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精密发盈喜 预期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600万-19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9-12 19:2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实现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1600万-1900万元 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约人民币3270万元 实现转亏为盈 [1] - 盈利改善主要归因于自动化仪表及技术产品销售增长 以及相关受托代加工服务收入增加 [1]
董事会主席张国荣增持建滔集团10万股 每股均价26.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19:22
公司股权变动 - 董事会主席张国荣于9月10日增持建滔集团10万股股份 [1] - 增持均价为每股26.6港元 总金额达266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增至1678.04万股 持股比例提升至1.51% [1]
罚款2.29亿元!强制退市!300379,证监会严肃查处
第一财经· 2025-09-12 19:21
公司财务违规 -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1]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2.29亿元 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1] -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 退市程序启动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1] -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1] 刑事犯罪线索移送 - 证监会将严格按照刑法及立案追诉标准规定 把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1]
非执行董事陈立北减持集海资源(02489)170万股 每股均价约1.5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9:20
公司股权变动 - 非执行董事陈立北于9月11日减持集海资源170万股股份 [1] - 减持均价为每股1.5353港元 总金额约261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1370.5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0.69% [1]
董事会主席张国荣增持建滔集团(00148)10万股 每股均价26.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9:20
公司股权变动 - 董事会主席张国荣于9月10日增持建滔集团10万股 每股均价26.6港元 总金额266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1678.04万股 最新持股比例达1.51% [1]
东江集团控股(02283):终止收购越南地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9:20
公司战略调整 - 全资子公司东江精密科技香港(越南)有限公司终止收购越南海阳省Phuc Dien Extended Industrial Park的土地使用权[1] - 终止原因为越南与集团各国合作伙伴间的关税形势导致业务方向变化[1] - 双方于2025年8月20日签订终止协议正式终止意向书[1]
企展控股出售1.7万股Tesla销售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2 19:19
公司资产处置 - 企展控股全资附属公司企展香港于2025年5月8日至9月10日期间在市场上出售1.7万股特斯拉股份 [1] - 出售价格区间为285.69美元至353.91美元每股 平均售价约为342.32美元 [1] - 总出售金额达5,819,378美元 约合4531万港元 [1] 持股变动情况 - 完成出售后集团仍持有3万股特斯拉股份 [1] - 此次出售为部分减持操作 持股数量从4.7万股减少至3万股 [1]
海底捞“小便门”纠纷案一审宣判: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及其父母赔偿220万元,并赔礼道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9:17
事件概述 - 两名未成年人在海底捞门店包间内向火锅小便并拍摄传播视频 引发严重社会舆论和法律责任[1][2][4] - 法院判决侵权方赔偿海底捞关联公司总计220万元 包括餐具损耗清洗费13万元 经营损失商誉损失200万元及维权开支7万元[1][7] - 海底捞对事发时段4109单客户全额退款并支付10倍现金补偿 涉及金额未披露[4] 公司应对措施 - 海底捞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深度消毒 承担相关清洗消毒及换新成本[4][5] - 公司通过全额退款和10倍补偿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安抚 该举措被法院认定为合理商誉补救行为[4][5] 法律认定与责任划分 - 法院认定未成年人行为构成共同侵权 需承担赔礼道歉责任 监护人因未尽监护职责承担经济赔偿责任[5][6][8] - 法院支持企业经营损失索赔 但认为10倍补偿属企业自主商业决策 与侵权行为缺乏法律因果关系[5] - 判决强调未成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需遵守公德秩序 企业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8] 财务影响 - 海底捞最初起诉索赔总额2315.93万元 包括经营损失商誉损失2300万元 维权开支10万元 餐具损耗清洗费15万元及诉讼保全保险费0.93万元[4] - 法院最终判定赔偿金额220万元 较原诉请减少2095.93万元[1][4][7]
不只是抢首发,美团淘宝 iPhone 17 大战:谁赢,谁就掌握发起下一轮大战的主动权?
36氪· 2025-09-12 19:16
平台竞争策略 - 美团闪购与淘宝闪购同时启动iPhone 17预售 双方均以"首发"作为核心营销策略[1][4] - 淘宝闪购投入数百亿资金进军即时零售战场 旨在争夺未来零售入口逻辑[6] - 美团依托全国骑手网络与调度系统 以"万物到家"扩展服务边界[6] 行业趋势演变 - 即时零售平台以分钟级配送体验碾压传统电商"次日达" 并逐步追平"好"和"省"的优势[6] - 高频高客单高话题性爆款商品率先迁移至即时零售平台 传统电商仅保留海量SKU长尾优势[6] - 品牌方将即时零售正式纳入新品发布矩阵 作为触达高端用户和强化品牌感知的关键环节[10] 战略升级方向 - 即时零售平台聚焦消费电子、美妆、轻奢服饰等中高频高客单黄金品类[10] - 竞争核心从"时间争先"升级为仓储数据、调度算法、骑手规模和品牌合作深度[12] - 行业从"货架时代"进入"速度时代" 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更快速度和更确定体验[12][13]
京东、淘宝围攻“到家”,美团利润暴跌96.8%,“到店”又被高德“挑战”
36氪· 2025-09-12 19:16
核心观点 - 美团面临来自高德地图、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在到店和到家业务的双重竞争 导致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96.8% 公司通过增加骑手补贴和营销开支应对竞争但利润率承压 [1][2][5][7] - 外卖行业竞争从价格补贴延伸至骑手福利保障体系 美团、京东外卖和饿了么均推出骑手养老保险、职业伤害保险和季节性补贴等措施 [3][4] - 高德地图凭借导航数据和AI技术推出"扫街榜"覆盖全国160万商家 直接挑战美团到店业务 阿里同时通过"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争夺线下客流 [1][6] 美团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但期内溢利仅3.65亿元同比减少96.8% 经调整EBITDA27.82亿元同比减少81.5% [1]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成本614亿元同比增长27% 收入占比从58.8%提升至66.9% 主要因骑手补贴提高和业务扩张 [2] - 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同比增长51.8% 收入占比从18%提高至24.5% 主要因应对竞争增加推广和用户激励开支 [2] -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该业务将出现大幅亏损 [7]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外卖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且企业承担全部成本 6-8月及12-2月期间提供季节性专项补贴 [3] - 饿了么通过算法协议确保骑手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并计划2025年底实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补贴全国覆盖 [4] - 高德地图每天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 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其扫街榜已覆盖300个城市的87万家餐厅 [6] 业务数据指标 - 美团服务7.7亿用户和1450万年活跃商户 月均连接336万骑手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3]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团高频骑手平均收入7230至10100元 较2024年末增长12% [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第二季度佣金收入249.51亿元同比增长12.9%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35.47亿元同比增长10.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