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TM)
icon
搜索文档
Toyota Motor North America Reports June, Second Quarter 2025 U.S. Sales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7-02 01:05
丰田北美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丰田北美总销量193,248辆 同比微增0.1% 按日均销售率(DSR)计算增长8.4% [1] - 第二季度总销量达666,469辆 同比增长7.2% DSR同样增长7.2% [2] - 电动化车型6月销量90,426辆 占总销量46.8% 同比增长6.7% DSR增长15.5% [1] - 第二季度电动化车型销量320,817辆 占总销量48.1% 同比大幅增长29.7% [2] 品牌细分表现 丰田品牌 - 6月销量165,174辆 同比增长0.2% DSR增长8.6% [3] - 第二季度销量570,546辆 同比增长7.1% [3] - 电动化车型6月销量80,189辆 同比增长7.5% [8] - 第二季度电动化车型销量285,793辆 同比激增32.7% [8] - 重点车型增长:Sienna增长73.9% Tacoma增长48.4% Camry增长10.6% GR Corolla增长17.4% Grand Highlander增长31.3% [8] 雷克萨斯品牌 - 6月销量28,074辆 同比微降0.9% 但DSR增长7.3% [4] - 第二季度销量95,923辆 同比增长8.1% [4] - 电动化车型6月销量10,237辆 同比增长0.6% [8] - 第二季度电动化车型销量35,025辆 同比增长9.7% [8] - 重点车型增长:NX增长15.6% TX增长32.9% GX增长82.7% LX增长22.1% [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目前提供32款电动化车型 为所有车企中最多的产品阵容 2025年还将继续扩大展厅选择 [1] - 公司高管表示电动化产品线是销售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6月贡献了超46%的销量 [5] - 在全线制造商中保持了最低的促销激励水平 [8] 产能与技术布局 - 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电动化车型电池 [10] - 公司在美国直接雇佣近48,000名员工 11家制造工厂累计生产超过3,500万辆汽车和卡车 [10]
西班牙6月新车注册量同比增15.2% 雷诺位居销量榜首
快讯· 2025-07-01 19:02
行业表现 - 西班牙6月新乘用车市场延续强劲势头 新增销量119125辆 同比增幅达152% [1] 公司排名 - 雷诺位居6月销量榜首 销量为9590辆 [1] - 丰田排名第二 销量为8993辆 [1] - 大众排名第三 销量为8822辆 [1]
丰田、戴姆勒官宣!日本商用车两大巨头合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8
合并协议核心内容 -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达成协议,计划2026年4月前完成日野汽车与三菱扶桑卡客车的合并,并组建新控股公司在东京证交所上市 [2] - 新控股公司股权结构为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各持25%,但表决权分别为19.9%和26.7%,日野将脱离丰田子公司身份 [3] - 新公司员工超4万人,总部设于东京,CEO由三菱扶桑现任CEO卡尔•德彭担任,日野与三菱扶桑作为全资子公司运营 [3] 合并背景与动因 - 日野因2022年发动机数据造假丑闻导致2021财年净亏损847亿日元、2022财年亏损1176亿日元,丰田不愿继续单独支撑其业务 [4] - 2025年1月日野支付12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海外诉讼终结后合并谈判加速 [5] - 行业电动化转型压力显著,日野2024财年因和解费用净亏损2177亿日元,合并被视为提升规模效应与分摊研发成本的关键举措 [8] 业务整合与战略目标 - 合并后双方品牌与销售网络保持独立,重点整合技术资源与生产规模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8] - 计划共享丰田e-TNGA电动平台及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开发脱碳与自动驾驶技术 [9] - 日野将出售东京羽村工厂给丰田,作价1500亿日元,该厂主要生产小型卡车及丰田皮卡车型 [8]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并将重塑日本商用车领域竞争格局,形成日野-三菱扶桑与五十铃-UD卡车两大阵营 [10] - 应对中国商用车品牌海外扩张,通过规模效应巩固东南亚、中东等传统优势市场 [10] - 日本经济产业省视此合作为制造业"强强联合"范本,计划2025年内完成资产重组以满足上市要求 [10]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1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01 11:18
汽车行业市值数据 - 特斯拉以10231.7亿市值位居榜首,单日市值变化-197.1亿,股价317.66 [2] - 丰田汽车以2245.01亿市值排名第二,单日市值变化-45.35亿,股价172.26 [2] - 小米汽车市值1946.42亿,单日市值增长7.56亿,股价7.73 [2] - 比亚迪市值1417.85亿,单日市值增长2.26亿,股价46.43 [2] - 法拉利市值874.51亿,单日市值变化-0.61亿,股价490.74 [2] 传统车企表现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63.83亿,单日市值变化-9.05亿,股价58.56 [2] - 宝马汽车市值550.08亿,单日市值下降10.08亿,股价88.92 [2] - 大众汽车市值528.6亿,单日市值变化-10.13亿,股价105.61 [3] - 通用汽车市值473.12亿,单日市值变化-4.54亿,股价49.21 [3] - 福特汽车市值429.47亿,单日市值增长1.97亿,股价10.85 [3] 亚洲车企数据 - 玛鲁蒂铃木市值464.12亿,单日市值变化-9.04亿,股价144.79 [3] - 本田汽车市值399.35亿,单日市值变化-12.05亿,股价28.83 [3] - 现代汽车市值372.13亿,单日市值变化-6.55亿,股价53.95 [3] - 塔塔汽车市值295.76亿,单日市值增长0.47亿,股价8.03 [3] - 上汽集团市值258.53亿,单日市值变化-0.96亿,股价2.23 [3] 新能源汽车企业 - 赛力斯市值310.14亿,单日市值增长3.71亿,股价18.99 [3] - 理想汽车市值285.55亿,单日市值变化-3.79亿,股价27.11 [3] - 小鹏汽车市值171.75亿,单日市值变化-2.4亿,股价17.88 [3] - 蔚来汽车市值75.59亿,单日市值变化-0.66亿,股价3.43 [4] - Zeekr市值64.82亿,单日市值变化-1.7亿,股价25.5 [4] 其他车企信息 - 保时捷市值450.24亿,单日市值变化-8.07亿,股价49.42 [3] - 马恒达汽车市值445.91亿,单日市值变化-2.83亿,股价37.17 [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89.74亿,单日市值变化-4.62亿,股价10.03 [3] - 起亚汽车市值286.91亿,单日市值增长5.24亿,股价72.87 [3] - 雷诺市值133.12亿,单日市值变化-3.26亿,股价46.11 [4]
汽车早报|本田推迟在日本启动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工厂 马自达与斯巴鲁5月在美销量呈两位数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38
小米汽车 - 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有163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93城 [1] - 6月新增37家门店,全国92城已有335家门店,7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预计覆盖菏泽、阜阳等5座城市 [1] - 小米SU7 Pro、Max和Ultra估计7月下旬开始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辅助驾驶功能 [1] 小鹏汽车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车企支付账期不超60天,认为下半年至明年行业风向会变好 [1] - 强调科技造车企业应有社会责任感,不应通过现金流压款 [1]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桩突破15000根 [1] 方程豹(比亚迪) - 豹8第四次OTA预计7月2日前分批完成全量推送,带来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云辇路面预瞄、哨兵模式等核心功能 [2] - OTA升级涉及行车安全,需经过多轮安全测试及工信部备案审批 [2] 恒大汽车 - 集团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与潜在战略投资者及买家的讨论尚未实现 [2] - 部分附属公司接获破产清算审查及资产拍卖通知 [2] - 以有限资金维持基本营运,进一步削减员工人数及非必要开支 [3] - 无法确定2024年业绩刊发日期,因缺乏资金支付核数师费用 [3] 宁德时代 - 赛力斯超级工厂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为重庆首个基地,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供应电池 [3] 本田 - 推迟在日本启动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工厂计划,原计划2028财年投产,年产量30,000台,现因全球氢气市场环境变化调整初始产能和投产时间 [3][4] 丰田旗下大发汽车 - 因零部件供应不足,7月8日至11日暂停滋贺第二工厂运营,7月7日至11日暂停大分中津第二工厂运营 [4] 马自达与斯巴鲁 - 5月在美销量同比下滑:马自达减少18.6%至28,937辆,斯巴鲁减少10.4%至52,292辆 [4]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甲骨文涨超7%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21:4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道指涨0.5% 纳指涨0.43% 标普500指数涨0.32% [1] - 慧与科技涨超11% 美国司法部解决其140亿美元收购Juniper Networks的反垄断案件 [1] - 甲骨文涨超7% 公司CEO称2026财年取得强劲开局并签署多项大型云服务协议 [1] - Moderna涨超4% 高盛涨超3% [1] 特斯拉相关动态 - 特斯拉首批V4超级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 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 [2] - 该批充电桩具备防雨防水等六重安全保护机制 并首次向非特斯拉品牌车辆开放 [2] - 特朗普评价马斯克"有点沮丧" 认为其近期行为"不当" 可能与电动汽车强制政策有关 [2] 加密货币投资 - Strategy在6月23日至29日期间以每枚约106,801美元的价格购入4,980枚比特币 总投资5.319亿美元 [3] - 截至2025年6月29日 该公司持有597,325枚比特币 平均购入价格约70,982美元 总成本约424亿美元 [3] - 该公司比特币投资收益率已达19.7% [3] 汽车行业动态 - 丰田旗下大发汽车因供应商零部件供应不足将暂停日本部分工厂运营 [4] - 滋贺第二工厂7月8日至11日暂停运营 大分中津第二工厂7月7日至11日暂停运营 [4]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车企支付账期在下半年至明年会变好 强调企业应具备社会责任感 [6] 科技公司声明 - 京东澄清目前京东币链科技并未开始发行稳定币 也未设立相关社区 [5] - 京东指出市场上存在关于其稳定币产品的虚假信息 提醒公众警惕"荐股"类骗局 [5]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开工,17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01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 -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金山区开工,是首个在沪落地的日系整车项目,也是丰田最新技术在日本以外首次落地 [2] - 工厂预计2026年8月竣工,2027年投产,初期年产能10万辆,产品面向中国及日本等海外市场 [2] - 项目计划实现95%以上零部件本地采购率,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个多月,体现"上海速度" [1][2] 中国汽车供应链发展 - 17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供应链百强,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华域汽车位列中国前三 [3][7] - 全球供应链Top10企业格局固化,仅3家正增长,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智能化/国际化布局提升影响力 [3] - 中国新能源供应链优势显著: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第一,电动车成本竞争力突出 [4] 奇瑞风云A9L预售情况 - 风云A9L预售价格15.99万-22.99万元,7月上旬上市,盲订订单达53565台 [5][7] - 奇瑞智造工厂单线年产能30万台+20万KD,60秒下线一台整车,技术对标百万级豪车 [5] 岚图汽车战略布局 - 岚图FREE+预售价22.99万元起,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及智驾系统,首款量产车已下线 [6][8] - 公司2025年销量目标20万辆,前5月累计销量46075辆(同比+85%),需三季度月均1.7万辆、四季度月均2.4万辆达成目标 [8] - 2025年计划推出5款车型,年销20万辆将成为公司发展关键节点 [8]
合资贴上“新标签”,市场买账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30 16:30
合资车企新能源转型策略 - 合资车企通过"重塑"和"融入"两大标签试图重新定义新能源市场定位 一汽丰田提出"合资新力量"概念 东风本田打造"最本田"电动车理念 [1] - 广汽丰田在科技日强调"中国工程师定义全球车" 大众 丰田 宝马等车企改变策略 进军增程式汽车市场 [1] 权力下放与转型成效 - 合资品牌将产品定义 车型设计等核心决策权下放给中方团队 改变过去由外方主导的模式 [2] - 中方团队主导研发后推出多款契合本土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丰田合资公司搭载先进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 [2] - 东风日产N7凭借续航 外观和高性价比跻身销量前列 大众新能源车型以稳定品质赢得市场 [3] 转型面临的挑战 - "换标策略"导致合资品牌缺乏真正符合调性的产品定义 核心技术多用于自主品牌 [5] - 营销模式依赖传统4S店 缺乏新势力品牌的线上线下融合与场景化营销手段 [6] - 用户运营体系不完善 难以满足个性化 智能化服务需求 [6] - 传统可靠性 耐用性优势在新能源时代失效 未及时重塑品牌价值曲线 [7] 潜在发展机会 - 深化本土化战略 加强本土研发和决策 可能在高端车型领域实现突破 [8] - 高端车型可集成前沿自动驾驶技术 高能量密度电池和豪华内饰 [8] - 通过亲民定价策略吸引追求品质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重塑品牌吸引力 [9][10]
丰田上财年再减持600亿元交叉持股,规模同比增长50%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23
截至2025年3月,丰田汽车仍持有近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的交叉持股,但比去年同期下降 16%。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28日报道,日经分析显示,随着市场对高效 资本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丰田集团正在加快交叉持股的平仓,并为其电动化项目筹集资金。 根据丰田汽车、电装、爱信和丰田通商等9家丰田集团公司的年度证券报告,2024财年(2024年4月— 2025年3月),以上公司证券销售额总计达1.2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370亿 日元(约合人民币417亿元)增长约50%。 据统计,这几家公司共出售了70只不同的股票,剩下153家公司的股票,比两年前减少了大约一半。 丰田汽车金融时报 交叉持股,顾名思义是指两家公司相互持有对方股票。而在日本企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交叉持股现象 曾拥有悠久的历史。丰田等大型企业通过交叉持股与中小企业形成的联盟关系,为中小企业确保了稳定 的客户来源,并有效抵御了海外资本的进攻。 但与此同时,交叉持股的保护机制也导致日本企业的固步自封、缺乏转型动力。有观点认为,日本车企 近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转型表现滞后,以交叉 ...
全球竞争白热化!为何说TA距离上车还差“最后一公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15:54
全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 全球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入白热化阶段,多国企业宣布技术进展,2026-2027年成为量产关键时间节点 [2][3] - 丰田计划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2030年目标年产能9GWh,拥有1300项专利 [3] - 本田、松下、索尼等日本企业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推动技术落地 [3] 韩国企业动态 - 三星SDI计划2027-2030年量产全固态电池,LG新能源目标2026年量产,SK On与车企合作开发技术 [4] - 现代汽车投资73亿美元研发电池技术,包括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接近完工,目标2030年前量产 [4] 欧美企业进展 - 美国Factorial Energy研发FEST技术,硫化基电解质支持-30°C至45°C宽温域工作 [2] - 大众汽车集团目标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德国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研究 [5] 技术优势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400Wh/kg,远超传统锂电池的200-300Wh/kg [8] - 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从根本上解决锂枝晶问题,提升安全性 [8] - 宽温域适应性(如-30°C至45°C)拓展电动汽车使用场景 [2][8] 量产挑战 - 技术路线未统一: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各有优劣,硫化物生产需无水无氧环境 [9] - 成本高昂: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价格是碳酸锂的5-10倍,硅碳负极工艺复杂 [10] - 量产工艺不成熟:电解质成膜技术、专用设备(涂布机、叠片机)稳定性不足,良品率低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