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高盛、瑞银 看多中国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23:20
高盛对中国股市的展望 - 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受企业盈利增长和估值修复推动 [1][2] - 建议投资者思维模式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1][3] - 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80%,但期间经历了四次大幅回撤 [2] 支撑股市的积极因素 - 政策利好窗口开启、企业盈利增长提速至12%、当前估值较低、资金面强劲是四大支撑因素 [2] - AI资本支出、“反内卷”政策、企业“出海”共同提升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 [2] - 居民资产转配股票可带来数万亿元潜在资金流,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2] 高盛推荐的投资策略 - 建议关注中国民企龙头、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概念和A股小盘股等成长型股票 [3] - 可通过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以实现平衡 [3] - 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 [3] 瑞银对中国股市的看好 - 在新兴市场中继续给予中国股票超配评级,相较于印度市场更看好中国股票 [1][4] - 中国企业营收和每股收益增长更快,资本回报率在改善,而印度市场基本停滞 [4] - 当前中国市场的估值较印度市场折价约33% [4] 市场风格切换与科技股前景 - 10月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回调较深,沪深300指数和红利指数表现坚挺 [5] - 科技板块股价回落已部分释放仓位拥挤风险,成交金额占比从38%下降至32% [5] - 中国科技股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领域领先,具备强劲基本面和有吸引力的估值 [5][6]
2025年脱颖而出:在股市创历史新高之际,高盛情绪信号亮红灯
高盛· 2025-10-22 22: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高盛美国股票情绪指标进入负值区间,读数为-0.6 [1][5] 报告核心观点 - 尽管市场存在去杠杆化和关税相关焦虑,但中期增长布局至2026年仍具建设性,主要受政策支持、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及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推动 [1][2] - 当前市场持仓状况已回到更有利区间,恐慌指标虽上升但未广泛蔓延 [1][2] - 2025年在美股持仓/情绪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与2024年相比 [6][7] 情绪指标历史数据分析 - 最佳年份平均每周情绪指标读数:2024年为+1.00(98%读数为正值),标普500指数上涨23%;2013年为+0.74,标普500指数上涨30%;2021年为+0.51,标普500指数上涨27%;2020年为+0.50,标普500指数上涨16% [10] - 最差年份平均每周情绪指标读数:2022年为-1.20(仅2%读数为正值),标普500指数下跌19%;2011年为-0.55,标普500指数持平;2015年为-0.47,标普500指数下跌0.73% [11][16] - 2025年迄今情绪指标读数为-0.46,标普500指数上涨13% [16] 当前市场技术面与资金流向 - 趋势跟踪基金在几乎所有主要股票期货上仍保持大量净多头头寸 [14] - 过去一周商品交易顾问(CTA)仅小幅减持,全球范围内估计卖出20亿美元 [14][15] - 1个月期模型隐含资金流向在两个方向均较温和,即使在±2个标准差波动下也大致在±100亿至150亿美元之间 [14][15] - 市场仓位仍处于拉伸状态,但在遭遇进一步大规模即期波动或波动性冲击前,流动性风险有限 [18]
Inside Dow Jones: Key Earnings Ahead for Some of the Index YTD Winners
Investing· 2025-10-22 22:40
市场分析覆盖范围 - 分析涵盖卡特彼勒公司 [1] - 分析涵盖微软公司 [1] - 分析涵盖高盛集团 [1] - 分析涵盖SPDR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ETF信托 [1]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2 21:21
高盛观点 - 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至10%推动 [1][3] - 牛市具备四大支撑:政策利好窗口开启、经济增长再度提速、股市估值较低、资金流强劲 [3][4] - 建议投资者思维模式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并关注成长型股票如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等 [1][4] 摩根大通观点 - 中期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 [1][6]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其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至24个月的投资行情 [6] - 建议关注服务消费领域机遇,如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指出中国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9%低于美国的17%,在金融服务支出极低而美国为8% [7] 瑞银观点 - 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短期内风格切换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板块获利了结及杠杆资金担忧 [8][9] - 市场已大致反映关税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的38%下降至32%,处于过去两年均值,融资余额不减反增显示杠杆水平可控 [9] - 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但小盘股进一步扩大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 [10]
Jim Cramer Says “You’re in Fantastic Shape Owning Goldman”
Yahoo Finance· 2025-10-22 20:55
公司估值与市场情绪 - 高盛集团股票估值极低 市盈率仅为15倍 [1] - 市场对该公司强劲的季度业绩反应不佳 被视为买入机会 [1] - 股价在当前水平徘徊 市场情绪紧张 但预期将突破该水平 [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高盛集团提供金融咨询 投资银行 贷款和交易服务 以及资产和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 - 公司还提供信用卡 交易银行和支付服务 [2] - 公司管理层表现优秀 季度业绩经过严格审查 表现强劲 [1] 投资观点 - 知名评论员认为在当前价位持有高盛集团股票前景非常好 [1] - 建议买入该股票 认为当前是入市良机 否则未来会后悔 [2] - 该股票是其慈善信托基金的重要持仓 [1]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2 20:46
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的整体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巨头近期相继发声,积极看好中国股市后市 [1]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2][4] - 摩根大通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因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转移 [2][7] - 瑞银证券认为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3][9] 高盛看涨的主要支撑因素 - 政策利好窗口开启,包括托底政策、需求侧刺激、"十五五"规划、新"国九条"提升股东回报及行业监管放松 [4] - 经济增长再度提速,AI资本支出提振盈利,"反内卷"重燃盈利希望,"出海"彰显竞争力,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 [4] - 股市估值较低,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存在估值折让,美联储政策放松及中国利率可能下行构成利好 [5] - 资金流强劲,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资金流,全球投资者基于分散化需求及持续低配使中国市场重回视野 [5] 高推荐的投资策略与主题 - 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2][6] - 建议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 [6] - 同时以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6] 摩根大通看好的投资主题 - 特别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它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并有望带来18-24个月的投资行情 [7] - "反内卷"政策有望通过推动股票升值显著提升居民财富水平,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现金流和股息的改善 [7] - 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服务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 [8] - 中国居民在住房支出占比高于美国(中国22% vs 美国19%),在医疗保健(中国9% vs 美国17%)、金融服务(中国极低 vs 美国8%)及文教娱乐(中国10% vs 美国13%)支出明显偏低 [8] 瑞银对市场风格的分析与展望 - 10月以来市场出现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创业板指、科创50回调而红利指数上涨 [9] - 短期风格变化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去风险、科技板块前期涨幅大获利了结、担忧杠杆资金流入放缓 [9] - 中期成长风格仍是主线,因关税冲击已大致反映在股价中,大科技板块成交金额占比从9月底38%下降至32%释放了仓位拥挤风险,融资折算率调整实际影响有限 [10] - 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 [10]
高盛: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9:40
本报讯(记者毛艺融)10月22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提到,目前中国股市将步入 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 步上修5%至10%的推动。 高盛认为,四大因素支撑着中国股市迎来持久牛市行情。 第三,中国企业的估值较低。对于来自AI和超额流动性的右尾风险仍未被充分定价,主要原因在于: 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 让。此外,美联储政策放松等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第四,中国股市的资金面流向依然强劲。中国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从外部环境来 看,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龙头、中国AI题 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概念和A股小盘股,同时通过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 平衡。 第一,政策利好窗口开启。 第二,企业盈利增长再度提速:AI改写了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反内卷"举 措为企业盈利增长注入新动力 ...
高盛:中国“慢慢牛”正在形成 A/H股27年底有望上涨30%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8:48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已进入一个更持久、波动性更低的“慢牛”阶段 [1] - 到2027年底,包括A股和H股在内的中国关键股指有约30%的上涨潜力 [2] - 此轮上涨将由约12%的盈利年均复合增长和5-10%的估值重估共同驱动,标志着市场从“希望”阶段进入“增长”阶段 [3] - 这一看法建立在友好的政策环境、盈利增长再加速、相对便宜的估值以及强劲的国内外资金流四大支柱之上 [4] - 投资策略应从“逢高卖出”转向“逢低买入”的战略性配置思维 [5] 市场趋势与表现 - 自2022年末低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反弹81%,收复了此前超过6万亿美元市值损失的约一半 [6] - 期间市场经历了4次重大回调,平均回调幅度达22%,导致“交易中国”而非“投资中国”成为主流心态 [6] - 预测中国股市正进入一个更持续、波动性更低的上行趋势 [7] 政策环境分析 - 中国政策总体上已转向市场友好型,有效降低了市场的左尾风险 [8] - 新“国九条”开启了公司治理改革新篇章,旨在提升股东回报,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8]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息和回购总额达创纪录的3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2026年将增至3.6万亿至4万亿人民币 [9] - 对占上市公司总市值60%的民营企业的监管环境已显著放宽,有助于恢复企业家信心和盈利动力 [10] 盈利增长动力 - 三大新动能有望将指数的每股收益增长推升至约12%的水平 [12] - 人工智能对盈利增长的贡献被上调至每年3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国科技巨头在AI资本支出上的加速投入 [13] - “反内卷”政策有望帮助部分行业实现利润率正常化,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贡献1.5个百分点 [14] - 企业“出海”趋势预计每年为指数EPS增长再添1.5个百分点 [15] 估值水平评估 - 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12.9倍,沪深300指数为14.4倍,均处于周期中部水平 [16] - 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较发达市场折价35% [16] - A股的股权风险溢价相对于仅为1.8%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示出较高吸引力 [16] - MSCI中国的公允市盈率区间为13.7倍至15.7倍,表明当前价格未完全计入AI和流动性带来的上行潜力 [17] 资金流向展望 - 国内可能已开始一场从房地产和固收类产品向权益市场的“资本大迁徙” [18]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占54%,现金和存款占28%,股票仅占11%,远未达最优配置 [18] - 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有超过6万亿人民币的资金从楼市、固收产品和存款中重新配置到股市 [18] - 国际上,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全球基金对中国的低配状况使其具备修复配置的动力 [18]
Goldman Sachs expands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in Saudi Arabia
Yahoo Finance· 2025-10-22 17:03
Goldman Sachs has announced an expansion in the Middle East, with the launch of its onshore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in Riyadh, Saudi Arabia. The launch enhances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US-based company’s Riyadh office, which has been operational since 2008. Goldman Sachs said that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is part of its strategic focus and plans to scale its services for clients both in the Middle East and worldwide. The new unit will employ its ‘One Goldman Sachs’ strategy by collaborating ...
慢牛正在形成!多家外资机构力挺A股,高盛:未来两年有望涨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47
核心观点 -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表现,认为慢牛行情正在形成 [1][2] - 高盛预计中国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盈利增长和估值重估推动 [1]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MSCI中国指数自2022年末周期低点已反弹80%,期间经历4次重大下跌 [2] - 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上证指数在突破3900点后徘徊,沪深300指数从10月9日高点累计回调近3% [2]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从10月2日高点累计回调超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回调近12% [2] - 高盛建议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 [2] - 联博基金认为市场回调有助于释放风险,A股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3] - 惠理集团指出A股估值低于美股,在科技、消费、医药等领域估值与盈利匹配度较高 [3] - 贝莱德基金关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认为市场可能进入由估值兑现驱动的健康上行阶段 [3][5] 看涨核心论据 - 政策窗口开启,需求侧刺激措施与新五年规划结合,旨在重新平衡经济增长并减轻外部风险 [4] - 经济加速增长,人工智能热潮改变企业盈利模式,逆周期政策重燃利润回升希望,预计中国企业每股收益增长率提升至10%至15%区间 [4] - 估值低廉,中国股票市盈率处于中等区间,债券收益率较低,相比全球股票持续折价,显得极具吸引力 [4] - 资金流动强劲,中国资本向股票的结构性迁移可能已经开始,由数万亿美元潜在资产再配置资金推动,同时海外投资者因多元化需求和对中国资产低配而重新关注 [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绿色转型、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