创下跌9.55%,寒武纪下跌6.40%,恒生电子下跌4.32% [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1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银行、石油、有色金属板块收高,白酒、汽车板块收低,寒武纪跌超6%
快讯· 2025-07-01 15:10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 银行、石油、有色金属板块收高 [1] - 白酒、汽车板块收低 [1] - 寒武纪跌超6%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市值3851.91亿,成交额5.37亿,股价55.70,下跌0.27% [3] - 中国平安市值3598.97亿,成交额19.62亿,股价8.71,上涨0.40% [3] - 中国人保市值10143.10亿,成交额6.12亿,股价37.41,持平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7650.84亿,成交额27.94亿,股价1744.42,下跌0.23% [3] - 山西汾酒市值2127.86亿,成交额9.82亿,股价118.63,下跌0.31% [3] - 五粮液市值4604.75亿,成交额14.49亿,股价1405.10,下跌1.12%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369.53亿,成交额11.51亿,股价443.30,上涨0.25% [3] - 寒武纪-U市值3172.72亿,成交额59.25亿,股价136.50,下跌6.40% [3] - 海光信息市值2355.31亿,成交额26.84亿,股价563.00,下跌3.39% [3] 汽车整车行业 - 长城汽车市值2803.44亿,成交额29.31亿,股价5.73,下跌0.17% [3] - 比亚迪市值1834.18亿,成交额1.82亿,股价21.43,下跌0.23% [3] - 京沪高铁市值18206.03亿,成交额2.94亿,股价331.34,下跌0.35%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6862.48亿,成交额4.95亿,股价15.24,上涨1.33% [3] - 中国白油市值15813.01亿,成交额8.70亿,股价5.66,上涨0.35% [3] - 中远海控市值2360.64亿,成交额10.33亿,股价8.64,上涨1.05%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1866.29亿,成交额8.18亿,股价19.25,上涨0.99% [3] - 陕西煤业市值8134.17亿,成交额5.38亿,股价251.50,上涨0.05% [3] - 宁德时代市值11466.67亿,成交额23.95亿,股价40.94,下跌0.29% [3]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1918.99亿,成交额18.07亿,股价9.33,上涨0.76% [4] - 东方财富市值7431.00亿,成交额5.94亿,股价22.88,上涨0.11% [4] - 中国核电市值3615.96亿,成交额70.96亿,股价30.37,下跌1.08% [4] 食品饮料行业 - 海天味业市值2283.30亿,成交额3.70亿,股价39.10,上涨0.49% [4] - 中信证券市值4059.35亿,成交额19.41亿,股价27.39,下跌0.83% [4] - 国泰海通市值3397.24亿,成交额13.96亿,股价19.27,上涨0.57% [4] 消费电子行业 - 工业富联市值4249.80亿,成交额15.98亿,股价34.71,上涨0.09% [4] - 立讯精密市值2516.09亿,成交额27.03亿,股价52.46,上涨0.06% [4] - 個瑞医药市值3481.88亿,成交额20.84亿,股价21.40,上涨1.08% [4]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545.84亿,成交额10.97亿,股价45.45,下跌0.08% [4] - 海尔智家市值2323.21亿,成交额4.48亿,股价24.76,上涨1.18% [4] - 牧原股份市值2293.82亿,成交额7.77亿,股价41.99,下跌0.05% [4] 化学制品行业 - 万华化学市值1694.84亿,成交额8.46亿,股价226.50,上涨0.78% [4] - 迈瑞医疗市值2456.40亿,成交额6.43亿,股价49.20,上涨0.90% [4] - 顺丰控股市值2746.18亿,成交额8.77亿,股价53.98,下跌0.52% [4] 通信服务行业 - 中国联通市值1672.65亿,成交额6.20亿,股价19.90,上涨0.19% [4] - 紫金矿业市值5288.94亿,成交额5.88亿,股价5.35,下跌0.17% [4] - 中国建筑市值2380.05亿,成交额24.36亿,股价5.76,上涨2.05% [4]
主力资金监控:寒武纪-U净卖出超7亿
快讯· 2025-07-01 11:00
主力资金流向 - 医药、银行、汽车整车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流入10.21亿元、4.72亿元、4.05亿元 [1][2] - 计算机、电新行业、国防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流出62.28亿元、35.64亿元、32.50亿元 [1][2] - 化学制药和半导体板块分别净流入3.82亿元和3.36亿元 [2] 个股资金动向 - N信通获主力资金净买入4.39亿元,净流入率36.38%,位居买入榜首 [1][3] - 华天科技、永鼎股份、华银电力分别净流入4.05亿元、3.79亿元、3.24亿元,净流入率13.85%、20.87%、43.89% [1][3] - 寒武纪-U遭主力资金净卖出7.86亿元,净流出率19.06%,位列卖出榜首 [1][4] - 内蒙一机、东方财富、四方精创净流出额居前,分别达6.26亿元、5.72亿元、5.42亿元 [1][4] 板块资金效率 - 汽车整车板块净流入率3.52%,银行板块净流入率3.12% [2] - 计算机板块净流出率7.04%,电新行业净流出率4.96% [2] - 证券板块净流出率最高达8.13%,非银金融净流出率7.38% [2] 个股资金效率 - 华银电力净流入率43.89%,旋极信息净流入率29.63% [3] - 恒牛电子净流出率24.75%,翠微股份净流出率24.00% [4] - 天风证券、拉卡拉净流出率分别为13.84%、14.51% [4]
恺英AI陪伴产品EVE刷屏,消费电子ETF(561600)近一年涨超20%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34
EVE游戏化AI陪伴应用 - EVE作为游戏化AI陪伴应用开始内测,用户可选择星座、MBTI、兴趣及与AI的相处方式,目前开放男性角色Aven和女闺蜜角色KiKi两个角色进行互动聊天 [3] - EVE在AI娱乐赛道上备受关注,去年爆火后持续引发市场兴趣 [3] AI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我国AI产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呈现规模扩张与质效提升并重的特征 [3] - 全球AI核心产业规模预计2024年增至6233亿美元 [3] - 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并构建开源生态,多模态AI成为核心突破方向 [3] - 开源生态推动AI向中小企业和边缘场景渗透,在金融、制造等行业加速落地 [3]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标准建设和生态发展 [3] - 未来AI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技术融合与应用场景创新,与具身智能等方向结合有望开辟新增长点 [3] 消费电子ETF及主题指数 -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02%,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京东方A、寒武纪等 [4] - 消费电子ETF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C、E三类 [4]
6月份券商调高11只个股评级 617只个股获评“买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1 00:39
券商评级调整及行业分布 - 6月份券商合计调高11只个股评级,下调29只个股评级,并对411只个股进行首次覆盖 [1] - 617只个股获"买入"评级,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受关注度最高 [1] - 11只评级上调个股中,7只从"增持"升至"买入",包括万达电影、寒武纪-U、华东医药等 [1] - 29只评级下调个股中,16只从"买入"降至"增持",3只从"买入"降至"优大于市" [1] 个股评级差异及案例 - 寒武纪-U评级出现分化:浙商证券上调至"买入",国信证券下调至"优大于市" [2] - 评级差异源于分析师对定增计划、市场风险及盈利情况的不同评估 [2] 高关注度个股及行业分布 - 147只个股获2家及以上券商"买入"评级,比亚迪、鼎捷数智等7家券商推荐 [3] - 电子行业在"买入"评级中占比最高(102只),医药生物(60只)、机械设备(50只)次之 [3] - 411只首次覆盖个股中,电子行业(57只)、机械设备(39只)、计算机行业(超30只)居前 [3] - 科创板新股影石创新获9家券商首次关注,包括4家"买入"评级 [3]
深沪北百元股数量达91只,科创板股票占42.86%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7:31
市场概况 - A股平均股价为11.79元,股价超过100元的有91只,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增加4只 [1] - 沪指报收3444.43点,上涨0.59%,股价在50元至100元的有320只,股价在30元至50元的有722只 [1] - 收盘股价超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1.39%,跑赢沪指0.80个百分点,上涨的有65只,下跌的有24只 [1] 百元股表现 - 最新百元股近一个月平均上涨8.05%,沪指上涨2.41%,涨幅居前的有胜宏科技(59.39%)、涛涛车业(56.03%)、中际旭创(54.25%) [2] - 今年以来百元股平均涨幅为32.29%,强于沪指29.52%,累计涨幅居前的有联合化学(437.83%)、胜宏科技(220.56%)、万达轴承(164.25%) [2] 行业分布 - 百元股中电子行业有31只,占比34.07%;计算机行业有11只,占比12.09%;医药生物行业有10只,占比10.99% [2] - 所属板块来看,主板有23只、创业板有24只、北交所有5只,科创板有39只,占比42.86% [2] 个股表现 - 收盘价最高的是贵州茅台(1409.52元,上涨0.46%),其次是寒武纪(601.50元,上涨2.73%)、北方华创(442.21元,上涨1.77%) [1][2] - 今日涨幅居前的有宏工科技(10.23%)、吉比特(10.00%)、源杰科技(9.30%) [1][2][5] - 跌幅居前的有峰岹科技(-6.18%)、林泰新材(-5.16%)、龙芯中科(-4.04%) [1][4][5] 高价股列表 - 高价股涵盖多个行业,包括食品饮料(贵州茅台、东鹏饮料)、电子(寒武纪、北方华创)、医药生物(惠泰医疗、百利天恒)等 [2][3][4][5] - 部分高价股今日表现突出,如宏工科技(26.51%换手率)、矽电股份(18.33%换手率)、涛涛车业(8.58%换手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