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维克(002837)

搜索文档
英维克(002837)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2 07:5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9月11日14:3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2] - 出席会议股东886人,代表股份456,384,833股,占比46.7558%[4] - 出席会议中小股东878人,代表股份54,338,106股,占比5.5668%[5]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444,278,588股,占比97.3474%[5] - 《关于修改<公司章程>及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同意456,275,687股,占比99.9761%[7] - 《关于制定<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的议案》同意456,281,889股,占比99.9774%[9] - 《关于制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456,286,209股,占比99.9784%[9]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429,923,036股,占比94.2019%[11]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429,919,936股,占比94.2012%[12] - 《关于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429,938,536股,占比94.2053%[12] 董事选举结果 - 齐勇等5人当选非独立董事,总同意股份数不等,中小股东同意股份数不等[15][16] - 田志伟等3人当选独立董事,总同意股份数不等,中小股东同意股份数不等[18] - 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15][18] 合法性认定 - 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及召开程序等均合法有效[19]
专业选手实战大赛丨“牛人”青睐哪些股?9月11日十大买入个股榜、十大买入金额个股榜出炉
新浪证券· 2025-09-11 16:39
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主办、银华基金独家合作的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形象、扩围服务和提升能力的舞台 并搭建优秀投顾与大众投资人的沟通桥梁[1] - 活动设立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和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在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和调仓次数等方面均有限制[4] 股票组交易数据表现 - 股票组榜首收益率超过150% 显示部分投顾模拟交易策略表现突出[1] - 9月11日股票组十大买入次数最多个股包括胜宏科技(sz300476)、新易盛(sz300502)、三维通信(sz002115)等 主要集中在科技和通信行业[1] - 同日十大买入金额最高个股为新易盛(sz300502)、胜宏科技(sz300476)、天孚通信(sz300394)等 与买入次数榜单高度重叠但排序不同[2][3] - 两个榜单均显示投资顾问集中关注科技板块 特别是通信设备、光模块及电子制造领域[1][2][3] 数据说明与行业特征 - 榜单数据来源于所有参赛选手的模拟交易 买入次数榜统计交易频次最高的标的 买入金额榜统计交易规模最大的标的[4] - 数据均为模拟交易结果非实际交易情况 主要反映投资顾问群体的配置倾向和行业偏好[4] - 科技行业特别是通信设备细分领域成为投顾重点关注方向 前十榜单中相关标的占比超过80%[1][2][3]
英维克20250910
2025-09-10 22: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液冷散热技术 特别是数据中心和AI算力集群的温控解决方案[2][3] * 公司为英维克 深耕温控领域 业务覆盖数据中心温控 储能温控 新能源轨交空调 电子散热等多个方向[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液冷技术市场前景** * 液冷技术市场预计在2025或2026年迎来价值释放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高算力需求下芯片功耗攀升 液冷渗透率提高以及AI集群对算力密度的需求[2][3] * 随着芯片功耗提升 液冷成为散热必选方案 对于功耗大于800~1000瓦的GPU 液冷是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4][18] * 国内三大运营商发布液冷白皮书 推动生态成熟并促进行业标准统一 如快捷头标准UQD和NVQD 以及各种标准化的冷却液 冷板等[20] * 液冷热市场规模预期 国内市场预计2025年配套市场价值达几十亿至几百亿甚至千亿规模 加上全球市场 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接近千亿[23]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英维克成立于2005年 从4G/5G基站散热起家 逐步拓展至数据中心 储能 新能源轨交等领域 并通过收购科泰增强新能源客车和轨交温控业务[2][4][5]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设备散热和环境温控两大方向 产品覆盖数据中心 电子散热 机柜空调 储能 冷链运输 新能源轨交空调及室内空气环境控制等八个业务[6] * 旗下重要子公司包括英维克信息与英维克软件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深圳科泰负责新能源客车空调业务 上海科泰专注轨交温控业务等[6] * 公司具备全链条液冷热管理能力 自研自产快接头 多功能连接器以及服务器用静默式Tank 累计交付1.2GW液冷产品[4][8][22] * 在冷却液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 包括自研的冷却工质 如CDO 风叶式 液液式 机架式和机柜式冷却方案[24] * 能够提供风冷加液冷融合的解决方案 有助于国内从风冷向液冷的平滑过渡[25]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过去十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双增长 2019年至2024年 总营收从13.38亿元提升到45.89亿元 复合增速达29.96% 归母净利润从1.6亿元提升到4.53亿元 复合增速超过30%[2][9] * 机房温控业务从2019年的6.25亿增长到2024年的24.41亿 复合增速达到31% 2024年占比提升至53%[2][10] * 机柜温控节能产品(主要由储能业务及部分工业应用组成)从2019年的3.37亿增长到2024年的17.15亿 年复合增速达到35.61% 其中储能相关营收在2024年实现了15亿元 同比增长22%[11] * 其他业务从2019年的0.4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47亿元 电子散热业务被纳入其他收入[12] * 2025年上半年液冷收入超过2亿元[2][10]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液冷UQD连接器产品进入英伟达MGX生态 加大海外推广力度 2024年海外营收达6.66亿元 五年复合增速55% 营收占比14.38%[4][14] **研发与费用控制**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显著增长 从2024年底开始大量招聘硕士生 博士生 以提前布局行业领先技术[15] * 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后 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 管理费用率保持稳定 公司整体费用控制能力优秀[15] **毛利率表现** * 综合毛利率维持持平 但2025年上半年有所下滑 主要因国内低毛利产品发货量占比较大 未来随着海外收入增长及液冷放量 有望改善毛利率[13] * 细分来看 机房温控业务毛利率在2019年至2021年逐年下降 但2020年后回升 户外机柜温控业务除2020年外维持31%以上毛利率 2024年底达31.48% 储能业务市场竞争趋缓[13] * 轨交业务维持26%毛利率 新能源客车业务2024年底达36%水平 其他业务(电子散热)导致近五年持续下滑 未来可能降至10~20%[16] **行业趋势与影响** * 芯片功耗不断提升 例如早期GPU V100功耗300瓦提升至现在GB300单片1200瓦功耗 对公司的技术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17] * 机柜侧散热需求变化 随着单机柜内增加更多GPU及配套设备如交换机 网卡 光模块等 使得整体散热需求达到较高水平 液冷已成为必选项[19] * 液冷热管理市场存在商业认证壁垒 而非产品壁垒 一旦公司在早期积累了样板工程或交付经验 就容易形成先发优势[26] **其他业务领域** * 储能领域基本上都开始采用液冷热管理解决方案 公司2022年发布了BattleCOOL储能全链条液冷热管理解决方案2.0 2023年底发布了工商业储能应用 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 南网 宁德时代等[27] * 工业自动化领域 公司发布了配套的液冷热管理解决方案 涉及半导体 食品饮料以及充电桩和换电站[2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核心管理层多数来自华为与艾默生等企业 有深厚电器行业背景 核心团队持股比例高 通过股权激励提升团队凝聚力[7] * 液冷生态系统发展 国内三大运营商发布了液冷白皮书 推动生态成熟并促进行业标准统一[20] * 液冷热系统产业链分为上游 中游和下游 上游主要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零部件提供商 中游主要是IT设备及CD设备厂商 下游则涵盖CSP BBA BBAT 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ITC厂商[21] * 公司作为国内全链条液冷热管理龙头 在下一代芯片放量及海外NV和ASIC市场渗透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有望持续受益并取得良好成长空间[29]
英维克9月10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11.61万元 溢价率为-16.41%
新浪财经· 2025-09-10 17:57
股价表现 - 9月10日收盘价72.33元 单日上涨7.71%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93%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出3.21亿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3.5万股 成交金额211.61万元 [1] - 成交价60.46元较收盘价溢价率为-16.41% [1] - 买方为中信证券华南广州临江大道营业部 卖方为中信建投广州中山三路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222.11万元 [1]
专用设备板块9月10日涨0.53%,卓郎智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6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专用设备板块当日上涨0.53%,领先个股为卓郎智能(涨幅10.11%)和山东墨龙(涨幅9.98%)[1] - 上证指数报收3812.22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2557.68点(上涨0.38%)[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69亿元,游资净流出3.58亿元,散户净流出4.12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卓郎智能(600545)收盘价3.05元,涨幅10.11%,成交额2.29亿元,主力净流入1.15亿元(净占比50.35%)[1][3] - 山东墨龙(002490)收盘价6.17元,涨幅9.98%,成交额3.96亿元,主力净流入1.51亿元(净占比38.22%)[1][3] - 英维克(002837)收盘价72.33元,涨幅7.71%,成交额74.97亿元,主力净流入7.59亿元(净占比10.13%)[1][3] 资金流向特征 - 英维克获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7.59亿元,但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2.17亿元和5.42亿元[3] - 芯碁微装(688630)主力净流入1.18亿元(净占比9.64%),大族数控(301200)主力净流入7692.96万元(净占比7.13%)[3] - 强瑞技术(301128)主力净流入1.03亿元(净占比13.82%),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21亿元[3] 跌幅显著个股 - 科新机电(300092)下跌6.74%,成交额9.16亿元;威领股份(002667)下跌5.84%,成交额2.94亿元[2] - 灵鸽科技(833284)下跌4.71%,成交额2.23亿元;泰坦股份(003036)下跌4.50%,成交额4.89亿元[2]
电子、非银等权重行业领涨,大湾区ETF投资机会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0 13:55
指数表现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强势上涨1.10% [1] - 成分股胜宏科技上涨13.24% 工业富联上涨10.00% 景旺电子上涨10.00% [1] - 大湾区ETF(512970)上涨0.92% 最新价报1.43元 [1] - 大湾区ETF近1月累计上涨9.48% [1] 流动性及成交 - 大湾区ETF盘中换手0.04% 成交3.68万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74.82万元 [1] 收益表现 - 大湾区ETF近1年净值上涨47.70%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1.99%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6.18% [1]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5.38%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81% [1] - 近1年夏普比率1.61 [1] 回撤与费率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3% 回撤后修复天数108天 [2]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2] 跟踪精度 - 近1月跟踪误差0.029% [3] - 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 [3] - 指数选取最大50只香港市场证券 最大300家沪港深公司及最大100只内地市场证券 [3] 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06% [4] - 比亚迪权重8.59% 中国平安权重8.55% 招商银行权重8.14% [4][6] - 美的集团权重5.08% 立讯精密权重5.04% 迈瑞医疗权重3.91% [4][6] - 汇川技术权重3.49% 中兴通讯权重3.00% 格力电器权重2.88% 胜宏科技权重2.33% [4][6]
川环科技:已进入英维克等数据服务器液冷领域供应商体系
新浪财经· 2025-09-09 15:34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橡塑管路系列产品可应用于数据服务器液冷领域 [1] 客户拓展进展 - 已进入CoolerMaster、AVC、英维克、中航光电、飞荣达、宝德华南等供应商体系 [1] - 正按照客户流程开展产品开发工作 [1]
英维克(002837):Q2营收利润超预期,液冷业务成长空间较大
中泰证券· 2025-09-08 19: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Q2营收和利润超预期 营收16.41亿元 同比增长69.67% 环比增长75.91% 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增长37.98% 环比增长249.16% [5] - 液冷业务成长空间较大 已成为英伟达Blackwell平台全球合作伙伴 受益于GB300服务器放量和液冷技术普及 [5] - 维持2025年并上调2026、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01/10.30/15.16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5.73亿元 同比增长50.25% 归母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增长17.54% [4] - 机房温控营收13.51亿元 同比增长57.91% 机柜温控营收9.26亿元 同比增长32.02% [5] - 综合毛利率26.15% 同比下降4.84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8.78% 同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5] - 合同负债4.04亿元 较年初增长76.24% 同比增长109.18% 显示订单及发货旺盛 [5] 业务发展 - 算力设备及机房液冷相关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5] - 研发投入1.96亿元 同比增长36.74% 在深圳、北京设立新技术研究院 [5] - 推出Coolinside液冷解决方案 覆盖冷板、快速接头、Manifold、CDU、机柜等全链条产品 [5] - 华南总部基地首期和郑州首期今年有望充分利用 二期项目加快建设中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17/94.37/131.84亿元 增长率33%/54%/40%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10.30/15.16亿元 增长率33%/71%/47% [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2/1.12/1.65元 [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0.1%/31.6%/32.1% 净利率分别为9.9%/10.9%/11.5% [7]
“大厂”财报透露液冷赛道起势玄机 基金经理按图索骥优选一类股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7
液冷赛道投资机会 - 液冷成为基金经理近期获取业绩弹性最高的赛道 推动相关基金闯入业绩排行榜前列 近一个月收益弹性最高的5只产品收益分别达到49.65%、46.82%、46.21%、44.97%、43.49% [2] - 液冷技术通过液体介质实现电子设备散热 在人工智能算力设施中扮演关键一环 [2] - 互联网公司二季度资本开支猛增提供介入液冷赛道的有利线索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386.8亿元同比增长219.8% 腾讯资本开支191.07亿元同比增长119% 海外四大公司资本开支合计874亿美元同比增长69% [2][3] 液冷技术升级需求 - 芯片功率越来越高 集群功率密度越来越大 冷却系统和电源系统需要与芯片深度耦合 提高液冷价值量和技术壁垒 [4] - 算力需求爆发下 AIGC带动单机柜功率密度快速提升 散热需求突破传统风冷散热上限 液冷成为技术刚需 行业需求迎来从0到1拐点 [4] - 风冷技术已难满足高功率设备散热需求 技术替代与升级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6年或成为液冷技术规模化落地关键节点 [6] 液冷行业增长前景 - 液冷渗透率将迎来跨越式提升 从可选变为必选 并向两相冷却 浸没式等更先进技术演进 重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生态 [5][6] - 液冷可能是AI产业链中最有通胀属性的细分赛道 上限是宏观物理规律 可能有更强通胀属性和持续性 [7] - 液冷赛道正在展现确定性高 持续性强 空间广阔的产业趋势 从导入期迈向高速成长期 明年行业渗透率有翻倍可能 [8] 液冷市场空间与价值 - 2026年英伟达GPU及云厂商ASIC芯片液冷空间约千亿元 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价值量是传统风冷5-15倍 整柜液冷价值量在几万到十万美元区间 [9] - 液冷是AI产业链中价值量较高的细分领域 赛道行情正从预期交易转向基本面驱动 [8] - 液冷行业有望进入量价齐升时代 行情可持续性不亚于光模块与PCB行情 [7][8] 液冷产业链竞争格局 - 液冷解决方案商和关键组件商龙头份额较为集中 主要以中国台湾地区供应链为主 中国大陆企业具备后发优势 [9] - 风冷技术仍占主导地位渗透率超过80% 但液冷技术渗透率从2023年个位数快速提升 预计2026年AI服务器中液冷渗透率达到30%-50% [9] - 英伟达产业链主要由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供货 中国大陆厂家处于积极送样阶段 国内非英伟达产业链液冷渗透率还不高 [9][10] 液冷企业选股标准 - 优先选择英伟达产业链相关液冷企业 因为该产业链利润率最高 [10] - 优先选择已拥有海外客户的液冷企业 液冷作为出海新品种面临技术 认证及本地化运维等多重挑战 [11] - 优先选择明确进入海外供应链 产品布局全面 具备系统化落地能力和经验的龙头公司 [11]
研判2025!中国工业温控设备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智能制造升级与新兴产业释放需求,推动行业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7:51
行业概述 - 工业温控设备用于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进行精准控制 以提高工业器件和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2]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力与能源、半导体与电子制造、化工与制药、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等领域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工业温控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196.58亿美元 同比增长7.72% [6] - 2024年中国工业温控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00亿元 同比增长12.83% [1][8]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2773亿元 同比增长15.21% [5] 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因高效率和低能耗特点 成为数据中心等高能耗领域首选解决方案 [1][11] -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要求温控精度达±0.5℃ 半导体晶圆制造需实现-120℃至300℃宽温域控制 [6] - 行业在系统集成度、能效比、智能化控制方面持续优化 部分企业在变频节能技术、远程监控平台取得显著进展 [1][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制冷剂等原材料 压缩机、风机、换热器等机械部件 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元件 [3] - 产业链中游为工业温控设备生产制造环节 [3] - 产业链下游涵盖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储能系统、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 重点企业 - 同飞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4亿元 同比增长109.02% 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增长1104.89% [9][10] - 英维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 同比增长50.25% 归母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增长17.54% [10] - 英维克UGD快接头技术进入英伟达Blackwell平台供应链 申菱环境储能温控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 [9] 发展趋势 - 液冷技术将成为核心增长点 阿里云乌兰察布基地通过浸没式液冷将PUE值降至1.05 较传统风冷节能32% [11] - 智能化控制系统加速渗透 华为"数据中心大脑"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10万机柜统一管理 [11]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5G通信等领域对高精度温控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12] - 国际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液冷全链条技术、AI算法优化等领域形成专利池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