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控股(01777.HK):本公司宣布,2024年4月29日所订立的重组支持协议的最后截止日期,已基于所载条款进一步延长至2025年6月20日。
快讯· 2025-06-16 22:33
花样年控股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宣布将重组支持协议的最后截止日期从2024年4月29日延长至2025年6月20日 [1]
推出22元工作餐 海底捞瞄准“打工人”吃饭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36
业务创新 - 公司在部分门店推出工作餐业务,包括22元自助午餐和10-35元不等套餐,北京已有20多家门店上线该业务[1] - 西安门店推出22元自助午餐包含3热菜3凉菜1水果2饮料2主食,供餐时间为12-15点[3] - 北京门店推出15元/份中餐套餐和30-35元下饭菜套餐,供餐时间为11-18点半[4] - 公司还提供12元盒饭包含一荤一素小菜水果和汤,部分门店提供送餐服务[4] 品牌矩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5] - 新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5] - 公司此前已推出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夜宵时段订单环比增长34%[6] 市场策略 - 工作餐业务旨在吸引外卖骑手、商场员工等消费群体,部分已成为包月顾客[4] - 公司通过露营火锅、演唱会接驳车、掼蛋等创新服务拓展场景[5] - 行业专家认为此举可丰富价格带并形成差异化竞争[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达6500亿元[7] - 火锅人均消费从2023年80多元降至2024年70多元,反映性价比趋势[7] - 快餐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同质化现象凸显[7] 运营考量 - 工作餐时段非高峰时段,不会对门店经营造成压力[4] - 公司需平衡品牌形象与快餐业务,避免定位模糊[8] - 专家建议利用火锅食材优势研发独特菜品,并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8]
跨国药企押注中国AI研发:阿斯利康53亿美元绑定石药集团
观察者网· 2025-06-16 21:36
战略合作 - 跨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与中国药企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发合作,聚焦AI驱动的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开发,目标为免疫疾病及多适应症慢性病领域 [1] - 石药集团将获得1.1亿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16.2亿美元研发里程碑付款及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总潜在价值超过53亿美元 [1] - 合作采用分阶段权益分配模式,阿斯利康获得候选药物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石药保留研发阶段主导权并通过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获取收益 [8] 技术平台与验证 - 石药集团将运用其自主研发的"AI引擎双轮驱动"药物发现平台开展研究,该平台通过AI技术分析靶向蛋白与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优化小分子结构 [2] - 该技术已在2024年授权阿斯利康的心血管药物YS2302018(脂蛋白(a)抑制剂)研发中得到验证 [2] -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继2024年10月签署价值20.2亿美元授权协议后,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加深 [2] 公司业绩与转型 - 石药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9%,成药板块营收同比减少27% [5] - 2023年石药营收微增1.66%,净利润下滑3.58%,2024年实现营收290.09亿元,同比减7.8%,归母净利润43.28亿元,同比减少26.3% [7] - 公司加速向"AI研发+快速对外授权(BD)"模式转型,2024年至今AI管线累计潜在交易额已超50亿美元 [8] 行业趋势与出海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前5个月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首付款达22亿美元 [10]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2020年的92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增长到41亿美元 [10] - 2024年国产创新药对外BD在全球BD中项目数量占比超14%,总金额占比达30% [11] 出海路径 - "借船出海"通过License-out快速实现价值变现,如2024年康宁杰瑞通过三项BD交易扭亏为盈,总交易金额超125亿元 [12] - "自主出海"代表企业亿帆医药耗时十余年完成F-627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上市审批 [12] - "联手出海"以NewCo模式为代表,如恒瑞医药将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60亿美元总收益 [13]
“魔芋革命”引爆千亿赛道:卫龙美味凭借一根辣条撬动健康零食帝国
证券日报· 2025-06-16 21:1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辣味龙头"向"健康零食平台"转型,以魔芋制品为核心打造第二增长极 [2][4] - 漯河第七代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塑辣味休闲食品价值链,融合AI质检、区块链溯源、光伏发电等前沿技术 [3] - 工厂实现原料筛选精度99.9%,每小时产能超万包,光伏供电占比30%,魔芋渣回收率100% [3] 生产效能提升 - 第七代魔芋设备自动化升级使溶胀成型工序人员减少1/3,切花机效能提升2倍至每小时3吨 [3] - 真空冷冻技术将冷冻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小时,真空包装机速度从85包/分钟提升至150包/分钟 [3] - 工厂采用"黑灯生产""零碳实验""柔性智造"模式,成为行业标杆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62.66亿元(+28.6%),净利润10.68亿元(+21.3%) [4] - 蔬菜制品(魔芋为主)营收33.71亿元(+59.1%),占比从43.5%提升至53.8%,超越调味面制品(占比42.6%) [4] - 魔芋爽在同类产品市场渗透率达78%,市场份额34%,为第二名企业的4.7倍 [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中国魔芋制品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近五年CAGR达28%,远超休闲零食行业整体增速 [5] - 魔芋膳食纤维含量是燕麦3倍,热量为苹果1/3,契合健康化消费趋势 [5] - 公司创新产品形态如"酸辣火锅味魔芋素毛肚""辣椒炒肉风味魔芋爽",将地方菜系转化为零食 [5] 新品与渠道拓展 - 2024年计划推出麻辣小龙虾味大面筋等新品,并拓展海带品类 [6] - 布局零食量贩、兴趣电商、会员商超等新兴渠道 [6] - 东吴证券预测魔芋品类未来规模可达200亿元,与辣条相当 [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股价涨幅达111.66%,港股通纳入后股价从10.12港元最高涨至18.1港元 [7] - 太平洋证券给予19.5港元目标价(基于2026年25倍PE及汇率0.938:1) [6]
内房股大涨,金辉控股飙升36%,有何消息刺激?
金融界· 2025-06-16 21:12
港股内房股异动 - 金辉控股(09993 HK)一度疯涨近90% 最终收涨3577% [1] - 雅居乐集团(03383 HK)涨逾7% [1] - 世茂集团(00813 HK)融创中国(01918 HK)华润置地(01109 HK)等多股跟涨 [1] 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 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8% 与1-4月份基本持平 [2] -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 多数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2]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4、04和05个百分点 [2] -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5、04和05个百分点 [2] - 5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4月末减少715万平方米 连续三个月减少 [3]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4] - 扎实推进"好房子"建设 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4] - 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 优化现有政策 [4] - 广州市提出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5] 机构观点 - 国盛证券维持房地产行业"增持"评级 认为政策力度将超过2008和2014年 [6] - 看好一线+2/3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 [6] - 配置方向可选:基本面alpha公司、地方国企/城投/化债、中介、边际催化、物业 [6] - 民生证券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效果显现 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有望下半年加速落地 [7] - 国泰海通认为2025年地产政策不存在模糊地带 收储进入实质工作期 [7] - 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到26%左右 对刚需购房有明显支撑 [7]
名创优品执行副总裁窦娜:与泡泡玛特客群有重叠 正积极探索发展自有I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1:05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致力于打造"超级品牌",具体拆分为五个维度:超级符号、超级品类、超级IP、超级门店和超级用户 [5] - 通过IP联名策略、极致单品开发及全球门店网络布局突破快消零售品牌的地域壁垒 [5] - 目前线下门店数量已超过7000家,覆盖不同国家和地区 [5] - 将流量分为心智流量、内容流量和线下流量三种类型,其中心智流量最为重要,通过沉淀消费者心智资产推动主动购买 [5] 产品与营销策略 - 公司提供实用价值+情绪价值的产品组合,与泡泡玛特存在客群重叠但价值比重不同 [1] - 与中美欧日韩等地的顶级IP合作,同时积极发展自有IP [1] - 内容型流量依托社交媒体平台刺激需求,线下自然流量通过性价比和场景化氛围实现转化 [6] - 强调持续推出爆品的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而非阶段性单一爆品 [6] 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达15.9亿元,同比增长30%,超过集团指引上限 [7] - 海外开店采用直营与代理结合模式,重点市场优先直营,代理门店采用类直营管理方式 [7] - 选择代理商时注重零售专业背景,要求配备商品、营销、渠道等团队,并与总部协同工作 [7] - 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强调可控性,需根据本地化情况构建全链路体系,避免单一产能集中 [8]
再论泡泡玛特 历史大顶!
搜狐财经· 2025-06-16 20:52
泡泡玛特股价与市值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从262最高涨至283后回落至266,涨幅1.5% [1] - 公司股价两年多上涨29倍,市值增长3674.88亿 [11] - 上市后经历从104.783跌至9.768再反弹至266的波动,但这一趋势被质疑为市值管理而非市场检验 [11][13] Labubu拍卖与营销策略 - 131cm高的蓝色Labubu在香港拍卖会拍出108万天价,营销效果达2000万 [1][4][5] - 拍卖被指为左手倒右手的营销手段,实际价值与广告效应脱节 [4][6] - 公司通过限量供应维持饥饿营销,避免产能扩张导致控盘失效 [10][27] 产能与供应链争议 - 公司声称产能跟不上需求,但被质疑中国制造业实力下此说法不成立 [6][9] - 拒绝开放IP授权或代工模式,被指为维持炒作空间 [9][10] - 真实产能限制可能源于人为控制供给而非技术瓶颈 [27] IP运营与产品策略 - 公司从主推Molly转向炒作Labubu,但后者2018年已存在且此前未受关注 [18][19] - Labubu爆火依赖运气与营销,公司持续打造爆款IP能力未经验证 [19] - 潮玩产权中心化且供给无限,与黄金、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存在本质差异 [25][26] 资本市场操作与股东行为 - 公司被指利用港股中概股回归预期进行市值管理 [15][16] - 管理层及大股东大幅减持,包括王宁持股减少3.21%、部分董事减持超29% [20] - 董监高清仓式套现与大股东减持行为引发对公司前景的质疑 [20] 潮玩行业价值逻辑 - 潮玩价值依赖短期共识而非长期消费需求,60%购买者为套利 [28] - 对比茅台50%消费需求,潮玩缺乏实际使用场景支撑 [28][31] - 历史案例显示供给无上限的资产(如郁金香、君子兰)终将泡沫破裂 [32][34][36]
金马能源(06885):杜轶峰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20:44
董事会成员变动 - 刘良玉、徐华平、王利杰获选举为执行董事,任期3年,自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至2027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1] - 徐风雷、万婷婷、叶婷获选举为非执行董事,任期3年,自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至2027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1] - 苏鉴钢、张希诚、文国樑获选举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3年,自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至2027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1] 董事会职务任命 - 自2025年6月16日起,刘良玉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授权代表,徐风雷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 [1] - 审核委员会由文国樑担任主席,苏鉴钢、张希诚担任成员 [1] - 薪酬委员会由张希诚担任主席,徐华平、苏鉴钢担任成员 [1] - 提名委员会由刘良玉担任主席,万婷婷、苏鉴钢、张希诚、文国樑担任成员 [1] - 战略发展委员会由徐风雷担任主席,刘良玉、王利杰担任成员 [1] 监事会成员变动 - 吕红、朱子瑶、周韬、田方远获选举为监事,任期3年,自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至2027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2] - 郝亚莉、范小柱由公司员工获选举为职工代表监事,任期3年,自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至2027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 [2] 高管变动 - 王明忠辞去公司行政总裁职务,自2025年6月16日起生效 [3] - 杜轶峰获董事会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自2025年6月16日生效 [3]
行业凛冬难熬,大家乐集团营收终结三连升!
金融界· 2025-06-16 20: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收入85.68亿港元,同比减少1.4%,结束此前三连升趋势 [2] - 股东应占溢利2.33亿港元,同比减少29.6%,剔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后仍下降25.2% [2] - 股价在业绩公布当日下跌1.52% [1] 经营策略与成本压力 - 推出高性价比餐单、调整餐饮组合、深化会员运营但效果有限 [2] - 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同比上升,原材料及包装成本持平 [2] - 香港及内地餐厅总数达566间(香港381间+内地185间),同比净增15间但员工总数减少599名至18,970人 [3]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39.8元,同比下降6.6% [4] - 香港食肆收益价值指数2025年Q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024年Q2-Q4波动在-2%至+0.4% [4] - 香港前5个月旅客量2,000万人次(+12%)但对餐饮带动作用不明显 [4] 同业对比 - 谭仔国际2025财年收入增3.4%但溢利大跌32.7%,食材与员工成本上升 [5] - 行业面临消费外流、成本高企双重压力,小型灵活餐厅或成主流 [6] 市场转型建议 -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建议通过内地社交平台(如小红书)进行宣传吸引旅客 [6]
电池回收展览会|2025深圳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产业展
搜狐财经· 2025-06-16 20:26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产业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与第27届中国国际高交会同期举行 [2] - 展会旨在为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及利用行业提供采购、商贸合作、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等服务 [2] - 将邀请国内外贸易组织、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决策层人士及终端用户参与,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市场推广、产品创新等议题 [2] - 展会以"为展商效益最大化而努力"为宗旨,采用"采购商协约式邀请"为核心的买家组织手段,打造高规格、高品质、高实效的贸易盛会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废旧锂电池产生量达220万吨,中国占比50%约110万吨 [2] - 预计2030年全球废旧锂电池产生量将突破800万吨,中国市场将超400万吨 [2] - 2024年全球废旧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中国市场达480亿元人民币 [2] - 未来5年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5%,中国市场增速更快达30%,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00亿元 [2] 展会时间与安排 - 报到布展:2025年11月11-12日 [4] - 开展时间:2025年11月14-16日 [4] - 撤展时间:2025年11月16日 [4] 目标观众 - 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物流车、电动工具、船舶、军工等 [4] - 上游产业链涵盖电芯厂、整车厂、报废汽车公司、电池及PACK制造企业等 [4] - 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等也将参与 [4] 参展范围 - 废旧电池回收、储存、运输技术及设备 [4] - 废旧电池回收拆解设备及整线系统 [4] -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技术 [4] - 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研磨、涂布、卷绕、焊接等 [4] - 拆解与破碎设备如撕碎机、精细化破碎设备、带电破碎技术等 [4] - 分选与回收设备包括物理分选系统、磁选设备、湿法冶金装备等 [4] - 环保与辅助系统涵盖三废处理设备、粉尘收集系统、尾气净化系统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