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

搜索文档
百济神州(688235) - 港股公告: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07 17:45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万美元[1] - 本月底香港联交所上市普通股已发行股份增544180股至1424803302股[2] - 本月底非指定股份已发行股份5亿股,较上月底无变化[2] - 本月底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人民币股份已发行股份无变化,为115055260股[2] - 本月内合共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544180股[7] 期权计划 - 2011期权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为909个,本月发行新股1300股[4] - 第四版2016期权及激励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为32004562个,新增26684619个[4] - 第五版2018员工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为0个,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3998286个[4] - 因与王晓东和欧雷强的期权协议本月发行新股542880股[6] - 本月行使与王晓东期权协议所得资金271440美元[6] 上市相关 - 公司证券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合规进行[9] - 公司已收取证券发行等应得款项[9] - 上市相关先决条件全部履行[9] - 批准证券上市买卖函件条件已履行[9] - 每类证券各方面相同[9] - 规定文件已存档,法律规定已遵行[9] - 所有权文件已发送或准备发送[9] - 上市文件物业交易完成,代价已缴付[9] - 债券等信托契约已制备签署并送呈存档[9] 其他 - 购回股份作库存时,事件日期指公司购回并持有日期[10]
好药,“熬”出来
点拾投资· 2025-07-07 15:47
创新药板块崛起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成为投资市场亮点,受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驱动,相关基金业绩突出,成为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关键驱动力[1] - 万得创新药概念指数涨超21%,恒生创新药指数涨超66%,港股创新药个股如荣昌生物年内涨幅达370%,科伦博泰生物-B涨幅超120%[4][9] - 上半年基金回报TOP10中7只为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创新药成为基金收益胜负手[6][8]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偏股基指数上涨7.86%,偏股混基金收益率中位数4.81%,75%偏股混合型基金实现正收益,主动权益基金重新跑赢宽基指数[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净值增长居上半年业绩榜首,其重仓股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一季度涨幅均超50%[4][5][9] 创新药ETF结构性机会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68.98%涨幅居ETF榜首,前10名ETF中创新药主题占主导,涨幅均超65%[12][13] - 创新药ETF重仓股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涨幅超50%,显示创新药对被动指数产品业绩的关键影响[12][13] 行业长期发展逻辑 - 创新药行业经历多年蛰伏后迎来爆发,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商业价值逐步凸显[14][15] - 汇添富基金自2010年起前瞻布局医药赛道,发行首只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形成长期投研能力护城河[18][21] 市场投资范式转变 - 2010年后A股从宏观驱动转向结构性机会主导,医药、消费、科技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向,与创新药崛起趋势吻合[19][20]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跌1.44%,成交额14.0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7 15:14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市场表现 - 7月7日收盘跌1.44%,成交额14.02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444.15亿元,日均成交金额22.21亿元 [1] - 今年以来122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963.10亿元,日均成交金额7.89亿元 [1] 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24年1月3日,全称为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 - 管理费率每年0.50%,托管费率每年0.10%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 现任基金经理马君自2024年1月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0.51% [1] 基金规模变化 - 截至7月4日最新份额为19.95亿份,最新规模为32.03亿元 [1] - 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5亿份和3.78亿元,份额增加404.69%,规模增加747.72% [1] 持仓情况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药明生物(11.47%)、百济神州(10.87%)、信达生物(9.60%)、康方生物(8.56%)、中国生物制药(8.13%)等 [2] - 其他重仓股包括石药集团(6.05%)、翰森制药(4.54%)、三生制药(3.49%)、再鼎医药(2.73%) [2]
港股医药ETF(159718)交投活跃,医疗创新ETF(516820)盘中整固,机构:创新药板块到了反击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51
港股医药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平安好医生领涨3.34%,环球医疗上涨1.84%,再鼎医药上涨1.76%,先健科技领跌 [1] - 港股医药ETF最新报价0.86元,近1年净值上涨71.46%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44%,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 [4] - 药明生物权重11.32%但下跌4.01%,百济神州权重10.67%下跌1.08%,康方生物上涨0.86%权重5.82% [6] 医疗创新ETF表现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天坛生物领涨2.63%,新产业上涨0.98%,新和成上涨0.87%,三生国健领跌 [2] - 医疗创新ETF最新报价0.35元,规模达14.78亿元 [2]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62%,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 [7] - 药明康德权重11.68%但下跌1.84%,恒瑞医药权重10.22%下跌0.54%,联影医疗上涨1.80%权重6.18% [9] 医药行业动态 -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 [1] - 长江证券指出下半年医药尤其是创新药板块将迎来反击,看好创新药出海提速和估值上升空间 [1]
政策助力+估值历史低位,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首破140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45
资金流入与规模增长 -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个月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9.28亿元,最新规模达140.98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该ETF成为全市场规模最早突破140亿元的创新药类ETF,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创新药类ETF [1] - 近1月日均成交额达76亿元,居同类产品首位,叠加T+0交易机制,为资金高效配置提供便利 [1] 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项支持政策,行业进入系统性扶持新阶段 [1] - 政策深化将加速药企从"仿创"向"首创"转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 - 国内创新药"国际化+自主可控"的双轮驱动逻辑正逐步兑现,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1] 业绩表现与估值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回报率达97.69%,在全市场932只非货ETF中排名前十 [2]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当前市盈率35.65倍,处于近5年18.8%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67.94%,集中覆盖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全球化创新药企 [2] 商业模式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一季度港股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额同比激增222%,印证"研发在中国,变现于全球"的商业模式已成规模 [2]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主要流向港股创新药、AI、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兼具"稀缺性+高弹性"特征,叠加政策红利与估值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3] 指数表现对比 - 港股创新药指数今年涨跌66.0%,市盈率36倍,处于发布以来38%分位数 [4]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今年涨跌16.1%,市盈率21倍,处于31%分位数 [4] - 港股通汽车指数今年涨跌21.1%,市盈率17倍,处于52%分位数 [6]
外资机构上半年调研A股公司近5000次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22:57
外资机构调研A股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外资机构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4766次 [2] - 深证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获外资调研次数均超过1000次 上证主板和北交所分别获629次和23次调研 [2] - 对冲基金Point72上半年以116次调研位列外资机构首位 调研标的覆盖84家公司 包括上证主板22家、深证主板34家、创业板7家、科创板20家及北交所1家 [3] 外资重点调研标的 - 汇川技术以485家外资机构调研量成为最受青睐公司 迈瑞医疗以299家次居第二 [3] - 澜起科技、奥普特、百济神州-U、中控技术、华明装备、华测检测等公司获超120家外资机构调研 [3] - Point72高频调研标的为小商品城、奥普特和汇川技术 [3] 外资机构对A股展望 -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市场反弹超预期 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信心强化推动韧性增强 [3] - 景顺预计以旧换新政策将从家电汽车扩展至消费电子 消费或成下半年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4] - 贝莱德关注内需、科技创新及优势出口企业 认为后者竞争优势验证后长期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4]
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排名揭晓!赵蓓、杨冬、何琦领衔百亿级!重仓创新药的郑宁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7-05 17:25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有3358位公募基金经理,收益均值为4.89%,中位数为0.93% [2] - 管理规模与收益呈负相关:100亿以上规模组收益均值2.5%,5-20亿规模组收益均值达5.93% [2] - 37位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超30%,主要分布在中小规模组 [3] 百亿规模组表现 - 805位百亿级基金经理平均收益2.5%,前20强门槛15.6% [3] - 广发基金吴远怡以32.19%收益夺冠,管理规模193.17亿元 [7] - 华泰柏瑞何琦管理307.58亿元QDII基金,重仓港股权重股,收益20.5% [8][9] 中小规模组亮点 - 50-100亿组中银基金郑宁以58.14%收益领先,重仓恒瑞医药等创新药公司 [16][17] - 20-50亿组平安基金周思聪收益57.27%,嘉实基金郝淼重仓创新药收益33.12% [20][21] - 5-20亿组华宝基金张金涛收益41.93%,恒越基金赵小燕重仓泡泡玛特收益39.1% [24][28][29] 行业配置特征 - 医药主题表现突出,多只TOP20基金重仓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17][22] - QDII基金在百亿组表现亮眼,前5强中2位主攻港股市场 [7][8] - 中小规模组配置更分散,涵盖创新药、科技硬件、消费等多元领域 [21][29]
扶持政策持续加码 创新药公司步入“收获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7-05 16:34
创新药行业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举措,涵盖研发、准入、支付等全链条支持 [2][5][9] - 20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等 [5][6] - 政策连贯性强化,如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扩大在2024年提出后,2025年《若干措施》明确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5][6][1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在研创新药管线覆盖全球40%的赛道(1300/3212个),其中22%的赛道研发进度全球第一 [10] - 创新药板块营收从2022年6412亿元增至2024年70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597亿元下滑至493亿元 [10][11] - 行业存在源头创新少、同质化严重、临床试验成本高、医保支付能力有限等问题 [5][9] 市场表现与趋势 - 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9月1002点涨至2025年6月1594点,涨幅59%,但前期上涨缺乏业绩支撑 [13] - 2025年6月起行业驱动逻辑或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部分企业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1][13] - 行业三大增长动力:老龄化带来的需求爆发、AI技术弯道超车、出海授权金额激增 [14] 企业动态 - 恒瑞医药2024年底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项临床试验全球开展 [9] - 龙头企业认为政策落地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但短期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9][13]
港股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创新药持续上攻,资金或面临“高低切”?
券商中国· 2025-07-05 07:08
港股市场表现 - 年内港股走势亮眼,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8.68%,跑赢纳指、标普、日经等全球主流权益市场指数 [2][3] - 港股主题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重仓创新药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85.64%的年内收益位居主动权益基金榜首 [2][4] - 港股经历两轮上涨:一季度受国内AI领域突破推动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布局,二季度在中美关税战预期消化及国家队稳市场背景下快速反弹 [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成为港股基金主要收益来源,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重仓股年内翻倍 [4] - 基金经理认为医药行业未来2~3年将展现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组合持续聚焦创新药及进口替代率高的设备耗材龙头 [4]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等QDII基金同样重仓创新药企业,如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港股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等高股息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估值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6] - 恒生A/H溢价指数约为130点,显示港股估值优势仍存,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收窄A/H价差 [6]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远低于纳斯达克指数,港股通互联网和医疗板块因AI商业化及创新药发展估值快速修复 [6] 资金流向与配置 - 中金测算年内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亿—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港股在分红、新消费、AI科技及创新药领域更具优势 [7] - 国内过剩流动性推动南向资金长期配置需求,港股处于"资金盛+资产荒"的结构性行情中 [6][7] - 华夏基金认为资金可能转向拥挤度较低的板块,恒生科技估值有望持续提升,高弹性特性具备向上动能 [8] 下半年投资主线 - 中欧基金关注三条主线:高确定性低估值资产(如港股央企建筑、保险)、创新敏感型资产(如互联网、电子)、全球通胀型资产(如电解铝、黄金) [8] - 博时基金看好消费领域(宠物、医美、免税)、科技板块(互联网巨头)及红利板块(银行、能源、电信) [9] - 创新药到达高位后,公募认为资金可能转向其他板块,如港股科技、消费细分领域等 [2][8]
速递|阿里健康推出“科学减重标准” 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8:19
全民减重趋势 - 国家推动减重行动,将体重管理提升为公共卫生课题,强调超重与肥胖对健康的重大影响[2]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即每3个成年人有1人超重,每6个成年人有1人肥胖[5] - 体重超标与200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 科学减重标准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提供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的规范方案[3] - 减重应依据BMI数值:BMI≥28为肥胖人群,BMI≥24为超重人群且伴有相关合并症需干预[7] - 科学减重设定阶段性目标:3个月至少瘦3%、6个月至少瘦5%[7] - 标准强调个性化方案和长期健康管理,非无门槛瘦身指南[7] 企业减重服务 - 阿里健康联合礼来、信达、银诺等药企推出科学减重计划,提供一对一专属医生答疑和药师服务[9] - 阿里健康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不瘦必赔"服务,为用户提供最高5000元保障[12] - 公司基于慢病管理专业积累,旨在解决用户信息不对称和方法不科学的核心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