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TM)

搜索文档
何小鹏称这十年AI汽车会有100倍增长;日本丰田大规模召回超60万辆车;猛士M817开启预售:32.99万起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18 21:10
AI汽车行业展望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预测未来十年AI汽车将呈现100倍增长,类比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轨迹,认为当前仅是行业变革的起点 [1] - 行业技术迭代重点从传统动力/车身转向软件与AI领域,未来汽车公司将加速向科技企业转型,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1] 智能驾驶技术应用 - 东风猛士M817搭载华为ADS 4智驾系统,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辅助驾驶,覆盖全国50万停车场,支持高速及城市NCA功能(含十字路口/环岛等复杂路况) [2] - 新车推出Pro/Max双版本,预售价分别为32.99万/35.99万元,配套鸿蒙座舱5及乾崑车控系统,预售权益价值达58,000元 [2] 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 Faraday Future发布FX Super One车型并启动C端预订,同步推出超级智脸系统与6×4技术架构,发布会现场获订单10,034单 [3] 传统车企质量事件 - 丰田因仪表盘显示缺陷召回64万辆汽车,涉及埃尔法/威尔法等30余款车型,其中两款主力车型占比达30% [5]
丰田的子公司将在中国生产EV电池
日经中文网· 2025-07-16 14:16
核心观点 - PPES将在中国大连市新建工厂生产纯电动汽车(EV)车载电池 投资额达37亿元 [1][1] - 新工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 6月底已开工建设 [1][1] - PPES此前在大连已有3家工厂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电池 但无EV电池生产线 [1][1] 工厂建设 - 新工厂从项目签署到开工仅用3个月 体现建设效率 [1][1] - 大连市政府已批准工厂开发项目 [1][1] 公司背景 - PPES成立于2020年 由丰田与松下(现松下控股)合资成立 [1][1] - 公司专注于电池开发和制造业务 [1][1] 生产布局 - 大连将成为PPES重要的电池生产基地 累计将拥有4家电池工厂 [1][1] - 新工厂将填补公司在EV电池生产领域的空白 [1][1]
日本电机巨头:99%中国造,搞成了
观察者网· 2025-07-16 13:25
尼得科集团战略布局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99%材料和零部件来自中国的电动车电机E-Axle,旨在帮助丰田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1] - E-Axle被称为第二代电动汽车的"心脏",适用于从小型车到大型SUV的各类电动车,已被多家中国车企采用[1] - 公司已开始为丰田电动SUV bZ3X供应该电机,该车型起售价11万元人民币,上市后售出约2万辆[3] 中国市场本地化战略 - 丰田bZ3X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在广州生产,采用中国本土电池和Momenta的驾驶辅助系统[3] - 丰田亚洲区负责人强调中国供应链对车型开发的关键性,指出本地化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必要条件[3] - 公司投资1亿美元在青岛建设新工厂,整合旧厂资源,年产1800万台电机和2000余万台电控设备[5][7] 公司重组与产能扩张 - 公司通过过去50年收购75家企业实现扩张,目前运营约250家工厂[4] - 新任CEO岸田光哉启动重组计划,可能出售部分业务以改善股东形象并提振股价[4] - 青岛产业园成为面向全球70余个合作企业的产品技术输出平台,定位为国际领先直流电机研发制造基地[5][7] 中日汽车产业链合作 - 丰田在华业务持续加码,投资20亿美元在上海新建雷克萨斯品牌工厂[7] - 公司表示将参与丰田新项目,目前已为其供应多种汽车零部件[7] - 公司强调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持续加码投资,青岛项目体现对中国市场及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7]
Toyota Charts Course for the 2025 Rebelle Rally
Prnewswire· 2025-07-16 02:00
丰田参与2025年Rebelle Rally赛事 - 公司宣布续签参与美国最长越野导航拉力赛Rebelle Rally 该赛事以全女性双人车队为特色[1] - 首次派出外部车队参赛 同时继续派遣12名内部员工组成团队[1] - 连续第四年成为赛事网络直播冠名赞助商[1] 外部车队成员背景 - 外部车队成员为Overland Expo创始人Rachelle Croft及其搭档Taylor Pawley 两人曾在2019年赛事中获得总冠军[2] - Croft以丰富越野经验和冒险驾驶风格著称 Pawley以导航能力和战略思维见长[2] 公司内部参与情况 - 生产工程高级经理Samantha Barber表示 工程师参赛将测试车辆在严苛赛道上的性能表现[3] - 通过冠名网络直播 公司将为全球观众提供沉浸式赛事体验 包括各车队挑战与胜利过程[3]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年10月8-18日举行 赛程2500公里 横跨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复杂地形与沙漠[4] 公司美国业务概况 - 在美国运营近70年 通过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及近1500家经销商推动可持续移动出行[5] - 直接雇佣4.8万名美国员工 在11家工厂设计制造超过3500万辆汽车[6] - 2025年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开始生产电动车用汽车电池[6] - 通过Driving Possibilities计划 在运营所在地支持弱势社区教育项目[7]
欧盟拟对美国实施720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涵盖飞机汽车威士忌等商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9:21
欧盟报复性关税清单 - 欧盟拟定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清单 涉及商品总价值达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 涵盖波音飞机 汽车 波旁威士忌及多种工业与农产品 [1] - 拟议税率"实际上具有禁止性" 可能对跨大西洋贸易关系造成显著冲击 [1] - 关税方案经协商后从最初提议的950亿欧元调整至720亿欧元 明确排除军事进口类商品 [1] - 清单重点聚焦工业产品领域 涉及金额超过650亿欧元 包括价值近110亿欧元的飞机相关产品 逾94亿欧元的机械设备 80亿欧元的汽车及60亿欧元的农产品 [1] - 精密仪器 玩具及休闲设备 运动枪械 乐器等商品亦在征税范围内 [1] - 欧盟将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实施时间推迟至8月初 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协议谈判 [1] 受影响行业及公司 - 受影响的汽车制造商涵盖美欧主要车企 包括通用汽车 福特 Stellantis 特斯拉 大众和丰田等跨国企业 [2] - 与酒精饮品相关的上市企业涉及喜力 百威英博等知名品牌 [2] - 汽车产业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美国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 福特等担忧关税将提高成本 降低销量 并可能引发裁员 [2] - 欧洲汽车制造商如大众 宝马等面临销售额可能因关税而损失数十亿欧元的风险 [2] - 全球汽车业风险加剧 供应链不稳 消费者可能面临汽车价格上涨的压力 [2] 贸易摩擦升级与应对策略 - 此次关税措施的规模与覆盖范围 凸显出美欧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 [2] - 欧盟强调该清单的制定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但警告关税战将不可避免地对双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 - 欧盟正积极寻求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 以多元化其贸易关系 [2] - 欧盟应对与美国关税争端的策略之一 是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合作 并将其贸易关系多元化 [2] 全球贸易影响 - 世界贸易组织警告称 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 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 WTO总干事表示 美国的关税政策违反了WTO的核心原则 并正在摧毁全球经济 [3]
不服就干!日韩被特朗普“逼反”了,第一步就斩断美国的军事枷锁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33
美日韩贸易冲突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本和韩国所有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实施,导致东京和首尔股市迅速下挫,丰田股价单日暴跌超4%,现代集团市值蒸发近20亿美元 [2]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七次赴美谈判未果,提出放宽汽车进口限制、增加液化天然气采购等妥协条件,但美方坚持25%关税底线 [2] - 韩国总统李在明试图以产业合作换取关税豁免,但美方要求大幅增加驻韩美军费用分摊并开放半导体市场,谈判陷入僵局 [4] 日韩经济反制措施 - 日本财务大臣暗示可能抛售美国国债作为反制,韩国驳斥美方关于韩对美关税率为美国四倍的说法,强调实际税率仅0.79% [6] -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丰田章男表示宁可失去美国市场也不签署损害产业根基的协议,韩国10万农民在首尔集会抗议对美妥协 [7] - 日本取消原定7月初的日美"2+2"会谈,为1996年日美安保同盟强化以来首次 [6] 军事自主化进程 - 日本宣布2025财年防卫预算增至8.7万亿日元(约630亿美元),重点投向高超音速导弹和卫星星座,并组建由防卫大臣直接指挥的海上运输群 [9] - 韩国拒绝将驻韩美军费用提高至50亿美元的要求,加速国产"天弓"-3防空系统研发(射程150公里),并首次引进俄罗斯S-500技术 [11] - 韩国提前收回部分战时作战指挥权,涵盖西部海域反潜作战指挥,引发驻韩美军司令公开批评 [15] 军事合作格局变化 - 美日联合军演规模缩减30%,取消针对朝鲜的模拟打击科目 [13] - 日本与澳大利亚《互惠准入协定》生效实现部队轮换部署,韩国与印尼合作研发新型护卫舰 [15] - 美国智库CSIS指出这些动向或预示"亚洲版北约瓦解前兆" [15] 行业影响 - 日本汽车产业面临25%关税冲击,丰田等车企股价显著下跌 [2] - 韩国半导体产业受美方市场开放要求压力,现代集团等出口型企业市值受损 [2][4] - 日韩军工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日本高超音速导弹、韩国"天弓"系统及俄制技术引进推动本土化进程 [9][1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5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5 11:29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 - 特斯拉以10207.22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109.06亿美元 [3] - 丰田汽车以2243.57亿美元排名第二,单日涨幅24.41亿美元 [3] - 小米汽车以1890.46亿美元位列第三,单日跌幅18.13亿美元 [3] - 比亚迪以1385.47亿美元排名第四,单日涨幅15.89亿美元 [3] - 法拉利以879.07亿美元排名第五,单日跌幅4.24亿美元 [3] 市值变动 - 理想汽车单日涨幅显著,达10.05亿美元 [4] - 上汽集团单日涨幅7.74亿美元 [4] - 本田汽车单日涨幅5.03亿美元 [4] - 福特汽车单日涨幅3.98亿美元 [4] - 长城汽车单日涨幅3.55亿美元 [4] - 蔚来汽车单日涨幅5.99亿美元 [5] 其他重点公司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82.24亿美元,单日跌幅14.5亿美元 [3] - 宝马汽车市值551.63亿美元,单日跌幅14.03亿美元 [3] - 大众汽车市值526.05亿美元,单日跌幅10.13亿美元 [4] - 通用汽车市值512.73亿美元,单日跌幅0.56亿美元 [4] - 保时捷市值434.75亿美元,单日跌幅9.37亿美元 [4] - Rivian市值152.74亿美元,单日跌幅3.36亿美元 [5] - 日产市值73.3亿美元,单日跌幅2.06亿美元 [5] 新兴车企表现 - 小鹏汽车市值165.68亿美元,单日涨幅2.26亿美元 [5] - Leapmotor市值88.11亿美元,单日涨幅0.97亿美元 [5] - Zeekr市值70.72亿美元,单日涨幅0.89亿美元 [5]
日系三大车企6月在华销量出炉:日产止跌,本田继续承压
巨潮资讯· 2025-07-14 11:03
丰田汽车销量表现 - 丰田6月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15.77万辆,同比增长3.7%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74.2万辆,同比增长8.63% [2] - 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和口碑为增长提供支撑 [2] - 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投入和丰富产品矩阵增强竞争力 [2] 日产汽车销量表现 - 日产6月销售新车5.38万辆,同比增长1.9%,结束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27.96万辆,同比下降21.02% [2] - 新车型设计和配置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 [2] - 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调整助力复苏 [2] 本田汽车销量表现 - 本田6月销量同比下降15.2%至5.85万辆,连续17个月同比下行 [3] - 上半年累计销量31.52万辆,同比下降24.2% [3] - 电动化转型速度滞后可能影响竞争力 [3] - 发动机技术优势未充分转化为市场表现 [3] 日系车企整体市场表现 - 丰田保持稳健增长,日产止跌回升,本田持续下行 [2][3] - 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成效将决定未来市场地位 [3] - 产品策略和消费者需求匹配度是关键竞争因素 [2][3]
从半年收入买不起卡罗拉看日本
36氪· 2025-07-11 21:48
丰田卡罗拉价格指数反映日本经济变迁 - 丰田卡罗拉全球累计销量超5000万辆,成为面向普通民众汽车的象征 [3] - 日本卡罗拉价格指数从1982年占年收入27%升至2019年55%,美国则稳定在30%左右 [3][17] - 第1代卡罗拉(1966年)价格指数高达0.90(49.5万日元/54.85万年收入),第4代(1979年)降至0.30(85万/279万) [5][7] 产品战略演变与市场表现 - 1966年通过1100cc发动机(比竞品多100cc)实现差异化,初期定位高端 [5] - 1987年第6代卡罗拉日本年销量达30万辆创纪录,泡沫经济时期转向高端路线(123万日元/370万年收入) [11] - 第12代(2019年)标配混动系统导致价格上涨40%,达240万日元 [1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1960-1980年代日产阳光、本田思域等竞品推动日本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1980年超越美国 [14] - 当前面临比亚迪等新兴车企低价竞争压力,丰田开发SUV/运动款等新车型应对 [16] - 美国市场卡罗拉价格与收入同步增长(5年均涨20%),日本价格持平而收入仅增6% [17]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1966-1982)工资涨幅显著,卡罗拉指数从0.90降至0.27 [5][9] - 泡沫经济时期(1990年前后)消费意愿高涨,延续高端产品策略 [11] - 1990年后工资停滞导致卡罗拉在日本相对购买力下降,与美国形成反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