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全食品(002216)
icon
搜索文档
三全食品斥资13亿赴澳建厂 本土冻品企业出海步调不一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20:59
公司动态 - 三全食品计划以自有资金投资2.8亿澳元(约13亿元人民币)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开拓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1] - 截至2024年年底,三全食品货币资金不足6亿元,但公司表示自有资金可覆盖投资需求及短期偿债需求 [1][5] - 三全食品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连续出现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1] 海外布局策略 - 三全食品通过香港子公司、开曼子公司及澳大利亚孙公司进行投资,总经理陈希全权负责 [2] - 澳大利亚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额达120美元,远超中国的35美元,新西兰市场具有区域辐射作用 [2] - 思念食品已在澳大利亚设厂并上架当地超市 [3] 行业趋势 - 国内冻品企业集体出海,包括安井食品、圣农食品、惠发食品等 [6] - 安井食品2024年境外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0.76%,但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营收同比下滑3.10% [6] - 海欣食品2024年境外经销商增加18家,变动幅度为360% [7] 市场分析 - 东南亚速冻食品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107亿美元,2024-2029年CAGR预计达14% [9] - 国内冻品行业价格战不可持续,一线市场饱和,二三线市场缺乏深度发展潜力 [9] - 海外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品类需求与国内差异较大,需充分调研当地市场 [10] 企业对比 - 2024年头部速冻食品公司境外收入及经销商增长情况: - 安井食品:境外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0.76%,经销商净增23个 [8] - 海欣食品:境外收入5036万元,同比增长360.73%,经销商净增18个 [8] - 惠发食品:境外收入725万元,同比增长118.98%,经销商净增3个 [8]
食品加工板块8月1日涨1.17%,*ST春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20.7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当日上涨1.17%,领涨个股为*ST春天(涨跌幅3.31%)[1] - 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涨幅最高为*ST春天(3.31%)、巴比食品(3.00%)和金字火腿(2.28%)[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ST春天收盘价4.37元(成交量8.94万手)、巴比食品收盘价19.25元(成交量5.24万手)、金字火腿收盘价6.72元(成交量40.40万手)[1] - 跌幅前三:盖世食品跌1.36%(收盘价12.37元)、龙大美食跌1.11%(收盘价5.35元)、光明肉业跌1.05%(收盘价7.53元)[2] - 成交额前三:金字火腿2.72亿元、双汇发展2.19亿元、龙大美食1.48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820.7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348.7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169.44万元[2] - 主力净流入前三:金字火腿4045.65万元(净占比14.88%)、巴比食品831.39万元(净占比8.28%)、西王食品741.84万元(净占比11.21%)[3] - 游资净流出最大:双汇发展净流出3299.19万元(净占比15.05%),自合股份净流出444.80万元(净占比14.29%)[3]
食品加工板块7月30日涨0.57%,光明肉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534.1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0 16:26
板块整体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当日上涨0.57%,领涨个股为光明肉业(涨幅5.50%)[1] - 上证指数报收3615.72点(上涨0.17%),深证成指报收11203.03点(下跌0.77%)[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其中春雪食品(涨1.97%)、海欣食品(涨1.60%)等表现突出[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光明肉业收盘价7.86元,成交量55.04万手,成交额4.28亿元[1] - 安井食品收盘价75.10元(涨幅0.39%),成交额3.43亿元[2] - 技源集团跌幅最大(-2.13%),收盘价31.30元[2] - 双汇发展微涨0.20%,成交额达2.70亿元[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34.16万元,游资净流出462.4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996.64万元[2] - 光明肉业主力净流入1800.84万元(净占比4.20%),游资净流入2633.61万元(净占比6.15%)[3] - 千味央厨主力净流入715.62万元(净占比7.40%),为板块最高主力净占比[3] - 安井食品主力净流入929.8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963.40万元[3] 重点个股表现 - 盖世食品涨幅2.75%,成交额1.21亿元[1] - 交大昂立涨幅2.19%,但主力净流出37.72万元[1][3] - 得利斯涨幅1.26%,主力净流入175.29万元[1][3] - 春雪食品主力净流入152.72万元,游资净流入168.24万元[3]
三全食品:短期借款主要是匹配理财到期时间的阶段性头寸使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9 19:08
公司财务状况 - 自有资金包括货币资金、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可转让大额存单 分别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科目 [1] - 短期借款主要用于匹配理财到期时间的阶段性头寸管理 [1] - 自有资金可充分覆盖本次投资需求及短期偿债需求 对外投资不会对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及资产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1]
食品加工板块7月29日跌0.53%,C技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34
板块整体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当日下跌0.53% 跑输上证指数(涨0.33%)和深证成指(涨0.64%)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涨幅最高为*ST春天涨1.93% 跌幅最大为C技源跌9.15% [1][2] 个股涨跌情况 - 上涨个股包括*ST春天(4.22元, +1.93%)、金达威(20.15元, +1.72%)、康比特(22.76元, +0.75%)等6只股票 [1] - 下跌个股以C技源(31.98元, -9.15%)领跌 交大昂立(6.69元, -3.77%)、百合股份(43.03元, -2.27%)等10只股票跌幅超1%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27亿元 游资净流出2488.55万元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52亿元 [2] - 安井食品主力净流入3588.42万元(净占比9.81%) 但游资净流出3645.99万元(净占比-9.97%) [3] - 金字火腿获得主力净流入2249.10万元(净占比14.02%) 海欣食品主力净流入1308.54万元(净占比13.69%) [3] 成交活跃度 - 龙大美食成交量达44.58万手居首 成交额2.49亿元 安井食品成交额3.66亿元为板块最高 [1][2] - 金达威成交11.90万手成交额2.38亿元 汤臣倍健成交14.97万手成交额1.78亿元 [1]
三全食品拟13亿赴澳大利亚投资 业绩连降货币资金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4:29
对外投资 - 公司拟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通过该子公司在开曼群岛和澳大利亚设立孙公司,最终投资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拓展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1] - 本次对外投资总额约为2.8亿澳元(约1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0% [1][2] - 投资资金将用于设立及运营境外公司、固定资产购置(包括厂房购买、研发技术中心建设、设备采购等)、基础设施改造、营销体系建设及流动资金等 [1] - 董事会授权总经理陈希全权代表公司签署、执行与本次对外投资相关的文件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降,分别为74.34亿元、70.56亿元、66.32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6% [3][4] - 2022-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02亿元、7.49亿元、5.42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27.64% [3][4]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09亿元、6.46亿元、4.15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35.8% [3][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18亿元,同比下降1.58%;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9.22%;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16.87% [4][5]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85亿元、3.65亿元、11.44亿元,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213.72% [3][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9亿元,上年同期为1.67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3.19亿元,短期借款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27亿元 [5]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23.36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51.01亿元,资产总计74.37亿元 [7][8][9]
速冻米面失速,三全食品遭遇业绩“双降”危机,巨资海外建厂能否打破增长桎梏
证券之星· 2025-07-25 10: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回落6%至66.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64%至5.42亿元,这是公司自2008年上市以来首次连续两年业绩双降 [1] - 2024年一季度业绩创2021年以来最差一季度营收,营收同比下滑1.58%至22.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22%至2.09亿元 [11] - 速冻面米制品业务呈现"量增利弱"现象,销量增长2.04%但收入下滑3.95%,毛利率进一步下滑 [1][5] 核心业务分析 - 速冻面米制品收入贡献常年稳定在八成以上,但2021-2024年呈现波动下滑趋势 [2] - "汤圆、水饺、粽子"收入2021-2024年增减幅度分别为-8.07%、3.92%、-15.74%、-5.84%,2023年降幅(-15.74%)远超整体速冻面米制品(-9.46%)和总营收(-5.09%) [4] - 水饺品类受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影响,难有提价空间且消费被分流,叠加行业"存量竞争"加剧导致销售遇阻 [4]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速冻调制食品2023年销量增长6.04%,收入增长28.44%至10.76亿元,但2024年销量骤降29.77%,收入下滑18.84%至8.73亿元 [6] - 速冻调制食品毛利率13.91%显著低于速冻面米制品,部分因B端客户价格敏感度高 [10] - 涮烤类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标志性大单品,而同行安井食品拥有超400种速冻调制食品且2024年收入增速达11.41% [8][10] 渠道与产品策略 - 电商渠道增速达58.5%,但收入占比仍不足6%,传统经销模式营收同比下滑9.39% [5] - 线下与新零售渠道达成合作,线上发力兴趣电商 [9] - 推出"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食养汤圆"等新品 [9] 海外扩张计划 - 计划投资约13.2亿元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开拓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11] - 同行安井食品、惠发食品、海欣食品2024年境外收入分别增长30.76%、118.98%、360.73% [11] - 海外扩张面临消费偏好差异、供应链整合、成本管控、法规认证等挑战 [11]
三全食品(002216):深耕速冻领域 双轮驱动与全渠道布局引领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7-24 08:35
行业概况 - 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达1689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986亿元 [1] - 速冻米面制品为行业第一大品类,2023年市场规模约816亿元,三全食品与思念、湾仔码头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 预制菜市场在疫情和餐饮标准化推动下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1] - 行业集中度高,公司凭借龙头效应与价格优势占据主要份额 [1] 公司发展历程与优势 - 公司自1990年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以来,经历了产品创新、渠道拓展、收购龙凤食品等发展阶段 [1] - 管理层经验丰富,股权结构稳定,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 依托"三全"和"龙凤"双品牌驱动,形成速冻米面、速冻调制食品等多品类协同发展格局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速冻米面作为传统优势业务,采取大单品与场景化延伸战略,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2] - 速冻调制食品凭借调理肉类食材、丸滑、涮烤等新兴品类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 研发创新方面持续投入,通过标准化研发厨房、区域研发中心等平台推动产品创新与工艺升级 [3] - 成功开发微波系列、空气炸锅系列、速冻料理等多款新品,满足便捷性、健康化需求 [3] 渠道与运营 - 零售渠道采用经销商与直营KA模式相结合,强化终端掌控 [3] - 餐饮渠道通过定制化服务绑定大客户,双品牌运营提升竞争力 [3] - 新兴渠道积极布局电商与新零售,与头部主播合作、拓展社区团购提升渗透率 [3] 财务表现与展望 - 营收结构稳健,速冻米面与速冻调制食品协同发展 [3] - 预计25-27年实现营收68 74/72 04/76 25亿元,归母净利润5 58/6 01/6 49亿元 [4] - 25-27年PE分别为17 88/16 59/15 38x,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4]
拟13亿赴澳洲建厂,三全食品海外寻增
北京商报· 2025-07-22 19:5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拟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 并通过开曼和澳大利亚孙公司投资2.8亿澳元(约13亿元人民币)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 投资金额占上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0% [2] - 投资主要用于境外公司设立及运营 固定资产购置(厂房购买 研发技术中心建设 设备采购 全自动冷库建设及冷链物流车辆购置) 基础设施改造 营销体系建设和流动资金 [2] - 出海目标瞄准澳大利亚 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澳新市场具备高消费能力与低竞争密度 东南亚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潜力强劲 [3] 全球化布局动因 - 公司2023年国外订单增长40% 产品已销往美国 加拿大 法国 德国等20多个国家 [2] - 海外业务受出口目的国检疫政策和高昂海运冷链成本限制 海外拓展十分受限 [2] - 澳大利亚生产基地旨在突破海外业务拓展限制 缩短供应链半径 提高海外市场销售收入 有望成为新业务增长引擎 [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09% 净利润同比下降6.55% 2024年营收再次同比下降6% 净利润同比下降27.64%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22.18亿元(同比下降1.58%) 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9.22%) [3] - 主营业务速冻面米制品(水饺 汤圆 粽子)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下降15.74%和5.84% 毛利率分别缩水3.31%和4.22% [4] - 创新面米制品2024年营收降低0.7% 毛利率微增0.03%至25.37% [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内速冻食品市场呈现"传统主食类承压 多场景零食化细分类目崛起"的结构性变化 [4] - 2025年第一季度速冻饺子 包子 馄饨/云吞等传统类目销售额与件数均下滑 [4] - 2024年11家冻品上市公司中仅安井食品 立高食品和巴比食品3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4] - 同业公司加速出海:安井食品2024年境外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0.76%) 惠发食品境外营收724.49万元(同比增长118.98%) 春雪食品出口收入占比达26%且出口业务量同比增长23.4% [5][6] 专家观点 - 出海是企业应对国内市场饱和的必然选择 可提升全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6] - 建设生产基地可深度掌控供应链并灵活调整产能 但初期投入大且周期长 [6] - 中式传统品类在海外主流消费场景中存在局限性 中国冻品企业在品牌效应 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等维度仍面临挑战 [6]
首次出海投资!三全食品连续两年营利双降后,要花2.8亿澳元押注海外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22 18:16
投资计划 - 公司拟用自有资金2.8亿澳元进行对外投资,通过香港子公司、开曼孙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孙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4] - 投资资金将用于设立境外公司、固定资产购置、基础设施改造、营销体系建设及流动资金等[4] - 这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进行出海投资,旨在拓展新的业务成长空间和全球化战略布局[5] 市场背景 - 国际中餐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2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中餐馆数量接近70万家[7] - 澳大利亚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额达120美元,远超中国的35美元[8] - 东南亚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8] 战略考量 - 国内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主动求变以把握海外供需缺口机遇[8] - 选择澳大利亚因其高消费能力、低竞争力度,并可作为辐射新西兰和东南亚市场的中心[7] - 海外建厂可突破产品局限、缩短供应链半径,提高海外市场销售收入[8] 公司现状 - 公司拥有"三全"和"龙凤"两大品牌,主营速冻和冷藏面米制品、调制食品[10] - 已切入预制菜赛道,推出靓汤猪肚鸡等产品,市场反馈良好[11] - 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019年2445亿元增长至2024年5466亿元,但增速放缓至5.83%[11]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0.56亿元、66.32亿元,同比下降5.09%、6.00%[12] -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亿元、5.42亿元,同比下降6.55%、27.64%[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18亿元,同比下降1.58%;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9.22%[12] 行业挑战 - 消费市场温和复苏,行业增长放缓,品类竞争给业绩增长带来压力[13] - 海外市场面临政策、法律、经济、文化环境差异带来的经营风险[13] - 分析师认为公司产品线匹配度和品牌认可度在海外市场存在局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