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升科技(300073)
icon
搜索文档
AMG Lithium and Beijing Easpring Sign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to Jointly Strengthen the Battery Materials Value Chain in Europe
Globenewswire· 2025-10-15 13:00
合作核心内容 - AMG Lithium GmbH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关于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供应和采购的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标志着建立本地化欧洲电池供应链的又一进展 [3][4] - 双方将紧密合作以确保AMG Lithium工厂的成功认证并谈判具有约束力的承购协议 [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AMG Lithium是欧洲首家锂精炼商 生产基地位于德国比特费尔德-沃尔芬 [2] - 当升材料是一家中国正极活性材料生产商 目前正在芬兰科特卡建设CAM生产设施 [2] - 两家公司在欧洲的投资彰显了对本地化电池供应链的共同承诺 [3] 业务与市场影响 - 合作重点是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生产提供原料单水氢氧化锂的供应和采购 [10] - 合作旨在促进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4] - AMG的业务涵盖锂、钒、钽等储能材料的生产与开发 [6] 公司背景信息 - AMG Critical Materials NV在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AMG" [1] - 当升材料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股票代码为300073 [9] - AMG在全球拥有约3,600名员工 生产设施遍布多国 [8]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3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 [1] - 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 [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显著下跌:宁德时代单日跌幅6.82%,亿纬锂能跌10.96%,国轩高科、欣旺达跌幅均超8%,设备商利元亨、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 [3]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14日收盘跌超4% [3] 产业链公司回应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影响较小,因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不属于管制范围,且出口为管制而非禁止,可正常申请许可 [5][6] - 利元亨称已在海外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能保障海外订单交付 [6] - 容百科技指出政策主要针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其主要出口产品影响不大,未来将更注重国内市场,并判断锂电产品出口形态将更多转向后端形式 [6] - 当升科技回应其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终端市场以欧洲、日韩及东南亚为主,不在此次管制范围,并认为政策将提升中国多元正极材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7] 行业背景与影响分析 - 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庞大,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9]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在全球市场供给中占据65%份额,出口是产能消化的重要部分,今年前8个月电池出口173.1吉瓦时,同比增加48.5%,占总销量18.8% [9] - 当前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300Wh/kg以上属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 [10] - 分析认为,政策短期内可能引发市场调整,但现实影响有限,因300Wh/kg产品实际产量尚少;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促使企业更注重国内市场 [9][12] - 出口管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涉及卷绕机、叠片机等核心装备的获取 [12] - 此次管制标志着锂电竞争由产能转向高端技术,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 [11]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14
出口管制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1] - 管制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在审查后将予以许可[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宁德时代单日跌幅6.82%,亿纬锂能跌10.96%,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龙头跌幅均超8%,设备商利元亨、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4]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14日收盘跌超4%[4] 相关公司回应与影响评估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影响较小,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不属于管制范围,出口业务可正常申请许可[6] - 利元亨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以保障海外订单交付[7] - 容百科技指出政策针对300Wh/kg以上产品主要是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影响不大,未来将更注重国内市场[7] - 当升科技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不在此次管制范围,政策主要针对高压实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及相关技术设备[7] 中国锂电产业现状与全球格局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9]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在全球锂电市场中中国和欧美应用端分别占据65%和30%份额[9] - 今年前8个月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920.7GWh,其中出口173.1GWh同比增加48.5%,占同期总销量18.8%[9] 技术层面与长期影响分析 - 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300Wh/kg以上属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10] - 被纳入管制的电池制造设备包括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核心装备,是构建电池生产线的关键[10] - 分析认为出口限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促使企业更注重国内市场[10]
当升科技跌2.03%,成交额7.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66.54元/股,成交额7.66亿元,换手率2.24%,总市值362.1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16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9609.37万元(占比12.54%)和1.39亿元(占比18.17%)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6.0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07%、21.20%和56.9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元材料占60.83%,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占29.37%,钴酸锂占7.44%,智能装备占1.55%,其他业务占0.82%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67万户,较上期增加2.18%,人均流通股5834股,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04.59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华安创业板50ETF为第六大股东,持股379.94万股,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04.35万股,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443.33万股,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于2010年4月27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4680电池、固态电池、三元锂电、新能源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碘离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性能和安全性双提升
选股宝· 2025-10-13 22:31
技术突破 - 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成功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的世界性难题 [1] - 电池工作时电场驱动碘离子迁移至电极界面形成"富碘层",实现零外部压力下的紧密贴合 [1] - 原型电池在1.25mA/cm²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0.7% [1] - 碘离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超过500Wh/kg,使电动车续航提升至少两倍 [1] - 技术彻底消除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安全性跃升 [1] 行业前景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8000-10000次),正加速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 [1] - 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1] - 中国凭借政策支持、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 [1] -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2] - 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2030年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16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2% [2] 相关公司 - A股相关概念股有当升科技、博苑股份等 [3]
当升科技:公司在固态电解质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13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在材料领域拥有二十余年的研发历史和技术储备 在固态电解质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1] - 公司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 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 对湿度相对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 以及具有良好界面浸润性的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该技术在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属于首创 [1] - 公司开发的含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大幅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实现高离子电导率所需的固固界面压力 显著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制造难度与成本 [1] 产品进展与工艺 - 公司为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该产品已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 [1] - 为确保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加入碘后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公司研发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碘含量并调整其他元素比例 形成了一整套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方案 [1] - 公司正与供应商合作共同设计固态电解质产线 不断夯实技术和工艺优势 该生产工艺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 [1] 行业技术挑战 - 固固界面问题一直是限制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市场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 [1]
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13
公司业务与客户 - 产品大批量供应中国 日本 韩国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锂电巨头及知名车企 [1] - 客户群体覆盖广泛且结构稳定 已深度融入国际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产业链 [1]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与LG SK等国际客户的战略协议订单陆续释放 [1] 市场机遇与战略 - 欧洲电动车市场已呈现复苏态势 电动车渗透率显著增加 [1] - 公司将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欧洲本土化政策要求 加快芬兰基地建设进度 [1] - 持续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高端产品 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1]
当升科技:公司出口海外的产品主要是多元正极材料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13
证券日报网讯当升科技(300073)10月13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当升科技出口海 外的产品主要是多元正极材料,终端市场主要以欧洲地区、日韩及东南亚动力市场为主,不在此次管制 范围。国家部委此次出台的管制政策主要针对高压实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技 术与设备,该政策的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锂电产业竞争格局,尤其对提升我国多元正极材料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具有积极影响。未来,公司将继续跟进相关政策解读,与国家相关部门、产业链上 下游、海内外主要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评估研判该政策对全球锂电市场的潜在影响。 ...
当升科技:硫化物固态电池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13
证券日报网讯当升科技(300073)10月13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硫化物固态电池 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固态正极材料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副反应,造 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发生分解,影响固态锂电池的性能。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 能优势,公司研究开发出了在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专用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这一界面层能 稳定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结构,有效降低界面之间的阻抗,抑制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 同时提供较好的离子传输通道,大幅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公司"固态正极材料+固态 电解质+专用界面层"这一组合,是公司系统解决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瓶颈的技术方案,受到下游广大客 户的积极认可,公司正在持续加快其应用进程。 ...
当升科技:公司已成功开发新型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对水稳定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0:1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供应链合作与技术创新 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包括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材料性能 并解决全固态电池应用痛点 [1] 技术与研发进展 - 公司成功开发新型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对水稳定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 [1] - 新技术有效提升离子电导率 改善结构稳定性以及与正负极材料的界面接触 [1] - 新技术将固态电池使用外压显著降低 有效解决现阶段全固态电池应用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1] 生产与供应链 - 为保障规模化生产硫化物电解质 公司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开发专用设备 搭建半自动化试验线 [1] - 在关键工序局部构建惰性气氛环境 以降低投资成本 [1] - 公司开发储备了高纯度 低成本硫化锂制备技术 确保原材料产品质量可控与规模化供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