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撤“案” 泸州银行大规模定增计划或夭折
证券时报· 2025-06-27 01:49
泸州银行增资计划暂缓 - 泸州银行董事会决定暂缓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H股的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原因是股东对议案提出意见 [2] - 原计划定增发行对象不少于6名,募资总额不低于18.5亿港元,定价或为2024年每股净资产的五折(1.85港元/股) [2][5] - 公司表示暂缓审议不会对日常经营与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待条件成熟后将择机重新审议 [3] 泸州银行基本情况 - 泸州银行2018年底登陆港交所,是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银行,截至去年末资产规模超过1700亿元 [3] - 总股本27.18亿股,主要股东包括泸州老窖集团、四川省佳乐企业集团、泸州市财政局等,国有股占比超过51% [3] - 去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7%,显著低于全国商业银行11%的平均水平 [4] 四川城商行股权重组动态 - 四川合计有12家本地城商行,近年来股权重组频繁 [5] - 四川银行2020年11月成立,国有股份占比超过97% [5] - 宜宾市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占比由53.37%升至80.7%,今年初成功登陆港股 [6] - 乐山市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占比由44.4%升至72.86% [6] - 自贡银行国有股份占比大幅升至97.71% [6] - 四川天府银行完成50亿元增资扩股,国资股东持股比例提升至55.96% [6] - 达州银行国有股权占比升至72% [7]
中资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赛道 国泰君安国际牌照突破打开增量空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7 01:31
券商布局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获批进度超预期 [1][2] - 牌照升级后,客户可在其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稳定币等虚拟资产,并覆盖提供交易服务、提供意见及发行分销相关产品 [2] - 分析师预计后续更多有国际业务子公司的中资券商会完成"1号牌升级",迈向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2] 政策与市场背景 - 香港证监会发布虚拟资产市场监管"A-S-P-I-Re"路线图,为中资券商开辟"传统业务+虚拟资产"融合路径 [2] - 香港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加速巩固全球虚拟资产核心枢纽地位 [3] - 目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有11家,涵盖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多元主体 [3] 行业影响与竞争趋势 - 国泰君安国际的示范效应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拥有香港子公司的同行铺平道路 [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构建"跨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包含"清算枢纽"和"证券化引擎"两大支柱 [3] - 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可优化券商收入结构,提升高费率业务占比,并打开资产负债表扩张新通道 [3] 挑战与技术投入 - 虚拟资产的高波动性与技术创新性对传统金融机构风控体系提出考验 [4] - 传统券商需对交易系统升级并在IT技术和设施方面投入较大资金,尤其涉及稳定币、RWA等领域 [4] - 当前虚拟资产市场投入产出比尚不理想,部分机构能否迅速拓展业务仍有待观察 [4]
周六福登陆港交所 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超五成
证券日报· 2025-06-27 01:11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全球发售4680.8万股(香港468.08万股,国际4212.72万股),发售价每股24.00港元 [1] - 公司业务模式涵盖珠宝产品开发设计、采购供应、加盟及品牌运营,主要产品为黄金珠宝及钻石镶嵌珠宝 [1] - 募资用途包括扩大销售网络、加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及品牌建设 [1] - 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73亿港元,占发售股份51.04%(2389.17万股) [1]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以商品交易总额及黄金珠宝收入计,周六福在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中分别排名第六(市占率6.2%)和第十(市占率1%),门店数量排名第五 [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5.8%(31.02亿元→51.5亿元→57.18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0.8%(5.75亿元→6.6亿元→7.06亿元) [2]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4129家(加盟店4038家占比97.8%,自营店91家),深度覆盖下沉市场 [2]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加盟模式收入包括向加盟店销售产品(2024年20.41亿元)和收取服务费(2024年8.49亿元) [3] - 2022-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38.7%→26.2%→25.9%),主因加盟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而服务费收入占比下降 [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下沉市场竞争加剧,需提升消费者黏性、强化供应链效率及价格竞争力 [2] - 品牌历史弱于周大福等老牌玩家,门店数量优势与品牌力建设存在差距 [3]
泸州银行撤回18亿港元定增议案 表示“将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估”
证券日报· 2025-06-27 01:11
定增事项变更 - 泸州银行原定18.32亿港元H股定增议案因股东意见被暂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 董事会决定取消原定于6月30日召开的内资股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 但年度股东大会其他议案仍将如期审议 [2] - 公司表示将重新评估方案 综合考虑股东建议及市场环境 后续决策将严格遵循监管要求 [2] 定增方案细节 - 原计划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H股 占发行前总股本36.79%及H股股本132.78% [3] - 募集资金净额不低于18.32亿港元 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 - 发行价格拟定为不低于1.85港元/股 较6月26日收盘价2.58港元折价28% [4] 资本状况与补充措施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7%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00% [5] - 近期通过发行18亿元永续债补充资本 此前已连续使用二级资本债等工具 [5] - 公司强调当前经营正常 暂缓定增不影响日常运营 资本充足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 [3][5] 市场估值与增发挑战 - 定增发行价1.85港元仅为每股净资产3.73元人民币的5折 属于"破净增发" [4] - 分析指出港股银行定增通常需高于净资产 低价增发可能摊薄老股东权益 [5] - 国资背景银行受监管限制 难以实施低于净资产的定增定价 [5]
九江银行广州分行:深挖本土特色,精准“贷”动消费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3:44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运用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策,强化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55.03亿元 [5] - 公司聚焦小产业、小行业、小商圈、小场景,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创新金融产品 [5] - 公司推出"乡村能人贷"专项产品,截至2025年5月末为南沙区59户农户提供1735.34万元贷款支持 [6] - 公司在花卉产业领域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5月末花卉产业贷款余额达809.9万元 [6] 特色农业金融支持 - 公司掌握广州地区百余种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单和80多家生产经营企业名单,与农业农村局对接开展金融助农 [6] - 公司针对香蕉、番石榴种植户及桂花鱼、虾蟹养殖户提供专项贷款产品 [6] - 公司采用线上办理、主动上门等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 [6] - 公司助力从化区花卉种植户产业升级,推动小盆栽变身"致富树" [6] 差异化客群服务 - 公司为老年人开辟专属"绿色通道",提供大字版自助设备和手机银行APP,保留存折服务 [8] - 公司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包括朴朴买菜满35元立减20元、五折打车、奶茶、观影等福利 [8] - 公司为车主群体提供"好车卡"权益体系,与美联石油合作推出加油优惠 [8] - 公司推出借记卡"首绑立减"、饿了么满减等多重支付福利 [8] 消费场景生态建设 - 公司推出周五借记卡支付满28元立减8元活动,覆盖超1000家高频消费场景商户 [9] - 公司与朴朴超市、百果园、钱大妈等品牌合作,通过社区推广、异业联盟等方式提升支付便捷性 [9] - 公司计划持续扩大合作品牌范围,优化消费金融服务生态 [9]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早餐铺、便利店、面包房、社区超市等日常消费场景 [9] 区域发展战略 - 公司探索异地城商行服务广州发展的特色之路,各支行深耕本区特色产业 [7] - 公司全力支持广州市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7] - 公司未来将为种植养殖户、乡镇小店、农产品加工贸易商提供更灵活的信贷支持 [7]
UTS MARKETING(06113):罗祖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23:24
由于其他业务及个人承担,Kow Chee Seng先生已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 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自2025年6月26日(于公司所有股东大会后)起生效; Tan Yee Vean女士已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起生效,而Tan女士亦不再担任 提名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起生效;及 智通财经APP讯,UTS MARKETING(06113)发布公告,Ng Chee Wai先生已退任执行董事及辞任董事会 主席,自2025年6月26日举行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起生效; 由于其他业务及个人承担,Kwan Kah Yew先生已辞任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 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所指的公司授权代表职务,自2025年6月26日(于公司所有股东大会后) 起生效; 陈海权先生已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起生效,而陈海权先生亦不再担任董 事会辖下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授权代表(上市规则)及公司根据公司条例第 16部代表公司接收法律程序文件及通知的授权代表, ...
香港科技探索(01137)获董事王维基折让约57.8%提全购要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23:16
智通财经APP讯,香港科技探索(01137)及要约人Mission Forward Limited联合公布,于2025年6月26日, 要约人完成收购Top Group约29.50%权益,总代价为约6283.43万港元。 要约人无意将该公司私有化,并拟于该等要约结束后维持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新百利将代表要约 人根据收购守则按以下基准提出股份要约:每股要约股份现金0.654港元,较股份于最后交易日在联交 所所报的收市价每股1.55港元折让约57.8%;期权要约价将为象徵性现金金额0.0001港元。 据悉,要约人为王维基先生设立及全资拥有的特殊目的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王维基先生为要约人 的唯一股东兼唯一董事,亦为公司的副主席、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紧随买卖协议完成后及于本联合公告日期,要约人及王维基先生持有Top Group约51.80%的已发行股 本,并间接于Top Group所持355,051,177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5.01%)中拥有权益。因 此,要约人及王维基先生连同要约人的一致行动人士于406,478,94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 51.53%)及2300万份尚未行使期权 ...
“中国香水第一股”首秀遇冷:颖通控股上市破发敲响“代理依赖”警钟,高层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3:12
不过,三家公司同日鸣锣却"命运"各异。上市首日,周六福股价上涨25%,圣贝拉也不甘示弱,收盘时股价 涨超33%。然而,手握爱马仕、范思哲、梵克雅宝等72个大牌的"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与前两者形成 鲜明对比:开盘破发,最终以每股2.4港元收盘,总市值32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6.67%。 在香水及美妆代理领域,颖通控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何原因导致公司"首秀"遇冷?颖通控股CEO(首 席执行官)林荆在上市现场回应记者提问时直言,股市有波动很正常,并称公司践行的是"长期主义",后续 的增进会从股价中反映出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颖通控股近年来营收、净利润双增,但其对品牌授权的依赖较高,自营 收入占比不足1%,且存在分销协议到期、大客户退货等风险。 品牌专家、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向记者指出,代理巨头也难逃"大牌依赖症"反噬。颖通控股的破发并非 偶然,背后反映出的是市场对香水行业竞争格局的重新审视,以及投资者对品牌运营能力的深度考量。 公司高层回应上市破发,并称盯上年轻人的"悦己经济" 早在1987年,颖通控股就与香水结缘,彼时其通过附属公司将一个巴黎品牌的香水引入中国内地;1992年, ...
九江银行合肥分行: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新苗”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6 23:02
九江银行合肥分行科创金融服务成效 - 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356家,与90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重点支持领域覆盖医疗装备、精密制造、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3][4] 医疗装备行业案例 - 安徽福晴医疗科技拥有4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研发国产高场磁共振系统对标国际水平 [2] - 公司面临研发投入大(数百万元级)、注册周期长的资金压力 [2] - 获得九江银行数百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技术转化 [2] 精密制造行业案例 - 合肥同晶电子月产能达1亿只微型封装频率元件,拥有国内首条In-Line全自动化生产线 [3] - 企业拥有30余项知识产权,获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行业"蓝点奖" [3] - 获得300万元贷款用于自动化产线升级和车规级晶振研发 [3] 新材料行业案例 - 辰航新材料占地130亩,产品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等重大项目,拥有32项专利 [4] - 企业获"中国铝单板行业十大品牌",正冲刺科创板IPO [4] - 获得组合授信支持光伏铝边框新产线建设,推动向新能源材料转型 [4] 金融服务模式特点 - 采用"特色产业贷"+流动资金贷款的组合授信方式 [4] - 注重技术价值评估而非抵押物,服务覆盖技术攻坚、产能扩张、IPO冲刺等阶段 [2][3][4]
圣贝拉港股上市,套餐14万起,被称为“月子中心界爱马仕”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2:55
上市概况 - 公司于6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为每股6 58港元 开盘价8 45港元 收盘价8 80港元 总市值达53 66亿港元 [1] - 全球发售净筹约6 3亿港元 发售股份数目1 097亿股 国际配售获15倍超额认购 香港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193倍 [3] 股东结构与品牌发展 - IPO前获腾讯(持股11 6%) 高榕创投(持股8 3%) 新鸿基 国寿投资 太古地产等机构投资 [3] - 旗下拥有三大高端月子中心品牌(圣贝拉 小贝拉 艾屿) 截至2025年6月10日共运营96家中心(62家自营 34家管理) [3]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 59亿元 4 72亿元 5 60亿元 7 99亿元 月子中心业务收入占比超80%(2024年达6 78亿元) [3] - 家庭护理服务2024年收入6907万元(同比+52 4%) 女性健康食品业务收入5125万元(毛利率61 5%) [4] 产品定位与价格策略 - 月子中心套餐定价:圣贝拉13 88万元起(超高端) 艾屿8 88万元起(侧重心理健康) 小贝拉6 88万元起(高端) [4] - 家庭护理服务通过"予家"品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食品业务通过收购"广禾堂"品牌拓展 [4] 未来扩张计划 - 2025-2029年计划新增55家月子中心 包括4-5家海外中心 通过有机扩张 整合对手及收购管理中心实现 [4] - 探索产后女性及婴儿护理新产品 拟2026年起孵化新零售品牌 扩展广禾堂产品SKU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