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声科技(02018):25H1声学毛利率承压,H2有望回升,散热、WLG有望持续强劲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8-22 16: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133.18亿元,同比+18.4%;归母净利润8.76亿元,同比+63.1% [1] - 声学业务毛利率承压(27.2%,同比-2.7pct),但H2有望回升;散热、WLG业务增长强劲 [1][2] - 光学业务毛利率显著改善(10.2%,同比+5.5pct),WLG技术获主流客户定点 [2] - 车载声学收入同比+14.2%,收购河北初光强化布局;传感器业务收入同比+56.2% [1][3] -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5%至24.06亿元,上调2026/2027年预测3%/4%至30.81/34.59亿元 [3] 分业务表现 声学业务 - 收入35.23亿元(同比+1.8%),毛利率27.2%(同比-2.7pct) [1] - SLS扬声器出货量同比+40%,推出行业最薄扬声器(1.4mm)及同轴对称双扬声器 [1] - 车载声学收入17.38亿元(同比+14.2%),毛利率23.9%(同比-1.1pct) [1] 光学业务 - 收入26.48亿元(同比+19.7%),毛利率10.2%(同比+5.5pct) [2] - 6P镜头出货占比超18%,7P项目稳定出货;光学模组收入同比+20% [2] - 32M以上模组占比超34%(同比+3pct),OIS模组销售额超8亿元(同比+150%) [2] 电磁传动与结构件 - 收入46.34亿元(同比+27.4%),毛利率22.9%(同比-0.1pct) [3] - 笔电机壳收入7.13亿元(同比+18.4%),散热收入2.21亿元(同比+45%) [3] 传感器及半导体 - 收入6.08亿元(同比+56.2%),毛利率12.1%(同比-4.3pct) [3] - 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出货海外客户 [3]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320.08亿元(同比+17.1%),净利润24.06亿元 [3][10] - 2026E营收356.09亿元(同比+11.3%),净利润30.81亿元 [3][10] - 2027E营收386.14亿元(同比+8.4%),净利润34.59亿元 [3][10] - 当前股价43.72港元,总市值523.98亿港元 [4][6]
海天国际(01882):注塑机出口景气,海外布局稳步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8-22 16: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0.18亿元,同比增长12.5% [2][6] - 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12.6% [2][6] - 毛利率32.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9] - 销售净利率18.26%,同比基本持平 [9]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4.65% [2][9] - 海外收入占比达42.3%(2024年为37.3%) [2][9] - 注塑机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9%,东南亚地区增速达94% [9] - 东南亚占出口比例36%,南亚出口增速30% [9] 产品与业务结构 - 注塑机整机销售86.37亿元,同比增长12.1% [9] - 部件及服务销售3.81亿元,同比增长21.0% [9] - Mars、Jupiter系列快速增长,受益于海外日常消费品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家电需求 [9]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中国注塑机产量连续22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50% [9] - 销售收入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产品出口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至16.52亿美元 [9] - 长飞亚电动注塑机全球超3万台,在约60国使用 [9]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推进"五五战略",加速全球化布局 [2][9] - 印度、墨西哥产能已落地 [2][9] - 日本、塞尔维亚新建产能预计2025年起投产 [2][9] - 通过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监控降本增效 [2][9] 行业趋势 - 注塑机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医疗、3C电子等领域 [9] - 新兴市场人均塑料消费量存在提升空间 [9] - 下游厂商海外建厂催化设备出海需求 [9] - 中国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与欧洲、日本企业技术差距缩小 [9]
快手-W(01024):电商业务增长良好,可灵单季度收入超过2.5亿元
国信证券· 2025-08-22 16:2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AI持续赋能主业,AI视频产品可灵进展顺利[3][31] - 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币,合计20亿港元,叠加回购,股东回报率约2%[3][31] - 合理估值区间70.00-93.00港元,当前收盘价71.75港元[4] 业绩概览 - 25Q2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7%[1][9] - 25Q2毛利率55.7%,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主要因带宽服务器效率提升[1][9] - 25Q2销售费用率3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用户获客成本持续下降[1][9] - 25Q2经调整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20%,经调整利润率16.0%,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1][9] - 国内收入337.5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54亿元,经营利润率17%[1][9] - 海外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0.2亿元,经营利润率1.5%,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1][9] 运营数据 - 25Q2全站MAU 7.15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1][17] - 25Q2 DAU 4.09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0.2%[1][17] - 25Q2人均日时长127分钟,同比增长4%[1][17] - 以DAU×时长计算总流量,25Q2同比增长8%[1][17] 商业化表现 - 25Q2电商GMV 3589亿元,同比增长18%,货币化率1.39%,同比基本持平[2][20] - 25Q2其他业务(主要为直播电商)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9%[2][20] - 电商业务核心驱动转为用户付费频次提升,泛货架GMV占比32%[2][20] - 25Q2电商月活跃买家数1.34亿,月活跃用户渗透率19.0%,环比持平[2][20] - 预计25Q3电商GMV增长15%[2][20] - 25Q2广告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0%,内外循环广告增速均为低双位数增长[2][26] - AI提升广告点击率和转化率,OneRec推荐算法未来可作用于广告推荐[2][26] - 25Q2直播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2.3%,主要因娱乐直播内容质量提升、形式多样化及付费用户数增长[2][26] 可灵AI业务 - 25Q2可灵AI收入超过2.5亿元[2][30] - 用户涵盖大众创作者、半自媒体用户、设计师、艺术家、电商广告从业者及影视工作室等专业创作者[2][30] - 产品整合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功能,形成流程化操作并支持实时协同[2][30] - 全年收入预期上调至1.25亿美元[2][3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02/238/281亿元[3][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30.78/1578.79/1744.93亿元,同比增长12.8%/10.3%/10.5%[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调整后)分别为4.86/5.74/6.75元[8]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分别为12.6%/14.2%/15.6%[8]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0.1%/19.3%/19.6%[8] - 当前市盈率(调整后)14.0倍,市销率1.98倍[8]
京东健康(06618):业绩表现亮眼,年活跃用户破2亿
国信证券· 2025-08-22 16:2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18]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表现亮眼,年活跃用户突破2亿 [1][3][10][12] - 收入端增长强劲,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25% [1][10] - 利润端效率提升,non-IFRS净利率升至10.1%,经营利润率提升至6.2% [2][11] - 运营数据显著改善,GMV增长由用户数和购买频率驱动 [3][12] - 公司持续推进即时零售、到家医疗和AI医疗产品创新 [3][12] 收入端表现 - 商品收入293亿元,同比+23%,受益于活跃用户增长、线上渗透率提升和产品品类丰富 [1][10] - 服务收入60亿元,同比+34%,广告和佣金收入保持高增速,商家数量超过15万,较去年末增加超过5万家 [1][10] - 超过30个创新药物在京东健康首发 [1][10] 利润端表现 - 毛利率达到25.2%,同比+1.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广告收入增长和供应链能力深化 [2][11] - 履约开支从29亿元上升至36亿元,履约费率从10.4%下降至10.1%,得益于订单增长带来的成本摊薄 [2][11] - 销售费率维持在5.1%,同比+1个百分点 [2][11] - 研发费率为2.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率从2.4%下降至1.7%,主要由于股份支付减少 [2][11] 运营数据 - 年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人,同比增长10% [3][12] - 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 [3][12] - 即时零售业务链接超过20万药房,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接近2亿人口 [3][12] - 到家医疗服务已入驻1.2万名护士,服务项目扩展至7大类64项 [3][12] - AI京医系列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超过5000万 [3][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为701亿元/808亿元/909亿元,调整幅度为+7%/+10%/+11% [4][18] - 预测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5亿元/62亿元/69亿元,调整幅度为+25%/+27%/+28% [4][18] - 对应2025-2027年PE为35倍/31倍/28倍 [4][18]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700.53亿元,同比+20.4% [5] - 预测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15% [5]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1.71元 [5]
恒瑞医药(01276):1H25创新药销售高增长,管线进入集中收获期,首予港股中性评级
交银国际· 2025-08-22 16:15
投资评级 - 首予恒瑞医药港股中性评级 [2][6] - 目标价70.4港元,较当前收盘价77.75港元存在-9.4%潜在跌幅 [1][6] 核心观点 - 1H25创新药销售同比增长23%,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提升至55% [6] - 1H25总收入同比增长16%,剔除合作收入后的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约13% [6] - 公司预计2025-27年创新药销售年增长率目标超过25% [6] - 管线进入集中收获期,1H25有6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创新药总数达23款 [6] - 2025年已达成三项出海协议,包括与GSK总价约120亿美元的合作 [6] -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2026年市盈率:港股53倍/A股48倍) [6]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86.6% [6] - 包括资本化部分后的总研发投入占总收入25% [6] - 上调2025-27年收入预测约2%,上调净利润预测7-8% [6] - 2025E收入预测32,543百万元人民币,2027E达40,259百万元人民币 [7][12] - 2025E净利润预测7,698百万元人民币,2027E达10,514百万元人民币 [12] - 公司现金充裕,2025E现金及等价物预计达39,561百万元人民币 [12] 业务发展 - 合作收入约20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默沙东Lp(a)口服小分子BD首付款 [6] - 管理层预计2025-27年有望再上市47款新产品和新适应症 [6] - 公布A股回购及员工持股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10-20亿元股份 [6] - 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件包括2025-27年每年新申报5-8个NDA和近20个新分子实体IND [6] - 已成功出海品种(GLP-1/GIPR、PDE3/4、PARP1、DLL3 ADC等)海外开发顺利 [6] 估值方法 - 采用DCF估值模型,WACC为8.9%,永续增长率4% [7] - 无风险利率3.0%,市场风险溢价7.0%,贝塔1.0 [7] - 股权成本10.0%,税后债务成本4.3%,有效税率15.0% [7] - 计算得出每股价值64.00元人民币,换算港元70.40 [7]
盛业(06069):全球化布局,打造 AI+国际供应链科技平台
国金证券· 2025-08-22 16: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打造AI驱动的国际供应链科技平台 目标在国际市场实现再造一个盛业 [2] - 平台将提供弹性供应链服务 资金融通 汇率管理及数字化赋能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公司以新加坡为枢纽拓展全球市场业务 战略性加大资源投入 [2] - 依托AI驱动的国际供应链科技平台 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 有望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 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3] - 公司高股息率特质突出 2025年预期股息率高达8.3% 为股东提供丰厚回报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同比增幅分别为35% 38% 44% [4] 经营分析 - 已与超过30家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与多家区域及行业领先企业达成合作 [3] - 在东南亚市场拓展业务场景 典型案例包括服务Carro与极氪汽车跨境供应链 协助Shopee平台中国商家 与辛巴达开拓越南与摩洛哥市场 与OH!SOME合作助推中国品牌进入东南亚 [3] - 平台引入区块链底层技术 积极推进RWA代币化创新 将优质国际供应链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 [3] - 技术应用有望激活沉淀资金 提升全球供应链中的资金周转效率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12亿元 2026年7.05亿元 2027年10.14亿元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 同比增长10% 2026年17.06亿元 同比增长32% 2027年21.80亿元 同比增长28% [9] - 2025年合计派息总额接近9.5亿元 包含基于上年约90%利润的常规派息及特别派息6亿元 [4] - 净利率预计持续提升 从2024年32.4%升至2027年46.5% [10] - ROE(归属母公司)显著改善 从2024年9.3%升至2027年38.1% [10]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2.3倍 2026年16.2倍 2027年11.2倍 [4] - 2025年P/B为3.1倍 2026年3.7倍 2027年5.1倍 [10] - 2025年P/S为8.8倍 2026年6.7倍 2027年5.2倍 [10] - 股息率持续走高 从2024年3.8%升至2027年16.5%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80亿元 同比增长42% [9] - 2024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 同比增长10% [9] - 摊薄每股收益从2024年0.39元提升至2027年1.00元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值 2024年达27.03亿元 [10]
京东集团-SW(09618):25Q2 点评:主站协同效应明显,外卖减亏节奏或将提前
东方证券· 2025-08-22 16: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股价186.37港元(人民币兑港币汇率1.10)[3][5][12] 核心观点 - 外卖业务协同效应显著推动主站与物流业务加速增长 但短期亏损拖累整体利润[2][9] - 25Q2收入明显加速 商品收入2824.1亿元(yoy+20.7%) 其中带电品类1789.8亿元(yoy+23.4% 超预期15.2%) 日百品类1034.3亿元(yoy+16.4% 超预期13.9%)[9] - 外卖业务导致新业务亏损147.8亿元(高于预期106.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73.9亿元(yoy-48.9%)[9] - 因阿里加入行业竞争 预计公司外卖补贴力度将缩减 亏损改善节奏可能提前[9][1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13276/13967/14642亿元(原预测12891/13699/14323亿元)[3][12] - 调整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至228/436/520亿元(原预测233/434/509亿元)[3][12] - 25Q2京东物流收入515.6亿元(yoy+16.6% 超预期12.1%) 环比提速5.1个百分点[9] - QAC(季度活跃消费者)与用户购频均实现40%以上增长[9] 业务分部表现 - 京东零售25Q2收入3100.75亿元(yoy+20.6%) 运营利润139.39亿元(OPM 4.5%)[13][14] - 京东物流25Q2运营利润19.58亿元(OPM 3.8%) 同比下滑1.14个百分点[14] - 带电品类增速环比提升6.3个百分点 日百品类增速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9] 估值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零售+新业务给予2026年8X PE 加上股权投资价值 目标市值5421亿元[3][12][15] - 可比公司2026年调整后平均PE为8倍(沃尔玛6.4X 拼多多8.2X 阿里巴巴9.4X)[15]
亚盛医药-B(06855):公司产品销售增长强劲,研发进展推进顺利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2 16:0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0.70港元 [2][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增长强劲,奥雷巴替尼销售额达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销售盒数增长114% [3][6] - 研发进展顺利,BCL-2抑制剂利生妥®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4][16] - 利生妥®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GLORA-4)获FDA和EMA批准,正在多国同步推进 [4][16] - 公司运营效率提升,产品销售费用率降至64.7%(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3][6] - 现金储备充裕,截至2025年7月现金余额约31.5亿元人民币 [3][1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1.6%,主要因去年同期武田知识产权收益6.78亿元的一次性影响) [3][15] - 产品销售收入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 [3][15] - 毛利率90.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3][15] - 研发开支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3][6] - 调整后FY25-27营收预测分别为7.3亿/31.6亿/30.2亿元人民币 [9][21] 研发进展与临床数据 - 利生妥®在MDS/CMML患者中显示显著疗效:新诊断患者ORR达80%(CR率40%),复发难治患者ORR达50%(CR率27.3%) [8][20] - APG-2575是目前全球唯一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 [4][16] - 关键研发催化剂包括:HQP1351的Ph+ ALL适应症潜在FDA批准、APG2575的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潜在批准,以及POLARIS-2研究数据读出(预计2026年下半年) [11][23] 市场与商业化 - 奥雷巴替尼所有获批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医院准入数量同比增长47%至295家,DTP渠道持续扩张 [6][17] - 中高危MDS领域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患者5年生存率仅16-24%,现有治疗方案响应有限(ORR 30-40%,CR率10-17%) [7][19] 估值方法 - 采用风险调整DCF估值模型,WACC 10.0%,永续增长率3.5%,目标价基于现金流预测(2026-2033财年) [9][12]
舜宇光学科技(02382):手机产品结构改善、车载业务增长驱动25H1利润高增
华创证券· 2025-08-22 16:05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评级,目标价103.3港元,当前价79.25港元 [1][3] 核心观点 - 手机产品结构改善和车载业务增长驱动2025年上半年利润高增长,营收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股东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56%),毛利率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手机业务中玻塑混合镜头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大像面及潜望模组收入同比增长超20%,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平均单价和毛利率改善 [7] - 车载业务受益于ADAS渗透加速,激光雷达定点项目金额超15亿元,车载镜头市占率全球第一 [7] - 泛AIoT业务中智能眼镜成像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机器人视觉模块和整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41.99亿元、49.12亿元,同比增长28.2%、21.4%、17.0% [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6.52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52.56%) [1] - 预测2025年营收436.38亿元(同比增长14.0%),2026年482.50亿元(同比增长10.6%),2027年539.57亿元(同比增长11.8%) [3] - 毛利率从2024年的18.3%提升至2025年的20.1%,2026年21.2%,2027年21.5% [7] - 每股盈利2025年3.16元,2026年3.83元,2027年4.49元 [3] - 市盈率从2024年的29.3倍下降至2025年的22.9倍,2026年18.9倍,2027年16.1倍 [3] 业务亮点 - 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蝉联市占率全球第一,多折潜望模组及大底潜望内对焦模组在核心大客户旗舰机型中大规模量产 [7] - 车载业务与地平线、高通、Mobileye及英伟达等智能驾驶平台厂商战略合作,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7] - 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总量预计突破1000万台,公司凭借小型化、低功耗、高成像优势保持成像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 [7] - 机器人视觉模块在割草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赢得海内外客户认可,业务规模扩大 [7]
佳鑫国际资源(03858):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 2025-08-22 16:01
投资评级 - 建议认购 [10]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全球最大露天钨矿资源量持有者,具备稀缺资源优势和产能扩张潜力,预计2027年二期投产后年产量达4.95百万吨 [1] - 下游钨需求持续增长,中国2024年钨耗用量5.53万吨,预计2029年达6.55万吨(CAGR 3.4%),全球2024年存在4.86万吨供应缺口 [3][10] - 公司已与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签订2025-2026年销售协议,股东包括江西铜业(持股41.65%)和中国铁建(15%),基石投资者覆盖50%新股份额 [1][10] 公司财务与运营 - 2025年前无收入,2025年1-6月收入1.26亿港元,归母净亏损599.6万港元,历史净亏损持续扩大(2022-2024年累计亏损3.46亿港元) [2] - 截至2025年6月净负债2989.4万港元,IPO净集资10.88亿港元,其中55%用于矿山开发,25%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2][6][8] - 巴库塔钨矿2025年4月启动一期生产,目标年处理量3.3百万吨矿石,计划稳定后生产仲钨酸铵及碳化钨 [1] 行业与市场地位 - 中国钨储量占全球超50%,产量占比超80%,但政府限制配额导致2025年首批配额降至5.8万吨(同比-6.5%) [3] - 公司钨矿为全球第四大WO3资源量钨矿,受益于中哈"一带一路"合作,预计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钨精矿需求强劲 [1][3][4] 估值与发行细节 - 发行价10.92港元,绿鞋前市值47.96亿港元,市净率4.32倍,每股有形资产净值2.53港元 [8] - 公开发售占比10%,无强制回拨机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账簿管理人包括银河国际、招银国际等机构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