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承建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全部交付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40
项目交付 - 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将应用于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 [2] - 交付的吸力锚结构总重约2674吨,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 [2][3] 技术突破 - 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8米,壁厚仅25毫米,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 [3] - 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总装方案,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技术,自主研发"米字支撑工装"等施工装备 [3] - 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行业影响 - 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2] - 中国海油成功建成"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二号"平台、"海葵一号"FPSO等深水油气装备,并对外交付巴西P67/P70、企鹅圆筒型FPSO等国际深水油气装备 [3] - 公司在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市场擦亮"中国制造"名片,推进海洋能源高水平对外合作 [3]
中国发现5.4亿吨锂矿,或撼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06
锂矿发现与储量 - 中国在湖南省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发现大型硬岩型锂矿床,锂矿石储量估计达4.9亿吨(5.4亿美吨),氧化锂含量约131万吨 [2] - 该矿床为蚀变花岗岩型结构,相比卤水型锂矿具有加工更快、前期现金成本更低、产品产出更灵活的优势 [3] - 同一地质构造中还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铷、钨和锡,可能提升未来开采作业的经济效益 [3] 勘探技术与开发潜力 - 勘探团队通过多年野外工作和改进的地质成像技术追踪到该矿体 [3] - 该矿床可能迅速从勘探阶段进入可行性研究,凭借有利地质条件和现有区域基础设施 [7] - 中国正在评估西藏一条长达1740英里(约2800公里)的锂辉石带,可能蕴含高达3000万吨的锂 [4] 中国锂资源与精炼地位 - 中国在全球锂储量中的占比上升至16.5%,仅次于智利 [4] - 中国控制全球超过70%的锂精炼产能,在将开采矿石转化为电池级化学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4] - 2022年中国占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的76%,得益于矿产采购、正负极材料制造及电芯组装领域的长期投资 [5] 锂需求与应用 -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移动通信等领域至关重要,中国拥有全球超过60%的电动汽车保有量 [5]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国内锂需求将翻一番 [5] -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从低含量卤水中分离超纯氯化铷的技术,可能应用于鸡脚山矿石 [5] 国际竞争与供应链 - 湖南锂矿发现正值关键原材料竞争激烈之际,西方国家寻求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加工环节的依赖 [6] - 中国海油在南海发现1.1亿吨油田,凸显中国在确保能源和原材料独立方面的努力 [7] - 新发现的锂矿可能进一步巩固中国在锂价值链各环节的地位,从矿石开采到成品电池包 [7]
Chevron-Hess Arbitration Nears Verdict As Analyst Sees Limited Downside, Big Upside Potential
Benzinga· 2025-07-11 03:09
收购案进展 - 雪佛龙收购赫斯的全股票交易已通过反垄断审查并获得股东批准 仲裁结果将决定交易最终命运[1][2] - 仲裁核心争议为埃克森美孚和CNOOC是否对赫斯在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权益拥有优先购买权[3] - 仲裁可能产生两种结果:若优先购买权不适用 交易将迅速完成 若优先购买权有效 则埃克森或CNOOC可能获得赫斯权益[4][5] 战略价值分析 - 收购将使雪佛龙获得圭亚那低成本原油资源(盈亏平衡价低于35美元/桶) 并扩大其地理覆盖范围[6] - 交易将填补雪佛龙2027年后项目缺口 增强其在TCO延期谈判中的地位 推动2030年代初自由现金流增长[6] - 赫斯预计2026年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 合并后虽初期会稀释每股自由现金流 但2029年将超越雪佛龙独立表现[7] 财务影响 - 分析师预计雪佛龙(不含赫斯)到2028年将产生超过18美元/股的FCF(布伦特油价70美元假设)[7] - 当前雪佛龙基于2027年第四季度预估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约为11% 高于埃克森美孚的9%[8] - 若交易成功 雪佛龙股票可能因长期自由现金流前景改善而获得重估[5] 市场表现 - 雪佛龙股价最新上涨0.69%至154.07美元[10] - 公司当前估值已与美国部分勘探开发公司相当 但拥有综合价值链和全球布局优势[9] - 若交易失败 雪佛龙可能重新调整战略方向[10]
七翻身?!A股站上3500!牛市旗手异动,百亿银行ETF继续新高!地产久违爆发,159707盘中猛涨4%
新浪基金· 2025-07-10 20:0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500点关口,报收3509.68点,创2022年1月25日以来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步上涨,A股成交额连续两日超1.5万亿元 [1] - 大金融板块(券商、银行)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力量,券商ETF(512000)和银行ETF(512800)分别上涨1.28%和1.23%,银行ETF价格创历史新高 [1][11][13] - 地产板块显著反弹,地产ETF(159707)上涨3.36%,成交额激增192%,资金净申购2700万份 [1][6][8] 地产板块分析 - 中证800地产指数大涨超3%,成份股全线飘红,绿地控股涨停,新城控股涨超7%,滨江集团等涨超5% [5][6] - 政策面持续优化:上半年全国出台150余条公积金政策,包括异地互认、限购松绑、购房补贴等,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政策宽松力度加大 [7] - 机构预判下半年或迎拐点:中证800地产指数PB仅0.7倍,处于近10年13%分位,头部房企凭借"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策略或具弹性 [8][10] 大金融板块动态 **券商领域** - 红塔证券中报预告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5%-55%至6.51-6.96亿元,扣非净利润增40%-50%,中信证券预计行业上半年低基数下同比增速可观 [14][15] - 主题催化密集:香港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纳入港股通,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国泰君安国际获稳定币牌照,叠加成交量回升提振板块吸引力 [15] **银行领域** - 银行ETF(512800)年内涨幅达21.95%,国有四大行股价创新高,180价值指数中银行权重占比50%,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4%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 [11][19][20] - 华福证券指出股份制银行具备财务出清、估值修复空间大三重优势,净息差企稳和ROE回升预期强化配置价值 [19] 高股息策略表现 - 价值ETF(510030)标的指数180价值指数年内涨幅8.42%,跑赢上证指数(4.71%)和沪深300(1.91%),成份股中民生银行涨5.31%,工商银行等四大行创新高 [16][17][18] - 估值优势凸显:180价值指数PB为0.85倍,处于近10年40.51%分位,险资持续增配高股息资产,中航证券认为该类资产仍为险资核心标的 [22][23]
石油石化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5.25亿元,中国海油等9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45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10日上涨0 48% 申万所属行业中上涨的有18个 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房地产 石油石化 涨幅分别为3 19% 1 54% [1] - 石油石化行业位居今日涨幅榜第二 涨幅1 54% 所属个股共48只 其中上涨34只 涨停1只 下跌12只 [1] - 汽车 传媒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0 62% 0 54% [1] 资金流向 - 石油石化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5 25亿元 资金净流入个股25只 其中净流入超千万元的9只 [1] - 中国海油净流入资金居首 达4 40亿元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紧随其后 净流入分别为2 64亿元 5595 94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个股有9只 广汇能源净流出1 76亿元 岳阳兴长 中曼石油分别净流出3679 79万元 2754 40万元 [1] 个股数据 - 中国海油今日涨跌幅3 59% 换手率3 74% 主力资金流入44039 64万元 [1] - 仁智股份涨幅5 02% 换手率27 95% 资金流入2882 78万元 [1] - 广汇能源涨幅2 50% 换手率3 15% 但资金净流出17584 67万元 [2]
亮瞎眼!与众不同的大牛市
格隆汇· 2025-07-10 17:09
英伟达市值突破 - 英伟达盘中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公司,最终收涨1.8%,市值达3.974万亿美元(约28.61万亿元人民币)[2] - 英伟达市值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总和,相当于A股前20大个股市值之和,占整个A股市值的四分之一[4] -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首次达1万亿美元,2024年6月突破3万亿美元,年初因AI算力过剩质疑市值跌破3万亿后,6月反弹累计涨幅超20%[9] A股银行股表现 - 工农中建邮五大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带动沪指涨0.48%报3509点,成交1.52万亿元[1] - 中证银行指数2024年以来涨幅61.89%,超越纳斯达克100指数(37.18%)和SGE黄金9999(60.09%)[13] - 银行板块资金推动特征明显:一季度上市银行营收降1.72%、净利润降1.20%,但中央汇金增持、险资年增量超3500亿、银行ETF净流入42亿元(华宝银行ETF占31.9亿元)[16][18] 房地产板块异动 - 房地产板块尾盘大涨,华夏幸福等个股涨停,相关ETF涨幅超3.5%[20] - 市场预期地产刺激政策出台,板块本周四连阳,但行业数据全面回落[24] 其他市场数据 - A股前五大市值公司均为银行股:工商银行(2.88万亿元)、建设银行(2.58万亿元)、中国移动(2.43万亿元)、农业银行(2.21万亿元)、中国银行(1.88万亿元)[6] - 工业富联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印证AI算力需求爆发,其股价年初至今涨21.67%[7][9]
ETF盘中资讯|高股息猛攻,银行领涨,价值ETF(510030)大涨1.45%!机构:红利板块有望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39
高股息风格个股表现 - 高股息+低估值大盘蓝筹股代表产品价值ETF(510030)7月10日场内价格上涨1.45%[1] - 成份股中银行、非银金融、能源板块领涨:民生银行涨7.21%、中国海油与工商银行均涨超3%、招商银行等6只个股涨幅超2%[1] - 价值ETF实时交易数据显示现价1.118元,日内涨幅1.45%,IOPV(参考净值)1.1183元,流通盘1.6亿份[2] 180价值指数超额收益 - 180价值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7.44%,显著跑赢上证指数(4.22%)和沪深300指数(1.44%)[2][3] - 该指数近五年表现呈现V型反转:2020-2023年连续四年下跌(-3.17%至-11.74%),2024年大幅反弹27.09%[3] 估值与配置逻辑 - 180价值指数当前市净率0.85倍,处于近10年40.51%分位点,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4] - 行业认为红利资产优势来自三方面:政策鼓励分红、稳定现金流特性、中长期资金入市需求[4] - 上证180价值指数样本股包含60只高股息低估值蓝筹股,覆盖20只"中字头"企业及金融、基建、资源板块龙头[5]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机构预判股指仍有上升空间,主要基于中国产业创新动力增强和贴现率下降的内生逻辑[4] - 另有观点指出市场短期或维持震荡,主因基本面未现拐点、资金难以形成合力[3]
研判2025!中国液体石蜡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进出口情况及前景展望:下游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际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32
液体石蜡行业概述 - 液体石蜡是一种重要的烃类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惰性特性,广泛应用于润滑剂、化妆品基质、药品辅料及食品包装等领域 [1] - 根据馏分可分为轻质液体石蜡(C9~C13)和重质液体石蜡(C14~C16) [3] - 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密度0.86~0.905(25度),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 [5][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液体石蜡市场规模约18.34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20.39亿元 [1][17] - 主要需求驱动力来自护肤品、彩妆产品、润滑油、防腐剂等行业 [1][17]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约2959.07亿元,同比增长5.01%,间接推动液体石蜡需求 [1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石油,2024年中国原油产量2.13亿吨,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1.49% [13] - 中游通过蒸馏、裂化、精炼等工艺生产液体石蜡 [11] - 下游应用包括医药(泻药、药膏基质)、化妆品(护肤品、彩妆)、工业(润滑剂、防锈剂)等领域 [7][8] 进出口情况 - 2024年液体石蜡进口量13.8万吨(同比+32.83%),进口金额10.01亿元(同比+23.93%) [19] - 2024年出口量仅0.75万吨(同比-93.12%),出口金额0.87亿元(同比-93.42%) [19] - 2025年1-5月进口量5.15万吨,进口金额5.32亿元 [19] 主要企业格局 - 全球产能集中在亚洲,主要企业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抚顺石化等国内企业及埃克森等国际公司 [22][24] - 中国石油2024年炼油产品营收21708亿元(同比-4.79%),拥有大庆、锦州等多地生产基地 [25] - 中国石化2024年炼油业务营收14815亿元(同比-3.16%),炼油能力国内第一 [27] 技术发展趋势 - 加氢精制、分子筛脱蜡等工艺优化提升产品纯度,生物基液体石蜡研发推动绿色转型 [29] - 智能化生产技术(如AI参数优化)提高效率,催化技术创新降低能耗 [29] - 环保要求推动低硫、低芳烃产品开发,碳足迹管理成为重点 [30] 政策支持 - 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推动行业"智改数转网联" [8] - 2024年《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前突破绿色化、安全化关键技术 [8]
银华基金焦巍,规模蒸发 150 亿背后的操盘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14
基金经理焦巍的投资历程 - 焦巍是银华基金百亿基金经理,管理银华富裕主题基金,该基金是银华基金旗下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混合型基金,但近四年累计亏损80亿元,规模蒸发150亿元 [2] - 焦巍从业经历丰富,曾在中国银行、平安基金、大成基金等机构任职,早期管理产品跑赢大盘且回撤低于大盘 [3] - 加入银华基金后,焦巍改变投资方法,专注自下而上优选好公司,重点挖掘消费和医药行业 [3] 白酒投资策略的失败 - 焦巍将白酒作为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的"压舱石",常年占3-4成仓位,重仓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 [3] - 2020年首次买入酒鬼酒239.96万股,2021年加仓至840.03万股,平均成本约200元/股,但2022年酒鬼酒股价下跌34.54%,2023年清仓时股价跌破90元/股,单只股票亏损超6亿元 [4][6] - 类似操作出现在舍得酒业、青岛啤酒等个股上,2021-2023年基金最大回撤超50% [6] 仓促转型与策略调整 - 2021年四季度尝试军工和半导体行业,但遭遇军工指数腰斩 [7] - 2022年转向高股息红利股,重仓中国海油、兖矿能源、中国移动等,短期止跌但长期跑输基准 [7] - 2024年承认错失AI等科技投资机会,选择继续坚守红利策略 [7] 错失新消费机遇 - 2025年新消费指数(995013)年内累涨16.05%,远超传统消费板块(801273),但焦巍未参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公司投资 [8][9] - 焦巍认为新消费机会碎片化,坚持风格稳定比短期涨跌更重要,继续加大红利持仓 [9]
策略定期观点:胜率与赔率,胆量与耐心-20250709
国信证券· 2025-07-09 15:2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市场一波三折,两次主升浪后飘红收官,市值风格“以小为美”,成长价值偏均衡,大盘价值在特定时期表现占优,整体估值中枢抬升,杠铃策略表现抢眼 [3] - 全球股市维度排序为日本>美国>印度>越南>英国>德国>法国,美元呈“倒U”走势,亚太市场中日本领先,美国仍具投资价值,印度和越南估值劈叉,欧洲市场靠后,黄金长期看多 [3] - A股大势震荡偏强,6月以来上涨由估值驱动,胜率高但赔率收敛,收益正期望扩张依赖“大盘成长”风格崛起,长期市场中枢有望提升 [3] - 风格及行业上,杠铃策略延续,红利内部掘金,科技成长顺风,建议基于AH溢价做轮动、关注股息率和ROE波动低的品种、挖掘预期股息率高的资产,银行股估值重塑,科技成长关注补涨机遇 [3] - 中报前瞻显示,各行业分化前行,上游有色金属景气度高,中游制造部分行业有亮点,下游消费业绩能见度高,截至7月8日部分行业有企业披露中报预告 [3] 大盘上半年运行状况小结 市场走势 - 2025年上半年市场一波三折,两波主升后飘红收官,1月初下跌后反弹,4月受关税冲击调整后V型修复,5 - 6月估值先行指数创新高 [6] 风格表现 - 市值因子“以小为美”,微盘>小盘>中盘>大盘,成长价值风格偏均衡,大盘价值在特定时期表现占优 [10] 估值变化 - 整体估值中枢抬升,本轮上涨消灭“1 - 2倍PB”个股,底部估值标的消化,中低估值区间占比收缩,分位数转换明显 [18] 底仓与弹性板块 - 银行板块自5月以来累计涨幅超11%,光模块与PCB因需求爆发开启超额主升,创新药与新消费行情有起伏 [28] 全球视角:美国通胀的拖堂和降息的迟到 美元走势 - 美元面临“两难困境”,呈现与传统“微笑曲线”相反的“倒U”走势,反映全球对美元体系的结构性质疑深化 [39] 全球市场排序 - 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下半年排序为日本>美国>印度>越南>英国>德国>法国,各市场因宏观经济、估值、政策等因素表现不同 [49] 黄金观点 - 黄金长期看多,未来利好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贸易不确定性等,利空因素包括地缘缓和和利率高企,利多驱动因子高于利空 [54] 国内关键词:大金融、新消费、泛科技、顺周期 经济周期演绎 - 过去20年市场遵循“红利低估→科技成长→中游制造→内需消费”的演绎脉络,行业规律有隐匿突破 [66] 制造业和消费业“微笑曲线” - 中游制造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两新”提供拉平曲线机遇,消费分层是新趋势 [69] 日本消费案例 - 日本酒类消费变迁受年龄和收入结构影响,中年是消费主力,青年消费力提升 [70][73] 大金融估值修复 - 银行股估值重塑是广谱利率下行中的系统性重估,基本面净息差筑底,资金面有增量资金助力 [80] - 从“红利替债”角度看,银行是低波敞口,红利低波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轧差上升时超额收益提升 [81] 风格视角:杠铃延续,红利内部“掘金” 仓位配比 - 年初以来红利与微盘走强,按不同权重组合红利低波和微盘股指,红利微盘七三开最优 [88] 组合思路问题 - 传统红利指数面临从“真股息”到“伪红利”的漂移,Smart beta红利策略可能演变为“医药消费指数” [91][92] 组合思路建议 - 基于AH溢价维度利用A股红利低波和港股通红利低波指数做轮动,策略累计收益和超额收益可观 [96][97] - 关注股息率高于2.5%且ROE波动低的二级行业,炼化贸易等行业或有补涨机遇 [105] - 从资源类、周期类、金融稳定类红利中挖掘预期股息率大于4%的优质资产,如运营商等 [108] 中报前瞻 上游行业 - 煤炭价格承压,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钢铁短期收利有压力,修复挂钩政策;石油石化净利润增速预计为负;有色金属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基础化工收利增速在0轴上下 [110] 中游制造业 - 电力设备中新能源车电池盈利趋稳,风电受益装机放量,光伏短期博弈去产能;机械设备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个位数;汽车及零部件营收稳健,净利润或个位数增长 [114] 下游消费 - 食品饮料分化,啤酒饮料强者恒强,白酒承压;纺织服饰上下游分化,下游业绩更稳;轻工制造关注政策补贴和出口链;农业盈利改善,生猪价格企稳,动保行业回升 [118] TMT&支持服务行业 - 电子行业H1复苏,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通信运营商收入和利润正增长,光模块高景气;公用事业预计小幅降速,ROE稳定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