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iPhone 17带动立讯精密股价大涨32% 创始人王来胜财富增长378亿
凤凰网· 2025-09-25 09:55
公司股价表现 - 立讯精密股价自iPhone 17上市以来累计上涨32% [1] - 股价单日涨幅达7% [1] 财富变动 - 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财富增长53亿美元至143亿美元 [1] - 财富单日增加7.88亿美元 [1] 业务进展 - 苹果要求立讯精密将iPhone 17日产量提高约40% [1] - 公司与OpenAI签署协议合作生产消费级人工智能设备 [1] 资本市场动态 - 立讯精密正考虑今年在中国香港上市 [1]
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9:48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1095百万元 [1] -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房地产 传媒 通信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400百万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48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00百万元 [1] - 立讯精密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461百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宁德时代 新易盛 张江高科 长川科技 兆易创新 阳光电源等 [1]
AI硬件革命来袭 OpenAI从云端走向终端
北京商报· 2025-09-25 09:43
OpenAI进军AI硬件战略 - OpenAI从云端走向终端 试图以模型加硬件的闭环重塑AI时代的硬件入口[1] - 公司计划开发智能眼镜 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徽章等伴侣型设备 首批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3] - 采用自主设计加深层整合的自研路径 早期通过投资试水 如今转向自研[3] 供应链合作与市场影响 - 与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目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3] - 与歌尔股份接触 可能采用其MEMS硅麦器件 歌尔股份为AirPods Meta Ray-Ban等产品提供解决方案[7] - 合作消息带动果链公司股价大涨 立讯精密股价涨6.85% 总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3] 人才招募与收购布局 - 从苹果招募至少25名硬件和产品团队专业人士 涵盖用户界面设计 音频技术等关键领域[6] - 以100万美元以上股票报价挖走苹果核心员工 承诺减少官僚主义作风[6] - 收购由苹果前首席设计师Jony Ive创办的AI硬件公司io Products 收购金额65亿美元[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硬件行业整体处于叫好不叫座境地 Meta智能眼镜累计销量200万副 但与巨额投入相比微不足道[8] - 前期AI硬件产品失败原因包括需求定位偏差 用户体验断层和能耗限制突出[9] - Humane的AI Pin产品因续航差 发热严重等问题失败 最终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4] 战略定位与产品愿景 - 目标是创造上下文感知 轻量化屏幕或无屏的AI伴侣设备 旨在与人共存而非仅存在于口袋中[8] - 通过消费级硬件设备直接触达用户行为数据 形成使用 反馈 迭代的良性循环[6] - 构建算法加硬件加数据的生态竞争体系 通过终端订阅服务或增值服务实现持续盈利[6] 市场前景与产品形态 - 智能眼镜和机器人被认为是最有潜力 最具颠覆性价值的两类AI硬件产品[9] - 智能眼镜包含音频眼镜和AR/VR头戴显示设备两种形态[9] - 消费级机器人主要用于教育 清洁及陪伴等家庭场景 具有拟人化情绪表达能力[9]
560股获融资买入超亿元,中芯国际获买入48.51亿元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9-25 09:17
融资买入概况 - 9月24日A股共有3713只个股获融资资金买入 其中560股买入金额超亿元 [1] - 中芯国际 立讯精密 阳光电源融资买入金额位列前三 分别达48.51亿元 45.48亿元和32.97亿元 [1] 融资买入占比 - 7只个股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超30% [1] - 民和股份 华能国际 通宝能源融资买入占比居前 分别为41.42% 36.65%和33.91% [1] 融资净买入情况 - 73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1] - 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三 分别获净买入14.61亿元 12.5亿元和9.14亿元 [1]
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5 07:25
行业整体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同比增长22.11% [1][2]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同比增长33.09% [1][2]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1][6]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7] 营收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位列第二 [3][4] -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位列第三 [3][4] - TCL科技(856.62亿元)和华勤技术(839.39亿元)分列第四、五位 [3] 净利润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位居榜首 [5][6] - 立讯精密66.44亿元位列第二 [5] - 京东方A32.47亿元位列第三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和中芯国际(23.01亿元)进入前五 [5][6] 高增长企业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增速居行业首位 [4] - 南极光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44.67% [10]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982.43% [10] 毛利率表现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1][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等5家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显著 [1][8] 细分领域亮点 - 南极光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主要受益于Switch2背光源模组出货量提升 [10]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达50-70亿元,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4]
【读财报】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5 07: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 同比增长22.11%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 同比增长33.09% [1]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过半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超七成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 [6]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 均超千亿元 [3][4] - 营收前十企业包括TCL科技(856.62亿元)、华勤技术(839.39亿元)、歌尔股份(375.49亿元)等 [3] 盈利能力突出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领先优势明显 [5][6] - 立讯精密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京东方A为32.47亿元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中芯国际(23.01亿元)、胜宏科技(21.43亿元)等企业净利润表现突出 [5][6] 扭亏为盈企业情况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4] - 其他扭亏企业包括深天马A(174.75亿元)、士兰微(63.36亿元)、福日电子(53.33亿元)等 [7] 毛利率表现分析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同比上升5.36个百分点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华峰测控(74.70%)等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较大 [1][8] 高增长企业案例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70亿元 [4] - 南极光营业收入3.98亿元 同比增长244.67% [12]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982.43% 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 [12]
A股三大指数均收涨 科创50指数创新高
每日商报· 2025-09-25 07:1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全线走高 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超5%创近4年新高 港股恒生指数涨逾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沪指涨0.83%报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报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报3185.57点 科创50指数涨3.49%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475亿元 个股超4400股上涨 立讯精密尾盘一度逼近涨停 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半导体与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概念板块整体收涨4.18% 位列行业概念板块第四 115只个股中105只上涨 [2] - 半导体板块整体收涨4.6% 位列行业板块第一 163只个股中153只上涨 芯片龙头ETF收涨5.13% [2] - 神工股份 江丰电子 兴福电子20cm涨停 汇成股份 微导纳米涨超15% 盛美上海涨超14% 华海清科涨超13% [2]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首台设备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2] - 三星对DRAM和NAND闪存产品大幅提价 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 成为继美光和闪迪后最新提价的存储巨头 [3] - 闪迪向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对闪存产品涨价10%+ 美光阶段性暂停报价 三星对DRAM和NAND价格均有上调 [3] - NAND在过去约3个季度保持较低产能利用率 价格涨幅低于DRAM 企业级SSD需求高增下NAND涨幅有望超预期 [3] 固态电池板块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整体收涨2.51% 成分股中228只上涨 海目星涨近14% 骄成超声涨超10% [4]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 突破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4] - 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全固态电池技术逐步成熟并进入上车测试阶段 [4] - 宝马推出搭载SolidPower全固态电池的路试车 国轩高科有全固态电池路试车亮相 长安汽车2026年开启装车验证 [4] - 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 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 有望逐步实现量产 2027年有望实现部分量产 [5] - 2025-2026年将迎来密集的全固态电池上车路试 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需关注电芯材料及制造环节技术突破 [6] 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 - 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午后异动 湘财股份涨停 大智慧涨超5% 东方财富涨1.26% [7] - 近1个月大金融板块有所调整 券商和保险板块回落明显 市场活跃度维持较高水平 [7] - 低利率环境下机构和居民资金入市趋势有望延续 券商板块盈利高景气且估值性价比高 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扩张 [7]
奇瑞汽车上市带火“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市值突破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2:5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收涨6.85%至70.2元/股 盘中涨幅达9.89%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 自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50% [1] 奇瑞汽车资本事件 - 奇瑞汽车9月25日港交所上市 定价30.75港元 发行3亿股H股 募资91.4亿港元 超额配股权行使后最高募资达105.17亿港元 [4] - 认购超购逾238倍 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暗盘市场一度上涨10% [4] - 立讯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汽车16.83%股权 为第三大股东 [4]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立讯持股30% 奇瑞持股70%)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 [4] - 合资公司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4] - 致力于实现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4] OpenAI合作传闻 - 与OpenAI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徽章 [5] - 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目前处于原型设计阶段 [5] - OpenAI已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5] - 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速达82.07% [5] 业务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健康发展 [5] - 加大AI智能终端、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投入 [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利润分别为166.73亿元、207.90亿元和253.24亿元 [6]
奇瑞汽车上市带火“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市值突破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1:49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收涨6.85%至70.2元/股 盘中涨幅达9.89%至72.29元/股 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1] - 9月以来股价涨幅超50%[1] - 成交量现手90778 量比1.53 换手率6.24%[2] 奇瑞汽车资本关联 - 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汽车16.83%股权 为第三大股东[3] - 奇瑞汽车港股IPO定价30.75港元 发行3亿股募资91.4亿港元 超额配售权行使后最高募资105.17亿港元[3] - 奇瑞汽车孖展超购238倍 认购额近2200亿港元 暗盘市场一度上涨10%[3] 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 - 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立讯持股30% 奇瑞持股70%)专注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制造[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收入86.58亿元 同比增速82.07%[4] - 合资公司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目标成为Tier1领导厂商[3] OpenAI合作传闻 - 传闻与OpenAI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徽章[4] - 产品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目前处于原型设计阶段[4] - 产业链人士证实OpenAI已就具体项目与国内供应链展开合作[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4] -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4] - 券商预计2025-2027年利润分别为166.73亿元、207.90亿元和253.24亿元[5] 业务发展策略 - 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健康发展[4] - 加大AI智能终端、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4] - 积极拓展通讯和汽车业务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5]
立讯精密现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30.32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1:48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4日发生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30.32万股 成交金额2128.46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70.20元[2] - 机构专用席位参与全部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2128.46万元 净买入741.31万元[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08亿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70.20元 单日上涨6.85% 日换手率6.24% 成交额299.07亿元[3] - 近5日累计上涨34.97% 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入7.52亿元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7.13亿元[3] - 最新融资余额75.79亿元 近5日增加17.54亿元 增幅达30.10%[4]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近5日有1家机构给予评级 其中国泰海通证券9月23日研报给予目标价86.80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