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升科技(300073)
icon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300073.SZ)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
格隆汇· 2025-09-05 17:52
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1] - 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产线准备 [1] - 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下游多家头部客户的认证及导入 [1] 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应用 - 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 [1] - 成功应用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1] 全固态电池材料客户拓展 - 全固态电池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成功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国内顶级车企和电池客户 [1]
涨超2.9%,消费电子ETF(561600)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1.7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28
指数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36%至2025年9月5日14:07 [3] - 消费电子ETF上涨2.92%报1.09元 近2周累计上涨6.63% [3] - 指数覆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3] 成分股表现 - 欣旺达上涨13.87% 东山精密涨停10.00% 亿纬锂能上涨9.64% [3] - 当升科技与卓胜微等个股跟涨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 寒武纪权重5.79%居第三 [4] 权重股明细 - 立讯精密权重8.06%居首 当日上涨5.14% [6] - 京东方A权重6.71%涨幅0.49% 寒武纪权重5.79%涨幅4.97% [6] - 豪威集团权重4.99%涨幅1.80% 澜起科技权重4.31%涨幅4.53% [6] 流动性指标 - 消费电子ETF盘中换手率8.57% 成交额4549.17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1.08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 [3] - ETF设场外联接代码A/C/E类分别为015894/015895/024557 [6]
有色金属需求强劲,板块活跃,博迁新材、道氏技术、当升科技、东方电热、寒锐钴业领涨,题材产业链企业整理-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4:02
有色金属板块活跃表现 - 板块多股上涨,涵盖资源布局、高端粉体材料及电池材料等环节 [1][2][3] 博迁新材领涨表现 - 全球领先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商,核心产品包括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及铜粉,镍粉主要用于MLCC生产 [1] - 技术研发成果包括60nm、80nm、120nm、180nm镍粉新产品,80nm镍粉粒径达全球顶尖水准,技术壁垒奠定高端供应链优势 [1] - 股价斩获首板,最新价48.72元,涨幅10.00%,于10:31封停 [1] 道氏技术资源与技术布局 - 通过香港道氏和印尼子公司布局海外镍资源,拟在印尼建设年产2万吨高冰镍项目 [1] - 专利"多孔硅基单晶型高镍正极前驱体"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可应用于固态电池三元正极 [1] - 最新价24.02元,涨幅8.84% [1] 当升科技高镍材料合作 - 全球领先高镍动力多元材料供应商,与中伟股份合作开发印尼红土镍矿,首期拟建年产6万吨镍产品产线 [2] - 通过绑定海外镍资源与产能,夯实高镍材料供应基础,受益动力电池高镍化趋势 [2] - 最新价52.30元,涨幅8.37% [2] 东方电热锂电池材料切入 - 预镀镍材料应用于圆柱形电池,"年产2万吨预镀镍锂电池钢基带项目"已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2] - 成功切入锂电池材料环节,受益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带来的需求释放 [2] - 最新价5.61元,涨幅7.06% [2] 寒锐钴业新能源金属拓展 - 全资子公司寒锐香港与华鑫投资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拓展新能源金属领域业务 [2] - 最新价46.30元,涨幅6.61% [2] 兴业银锡镍资源储备 - 子公司建唐时代保有镍矿资源量9754.90万吨,镍金属量32.84万吨,平均品位0.34% [3] - 在建铜镍矿330万吨/年采选工程,为镍产业链延伸提供资源保障 [3] - 最新价23.35元,涨幅6.04% [3]
固态电池最正宗龙头,三大催化引爆行情,市占率连续8年全球第一,有望迎来黄金主升浪!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13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板块8月29日大涨2.45% 多只概念股20CM涨停 产业化从"仰望星空"转向"脚踏实地"阶段 [1] - 9月10-11日召开团体标准审查会及标准项目启动会 送审汇报以硫化物为主 9月中下旬中期检查 10月有望新一轮补贴下发 12月有望中试招标 [1] - 技术突破体现在材料体系(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和制造工艺(干电极、原位固化) 能量密度超400Wh/kg 循环寿命突破万次 通过技术迭代降低制造成本 [1] - 产业协同表现为上游材料商量产固态电解质 中游电池厂推进叠片式产线 下游车企签订装车协议 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 [1] - 市场需求来自新能源汽车对续航1000km+和快充10分钟充至80%的迫切需求 叠加储能领域对高安全、长寿命电池的刚性要求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2] - 政策端2025年4月工信部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投入60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应用端宝马、奇瑞等车企启动路试 电池厂商搭建全固态中试线 [3] - 工信部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 制造环节是当前难点 2025-2026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设备持续迭代优化 [3] 产业链重点企业 - 当升科技是全球高端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商 产品包括高镍三元、钴酸锂、固态电解质等 固态电解质材料(LLZO、LLTO)已实现吨级供货 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深度合作 [6] - 璞泰来是锂电负极材料龙头 业务覆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等 硅基负极材料容量>500mAh/g 通过卫蓝新能源认证 2024年产能将达5万吨 适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 2024年Q2营收同比增15% 负极材料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 [6] - 恩捷股份是全球锂电隔膜龙头 产品包括湿法隔膜、干法隔膜及涂覆膜 研发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 与丰田、QuantumScape合作开发硫化物固态电池专用隔膜 解决界面阻抗问题 [6] - 天赐材料是全球电解液龙头 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布局固态电解质添加剂(LiFSI、LiTFSI) 已实现千吨级供货 提升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 [6]
当升科技涨2.05%,成交额9.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26.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49.17元/股 成交额9.58亿元 换手率3.90% 总市值267.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26.3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24%和8.2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07%和29.2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2.6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1.07%/18.23%/24.48%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占比98.35%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1.6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24.56万股至1004.59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减持27.74万股至379.9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79.05万股至604.3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37.80万股至443.33万股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畴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三元锂电 电池回收 电动物流车 新能源及固态电池等领域 [1] - 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兼营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1]
当升科技8月29日获融资买入4.12亿元,融资余额14.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6.48% 成交额达29.2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12亿元 融资净买入1.03亿元 融资余额14.18亿元占流通市值5.81% [1] - 融券余量20.18万股 融券余额972.27万元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2] -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 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 [2] 机构持仓动向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 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3.33万股 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2]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 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 2010年4月2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占比98.35% [1] -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1.65% [1]
金属钴概念涨1.70%,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0:48
金属钴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9日收盘,金属钴概念板块上涨1.7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23只个股上涨 [1] - 盛屯矿业涨停,蓝晓科技、当升科技、中钨高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01%、6.48%、5.40% [1] - 大地熊、中国电建、ST合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13%、1.99%、1.88%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金属钴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38亿元,其中16只个股获净流入,7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华友钴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41亿元居首,盛屯矿业、中钨高新、赣锋锂业分别净流入3.74亿元、2.73亿元、2.53亿元 [2] - 盛屯矿业、中国中冶、中钨高新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13.51%、10.89%、9.08% [3]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华友钴业换手率7.00%,主力资金净流入4.41亿元,净流入比率7.84% [3] - 盛屯矿业换手率10.53%,主力资金净流入3.74亿元,净流入比率13.51% [3] - 中钨高新换手率11.71%,主力资金净流入2.73亿元,净流入比率9.08% [3] - 中国电建主力资金净流出9.61亿元,净流出比率达35.85%,为板块内最高 [5]
创业板两融余额连续14日增加,创业50ETF(159682)盘中大涨4.50%,机构:全球流动性改善,成长有望占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38
创业板50ETF市场表现 - 创业50ETF(159682)盘中上涨2.60% 最高涨幅达4.50% 成交额超3亿元 换手率超6% 交投活跃 [1] - 成分股先导智能涨停20% 宁德时代涨超11% 当升科技、天孚通信、亿纬锂能等跟涨 [1] - 跟踪指数涵盖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等 [1] 创业板市场资金动向 - 创业板指8月28日上涨3.82% 两融余额达4602.43亿元 单日增加30.26亿元 连续14个交易日增长 [1] - 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 美联储宽松周期或推动中美利差收敛 历史数据显示利差收敛时成长风格占优 [1] 指数特性与行业配置 - 创业板50指数聚焦科技成长属性 在成长占优环境下累计收益显著超越创业板指及国证成长指数 [2] - 成分股因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更宽 在暴涨/反弹环境中表现出独特弹性 [2]
当升科技涨2.01%,成交额2.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00.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1%至46.16元/股 成交2.10亿元 换手率0.91% 总市值251.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00.25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38.85万元 大单净买入761.4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15.1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5.87%/11.55%/19.00%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2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2] -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24.56万股至1004.59万股 仍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79.05万股至604.35万股 晋升第四大流通股东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锂电材料业务占比98.35%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1.65% [1] - 属于电池化学品细分领域 概念板块涵盖三元锂电/电池回收/新能源等 [1]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37.80万股至443.33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磷酸铁锂加入反内卷阵营,企业称“电池盈利不代表产业链都好”
华夏时报· 2025-08-28 10:12
行业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 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 当升科技旗下当升蜀道 华友钴业旗下友山科技 丰元股份旗下丰元锂能 天原股份旗下天原锂电共9家头部企业 [1] - 会议主要响应中央反内卷要求 部委希望了解行业现状 协会协调提供企业集中交流机会 [1][2] - 讨论议题包括行业内卷 落后产能淘汰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迅速 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装车548.4GWh 同比增长41.5% 其中磷酸铁锂装车409GWh 同比增长56.7% 三元电池装车139GWh 同比增长10.2% [5] - 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占比超七成 2024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29.2万吨 同比增长32.9% 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242.7万吨 同比增长48.2% [5] - 产能严重过剩 名义产能超500万吨 两倍于2024年出货量 2022年底产能212万吨 2023年底增至427万吨 [5] - 价格大幅下跌 动力型磷酸铁锂从2023年初16.6万元/吨暴跌至2024年3.6万元/吨 [6] - 碳酸锂价格约8万元/吨 磷酸铁锂价格维持3.6万元/吨低位 [11] 企业盈利与经营状况 - 头部企业普遍亏损 德方纳米 万润新能 龙蟠科技自2023年起持续亏损 仅湖南裕能勉强维持盈利 [1][6] - 2025年上半年湖南裕能营收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毛利率6.97% 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10] - 当升科技营收44.3亿元 同比上升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上升8.47% 但磷酸铁锂业务毛利仅3.02% [10] - 安达科技亏损1.68亿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2.83%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9.04%升至0.55% [11] - 产能利用率分化 湖南裕能达93.15% 德方纳米为75.4% 2023年6月行业平均开工率低至50.41% [6]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高压实磷酸铁锂成为发展趋势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动力产品基本采用三代及以上材料 储能或低端厂商使用二代产品 [8] - 高压实产品议价权更高 可带动加工费上涨 2024年下半年出货占比提升明显 [8] - 5家企业拥有已出货或客户验证阶段的高压实产品 包括龙蟠科技 富临精工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8] - 安达科技三代产品成为主流 议价能力增强 价格上涨且稳定 带动盈利空间提升 [11]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展望 - 反内卷政策驱动下 碳酸锂及磷酸铁锂等材料落后及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行业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 [3] - 短期受供应偏紧影响 碳酸锂价格保持偏强走势 有望带动磷酸铁锂价格进一步上行 [3] - 行业仍需解决低端产能干扰问题 许多公司无法提供优质产能但仍继续生产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7] -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限制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