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002074)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
巨潮资讯· 2025-09-03 16:41
技术创新进展 - 公司以材料科学和数字科学双轮驱动推动技术创新 固态电池产业化稳步推进[2] - 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达90%[2] -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2] 产能与出货表现 - 上半年出货量约40GWh 同比增长超48%[2] - 产品需求旺盛 排产情况良好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2] - 预计全年出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2] 战略合作进展 - 与大众合作开发标准电芯 适配大众新一代新能源整车平台[2] - 合作产品可覆盖大众旗下80%以上新能源车型[2] - 量产时间将根据大众整车生产上市进度决定[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2] - 动力电池收入同比增长19.94%[2] -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2]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8.53%[2] 行业地位 - 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七位[2]
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上游供应商或迎定点关键期
凤凰网· 2025-09-03 16:33
固态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走强 泰和科技涨19.99%至30.19元 海博思创涨19.87%至147.92元 亿纬锂能涨12.03%至63.98元 派能科技涨7.25%至58.40元 国轩高科涨4.30%至41.93元 [1][2] 行业标准制定进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 [2] 产业链公司技术突破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90% 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3]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推进固态及半固态电池工业化进程 技术成果已落地中试应用 [3]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能源49%股权 [3] - 利元亨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开始陆续交付 [3] - 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 [3] - 厦钨新能实现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供货 硫化物路线与头部企业保持技术合作 [3]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应用 名爵MG4搭载半固态电池定价10万级进入主流价格带 [4]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具优势 成为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4] 产业政策与规划 - 政策端形成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支持体系 工信部要求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 [5] - 多家车企规划2025-2030年推出全固态电池汽车 电池企业2025年规划2GW以上固态电池产能 [5]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 预计2027年达18GWh 2028年达30GWh [5] - 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5] 投资方向建议 - 关注干法电极/高电压正极/界面涂层/硫化锂/新型正负极等增量材料环节 [6] - 选择已进入下游头部企业供应链标的 包括设备端中试线订单或材料送样获正面反馈的企业 [6] - 审慎选择在固态电池时代可能被淘汰的材料 [6]
国轩高科再获储能大单!
鑫椤储能· 2025-09-03 16:05
项目中标与投资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中标摩洛哥NOOR Midelt 2和NOOR Midelt 3光储一体化项目 总装机容量800MW光伏和1.2GWh储能 总投资额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1亿元 [1] - 项目储能部分采用国轩高科解决方案 包括314Ah储能电芯 5MWh液冷储能系统和5.5MW PCS中压一体机 国轩高科同时提供售后运维服务 [1] 产能布局与投资 - 国轩高科摩洛哥工厂稳步推进 将实现电池和储能系统本地化生产与交付 [1] - 2024年6月摩洛哥政府与国轩高科签署战略投资协议 建设年产能20GWh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 投资额128亿迪拉姆约合93亿元人民币 [1]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03





华宝证券· 2025-09-03 15:58
要约收购与现金选择权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 *ST天茂(000627)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19日[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开普云(688228)和思泉新材(301489)公告严重异常波动[1] - 605255天普股份面临可能暂停上市风险[6] - 300379*ST东通公告可能终止上市[4] 可转债赎回与回售 - 海亮转债(128081)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6] - 东材转债(113064)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6] - 22电建05(148080)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2日至8日[8] - 宏川转债(128121)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18日[8] 债券停止交易与摘牌 - 中装转2(127033)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3日[8] - 22新创K1(137702)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4日[8] - 22杭城建(137695)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4日[8] 基金相关公告 - 纳指100ETF(513390)和纳指科技ETF(159509)发布基金溢价风险提示[6] - 科技ETF(515000)和智能制造ETF(516800)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9月5日[6] - 深创100ETF(159716)转型选择期为2025年8月26日至9月8日[6] 转股价格调整 - 常银转债(113062)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8日[6] - 天业转债(110087)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3日[6] - 九强转债(123150)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9月5日[6] ST及*ST公司动态 - *ST华微(600360)发布相关公告[4] - *ST双成(002693)发布相关公告[4] - ST名家汇(300506)发布相关公告[4] 其他权益提示 - 百济神州(688235)发布相关公告[1] - 长春高新(000661)发布相关公告[1] - 中兴通讯(000063)发布相关公告[3]
国轩高科(002074.SZ):上半年公司海外地区(含港澳台)的收入为64亿元,占比33%
格隆汇· 2025-09-03 15:17
全球化战略 - 公司秉持全球化战略 持续开拓中国 美洲 欧非 亚太四大区域市场 [1] - 与海外客户VinFast Rivian PowerCo NextEra建立深度合作 [1] - 海外基地布局和本地化生产推进助力市场份额提升 [1] 海外业务表现 - 上半年海外地区含港澳台收入达64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33% [1] - 海外营收占比较2024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 [1] - 通过深化合作与新客户开拓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占比 [1]
国轩高科(002074.SZ):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
格隆汇· 2025-09-03 15:08
技术创新进展 - 公司以材料科学和数字科学双轮驱动推动技术创新和关键突破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稳步推进 [1] - 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 [1] 固态电池发展 - 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 - 全固态电池良品率已达90% [1] -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1]
国轩高科(002074.SZ):上半年公司出货40GWh左右,同比增长超48%
格隆汇· 2025-09-03 15: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40GWh左右 同比增长超48% [1] - 产品需求旺盛 排产情况良好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1] - 预计全年出货量保持增长态势 [1]
电池产业“反内卷”不断加码!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涨近5%,电池ETF(159755)最高涨近3%,固态电池产业进程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9-03 15:01
电池与储能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3日午后电池和储能板块逆市走强 阳光电源涨超15% 上能电气和亿纬锂能涨超12% 锦浪科技、派能科技、欣旺达、国轩高科等跟涨 [1]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涨近5% 换手率近30% 居同类产品第一 市场交投活跃 [2] - 电池ETF(159755)涨幅最高近3% 已连续3日净流入约7亿元 前十大权重股中亿纬锂能领涨超10% 欣旺达和国轩高科跟涨 [2] 政策环境与行业自律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研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国务院和工信部相继公布系列政策 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倡议 干法湿法隔膜企业和铁锂企业举办反内卷闭门座谈会 [1] - 政策落实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和缓解企业压力 中长期推动行业整合升级和优化竞争格局 稳定锂电材料价格并推动企业盈利回升 [2]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2025年8月29日全球首款半固态电池电车全新MG4正式上市 起售价6.58万元 标志半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1] - 国轩高科准固态电池实现千公里续航并计划年内批量装车 长安汽车发布能量密度400Wh/kg和续航1500公里的金钟罩电池 [1] - 宁德时代、上汽和广汽等巨头公布量产时间表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 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1][3] 锂电池行业产销数据 - 2025年9月国内锂电池排产环比增长7.5% 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回暖 [3] - 2025年前7月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达831.1Gwh 同比增长57.5% [3] - 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等锂电设备企业1H25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61.19% 中试线陆续落地及锂电扩产周期重启推动设备企业基本面改善 [3] 行业竞争力与ETF产品 - 中国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优势显著 关键材料全球出货占比70%以上 其中动力电池全球占比68.79% [2]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 覆盖储能电池主题 选取5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股票 [4] - 电池ETF(159755)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 聚焦新能源车电池产业链 涵盖电池制造、材料、管理系统及充电桩的A股龙头企业 [4]
国轩高科:上半年客户结构持续改善 预计今年出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1] - 净利润达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1] - 扣非净利润7287.07万元,同比增长48.53% [1] - 经营性净现金流3.25亿元,同比增长80.35% [1]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毛利率14.24%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45.62亿元,同比增长5.14% [2] - 海外业务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5.79%,占总营收比重33% [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锂电池累计出货量约40GWh,同比增长超48% [2] -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5.18%,排名第四 [2] - 储能电池出货量居全球第七位 [2] - 产品供货奇瑞、吉利、零跑等中高端车型,B级及以上车型供货占比将显著增加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13.34% [2] - 发布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G垣准固态电池、"金石"全固态电池等乘用车领域新品 [3] - 推出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商用车产品及"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 [3] - 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90% [3] - 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3]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拟在南京投建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投资额不超过40亿元 [3] - 在芜湖建设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投资额不超过40亿元 [3] - 国内外资本开支将持续增长以完善产能布局及推进海外本地化生产 [3]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关注 -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90% [1] - 投资者电话交流会吸引560余名投资者参与 [1]
储能板块活跃走强,碳中和ETF泰康(560560)逆市上涨1.43%,近1周涨幅跑赢同类产品,我国锂电池产业在全球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49
碳中和ETF表现 - 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1.43% 跟踪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上涨1.25% [1] - 近1周累计上涨2.94%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1年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成分股表现 - 亿纬锂能上涨11.89% 阳光电源上涨8.43% 国轩高科上涨4.28% [1] - 锦浪科技 金风科技等个股跟涨 [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1] - 通过"龙泉"系列电池进行多路线开发 系统性推进技术迭代 [1] - 2025年目标实现能量密度400Wh/kg和1000Wh/L的关键指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5.9万辆 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锂电池关键材料全球出货占比超过70% [2] - 行业面临盈利水平偏低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2] 政策与行业格局 - 政策持续加码 重要会议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2]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竞争格局 提升全球竞争力 [2] 逆变器出口表现 - 2025年1-7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 [2] - 出口欧洲金额达146亿元 同比增长7% 出口澳洲金额14亿元 同比增长32% [2] - 澳洲单月出口金额同比激增207% 成为我国逆变器出口第二大市场 [2] 储能市场前景 - 欧洲大储和工商储需求潜力可期 2025年欧洲储能装机预计达29.7GWh 同比增长36% [2] - 海外非美大储市场有望成为国内企业新的增长点 [2] 指数构成与投资价值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精选50家低碳经济核心企业 [3] - 构建"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存储-清洁生产消费"全产业链布局 [3] - 电力产业清洁化转型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突围为成分股带来业绩增长确定性 [3] - 一篮子持股特性有效规避个股淘汰风险 精准捕捉龙头红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