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

搜索文档
A股回暖 港股狂飙 券商IPO业务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13:51
券商投行业务回暖与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IPO家数51家,同比增长15.91% [2] - 港股IPO融资额达1047.21亿港元(约956.63亿元人民币),同比暴增785.99%,IPO家数40家,同比增长33.33% [2] - 政策红利推动业务回暖,科创板改革"1+6"政策落地,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2][15] A股IPO市场动态 - 6月IPO受理项目显著增加,年内95个项目获受理,远超2024年同期的30个 [8] - 头部券商保荐格局变化:中信证券保荐6单,中信建投与华泰联合各保荐5单,但后两者承销费用(3.17亿/2.54亿)反超中信证券(2.06亿) [11] - 在审项目217单,头部券商占据主导,6家头部机构在审项目均超10单,20家中小券商仅1单在审 [13] 港股IPO市场爆发 - 中资券商主导港股承销,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香港子公司包揽前三,中金参与项目融资规模占市场75%(160亿美元/1147亿元人民币) [18] - 港股上半年融资额超千亿港元,超越2022-2024年全年水平,达2018-2021年平均年募资额的三分之一 [19] - 政策驱动明显:港交所"科企专线"、生物科技门槛降低及恒生科技指数反弹吸引外资回流 [20] 政策与行业趋势 - 科创板改革激活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通道,禾元生物成为首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上会企业 [15] - 投行业务从"寒冬"转向"结构性复苏",头部券商通过债券承销、跨境并购及北交所服务实现增长 [5] - 港股市场受益于AI/机器人科技浪潮,蜜雪冰城、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上市提振市场情绪 [18]
速递|36周减重22.8%,恒瑞减肥药物三项研究亮相,从注射到口服全面布局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8 18:34
全球肥胖症和T2DM治疗药物发展 - 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通过同时激活GLP-1和GIP受体实现控糖和减重双重效果,提高治疗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 [2] - 目前全球有十余种此类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仅一款上市,恒瑞医药的HRS9531研发进度位列全球第二 [2] HRS9531注射液在中国超重/肥胖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Ⅱ期) - 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纳入BMI 24.0–40.0 kg/m²的受试者,每周注射8.0 mg HRS9531或安慰剂,治疗36周 [5] - 治疗36周后HRS9531组体重平均下降22.8%,安慰剂组仅1.7%,差值达21.1%(P<0.0001) [6] - HRS9531组93.9%、91.8%、87.8%受试者体重分别下降≥5%、≥10%、≥15%,腰围减少17.9 cm,多项代谢指标显著改善 [6] - 不良事件发生率91.8%,以轻度胃肠道不适为主,未导致停药 [7] HRS9531注射液在中国肥胖人群中的52周长期疗效评估 - 延伸研究显示,HRS9531组32周时体重下降最高达18.0%,安慰剂组上升0.74% [11] - 体重减轻≥5%、≥10%的比例分别为100%与88.5%,腰围最大减少13.8 cm [11] - 32至52周间Q2W方案可维持减重效果,无反弹,多项代谢指标持续改善 [11] - 不良事件发生率75.5%至91.8%,以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主 [12] HRS9531口服片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与代谢动力学(Ⅰ期) - 口服HRS9531片是国内首个发布数据的口服GLP-1/GIP制剂,旨在提升患者依从性 [14] - SAD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62.5%,MAD阶段84.4%,以高尿酸、高甘油三酯、恶心为主,无严重不良事件 [17] - 10 mg片剂28天后血浆稳态浓度313 ng/mL,消除半衰期约168小时,与注射剂一致 [17] - 10 mg组28天平均减重3.8 kg(4.7%),10/25 mg组减重4.4 kg(5.4%) [17] HRS9531的综合潜力与未来展望 - HRS9531在国内临床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中长期研究证实其在减重及改善心肾代谢指标方面的显著效果 [19] - 改为每两周一次给药频次可维持疗效,口服制剂填补国内空白,拓展应用场景 [20] - 综合数据表明HRS9531有望成为T2DM和肥胖治疗的重要新选择 [20]
“锣不够用了”!港股IPO火爆,GP收益显著回升,有机构大赚26倍!
证券时报· 2025-06-28 16:12
港股IPO市场热度 - 2025年港交所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2]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140亿美元(1087亿港元),占全球总筹资额24% [4] - 2025年以来赴港上市企业创投机构渗透率达75%,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2][7] 市场风向转变 - 此前港股因估值偏低、流动性不足受冷遇,但2025年企业和投资机构对港股态度显著转变 [4] - 典型案例为梅花创投吴世春从反对港股上市转为认可港股作为优质资产上市选择 [4]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科技公司通过技术突破重塑外资对中国创新的认知,带动外资回流港股 [5] 港股IPO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为近十年第二高,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 [5] - 2025年截至5月底港股新股破发率25.9%,为2017年以来低点 [8] - 部分新股表现亮眼: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涨116.7%,蜜雪集团涨43.2% [8] 投资机构动态 - 2025年赴港上市企业背后VC/PE机构达212家,同比2024年的133家增长59.4% [7] - 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美团龙珠活跃于股权投资,红杉中国2025年收获古茗等3个IPO [8] - 博裕资本、高瓴资本参与蜜雪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基石投资 [8] 投资回报数据 - 2025年截至6月24日,上市企业背后投资机构持股价值达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2024年514亿元增长125% [8] - 高投集团通过参投派格生物医药-B获26.26倍回报,为2025年最高收益案例 [9] - 飞马旅、中新创投、钟鼎资本在脑动极光-B等项目中回报超18倍 [9]
A股回暖 港股狂飙 券商IPO业务又忙起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6-28 11:47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总额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 IPO家数51家同比增长15.91% [2] - 港股IPO融资总额1047.21亿港元(约95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5.99% IPO家数40家同比增长33.33% [2] - 港股上半年IPO融资额超1000亿港元超过2024年、2023年和2022年全年水平 [14] 政策影响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2]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企业保密上市并降低未盈利生物科技门槛 [15] 券商业务 - 中信证券保荐6单IPO项目中信建投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各保荐5单 [9] - 中信建投证券IPO承销保荐费用3.17亿元华泰联合证券2.54亿元超过中信证券的2.06亿元 [9] - 中金公司参与38单港股IPO项目融资规模约160亿美元占香港IPO市场融资规模的75% [13] 行业趋势 - 券商投行业务从"寒冬"转向"结构性复苏" A股与港股IPO回暖带动收入修复 [4] - 6月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受理67个IPO项目年内共受理95个远超2024年上半年的30个 [6] - 港股IPO市场受AI、机器人等科技浪潮带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关注度显著提升 [13] 企业动态 - 武汉禾元生物成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首家上会企业 [11] - 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振港股IPO市场情绪 [13] - 港交所迎来周六福等三家公司上市泰德医药等三家公司将于6月30日上市 [16]
创新药海外授权频传捷报产业价值加快释放
中国证券报· 2025-06-28 04:54
海外授权密集落地 - 迈威生物与CALICO签署IL-11靶向治疗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5.71亿美元,外加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抗授权协议,首付款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多48亿美元,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2] - 石药集团正磋商三项潜在授权交易,每项潜在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合计可能达50亿美元 [2] 行业需求与趋势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预计销售额损失超3000亿美元,加速全球搜罗创新药资产 [3] - 2024年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26%,2025年上半年首付款超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3] - 国产创新药市场规模从2015年257亿元增至2024年716亿元,占国内创新药市场比重从18.7%提升至27.8% [5]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国家药监局近期批准信达生物1类创新药玛仕度肽注射液上市,5月集中批准11款创新药 [3] - 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460亿元,全球14个研发中心,5500人团队,国内获批24款创新药,90多个产品在临床开发中 [4] - 我国在研创新药管线达3258项,全球占比39.1%,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药研发国 [5] 企业盈利案例 - 百利天恒2024年营收58.23亿元(同比+936.31%),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扭亏为盈主因收到BMS 8亿美元首付款 [5]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拟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符合要求的申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6] - 北京市推出32条创新药支持措施,深圳市对1类创新药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 [7] - 政策加速IND审批,缩短研发周期,推动行业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原研"升级 [6] 行业展望 - 2025年预计为创新药授权出海重要年份,先驱企业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4] - 兴业证券认为我国创新药研发数量全球第一,部分领域技术领跑,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7]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头豹研究院· 2025-06-27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GLP - 1 受体激动剂(GLP - 1RA)凭借多重药理学效应成代谢疾病核心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强劲,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未来多靶点药物、口服剂型、适应症拓展是发展趋势 [4] 市场背景 摘要 GLP - 1RA 融入代谢疾病治疗体系,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 [4] GLP - 1RA 药物定义 GLP - 1RA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作用,分短效、长效及口服剂型,可实现血糖调控、体重管理及器官保护 [5] 市场演变 1990 年首款 GLP - 1RA 艾塞那肽获批上市,标志糖尿病治疗进入新阶段;后长效制剂问世,适应症拓展至肥胖症;2014 年至今市场爆发式增长,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 [6]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2020 -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96.2 亿元增至 10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7%;预计 2029 年达 71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2.2%;增长因素包括患病率上升、药物功效、研发投入、医保支持和科普开展 [7][8] 市场供需 市场供给情况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国内药企加速仿制药研发;仿制药集中在糖尿病适应症,减重适应症研发滞后;原料药产能瓶颈制约供应 [9] 市场需求情况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11.9%,治疗率 33%,控制率不足 50%;超重和肥胖人群超 6 亿,GLP - 1RA 药物需求大,未来需求将持续增长 [10][11] 市场竞争 市场评估维度 产品研发与核心治疗效果 考察降糖、减重、心血管获益和副作用等指标,不同产品在各指标上有差异 [12] 适应症的覆盖广度与拓展潜力 基础适应症多覆盖 2 型糖尿病,肥胖适应症获批差异大;创新适应症拓展提升市场空间,多靶点药物在新领域治疗潜力受关注 [13] 市场竞争格局 呈现三级梯队分化态势,第一梯队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第二梯队以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国内龙头企业为代表,第三梯队为创新型企业 [14][15] 十大品牌推荐 - 诺和诺德:全球首款周制剂,降糖减重显著,2023 年销售额增长 116%,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慢性肾病 [16][17] - 礼来: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减重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 [17] - 华东医药: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仿制药,性价比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信达生物:GLP - 1R/GCGR 双靶点药物,3 期临床代谢指标改善显著,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17] - 诺和诺德:经典长效制剂,医保覆盖广,患者基础大,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仁会生物:国内首款自主创新 GLP - 1RA,专注肥胖领域,适应症为肥胖 [17] - 恒瑞医药:未提及优势和适应症 [18] - 先为达生物:口服 GLP - 1RA,便捷性好,II 期临床效果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21] - 质肽生物:覆盖多适应症,差异化布局,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中) [21] - 翰宇药业:原料药产能领先,成本控制好,适应症为糖尿病(申报中) [21] 发展趋势 多靶点药物崛起 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替尔泊肽和玛仕度肽协同效应显著,三靶点药物临床研究积极推进 [18] 口服剂型突破 口服 GLP - 1RA 进展改变市场格局,预计 2028 年口服剂型占市场 30%以上份额 [19] 适应症持续拓展 GLP - 1RA 应用边界突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有临床研究进展 [20]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DA大会召开,关注创新产业链-20250627
渤海证券· 2025-06-27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8][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调整后重回上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大会上国内药企展示优异研究成果,建议关注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 [57] - 行业集采政策持续优化,负面影响有所消化,高基数和库存影响逐步减弱,建议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投资机遇,如CXO、医疗器械、制药、AI+板块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包括优化审批程序等十方面措施 [16][17] - 2025年1 - 5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1.67亿,金额220.26亿元 [17] - 度普利尤单抗获FDA批准治疗成人大疱性类天疱疮 [18]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26日部分维生素原料药价格环比保持不变,部分下降 [19] - 2025年6月25日中药市场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8%,6月26日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日涨跌幅为 - 0.02%,部分中药材市场价同比下降 [20] 公司公告 - 科济药业-B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27] - 和铂医药-B与大冢就HBM7020达成战略合作 [28][32] - 晶泰控股与DoveTree订立合作意向书 [33] - 迈威生物与CALIC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34] - 荣昌生物签署授权许可协议暨对外投资 [35] - 百奥泰BAT2406注射液授权许可及Usymro®获积极意见 [36][37] - 联邦制药收取诺和诺德预付款 [38] - 宣泰医药恩杂鲁胺片获美国FDA批准文号 [39] - 中国生物制药LM - 108单抗新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40] - 迪哲医药高级管理人员有减持股份计划 [41] - 神州细胞子公司产品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42][43] - 海思科创新药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 [44] - 恒瑞医药多个产品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45] - 康希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药品注册证书 [46] 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57%,深证成指上涨2.90%,医药生物上涨1.34%,全部子板块上涨 [47] - 2025年6月26日,SW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为27.45倍,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8% [51] - 个股涨幅前五位为华强科技、神州细胞、浩欧博、美诺华、ST百灵;跌幅前五位为拱东医疗、*ST赛隆、易明医药、福元医药、爱朋医疗 [53] 本周策略 - 关注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投资机遇 [57]
“锣不够用了”!港股IPO火爆,GP收益显著回升,有机构大赚26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9:3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约有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140亿美元(约合1087亿港元),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排在全球首位 [2] - 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创投机构渗透率高达75%,同比高出约2% [1][4] - 港股市场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在近十年内排列第二,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 [3] 市场风向转变 - 此前由于企业上市后估值偏低、市场缺乏流动性等因素,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对港股上市抱有偏见,但今年市场风向显著转变 [2] - 投资机构态度变化明显,例如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从反对港股上市转变为认为"有好的资产,去港股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2]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中国科技公司以技术和市场应用的突破,改变了外资对中国创新的认知,助力港股市场估值提升 [3] 新股表现及机构收益 - 2025年以来,27家港股IPO公司中有7家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为25.9%,处于2017年以来低点 [4] - 部分新股表现火爆,如映恩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16.7%,蜜雪集团上市首日大涨43.2% [4] - 上市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持股价值约为1160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的约514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约125% [4] 活跃投资机构及高回报案例 - 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美团龙珠在股权投资领域较为活跃,红杉中国2025年已收获古茗、维昇药业-B、手回集团3个IPO [5] - 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积极参与企业IPO基石投资阶段,参与了蜜雪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企业的基石投资 [5] - 高投集团参投派格生物医药-B,回报倍数达26.26倍,为2025年以来投资机构收益最高的一笔出资 [5] - 飞马旅、中新创投、钟鼎资本等机构在脑动极光-B、映恩生物-B、博雷顿等企业的回报均超过18倍 [6]
46亿元BD双交易落地,迈威生物能否叩开盈亏平衡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8:51
生物医药行业BD交易动态 - 近期生物医药行业大额BD交易频现 市场对重磅交易期待升温 [1] - 迈威生物6月27日披露两起BD交易 首付款合计5.59亿元 潜在交易总额达46亿元 [1]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20% 总市值升至114.37亿元 [1] 迈威生物BD交易详情 - 与Calico达成IL-11靶向疗法授权协议 首付款2500万美元 潜在里程碑付款5.71亿美元 [3] - 核心药物9MW3811已在中美澳获批临床 在抗肿瘤和抗纤维化领域显示潜力 [3][4] - 与齐鲁制药达成注射用阿格司亭α授权协议 首付款3.8亿元 总交易额最高5亿元 [5] - 注射用阿格司亭α为国内首个白蛋白长效融合G-CSF药物 技术壁垒显著 [6] 公司经营与战略 - 公司明确战略目标为尽早实现盈亏平衡 创新药授权是核心举措之一 [3] - 2022-2024年营收从2772万元增至2亿元 但累计亏损达30.53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3.7%至0.45亿元 亏损扩大至2.92亿元 [8] - 公司已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计划通过"A+H"布局改善资金状况 [8] 行业趋势与市场观点 - 龙头创新药企逐步进入扭亏为盈阶段 BD收款进入常态化兑现阶段 [9] - 分析师建议企业根据现金流、管线成熟度、技术壁垒动态选择BD策略 [9] - 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价值重估启动 政策与资本双向驱动行业发展 [10] 公司后续发展重点 - 公司计划通过四项举措实现盈亏平衡 包括增加销售收入、推进授权合作等 [8] - 后续管线临床进展、商业化能力兑现及港股上市进程将考验公司发展潜力 [10]
6月2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27 18:35
有色金属-贵金属-黄金 - 恒邦股份拟与华晟发展合资设立烟台恒邦综保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恒邦股份持股80%[1] - 湖南黄金子公司安化渣滓溪冶炼厂计划2025年6月末起临时检修停产 预计停产不超过30天[2] 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 德福科技子公司与光伏组件头部企业A和消费电池头部企业B签订锂电铜箔供应协议 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3][4] 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 滨江集团以43.68亿元竞得杭州两宗住宅用地 其中杭政储出[2025]79号地块总价32.65亿元 容积率2.5[5][6] 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 中安科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李凯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7][8] 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 - 常青科技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新增年产能12.05万吨[9][10] 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 世嘉科技子公司中山亿泰纳因持续亏损实施临时停产[10] - 宁波华翔子公司获上海智元委托生产双足机器人产品 合作期3年[31][32]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32] 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 - 甘肃能化获准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 有效期24个月[10][11] 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 硕世生物获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有效期至2030年6月[12][13] - 九强生物获日本专利局颁发的检测样本前带现象量化方法发明专利[25][26] 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 亚威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13][14]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公交 - 三峡旅游拟使用不超过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15] 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 国药现代子公司盐酸戊乙奎醚原料药获批上市[16][17] - 恒瑞医药子公司HRS-8829注射用浓溶液获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22] - 华东医药子公司注射用HDM2020获临床试验批准 靶向FGFR2b治疗晚期实体瘤[29] 国防军工-地面兵装-地面兵装 - 内蒙一机子公司签订1.3亿元铁路货车采购合同 需在2025年7月31日前交付[18][19] 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 西高院拟使用不超过5.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20] 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 天新药业3股东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6个月至2026年1月11日[22][23] 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 联得装备预中标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金额1.57亿元[30][31] 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 北特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亿元 用于泰国丝杠生产基地建设[29][30] 钢铁-特钢-特钢 - 西宁特钢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38][39] 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 芯原股份发布ZSP5000系列边缘智能数字信号处理器IP[41] 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纸包装 - 中荣股份董事长黄焕然取保候审并恢复职务[42][43]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 思泰克拟1200万元增资光刻胶企业华睿芯材 持股3.75%[43][44] 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 赛象科技预中标5.33亿元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运输工装项目[45] 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综合包装 - 海顺新材拟收购广东正一包装100%股权[46][47] 家用电器-家电零部件-家电零部件 - 同星科技与海信签署战略供应商合作备忘录 拟投资1000万元建青岛制造基地[35] 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 永利股份子公司拟增资控股永利墨西哥 持股比例将达72%[36] 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园林工程 - 汇绿生态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