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

搜索文档
基于景气度线索以及行业趋势:β隐匿下的“平衡木”策略
长城证券· 2025-06-30 17:14
报告核心观点 2025Q1全A营收和盈利端呈现回暖趋势但各板块分化明显,投资策略建议采用“防御 - 灵活 - 进攻”组合 [1][4] 各部分总结 全A景气度回暖,创业板成长性成为“亮色” - A股营业收入增速回暖,创业板2025Q1营收同比增速达7.89%领跑,科创板受光伏行业拖累营收同比下滑7.24% [11] - 多数板块净利润积极改善,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创业板净利润同比激增18.02%,科创板净利润同比跌幅扩大 [16] - A股主要指数盈利能力有差异,科创50的ROE_ttm下滑,中证1000的ROE_ttm呈现修复 [24] - 从ROE_ttm驱动因素看,除科创50外,杠杆率和销售净利率提高是正向贡献因素,资产周转率环比下降是拖累项 [28] - 2025Q1部分指数成分股销售净利率改善好于销售毛利率,可能由“降本增效”与“政策红利”驱动 [29] 板块分化 - 金融地产板块2024年营收先触底后回升,2025Q1跌幅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速逐季回升 [36] - 上游材料板块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波动,2025Q1跌幅加深,净利润增速2025Q1转正 [36] - 中游制造板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深陷负增长,2025Q1营收增速跌幅收窄,净利润增速转正 [39] - 下游消费板块2024年营收增速前高后低,2025Q1回升,净利润增速2025Q1反弹 [39] - TMT板块(除AI产业链核心部分)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波动,2025Q1增速微降 [40] - AI产业链2024年营收增速冲高,2025Q1增速回调,但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41] - 创新药板块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增速强势反弹,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41] 金融地产板块 房地产板块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下行,2025年Q1呈现供需关系调整转折,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 [46][47] -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刚性,毛利率下降,服务企业成本弹性,毛利率逆势上行 [55] - 房企存销比上升,后市库存压力有望梯度缓解,但短期仍将高位震荡 [61] 金融板块 - 2024 - 2025年Q1,银行业稳健但增速放缓,证券业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业绩快速增长 [67] - 2024年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挤压和资产结构调整压力,2025年Q1挑战加剧 [71] - 2024年券商板块业绩弹性强,2025年Q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 [74] 上游材料 石油石化板块 - 2024年石油石化行业分化,炼油板块营收同比下滑,油服工程领域营收增长 [80] - 2025Q1炼油板块营收跌幅扩大,服务工程板块营收仍正增长 [80] 基础化工行业 - 2024年基础化工行业整体营收增速低,农用化工领域表现亮眼,新能源材料板块产能过剩 [89] 有色金属板块 -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微增,贵金属板块黄金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显著 [95] 钢铁板块 - 2024年钢铁行业整体亏损,铁矿石子行业逆势增长,钢材市场有结构性特征 [102][106] 煤炭板块 - 2024年煤炭行业动力煤价格中枢持平,需求结构变化推动转型,2025Q1面临新挑战 [111] 中游制造 工程机械 - 2024年挖掘机内销增长、出口下降,2025年Q1内销微降、出口占比突破60%,政策驱动是关键 [120] 交通运输设备板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扩张但利润承压,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基建托底与高端突破并行,民用飞机订单良好,商业航天崛起 [123][128][129] 新能源设备板块 - 2024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设备行业多维分化,风电设备整机厂商向下游延伸,光伏设备技术差异化体现,储能设备锂电池出口增长但预期增速下调 [136]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 - 2024年机器人行业营收下降、净利润降幅收窄,2025年一季度盈利改善,工控板块营收增长 [140] 下游消费 实物消费 - 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新能源车企增长,传统车企受燃油车市场萎缩拖累,2025Q1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 [147] - 家电行业2024年发展有三重复合态势,消费端疲态显现,产业升级与市场分层共生 [155] - 纺织服饰行业“制造强于品牌”,纺织制造板块营收增长,家纺板块营收下滑 [160] - 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白酒、大众品表现有差异,啤酒板块毛利改善,乳制品行业盈利修复可期 [163] 服务消费 - 商贸零售行业即时零售重塑格局,线上线下融合度决定盈利质量 [165] - 文旅板块2024年分化,头部效应与业绩压力并存,行业“增收不增利” [171] 新消费板块 - 宠物经济发展潜力大,需求侧消费行为转变,供给侧产业链延伸 [176] - 她经济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潜力大,将驱动行业向千亿规模发展并辐射大健康产业 [177] 创新药 - 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国内医药市场分化,行业合作模式转变,市场估值体系向临床价值回归 [180][181] TMT以及AI产业链板块 电子 - 2024年电子板块结构性增长,半导体设备子板块净利润增长,品牌消费电子板块净利润下滑 [189] 通信 - 2024年通信板块营收增长,光模块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年Q1运营商净利润增速低 [195][196] 计算机 - 2024年计算机板块营收增长、净利润下滑,2025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199] 传媒 - 2024年传媒板块净利润下滑,2025年Q1反弹,游戏子板块营收增长,大众出版营收增速下滑 [202] 配置思路:“平衡木策略” - 防御部分关注银行,其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有防御属性,高股息特性配置价值凸显 [212] - 灵活部分关注创新药部分细分领域,具备国际临床能力的企业有突破机遇 [213] - 进攻部分关注AI产业链上游和宠物经济,前者硬件需求爆发,后者抗周期属性强 [214]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关于获得药品注册批准的公告
2025-06-30 17: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的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新增成人重度斑秃适应症获批[1] - 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已在国内获批上市三个适应症[4] - 硫酸艾玛昔替尼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09,100万元[4] 业绩总结 - 2024年利特昔替尼胶囊、巴瑞替尼片全球销售额合计约为10.47亿美元[4] 用户数据 - 2021年中国斑秃患者约349万[2]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关于获得药品注册批准的公告
2025-06-30 17:00
产品情况 -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新增成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等术后区域镇痛适应症[1] - 2022年12月国内首仿获批,2024年7月美国首仿获批[2] - 可将镇痛效果从5至6小时延长至数天[3] 业绩与研发 - 2024年相关剂型全球销售额约6.33亿美元[4] - 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8521万元[4]
大幅跑赢市场!十大核心ETF上半年业绩出炉,港股创新药ETF领涨,A500ETF基金(512050)收红
格隆汇· 2025-06-30 16:56
A股上半年市场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上涨,沪指上半年涨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万得微盘股指数涨逾43% [1] - 题材概念获资金追捧,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固态电池等多个热点轮番活跃 [1] - 近20只银行股在上半年创出历史新高,中小盘股表现更佳,全市场3700多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超100% [1] 主要指数涨跌幅 - 万得微盘股指数上半年涨幅最高达43.29%,恒生指数涨20.0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9.05% [2] - 中证2000指数涨15.24%,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涨14.21%,科创100指数涨13.55% [2] - 沪深300指数微涨0.03%,创业板50指数下跌0.43%,中证红利指数下跌3.07% [2] 核心ETF表现 - 格隆汇十大核心ETF上半年累计上涨10.21%,跑赢沪深300指数10个百分点 [3] - 港股创新药ETF上半年涨幅高达56.69%,港股通互联网ETF涨27.34%,H股ETF涨18.42% [3][6] - A500ETF基金上半年涨1.47%,券商ETF同期下跌3.04% [3][9] A500指数特点 - 覆盖35个中证三级行业,工业(22.1%)和信息技术(19.1%)为前两大权重板块 [5] - 新兴行业占比提升至46.5%,强化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的表征性 [5] - 成分股ROE长期维持在9%左右,2025年预期盈利增速达11.6% [5] - 最新规模达2088.71亿元,A500ETF基金规模161.14亿元,日均成交额36.33亿元 [5] 港股创新药板块 - 药企竞争力持续强化,三生制药、联邦制药、恒瑞医药等完成大额BD交易 [8] - 国际化收入占比提升,信达生物PD-1海外销售额占比突破25% [8] - 创新药企盈利改善,百济神州预计25年扭亏为盈,信达生物24年报实现盈利 [8] - 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新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有望改善高价值创新药支付难问题 [8] 券商板块 - 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普遍超50%,头部券商表现突出 [11] - A股日均成交额达1万亿元,同比提升70%,带动经纪业务收入增长 [11] - 板块PB为1.45,估值处于近10年34.64%分位点 [11]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券商业务带来增长空间 [11] - 预计下半年市场成交额维持万亿元以上,全年行业净利润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11]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6.30)-20250630
渤海证券· 2025-06-30 16:16
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工业企业利润受多重因素影响同比下降,后续或边际改善;海外经济有下行风险,国内经济上半年平稳增长,下半年增速或放缓;利率债下半年震荡,信用债收益率下行确定性高;基金行业仓位高频估算模型有较好表现;金属行业黄金、稀土、固态电池有投资机会;医药生物行业关注创新产业链和业绩反转板块 [4][7][16][21][23][30] 宏观及策略研究 2025年1 - 5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 - 2025年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5月同比下降9.1% [3][4] - 量、价、利润率三因素致利润下降,各类型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回落,超半数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正增长 [4][5] - 6月“抢出口效应”及价格端拖累缓解,工企利润同比增速或边际改善 [5] 2025年宏观经济中期报告 - 美国关税或稳中微降,通胀提升,就业市场失业率或上行,经济有下行风险,预计联储年底降息1次;欧洲贸易有不确定性,欧央行货币政策接近尾声 [7][8] - 国内上半年经济平稳增长,下半年增速或放缓,基建投资是关键,物价受供需格局限制,政策将在供需两端发力 [8] - 货币政策下半年以“稳增长”为首要目标,结构性货币政策先发力,总量性政策或托底;财政政策优先用足现有空间并保留后手 [8][9] 固定收益研究 利率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 - 上半年资金面先紧后松,利率债供给加量,利率先上后下,曲线走平 [10][11] - 基本面特征对债市偏利多,风险点是基本面预期扭转;政策上财政增量政策徐徐展开,货币降准降息有空间;资金面利率债供给压力减轻,资金分层压力有限 [14][15] - 下半年债市震荡,趋势性机会有限,可采用哑铃型策略并配合品种利差增厚收益 [16] 信用债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 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同比减少,收益率先上后下,信用环境改善,风险可控 [16][18] - 地产债关注政策机会,基本面需更多政策落地,信用风险可控;城投债可积极配置,采用中高等级拉久期和中短端信用下沉策略;银行资本工具波段交易增厚收益;TLAC非资本债有配置和交易价值 [18][19] 基金研究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高频行业仓位测算研究 - 实现基金行业仓位高频估算可捕捉调仓动向,为投资者提供信息 [20] - 构建卡尔曼滤波模型用于基金分行业仓位测算,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设置 [21] - 模型对多数基金拟合较好,不同类型基金行业仓位估计误差不同 [21] - 利用高频仓位数据分析,政策发布后基金持仓行业有调整,持仓结构向基准靠拢 [22] 行业研究 金属行业2025年半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 截至2025年6月25日,部分金属价格上涨,部分金属库存有变化 [23] - 黄金因避险需求、降息预期、央行购金和美国财政债务问题,预计仍有上涨动力 [25] - 稀土出口需求将回暖,新能源和机器人驱动发展 [25] - 固态电池进展快,预计2027年装车测试,2030年量产化应用 [26] - 投资策略关注黄金、稀土及磁材、固态电池材料相关企业 [26][27]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 行业要闻包括医疗器械创新政策、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和药品获批等 [29] - 多家公司有新药上市申请、合作等公告 [29]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各子板块均涨,6月ADA大会国内药企展示成果 [29][30] - 建议关注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和业绩反转板块投资机遇,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30]
港股半年盘点:新股千亿集资领跑全球 “新核心资产”表现亮眼
新华社· 2025-06-30 16:06
香港新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超过1050亿港元,稳居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1] - 上半年香港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0%,集资总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并超越去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1] - 港交所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大幅高于纳斯达克的713亿港元 [1] 资金流动与政策支持 - 流入香港的资金从2024年初的3660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2] - 内地监管机构支持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港交所优化上市条件和审核流程 [2] - 中央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与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形成"政策共振" [2] 行业分布与龙头企业 - 硬科技和新消费领域龙头企业成为港股"新核心资产" [2] - 宁德时代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超150倍,集资总额超400亿港元,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IPO [3] - 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股价表现稳健 [3] - 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硬科技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 [3] - 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新消费品牌相继在港交所挂牌 [3] A+H股上市趋势 - 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 [4]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 [4] 市场展望 - 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 [5] - 预计2025年香港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 [5] - 港交所正与中东、东南亚地区交易所合作拓展国际资本市场 [5]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国产减肥药获批上市,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20250630
光大证券· 2025-06-30 15: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减肥药获批上市,随着其步入商业化,销售能力将成考量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要素,具备领先研发进度和强大销售执行力的企业将占据商业化竞争优势地位,整个GLP - 1产业链将步入景气度上行通道,建议关注信达生物(H)、恒瑞医药、博瑞医药等公司[3][26] -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需从支付视角,基于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三种付费渠道甄选投资机会,看好院内政策支持、人民群众需求扩容、出海周期上行三大方向,重点推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公司[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1.60%,跑输沪深300指数0.35pp,跑输创业板综指4.11pp,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3;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2.85%,跑赢恒生国企指数0.09pp [1][15] - A股涨幅最大的是医院,上涨3.92%;涨幅最小的是线下药店,上涨0.47%;个股层面,神州细胞涨幅最大,上涨30.45%;易明医药跌幅最大,下跌21.91% [15] - H股个股层面,精优药业涨幅最大,上涨62.75%;巨星医疗控股跌幅最大,下跌23.78% [18] 本周观点 - 2025年6月27日,信达生物(H)的信尔美®获批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其是全球首个GCG/GLP - 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玛仕度肽体重降幅达21%等,带来全面获益 [21][25] 公司公告更新 - 药石科技持有药捷安康约5.78%股份;奥赛康一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发布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天坛生物“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受理 [29] - 金城医药泊沙康唑原料药取得FDA注册批准函;博雅生物下属单采血浆站取得《营业执照》;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美国VorBio公司 [29] - 奥精医疗停止对募投项目“人工皮肤”投入,新增子项目;北陆药业钆贝葡胺注射剂等拟中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润都股份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29] - 苑东生物受让上海超阳股权;和元生物、艾迪药业分别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达仁堂转让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2%股权 [29]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更新 - 海思科的HSK47388片的IND申请、智翔金泰的GR2303注射液和正大天晴的注射用TQB2934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 [2][30] - 恒瑞医药的HRS - 8080和HRS9531正在进行三期临床;三生制药的HIF - 117、康诺亚生物的CM336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荣昌制药的HY0001a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2][30] 重要数据库更新 - 24M1 - M4医院总诊疗呈现较快恢复,累计总诊疗人次数14.83亿人,同比增长13.29% [32] - 2025M1 - M4基本医保收入为10302亿元,支出达7223亿元,25M4基本医保当月收入环比减少19.6%,支出环比增长13.4% [41] - 4月抗生素、心脑血管原料药价格基本稳定,部分维生素原料药价格较6月20日回落 [52][56][57] - 25M1 - 4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 - 2.10%,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9pp,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2pp,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1pp [60][68] - 5月整体CPI环比下降,医疗保健CPI环比上升,其中中药CPI、西药CPI、医疗服务CPI同比分别为 + 0.0%、 - 1.2%、 + 0.7% [74] - 本周暂无耗材带量采购相关信息 [77] 医药公司融资进度更新 - 冠昊生物停止实施定增;锦波生物董事会通过定增预案;科源制药、奥浦迈定增申请已受理 [80] 上周重要事项公告 - 多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包括华纳药厂、和元生物等 [81] - 亨迪药业、赛诺医疗等公司有股份解禁 [82]
重构医疗保障支付生态,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纳入医保调整方案,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跟踪指数盘中翻红上扬
新浪财经· 2025-06-30 13:22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3:07,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跟踪的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上涨0.23% [1] - 成分股表现突出:泰格医药上涨5.54%,凯莱英上涨4.82%,药明康德上涨4.25%,乐普医疗上涨2.72%,神州细胞上涨2.29% [1] 医保目录调整政策影响 - 2025年医保目录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标志医疗保障体系向"基本医保+商保补充"协同模式转型 [1] - 政策重构支付生态:加速高值创新药准入(如恒瑞医药HER2 ADC、泽璟制药JAK抑制剂),通过商保分担支付压力 [2] - 优化风险分配机制:医保覆盖基础用药(占比60%),商保覆盖高临床价值创新药(占比25%),形成"基础保民生、商保促创新"分工 [2] - 商保目录药品在医保谈判中议价权更高,2024年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行业整体76%) [2] 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特点 - 指数反映A股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产业表现,覆盖前端预防、中端检验、后端治疗全链条,聚焦AI技术应用潜力领域 [2][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6%,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政策利好细分龙头 [3] - 指数编制逻辑与政策红利高度契合,覆盖疫苗、IVD、创新药、慢性病治疗等核心环节 [3]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产品优势 - 低成本高效率:管理费显著低于主动型医药基金 [3] - 政策敏感性强:商保政策出台后指数单日涨幅跑赢医药行业指数,创新药权重股弹性显著 [3] - 配置时机优化:成分股在医保商保协同政策下盈利预期持续上修 [3] 指数成分股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片仔癀、联影医疗、爱尔眼科、科伦药业、华东医药、新和成、复星医药 [3]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30日(周一)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银行、保险、白酒板块涨跌不一,证券、有色金属板块走弱





快讯· 2025-06-30 11:36
半导体板块 - 北方华创市值2374.88亿,股价上涨9.79元(+2.25%),成交额16.69亿 [3] - 寒武纪-U市值2536.80亿,股价上涨22.18元(+3.79%),成交额31.80亿 [3] - 海光信息市值3267.79亿,股价上涨1.59元(+1.14%),成交额12.46亿 [3] 保险板块 - 中国太保市值3838.64亿,股价上涨0.27元(+0.73%),成交额5.52亿 [3] - 中国人保市值3581.65亿,股价下跌0.11元(-0.20%),成交额4.06亿 [3] - 中国平安市值10061.15亿,股价下跌0.08元(-0.91%),成交额18.23亿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7638.65亿,股价上涨1.04元(+0.07%),成交额20.82亿 [3] - 山西汾酒市值4597.76亿,股价下跌0.91元(-0.52%),成交额5.95亿 [3] - 五粮液市值2141.65亿,股价下跌0.73元(-0.61%),成交额11.93亿 [3] 汽车整车 - 比亚迪市值1829.05亿,股价下跌3.41元(-1.02%),成交额32.15亿 [3] - 长城汽车市值2813.23亿,股价上涨0.04元(+0.19%),成交额1.15亿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15629.99亿,股价持平,成交额2.98亿 [3] - 中远海控市值2329.66亿,股价下跌0.08元(-0.93%),成交额4.29亿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8050.72亿,股价上涨0.59元(+1.48%),成交额24.35亿 [3] - 陕西煤业市值1858.53亿,股价下跌0.13元(-0.67%),成交额5.74亿 [3]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市值11447.97亿,股价上涨0.10元(+0.04%),成交额3.50亿 [3]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7389.40亿,股价下跌0.02元(-0.07%),成交额13.21亿 [4] - 中国核电市值3631.77亿,股价下跌0.06元(-0.26%),成交额62.37亿 [4] 互联网服务 - 东方财富市值1914.88亿,股价下跌0.03元(-0.32%),成交额3.44亿 [4] 食品饮料 - 海天味业市值2265.78亿,股价上涨0.04元(+0.10%),成交额2.10亿 [4] 证券板块 - 中信证券市值4068.24亿,股价下跌0.13元(-0.47%),成交额15.63亿 [4] - 国泰君安市值3365.51亿,股价下跌0.13元(-0.68%),成交额11.48亿 [4] 消费电子 - 工业富联市值4251.78亿,股价下跌0.65元(-1.25%),成交额29.17亿 [4] - 立讯精密市值2515.36亿,股价上涨0.06元(+0.28%),成交额9.23亿 [4] 化学制药 - 恒瑞医药市值3404.88亿,股价上涨0.83元(+2.45%),成交额12.03亿 [4]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515.03亿,股价下跌0.32元(-0.71%),成交额3.22亿 [4] - 海尔智家市值2327.90亿,股价下跌0.03元(-0.12%),成交额8.84亿 [4] 农牧饲渔 - 牧原股份市值2277.43亿,股价上涨0.02元(+0.05%),成交额4.63亿 [4] 物流行业 - 顺丰控股市值2707.99亿,股价上涨0.02元(+0.04%),成交额8.06亿 [4] 医疗器械 - 迈瑞医疗市值2433.94亿,股价上涨0.06元(+0.12%),成交额3.69亿 [4] 化学制品 - 万华化学市值1676.94亿,股价下跌3.29元(-1.45%),成交额4.37亿 [4] 通信服务 - 中国联通市值5166.68亿,股价上涨0.01元(+0.17%),成交额6.40亿 [4] 有色金属 - 紫金矿业市值2392.45亿,股价下跌0.34元(-1.72%),成交额16.15亿 [4] 工程建设 - 中国建筑市值1672.65亿,股价上涨0.04元(+0.75%),成交额4.82亿 [4]



掘金港股医药新蓝海,港股通医疗ETF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6-30 11:25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医疗板块爆发式增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0 09%,领跑全球资本市场,远超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6 65%)和沪深300(-0 78%) [1] - 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推动板块增长,包括丙类目录退出机制落地、集采规则优化释放盈利空间、AI医疗大模型加速研发转化等 [1] - 标志性事件包括和铂医药6 7亿美元BD交易、恒瑞医药H股募资130亿港元上市、6月ASCO会议中国专家发言创历史新高等 [1]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 指数覆盖市值创近年新高达到2 21万亿,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总市值比值超35% [2] - 指数优选50家上市公司,聚焦研发与服务领域,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权重均超10%,互联网药店(19 3%)、化学制剂(10 7%)、医疗耗材(9 2%)等具备A股稀缺性 [2] - 医药产品研发相关领域权重高达65 9%,医疗保健服务占比33%,合计覆盖医药产业链近99% [2] - 成分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保持两位数以上(18 68%与17 11%),预期盈利将达千亿以上 [2] - 当前港股医药板块市盈率仅26倍,处于近五年1 15%历史低位,呈现"低估值+高增长"特征 [2] 华夏基金港股通医疗ETF - 华夏基金将于7月4日起发行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代码:52051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1] - 该ETF聚焦研发与服务赛道,覆盖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全产业链,旨在成为布局港股医药黄金赛道的核心工具 [1] - 华夏基金权益指数规模达7479 2亿元(2024年底),非货币ETF规模6587亿元,连续20年保持权益ETF规模行业第一 [2] - 公司以"乐高思维"构建全球指数产品谱系,港股通医疗ETF是其布局全球医疗赛道的重要落子 [4] 华夏基金指数业务 - 2024年华夏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赋能产品创设,构建"研究+服务+策略"指数投资能力体系 [3] - 公司打造从中国到全球的丰富指数产品谱系,覆盖核心宽基、热点行业/主题、商品、境内外市场等 [4] - 代表性产品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均超千亿),以及2024年发行的可选消费ETF、信息技术ETF等细分领域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