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09880):2025H1营收增长,净利润减亏,人形机器人产销有望上量
长江证券· 2025-09-16 21: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5% [5] - 净利润为-4.1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9亿元 均同比减亏 [5] - 整体毛利率35.0% 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8] - 销售净利率-70.8% 同比大幅改善40.0个百分点 [8]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基本持平 [8] 分业务营收表现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2.40亿元 同比增长48.8% 主要受益于2024年及2025H1已签约项目交付 [8]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约5620万元 同比下降5.7% [8] - 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营收约6380万元 同比下降29.8% 主要因聚焦新应用场景产品开发 新品将在2025H2发布 [8]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营收2.60亿元 同比增长48.9% 主要受益于新产品持续推出 [8] 业务发展进展 - 教育智能机器人:在宜兴、宿迁、阳泉、龙胜四地同步启动建设交付 布局产教融合领域支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8] - 物流智能机器人:瓦力T8000获得数百台订单 第二代无人叉车达业内顶尖水平 无人物流车完成公开道路试运行 新一代赤兔S正式立项 完成头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客户多次复购 与新加坡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达成战略合作 [8] - 商用机器人:推出Cruzr S2 可在分拣、搬运、接待等多任务场景应用 [8] - 消费级机器人:推出泳池清洁机器人 开发智能割草机、智能扫地机等 智能宠物设备猫砂盆系列保持市场份额领先且销售额良好增长 [8] 人形机器人业务 - 4月获小批量工业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8] - 7月中标觅亿汽车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8] - 天工行者在手订单达百台 预计2025年教育科研领域交付将超300台 其中超60%为中高配版本 [8] - 已开启人形机器人量产 交付验收后有望增益2025年营收 [8]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19.05亿元 2026年实现收入27.70亿元 [8] - 净利润有望持续减亏 [8]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竞争优势及市场卡位明确 [8]
爱康医疗(01789):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6 20: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7.56元人民币(折合8.26港元) 给予2026年目标PE 21倍 [1][10]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5.6%)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5.3%) [10] - 下半年业绩有望提速 主要受益于人工关节国采接续采购落地和海外业务拓展 [2][10] - 国内业务实现突破 在高端医院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三甲医院打破进口品牌主导格局 [10] -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上半年新增4个国家注册 15个国家注册准入进行中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0%至1.28亿元 [10] - 新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智能辅助设备累计完成临床手术量突破1700台次 全自主研发K3智能手术机器人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94亿元(+5.6%)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15.3%) [10] - 2025年预测营收15.51亿元(+15.2%) 归母净利润3.32亿元(+21.3%) [4][11] - 2026年预测营收18.64亿元(+20.2%) 归母净利润4.08亿元(+22.7%) [4][11] - 2027年预测营收22.51亿元(+20.8%) 归母净利润4.99亿元(+22.4%) [4][11]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20.35%提升至2027年22.18% [11] - 估值水平具吸引力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7.78倍、14.49倍、11.84倍 [4][11] 业务进展 - 人工关节业务受益于国采接续采购执行 进口替代加速 植入占比持续上升 [10] - 脊柱业务因政策影响承压 数字骨科定制化业务保持稳定 [10] - 国内整体收入同比增长6.0%至5.66亿元 [10] - 智能手术机器人实现商业化突破 K3机器人于2025年8月底已完成一台商业化销售 [10] - 持续完善常规假体和3D打印平台 布局运动医学四肢小关节及生物材料领域 [10] 行业地位 - 当前市值59.23亿港元 在港股医疗器械可比公司中估值具优势 [13] - 2026年预测PE为15倍 低于行业平均21倍 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13] - 在人工关节领域实现进口替代突破 在重点三甲医院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0]
首钢资源(00639):规模效应下单位成本显著优化,开辟贸易新赛道重塑销量格局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6 20: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3.32港元 [6][10] 核心观点 - 规模效应下单位成本显著优化 现金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0.7%至185元/吨 [10] - 开辟贸易新赛道重塑销量格局 精焦煤总销量同比增长58%至212万吨 [10] - 2025年中期派息率75% 现金流保障持续高分红率 在手现金68.8亿港元 [10] - 预计2025H2价格同比压力减缓 供应增速放缓助力焦煤价格回升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1.01亿港元同比减少17% 归母净利润4.04亿港元同比减少52% [10]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预测至7.69亿港元(-48.53%)、9.85亿港元(+28.04%)、12.61亿港元(+28.11%) [4][10] - 2025E毛利率35.63% 较2024A的51.18%下降15.55个百分点 [11] - 2025E每股收益0.15港元 对应PE 16.51x PB 0.77x [4][11] 运营数据 - 2025H1原焦煤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17.3% 精焦煤产量154万吨同比增长19.4% [10] - 自产精焦煤销量155万吨同比增长15.7% 贸易精焦煤销量57万吨 [10] - 精焦煤综合平均实现售价同比下跌45%至1,067元/吨 [10] - 精焦煤加工成本44元/吨同比下降12% [10]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PE 12.86x 首钢资源2026E PE 12.89x接近行业均值 [13] - 采用2026年17xPE估值 高于行业均值因公司持续提升分红比率 [10] - 当前股价2.80港元 对应市值142.55亿港元 [6][7]
金蝶国际(00268):收购云之家,强化订阅优先与AI优先发展战略
财通证券· 2025-09-16 20:2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金蝶国际以0.68亿元收购云之家62.8%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从7.5%提升至70.3%并重新实现并表 [7] - 云之家是企业社交与协同平台 2025年1-4月税后利润达466万元 已实现扭亏为盈 [7] - 云之家采用订阅收费模式 基于云原生架构构建 推进协同云产品全面AI化 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审批等领域形成成熟AI产品 [7] - 收购将强化移动办公能力 打造"AI+协同"统一入口 优化云ERP用户体验 加速AI能力在企业管理全流程渗透 [7]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0.1/79.0/89.5亿元 对应PS为7.5x/6.6x/5.9x [7] 财务预测 - 营业收入预测:2025E 70.08亿元(+12.03%) 2026E 79.00亿元(+12.74%) 2027E 89.54亿元(+13.33%) [6]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E 1.51亿元(扭亏) 2026E 5.61亿元(+270.97%) 2027E 10.86亿元(+93.46%) [6]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0.04元 2026E 0.16元 2027E 0.31元 [6]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64.17%提升至2027年66.57% [8] - ROE显著回升:2025E 1.87% 2026E 6.61% 2027E 11.56% [6] 估值指标 - 市盈率:2025E 346.26倍 2026E 93.34倍 2027E 48.25倍 [6] - 市净率:2025E 6.50倍 2026E 5.88倍 2027E 5.30倍 [6] - 市销率:2025E 7.48倍 2026E 6.63倍 2027E 5.85倍 [8]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024年41.01%升至2025年43.75% [8] - 流动比率:2025E 1.07 2026E 1.23 2027E 1.37 显示偿债能力改善 [8] - 每股净资产:2025E 2.28元 2026E 2.51元 2027E 2.79元 [8]
蜜雪集团(02097):茶饮标杆,未来增长点在哪儿?
山西证券· 2025-09-16 19:3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现制饮品企业 拥有"蜜雪冰城"和"幸运咖"双品牌及"雪王"IP 通过加盟模式实现门店扩张 截至2024年末总门店数达46,479家 出杯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4] - 竞争壁垒来自大规模端到端的供应链体系 包括全球采购网络、五大生产基地和自主仓储配送系统 募投项目54%资金用于提升中国供应链 [4] - 未来三大增长点:国内市场加密、幸运咖加盟发力、东南亚市场扩张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26.94亿、378.23亿、430.37亿 同比增长31.7%、15.7%、13.8% [5][6] 公司概况 - 成立28年 股权高度集中 董事长和CEO合计持股82% [16][18] - 采用加盟模式 99%以上为独立加盟门店 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出售物料和设备 商品销售收入占比超90% [29][30] - 2024年营收248.29亿元 归母净利润44.37亿元 毛利率22.6% 净利率17.9% [8][50] - 全球门店规模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超越星巴克的40,199家 [38] - 单店日均终端零售额4,184.4元 日出杯量623杯 单杯均价6.72元 预计单店净利率20%左右 [39] 竞争壁垒 - 供应链全链路垂直整合 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和品控 [69] - 采购网络覆盖全球38个国家 2023年采购柠檬11.5万吨、奶粉5.1万吨 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20% [72] - 拥有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五大生产基地 总面积79万平方米 年产能165万吨 [74] - 国内合作40家配送服务机构 97%以上门店实现冷链覆盖 90%县级行政区12小时内触达 [79] 行业分析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7.2% 中国和东南亚增速最快 分别达17.6%和19.8% [83][86] - 中国平价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2.2% 快于中高价市场 [5][102] - 2023年中国人均现制饮品消费量22杯 仅占饮用水摄入总量不足2% 远低于发达市场17%以上 预计2028年达51杯 [92][97] 增长点一:蜜雪冰城国内市场加密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7.4% 但密度仅为每百万人273家店 远低于一线城市的474家 [105] - 中性测算下门店密度提升有望带来1.4万家扩张空间 悲观和乐观情景分别为1.1万家和2.1万家 [108][109] 增长点二:幸运咖加盟发力 - 定位5-10元价格带 2023年终端零售额19亿元 市场份额1.3% 门店数2,900家 [111]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69.72% 加盟费用总计12.7万元起 目前有扶持政策免首年费用17,000元 [115][117] - 中性测算下门店密度提升有望带来1.2万家扩张空间 悲观和乐观情景分别为0.9万家和1.7万家 [122][125] 增长点三:东南亚市场扩张 - 东南亚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9.8% 连锁化率仅25% 低于中国的56% [126][129] - 蜜雪冰城是东南亚最大现制茶饮品牌 门店超4,000家 市场份额19.5% [129][130] - 募投项目12%资金用于提升海外供应链 建设本地化生产中心 [6][13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326.94亿、378.23亿、430.37亿元 同比增长31.7%、15.7%、13.8% [6] - 归母净利润58.61亿、67.81亿、77.16亿元 同比增长32.1%、15.7%、13.8% [6] - 对应PE估值24倍、20.7倍、18.2倍 [6]
三生制药(01530):内生业务稳定增长,掘金海外未来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9-16 19: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内生业务稳定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创新管线提供高弹性 [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3.55亿元 同比-1.07% 扣非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 同比+19.13% [7] - 研发费用5.48亿元 同比+15.13% 研发费用率12.6% [7] - 海外收入增长70% 覆盖超过35个国家及地区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62/27.32/31.4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7/27/23倍 [6][7] 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特比澳销售收入23.7亿元 [7] - 蔓迪销售收入6.8亿元 同比增长24.0% [7] - 子公司三生国健营业收入6.4亿元 [7] 业务进展 - SSGJ-707授权辉瑞 获得14亿美元首付款及1亿美元股权合作 交易总额最高超60亿美元 [7] - 保留中国及全球临床和商业化产品供货权利 [7] - 辉瑞将推进SSGJ-707全球临床开发 探索多肿瘤领域单药和联合疗法 [7] 研发管线 - 血液与肿瘤领域:705(PD-1/HER2双抗 2期)、706(PD-1/PD-L1双抗 2期)、SSS59(MUC17/CD3/CD28三抗 1期) [7] - 自身免疫领域:608(IL-17A单抗 3期)、613(IL-1β单抗 3期)、611(IL-4Rα单抗 3期) [7] - 肾科领域:SSS17(HIF抑制剂 2期) [7] - 部分管线为首个进入临床的潜在FIC产品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95.20亿元 同比增长114.3% [6] - 2025E归母净利润104.62亿元 同比增长400.5% [6] - 2025E每股收益4.30元 ROE 40.4% [6] - 2026E营业收入102.88亿元 同比-47.3% [6] - 2027E营业收入114.29亿元 同比+11.1% [6]
蜜雪集团(02097):深度报告:四万店之后的星辰大海:极致供应链与现象级IP赋能下的全球扩张之路
长江证券· 2025-09-16 19:0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13] 核心观点 - 蜜雪集团凭借自有"雪王"IP打破流量枷锁 在现制茶饮行业激烈竞争中占据独特优势 [4][10][11] - 公司供应链实现端到端控制 超60%饮品食材自产 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 筑就企业护城河 [4][8][10] - 蜜雪冰城展现出海内外双轮驱动潜力 国内凭借"高质平价"策略持续开拓市场 国外通过本地化研发和供应链中心建设复制中国模式 [4][8][1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7.12亿元、68.17亿元、76.51亿元 [4][11] 公司业务与品牌定位 - 旗下拥有蜜雪冰城与幸运咖两大核心品牌 以"高质平价"为产品核心理念 精准聚焦大众消费市场 [8][20] - 双品牌共同深耕单价约6元的现制饮品领域 产品线覆盖现制果饮、新式茶饮、冰激凌及现磨咖啡等多元品类 [20] - 通过加盟模式实现规模化扩张 主要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及服务 [8][35] - 全球门店超4.6万家 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 成为全球茶饮巨头 [22][24] 供应链优势 - 供应链实现"采购-生产物流-终端"的全链路闭环 在保持低价格定位的同时兼顾品质和成本 [10] - 拥有27个仓库 超60%饮品食材自产 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 [8][35] - 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导致库存周期较长 但对加盟商采取"先款后货"模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低 [55] - 供应链规模化有效对冲成本压力 2024年毛利率达32.46% [53] 门店扩张与市场布局 - 2021年至2024年门店总量CAGR达28% 其中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保持在55%以上 [36] - 海外市场爆发式突破 门店四年激增18倍至2024年4895家 占总门店数量比例突破10% [36] - 蜜雪冰城通过产品提价与加盟商保护双策略 在扩张加密中实现单店效益稳健 [9][98] - 2025年6月将区域保护距离从200-300米统一提升至1000米 限制新加盟商选址审核数量 [9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与扣非净利润3年CAGR分别达到33.86%、32.44% [41] - 2023-2024年利润增速大幅超越收入增速 凸显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优化 [41] - 2024年期间费用率9.93% 净利率17.94% 领先行业水平 [53] - 现金状况稳健且造血能力强劲 2021-2024年期末现金余额充裕 [58] 行业增长潜力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2023-2028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7.2% 中国与东南亚市场增速分别达17.6%和19.8% [61][64] - 中国现制茶饮行业2024年规模超2000亿元 平价与大众市场合计占据超87%市场份额 [73] - 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市场增速将持续保持在20%以上 下沉市场与大众价格带形成深度共振 [76] - 现制咖啡连锁化率约30% 显著低于茶饮行业的56% 连锁化率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118] 蜜雪冰城开店空间 - 中性假设下全国茶饮市场理论开店空间达68.6万家 蜜雪冰城开店空间为4.15万家 [100][105] - 乐观情景下理论空间攀升至94.4万家 蜜雪冰城开店空间达5.73万家 [101][106] - 东南亚主要国家茶饮市场理论店铺数量约23.1万家 蜜雪冰城远期开店空间超2万家 [111][112] 幸运咖发展潜力 - 定位5-10元平价现磨咖啡 拥有极致轻量化的门店模型 前期投入仅30万元 [119][140] - 依托与蜜雪冰城的协同 在品牌效应、采购、物流端形成显著优势 [9][137] - 中性场景下国内咖啡门店理论空间超60万家 幸运咖具备2倍以上增长空间 [141][142] - 目前将价位稳定在10元以下 低线城市门店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头部品牌 [127][133]
微创脑科学(02172):集采短期影响收入,出海业务强劲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9-16 17:46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3亿元(同比-6.20%)[1] - 年内溢利0.93亿元(同比-33.80%)[1] - 经调整净溢利1.50亿元(同比-6.10%)[1] - 毛利率73.39%(同比+1.12个百分点)[2] - 分销成本率20.81%(同比+7.06个百分点)主要因海内外销售活动力度加大 [2] - 研发成本率9.67%(同比-2.17个百分点)因集团层面持续优化成本 [2] 业务板块表现 -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2.34亿元(同比-5.51%)受密网支架集采影响 [3] - 狭窄类产品收入1.15亿元(同比-11.52%)因代理产品停止合作及集采影响 [3] - 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0.29亿元(同比+0.84%)其中取栓产品和抽吸导管快速增长 [3] - 出海业务收入0.47亿元(同比+67.39%)累计8款产品在34个海外国家/地区商业化 [3] 产品研发进展 - Numen Nest可解脱弹簧圈获NMPA批准上市 [4] - Tubridge密网支架获批中小动脉瘤适应症 [4] - Numen Silk弹簧圈在美国实现商业化 [4] - Bridge MAX椎动脉载药支架提交NMPA注册申请 [4] - NeuroHawk Medibox取栓支架获NMPA批准上市 [4] - NeuroHawk取栓支架获得CE注册批准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30/7.58/8.68亿元 [5] - 预计归母净利润2.38/2.75/3.22亿元 [5] - 对应PE分别为30X/26X/22X [5]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41元 [6]
江南布衣(03306):2025财年收入增长稳健,分红率保持75%以上
国信证券· 2025-09-16 16:5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长期保持超越行业的快速且稳健的增长 品牌力、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和供应链优势显著 盈利能力强 盈利质量高 现金流充裕 且保持较高派息比率[3] - 基于当前仍然疲弱的宏观消费趋势 小幅下调FY2026-2027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FY2026-2028净利润分别9.0/9.6/10.1亿元(FY2026-2027前值为9.6/10.2亿元) 同比+1.0%/6.8%/4.8%[3] 2025财年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4.6%至55.4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至8.93亿元[1] - 毛利率同比-0.3百分点至65.6% 主要受部分门店由较高毛利的自营模式转为较低毛利的经销模式影响[1] - 销售费用率同比+0.6百分点至35.6% 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持平 归母净利率同比+0.1百分点至16.1%[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下降29.2%至11.33亿元 主要受备货增加影响 净现比达1.27 仍处于较好水平[1] - 充足的现金流支撑公司维持较高分红水平 年末股息每股0.93港元 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45港元 全年共派息7.16亿港元 分红率达75%以上[1] 下半财年业绩表现 - 下半财年收入同比增长4.2%至23.9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至2.93亿元[2] - 毛利率同比-0.7百分点至66.2% 整体费用率同比微降0.2百分点至50.3% 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0.5百分点至10.8% 归母净利率同比+0.3百分点至12.3%[2] 分渠道表现 - 线上收入同比+18.3%至12.02亿元 线下自营和经销收入分别同比-6.2%/+9.6%至20.78/22.69亿元 可比同店增长率基本持平去年同期[2] - 单下半财年 线上渠道同比+25.5% 环比提速明显 线下自营、经销渠道分别同比-4.5%/+2.3%[2] - 线下自营、线上渠道毛利率稳中有升 分别+0.7/0.5百分点[2] 分品牌表现 - 主品牌表现稳健 收入同比+2.3% 占比54.3% 成长品牌收入同比-0.5% 占比39.2% 新兴品牌收入+107.4% 占比6.5%[2] - 成熟、成长、新兴品牌毛利率分别同比+0.3%/-0.9%/+8.5% 成长品牌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为部分自营门店转为经销对LESS与jnby by JNBY的影响较大[2] 财务预测与估值指标 - 预计FY2026-2028营业收入分别为60.05/63.56/65.59亿元 同比+8.2%/5.8%/3.2%[4][31] - 预计FY2026-2028每股收益分别为1.74/1.86/1.95元[4][31] - 预计FY2026-2028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34.9%/34.1%/32.8%[4][31] - 当前市盈率(PE)为10.4倍 市净率(PB)为4.0倍[4][31] 可比公司估值 - 江南布衣当前PE(2026E)为10.3倍 低于部分可比公司如歌力思(13.0倍)和森马服饰(13.0倍)[32]
微创机器人-B(02252):出海收入爆发,业绩快速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9-16 15:45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半年报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77.04%,年内溢利-1.15亿元(同比减亏),股东应占溢利-1.13亿元(同比减亏),经调整净溢利-0.97亿元(同比减亏)[1] - 收入高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市场加速放量及费用优化,规模效应持续体现[2] - 公司作为国内手术机器人龙头,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支持及海外市场拓展,核心产品加速放量[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毛利率40.70%,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2] - 期间费用率显著优化:销售及营销开支率45.77%(同比下降47.16个百分点),绝对值0.80亿元(同比下降12.81%);行政开支率10.28%(同比下降20.03个百分点),绝对值0.18亿元(同比下降39.96%);研发成本率50.44%(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绝对值0.89亿元(同比下降46.02%)[2] - 盈利能力提升:年内溢利率-65.41%(同比提升217个百分点),经调整净溢利率-55.27%(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8.44亿元/11.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0.32亿元/1.25亿元[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45X/-850X/219X[4] 业务进展 - 按机器人类型划分:图迈机器人全球累计商业化突破80台,商业化装机突破60台,报告期内实现全球市场商业化装机22台(其中16台为海外市场);鸿鹄机器人报告期内新签订单十余台,全球累计订单突破55台;R-ONE介入机器人完成5家上海头部公立医院商业化装机,开展手术过百例[3] - 按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区域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14.97%),亚太非中国区收入0.48亿元(同比增长329%),欧美收入0.47亿元(同比增长168%),非洲收入0.07亿元(同比增长8.28%)[3] - 全球腔镜、骨科、血管介入核心产品累计综合订单接近150台,产品组合累计商业化装机突破100台[3] 产品管线 - 图迈远程手术全科室应用于2025年4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获批全科室远程手术的腔镜机器人系统[3] - 图迈单孔腔镜机器人于2025年2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报告期内获得阿联酋注册批准启动海外商业化[3]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优异:1个月绝对收益28%,3个月绝对收益74%,12个月绝对收益294%[8] - 相对收益显著:1个月相对收益24%,3个月相对收益63%,12个月相对收益242%[8] - 总市值30.01亿港元,总股本1.031亿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