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济神州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排名揭晓!赵蓓、杨冬、何琦领衔百亿级!重仓创新药的郑宁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7-05 17:25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有3358位公募基金经理,收益均值为4.89%,中位数为0.93% [2] - 管理规模与收益呈负相关:100亿以上规模组收益均值2.5%,5-20亿规模组收益均值达5.93% [2] - 37位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超30%,主要分布在中小规模组 [3] 百亿规模组表现 - 805位百亿级基金经理平均收益2.5%,前20强门槛15.6% [3] - 广发基金吴远怡以32.19%收益夺冠,管理规模193.17亿元 [7] - 华泰柏瑞何琦管理307.58亿元QDII基金,重仓港股权重股,收益20.5% [8][9] 中小规模组亮点 - 50-100亿组中银基金郑宁以58.14%收益领先,重仓恒瑞医药等创新药公司 [16][17] - 20-50亿组平安基金周思聪收益57.27%,嘉实基金郝淼重仓创新药收益33.12% [20][21] - 5-20亿组华宝基金张金涛收益41.93%,恒越基金赵小燕重仓泡泡玛特收益39.1% [24][28][29] 行业配置特征 - 医药主题表现突出,多只TOP20基金重仓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17][22] - QDII基金在百亿组表现亮眼,前5强中2位主攻港股市场 [7][8] - 中小规模组配置更分散,涵盖创新药、科技硬件、消费等多元领域 [21][29]
扶持政策持续加码 创新药公司步入“收获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7-05 16:34
创新药行业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举措,涵盖研发、准入、支付等全链条支持 [2][5][9] - 20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等 [5][6] - 政策连贯性强化,如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扩大在2024年提出后,2025年《若干措施》明确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5][6][1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在研创新药管线覆盖全球40%的赛道(1300/3212个),其中22%的赛道研发进度全球第一 [10] - 创新药板块营收从2022年6412亿元增至2024年70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597亿元下滑至493亿元 [10][11] - 行业存在源头创新少、同质化严重、临床试验成本高、医保支付能力有限等问题 [5][9] 市场表现与趋势 - 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9月1002点涨至2025年6月1594点,涨幅59%,但前期上涨缺乏业绩支撑 [13] - 2025年6月起行业驱动逻辑或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部分企业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1][13] - 行业三大增长动力:老龄化带来的需求爆发、AI技术弯道超车、出海授权金额激增 [14] 企业动态 - 恒瑞医药2024年底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项临床试验全球开展 [9] - 龙头企业认为政策落地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但短期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9][13]
港股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创新药持续上攻,资金或面临“高低切”?
券商中国· 2025-07-05 07:08
港股市场表现 - 年内港股走势亮眼,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8.68%,跑赢纳指、标普、日经等全球主流权益市场指数 [2][3] - 港股主题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重仓创新药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85.64%的年内收益位居主动权益基金榜首 [2][4] - 港股经历两轮上涨:一季度受国内AI领域突破推动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布局,二季度在中美关税战预期消化及国家队稳市场背景下快速反弹 [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成为港股基金主要收益来源,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重仓股年内翻倍 [4] - 基金经理认为医药行业未来2~3年将展现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组合持续聚焦创新药及进口替代率高的设备耗材龙头 [4]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等QDII基金同样重仓创新药企业,如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港股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等高股息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估值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6] - 恒生A/H溢价指数约为130点,显示港股估值优势仍存,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收窄A/H价差 [6]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远低于纳斯达克指数,港股通互联网和医疗板块因AI商业化及创新药发展估值快速修复 [6] 资金流向与配置 - 中金测算年内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亿—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港股在分红、新消费、AI科技及创新药领域更具优势 [7] - 国内过剩流动性推动南向资金长期配置需求,港股处于"资金盛+资产荒"的结构性行情中 [6][7] - 华夏基金认为资金可能转向拥挤度较低的板块,恒生科技估值有望持续提升,高弹性特性具备向上动能 [8] 下半年投资主线 - 中欧基金关注三条主线:高确定性低估值资产(如港股央企建筑、保险)、创新敏感型资产(如互联网、电子)、全球通胀型资产(如电解铝、黄金) [8] - 博时基金看好消费领域(宠物、医美、免税)、科技板块(互联网巨头)及红利板块(银行、能源、电信) [9] - 创新药到达高位后,公募认为资金可能转向其他板块,如港股科技、消费细分领域等 [2][8]
速递|阿里健康推出“科学减重标准” 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8:19
全民减重趋势 - 国家推动减重行动,将体重管理提升为公共卫生课题,强调超重与肥胖对健康的重大影响[2]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即每3个成年人有1人超重,每6个成年人有1人肥胖[5] - 体重超标与200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 科学减重标准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提供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的规范方案[3] - 减重应依据BMI数值:BMI≥28为肥胖人群,BMI≥24为超重人群且伴有相关合并症需干预[7] - 科学减重设定阶段性目标:3个月至少瘦3%、6个月至少瘦5%[7] - 标准强调个性化方案和长期健康管理,非无门槛瘦身指南[7] 企业减重服务 - 阿里健康联合礼来、信达、银诺等药企推出科学减重计划,提供一对一专属医生答疑和药师服务[9] - 阿里健康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不瘦必赔"服务,为用户提供最高5000元保障[12] - 公司基于慢病管理专业积累,旨在解决用户信息不对称和方法不科学的核心问题[9]
国产GLP-1创新药玛仕度肽国内开出首方
第一财经· 2025-07-04 17:56
信达生物GLP-1类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商业化进展 - 信达生物GLP-1类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于7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脂肪肝的患者开具处方 [1] - 该药物在全国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1]
康方生物首个双抗ADC药物临床入组!恒生医疗ETF(513060)午后翻红涨近1%,近1周新增规模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04 13:46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1 19% 成分股中华昊中天医药-B上涨16 34% 康方生物上涨8 67% 云顶新耀上涨6 95% [3] - 恒生医疗ETF上涨0 86% 最新价报0 59元 近1周累计上涨3 57% [3] - 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2 00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盘中换手18 66% 成交15 16亿元 [3] 个股及产品动态 - 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首个双抗ADC药物AK146D1完成Ia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 获美国FDA 澳大利亚TGA和中国药监局批准 [3] - 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1 91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最新融资买入额2 91亿元 融资余额2 77亿元 [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46% 包括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 药明生物等 [5] 行业趋势与估值 - AI有望重塑新药研发和医疗服务模式 涵盖病理研究 药物研发等环节 2025年相关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27 68倍 处于近3年9 59%分位 估值低于历史90 41%的时间 [5] - 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0 069% 跟踪精度最高 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5% [5]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18 78%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 34% 最长连涨5个月 涨幅46 5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82%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 73% 夏普比率1 85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5% 回撤后修复天数43天 [4][5]
长春高新IL-1β单抗获批上市,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7-04 13:41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13:15,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上涨1.56% [1] - 成分股神州细胞(688520)上涨14.55%,荣昌生物(688331)上涨12.37%,上海谊众(688091)上涨8.67% [1]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1.62%,最新价报1.13元,近1周累计上涨2.88% [1]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EGFRXHER3双抗ADC(iza-bren)在鼻咽癌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 [1] - 该产品为全球首款进入III期的双抗ADC,10项适应症临床中5项获突破性疗法,上市进程加速 [1] 长春高新新产品获批 - IL-1β单抗(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针对急性痛风百亿蓝海市场 [2] - 对比现有疗法起效快且复发率低,全球仅诺华竞品,格局良好 [2] - 该产品将丰富公司成人自免领域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 [2] 行业政策动态 - 政策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向创新药研发开放,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开发数据产品 [2] - 此举可帮助企业精准定位高发疾病和临床短缺领域,减少研发资源错配,预计大幅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 [2]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构成 - 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生物医药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百济神州、惠泰医疗等 [3]
每日投资策略-20250704
招银国际· 2025-07-04 11:27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全球主要股市、港股分类指数表现进行分析,解读美越关税协议对科技行业影响,点评百济神州等公司情况,还提及中国、日本、美国等不同市场的经济和政策动态及对股市的影响 [2][3][5] 行业点评 科技行业 - 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提前一周于7月9日的最后期限,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商品征20%关税,对原产其他国家商品征40%“转运”关税(4月宣布税率为46%),越南给予美国产品零关税进入其市场待遇,短期内为苹果供应链消除重大不确定性,预计美国收入占比高且在越南有产能的公司如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鸿腾精密短期内将正面反应 [2][6] 中国市场 - 中国股市涨跌互现,港股下跌,可选消费、资讯科技与金融领跌,医疗、材料与工业上涨;A股上涨,医疗、信息技术与可选消费领涨,能源、公用事业与通讯服务下跌;工信部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去产能利好行业龙头,利空下游客户;中美贸易冲突降温,美方解除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出口限制,但不改变中美战略竞争和中国加快国产替代产业政策;6月财新服务业PMI降至50.6创去年四季度以来最低,需求扩张速度放缓,就业重现收缩,销售价格显示通缩压力上升,企业盈利压力较大,预计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主题可能是稳地产、促消费与去产能 [5] 日本市场 - 日本30年国债拍卖需求强劲,投标倍数创2月以来新高,但日债收益率走高,新首相在国会选举前提出加薪和1千万亿日元刺激承诺,加剧市场对政府债务上升担忧;2025财年工资谈判以5.25%平均涨幅收官,超2024财年5.10%涨幅,创34年来最高增幅,支撑日本中期再通胀和央行再加息逻辑,但短期内因关税冲击和内需走弱,央行可能观望,加息或推迟至明年1月;日经225指数去年7月创新高后盘整,今年涨幅显著跑输美欧中股指 [5] 美国市场 - 美股延续上涨,信息技术、金融与工业领涨,材料、医疗与地产跑输;非农就业超预期显示经济衰退风险较小,“大漂亮”法案涉险过关将增加财政赤字,提振美股但打击美债;非农就业超预期延长美联储观望期,市场对近期降息预期大降,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反弹,黄金下跌;“大漂亮”法案削减医疗补助1万亿美元,影响1100万美国人,短期利空医疗板块;Datadog因被纳入标普500成分股而大涨 [5] 其他行业 - 5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单价同比骤降约20%,出口量仅减少3.9%,日本车企降价维持市场份额损害利润,但降低关税对美国通胀传导,可能强化白宫坚持关税政策立场;原油下跌,地缘冲突有缓和迹象,美国可能下周与伊朗谈判,俄美元首通话讨论中东局势、俄乌谈判等,同时OPEC+可能讨论8月增产石油41.1万桶/日;铜价逼近年内新高,市场可能演绎逼空行情 [5] 公司点评 百济神州 - CDK4抑制剂BGB - 43395展示出良好血液学安全性,得益于更优CDK4/CDK6选择性,减少CDK6介导及非靶向毒性,在剂量优化队列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9.7%,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在剂量优化组为8.2%,剂量递增组为16.2%,显著低于其他已批准的CDK4/6抑制剂及辉瑞的CDK4抑制剂atirmociclib,腹泻发生率(≥3级)为5.4% - 8.2%,高于atirmociclib等;目前评估其疗效尚早,随访时间有限,响应数据不成熟,在剂量递增研究中客观缓解率为11%(2/19),因中位随访时间仅3.0个月,目前ORR不足以得出结论,KOL认为随随访时间延长响应率有望改善,疾病控制率55.6%(15/27)可能是疗效早期信号,公司计划4Q25启动二线HR + /HER2 - 乳腺癌的三期研究,规划一线治疗三期试验 [6][7] - 血液肿瘤领域产品管线竞争力强,泽布替尼在CLL一线及复发/难治患者中持续领跑新处方数,成美国销售额最高的BTK抑制剂;Sonrotoclax相较于venetoclax有差异化优势,包括更强疗效与选择性、更短半衰期,可减少药物蓄积并简化肿瘤溶解综合征监测,临床开发推进迅速,Sonrotoclax + 泽布替尼联合用于一线CLL的三期研究已于今年2月完成入组,还启动了R/R MCL和R/R CLL的三期试验,计划开展多发性骨髓瘤的三期研究,已向中国监管机构提交sonrotoclax用于R/R MCL和R/R CLL的新药申请,预计2H25递交R/R MCL全球上市申请,相关关键数据亦将在2H25公布;BGB - 16673(BTK CDAC)有望取得全球领先地位,计划2H25启动全球三期头对头优效性研究,比较与pirtobrutinib在CLL患者中的疗效,2026年为BGB - 16673在CLL中提交加速批准申请 [8] - 多款产品预计2H25进入概念验证阶段,有望实现2025年GAAP下的运营收入盈亏平衡目标,维持买入评级和359.47美元目标价 [9]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给出吉利汽车、小鹏汽车、中联重科等多家公司评级、股价、目标价、上行/下行空间、市盈率、市净率、ROE、股息率等信息,均为买入评级 [10]
港股医药ETF(159718)近一年上涨近70%,医疗创新ETF(516820)多只成分股飘红,机构:关注国产公司出海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7-04 11:10
港股医药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康方生物领涨3.86%,云顶新耀上涨3.04%,药明合联上涨2.91% [1] - 港股医药ETF最新报价0.86元,近1年净值上涨67.88%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44%,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权重居前 [7][9] 医疗创新ETF表现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微涨0.01%,成分股百利天恒上涨2.48%,康弘药业上涨2.47%,恒瑞医药上涨1.87% [5] - 医疗创新ETF最新报价0.35元,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62%,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权重居前 [10][12] 阿斯利康潜在交易 - 阿斯利康正与SMMT接触,商讨潜在150亿美金级别交易,可能布局PD1*VEGF赛道 [1] - 公司2025年预计产生140亿经营性现金流,目前持有现金55亿,负债225亿,杠杆率稳健 [1] - 公司肿瘤药物布局完善但缺少优质IO资产,PD(L)1*VEGF可填补产品线空缺 [1] PD(L)1*VEGF赛道分析 - 海外市场仍是蓝海,除SMMT、BNTX&BMS外其他MNC处于同一起跑线 [2] - PD(L)1已获批42个适应症,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或达1000亿 [2] - 康方生物、普米斯生物在国内启动CRC、PDAC等适应症探索,全球仅3个适应症进入III期临床 [2] - ROG、ABBV、NVS等公司均可能布局该赛道,ABBV和LLY已公开表达兴趣 [3]
易方达创新药ETF联动港股新指数,2025 年政策红利下的投资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7-04 10:59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调整方案 [1] - 丙类医保目录试点加速 CAR-T药品连续三年纳入"沪惠保"且最高赔付5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获批1类创新药近40种 全年或突破50种 [2] 行业趋势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完成"纯度革命" 剔除5家CXO公司后成份股100%聚焦创新药龙头 年内涨幅达67% [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额 [2] - 创新药行业从"代工"向"专利"转型 新指数通过排除CXO/研发投入打分/半年调仓三重筛选确保纯度 [1] 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跟踪的指数成份股包含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 近期资金净流入超1700万元 [3] - 持仓企业海外销售额同比增120% [3]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规模超4亿元 覆盖恒瑞医药等A股全产业链龙头 [3] 产品布局 - 医药ETF(512010)规模超200亿元 其中创新药占比35% 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3] - 易方达通过恒生创新药ETF(纯血标的)和创新药ETF(全产业链)形成双轨布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