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慢牛正在形成!多家外资机构力挺A股,高盛:未来两年有望涨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47
核心观点 - 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的长期表现,认为慢牛行情正在形成 [1][2] - 高盛预计中国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盈利增长和估值重估推动 [1]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MSCI中国指数自2022年末周期低点已反弹80%,期间经历4次重大下跌 [2] - 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上证指数在突破3900点后徘徊,沪深300指数从10月9日高点累计回调近3% [2]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从10月2日高点累计回调超5%,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回调近12% [2] - 高盛建议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买入” [2] - 联博基金认为市场回调有助于释放风险,A股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3] - 惠理集团指出A股估值低于美股,在科技、消费、医药等领域估值与盈利匹配度较高 [3] - 贝莱德基金关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认为市场可能进入由估值兑现驱动的健康上行阶段 [3][5] 看涨核心论据 - 政策窗口开启,需求侧刺激措施与新五年规划结合,旨在重新平衡经济增长并减轻外部风险 [4] - 经济加速增长,人工智能热潮改变企业盈利模式,逆周期政策重燃利润回升希望,预计中国企业每股收益增长率提升至10%至15%区间 [4] - 估值低廉,中国股票市盈率处于中等区间,债券收益率较低,相比全球股票持续折价,显得极具吸引力 [4] - 资金流动强劲,中国资本向股票的结构性迁移可能已经开始,由数万亿美元潜在资产再配置资金推动,同时海外投资者因多元化需求和对中国资产低配而重新关注 [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绿色转型、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
高盛买下一家VC
投资界· 2025-10-22 15:14
高盛收购Industry Ventures交易概述 - 高盛达成协议收购风险投资公司Industry Ventures,交易价格最高可达9.65亿美元(约70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2] - 高盛将收购Industry Ventures的100%股权,支付方式包括6.65亿美元现金和股权,以及根据其在2030年前业绩支付的最多3亿美元潜在对价[5] - 交易完成后,Industry Ventures将并入高盛外部投资集团,其45名员工将全部并入高盛资产管理部门[5] Industry Ventures公司背景 - Industry Ventures成立于2000年,目前管理规模超70亿美元(约500亿人民币)[2] - 该机构至今已在一二级市场进行了超过1000笔投资,覆盖风险投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自成立以来内部收益率达18%[2] - 公司拥有美国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合伙投资组合之一,覆盖从种子轮到后期增长轮的全阶段,同时涉及对800多只聚焦风险投资及科技领域基金的投资[5]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高盛与Industry Ventures已有超过20年的合作历史,高盛是其长期有限合伙人[3][7] - 高盛董事长兼CEO认为,此次收购能将Industry Ventures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积淀和合作关系与高盛现有投资业务体系形成互补,为客户拓展接触全球高增长企业的机会[6] - 通过此次收购,高盛将获得一个成熟的风投平台,并将其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早期科技投资和流动性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内部化[6] 行业整合趋势 - 近期VC/PE行业出现多起并购案例,例如马来西亚私募股权二级投资机构Bee Alternatives Management收购老牌VC集富亚洲100%股权[8][9] - 2022年10月,瑞典私募股权公司EQT完成对霸菱亚洲投资基金的100%收购,组建新的投资平台BPEA EQT[9] - 贝莱德以总计约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6亿元)的价格全面收购了独立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10] - 全球PE/VC管理规模达6万亿美元,催生约4000家机构,在市场高度分散背景下,通过并购实现平台化成为重要发展路径[10]
高盛: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关注同类中更多人选择的中证A500ETF(15933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55
市场前景与指数预测 - 高盛预计中国股市将进入更持久的上涨阶段,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 [1] - 上涨动力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1] - 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1] 短期市场驱动因素 - 中美博弈抑制市场风险偏好,资金避险行为或需等待不确定性消退 [1] - 市场目前聚焦于四中全会、美联储议息会议、APEC峰会中美领导人会晤等关键事件 [1] 中长期投资观点 - 中长期来看,牛市难言结束,回调或恰是配置的良机 [1]
高盛最新喊话:中国股市进入“增长驱动”新阶段 未来两年看涨30%!
智通财经· 2025-10-22 14:16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最新研报预计,在市场化政策支持、企业盈利增长以及强劲资金流入的推动 下,中国基准股指到2027年末有望实现30%的涨幅。 "我们如今认为,中国股市的上涨趋势将更具持续性,"包括Kinger Lau在内的策略师在周三发布的报告 中写道。当前,中国股市正迎来波动幅度更小的稳步攀升阶段,"这标志着股市周期正从预期驱动转向 增长驱动"。 高盛指出,需求端刺激政策、人工智能发展带动的盈利增长以及境内外资金的持续流入,共同构成了中 国股市的上涨动力。该行预计未来三年中国企业盈利年均增速可达12%,股票估值较当前水平有望提升 5%-10%。 不过策略师也提醒道,四季度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以及关税风险再度升温,"可能会成为投资者获利 了结的理由"。但除非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我们仍建议保持持仓,并在市场回调时择机加仓"。 上月,高盛策略师曾表示,鉴于当前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低位,且家庭与机构投资者配置比例存在提升空 间,投资者应对中国股票采取"逢低买入"策略。今年7月,该机构还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 从85点上调至90点,理由是中美贸易协议的前景有所改善。 MSCI中国指数在10月初曾突破这 ...
高盛股票策略分析团队: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4:04
市场表现与前景 - 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80% [1] - 中国主要股指预计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1] - 上涨动力预计来自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至10% [1] 估值分析 - 当前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 [1] - 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 [1] - 债券收益率低迷以及美联储政策放松和中国实际利率可能下行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1] 投资策略 - 存续的宏观风险将引发市场短期回调 [1] - 随着牛市行情展开,投资者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1] - 来自AI和超额流动性的右尾风险仍未被充分定价 [1]
金价为何暴跌?高盛交易员:黄金走势图看起来就像一只妖股的崩盘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3:50
10月21日周二,现货黄金价格盘中一度暴跌6.3%,逼近4000美元关口,创下逾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波动被视为"5西格玛"(5 sigma)级别 的罕见事件。 现货白银跌幅更甚,一度下挫8.7%。这轮突如其来的抛售终结了此前一周金银价格连创历史新高的势头。高盛交易员评价道: 黄金走势图看起来就像一只崩盘的"妖股"(meme stock)。 而黄金市场的剧烈动荡迅速传导至相关股票。主要黄金生产商巴里克矿业、纽蒙特矿业和Agnico Eagle Mines的股价在周二早盘均下跌超过8%。 连续数周的强劲涨势戛然而止,昨日金银市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天。 高盛交易员提供的一些市场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在金价每天上涨约50美元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没有收到任何客户的问询";黄金是客户中最受 欢迎的多头头寸,在多数客户调查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金价在年底前会上涨;同时,越来越多非大宗商品领域的账户也开始配置黄金。 Adam Gillard据此认为,一场头寸的"清洗"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ETF成为抛售主战场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此次市场波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成为投资者快速建立和清算头寸的主要工具。 据高盛的数据 ...
重大转变!中国股市,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025-10-22 13:30
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乐观预测 - 高盛预计到2027年底中国主要股指将上涨30% [1][2] - 上涨驱动因素包括亲市场政策、利润增长和强劲资本流动 [1][2] - 中国股市正进入更稳定的上升趋势从"希望"转向"增长" [1][2] - 预计未来三年收益将增长12%股票估值倍数将上升5%至10% [2] - 策略师建议保持投资并趁市场回调时买入除非风险加剧 [2] 中国消费者支出呈现稳健复苏迹象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10月消费者支出稳健53%受访者过去两个月外出次数和支出增加高于8月的45% [3] - 高收入消费者复苏受股市财富效应推动54%高收入消费者预计未来6个月增加支出而中低收入消费者仅31% [3][4] - 会员制商店成为最受欢迎的购物管道34%受访者选择便利性、产品种类和品质是关键因素 [3][5] 房地产市场预期出现边际改善 - 35%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房价下跌与8月数据相当27%预计房价上涨高于先前的24% [5] - 房价预期差异(上涨百分比减下跌百分比)仍为负但差距较前几个月缩小 [5] - 市场尚未触及低谷但正在接近底部 [5] 零售渠道偏好出现新趋势 - 会员店、折扣店及直播/兴趣电商受欢迎度上升但后者需更多时间形成临界规模 [5]
高盛:中国股市慢牛正在形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3:24
0:00 高盛发布研报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 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分析师Kinger Lau等在报告中指出, 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随着牛市的 展开,宏观风险仍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主导心态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
多家投行预警!这个领域投资过热!
金融时报· 2025-10-22 13:07
市场估值与风险警示 - 美股估值达到20年来峰值,去年股市上涨主要驱动力来自估值扩张而非基本面改善 [1] - 标普500指数中排除前七大科技股后,估值上升贡献了近一半的回报率 [1] - 美国家庭股票持仓占金融资产比例达到45%,创历史新高,超过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水平 [2] 市场集中度 - 七大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亚马逊、苹果、元宇宙、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贡献了今年标普500指数约41%的涨幅 [2] - 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占标普500指数市值的44% [3] - 30只AI相关股票过去一年令美国家庭财富大幅增长逾5万亿美元 [3] 人工智能投资影响 - 摩根大通分析显示,AI股票价值下跌10%将导致美国家庭财富减少2.7万亿美元,消费减少约950亿美元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AI支出热潮将很快收回成本,到2028年巨额资本支出可能对公司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4] - 摩根士丹利技术团队认为AI支出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高昂价格不一定会吓到投资者 [4] 历史比较与市场观点 - 高盛首席执行官将当前市场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技术狂热相类比,指出市场往往会跑在实际潜力前面 [1] - 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认为某些板块可能存在泡沫且估值过高,严谨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 凯投宏观指出即便AI热潮推动股市短期继续上涨,也必须对现象敲响警钟 [2]
高盛: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30%上涨空间!主导心态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5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 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格隆汇10月22日|高盛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 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持久牛市的理由包括需求端刺激与新的五年规划相结合,有助于增长再平衡和缓解内部风险;人 工智能正重塑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对利润的提振正在兑现;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 元。随着牛市的展开,宏观风险仍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主导心态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