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epSeek
icon
搜索文档
Microsoft is bringing Elon Musk's AI models to its cloud
TechXplore· 2025-05-20 03:43
微软AI生态合作 - 微软将xAI的Grok 3及Grok 3 mini模型纳入Azure AI Foundry平台 扩大AI模型选择范围[3][11] - Azure云服务已提供超过1900种AI模型变体 包括OpenAI Meta和DeepSeek等合作伙伴模型[5] - 平台仍缺少谷歌和Anthropic等知名AI公司的模型[5]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 微软与亚马逊 谷歌在云计算租赁算力市场激烈竞争 争夺AI应用构建和部署平台地位[4] - 竞争焦点集中在托管最新AI模型和构建精密使用管控系统[4] - 公司AI套件(含云基础设施和AI应用)年收入预计达130亿美元[12] 开发者工具与标准建设 - 在Build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模型性能排行榜 自动模型选择工具及企业自建AI模型服务[9][10] - Windows系统及其他产品将支持Anthropic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交互标准[6] - 微软与GitHub加入MCP指导委员会 推动AI系统交互标准化[7] AI战略投资与产品整合 - 通过对OpenAI的重大投资巩固AI工具领导地位 将AI深度集成至企业办公和开发者产品[8] - 重点开发代理管理产品 帮助AI工具代表用户执行操作[6] - 技术高层强调需实现AI代理与万物互联的能力[7]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非人类智能”崛起将重塑全球格局
36氪· 2025-05-19 19:31
非人类智能的觉醒时刻 - 2016年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下出人类2500年历史从未出现过的"神之一手",标志着AI革命起点 [4] - AI技术已从语言生成快速演进至战略决策阶段,强化学习突破使AI具备规划能力 [5][6] - 当前AI系统能在15分钟内生成深度技术论文,调用庞大计算资源完成复杂任务 [6] AI三大核心挑战 - 能源瓶颈:美国需新增90吉瓦电力(相当于90座核电站),中东和印度正建设5-10吉瓦数据中心 [7] - 数据枯竭:公开数据几乎耗尽,下一阶段需AI生成数据 [8] - 知识边界突破:现有AI基于人类既有知识,需实现跨领域迁移创造"新知" [8][9] AI安全与治理 - 行业共识需建立"断电"机制应对三种风险场景:递归自我改进/武器控制权/自我复制 [10][11] - 中美AI竞争呈现"核威慑"态势,开源技术扩散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12][13] - 超级智能竞赛中6个月领先可能形成不可逆优势,引发先发制人风险 [14] 中美AI竞争格局 - 美国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中国通过算法优化在有限算力下开发出DeepSeek等优秀模型 [13] - 美国主导封闭系统,中国可能成为开源AI领导者,技术扩散带来安全挑战 [13] - 中美是唯二能投入数百亿美元进行AI竞赛的国家,将决定未来全球格局 [16] AI应用前景 - AI可降低药物研发成本,识别所有人类药物靶点并开放数据 [20] - 教育领域可实现个性化AI导师,医疗领域可普及基层AI医生助手 [21] - AI驱动生产力年均增长或达30%,重塑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模型 [22] 行业转型趋势 - AI将彻底改变商业流程,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协作完成任务 [6] - 中间件行业面临消亡,AI系统可直接接入数据库完成复杂操作 [25] - 所有职业都将被AI重塑,拒绝采用AI工具者将失去竞争力 [24]
Wall Street Breakfast Podcast: Alibaba Dips On Reported Apple AI Scrutiny
Seeking Alpha· 2025-05-19 19:00
阿里巴巴与苹果AI合作受审查 - 阿里巴巴股价在香港盘中下跌4.8%,领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因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对公司与苹果的AI合作提出审查[6] - 合作涉及阿里巴巴AI技术整合至苹果iPhone中国版,但该计划面临美国政治阻力[6] - 此前阿里巴巴季度营收未达预期,且2月董事长蔡崇信曾确认与苹果的AI技术合作[7] 苹果在华业务动态 - 苹果中国区销售额在3月29日结束的季度下降2.3%,面临小米和华为等本土竞争对手压力[9] - 除阿里巴巴外,苹果还考虑与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及DeepSeek合作中国版Apple Intelligence,但DeepSeek因资源不足被排除[8] 通用汽车反对加州电动车禁令 - 通用汽车动员员工游说美国参议员,要求推翻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该政策已被其他11州采纳[10]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条件不支持该政策,可能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及 affordability,尽管其2021年曾设定2035年停售燃油车目标[11] 中国对进口塑料实施反倾销税 - 中国对来自美欧日台的POM共聚物征收反倾销税,美国产品税率最高达74.9%,欧盟产品税率为34.5%[12][13] - 该材料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领域,调查认定进口产品存在低价倾销损害国内产业[13] 科技行业重要会议 - COMPUTEX 2025聚焦AI主题,英伟达CEO黄仁勋、高通CEO安蒙等将发表主题演讲,Arm、英特尔等公司高管参与[16] - 微软Build大会将展示Copilot、Windows/Azure的AI整合及开发工具演示[16] 其他市场动态 - Reddit股价盘前跌6%,因富国银行下调评级至"均配",指谷歌AI搜索加速导致用户流失[16] - Coinbase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Shopify加入纳斯达克100指数[16]
谷歌CEO皮查伊回应“谷歌已死”论:AI决定未来,中国竞争力不容忽视
36氪· 2025-05-19 18:44
AI战略与搜索转型 - 谷歌正从传统搜索转向"跟随用户"的智能助手模式,产品将更具预测性和个性化,甚至在用户提问前提供信息 [3] - AI概览功能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15亿,AI模式下的查询平均长度是传统搜索的2-3倍 [7][9] - 公司自2015年起定位为"AI优先",通过收购DeepMind和启动Google Brain项目奠定基础,Transformer架构模型显著提升搜索质量 [6][7] 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 - 自研TPU芯片已迭代至第七代,构建全栈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大规模低延迟AI服务,2025年计划750亿美元资本支出中过半用于Google Cloud [13][14] - Gemini 2.5系列模型凭借基础设施优化实现高性价比服务,Flash模型在性能与成本效率上处于行业帕累托前沿 [13][14] - 采用双轨芯片策略:同时使用英伟达GPU和自研TPU,内部主要用TPU训练部署Gemini模型 [15]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AI概览广告收益已达传统搜索水平,证明AI搜索具备可持续商业模式,计算成本过去18个月显著降低 [9] - Gemini App月活3.5亿,但嵌入搜索的AI概览才是全球使用最广的生成式AI应用,ChatGPT月活6亿的对比存在偏差 [7][8] - 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显示中国技术前沿实力,其模型效率优化方向与谷歌策略部分吻合 [21] 未来计算平台布局 - AR眼镜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语音与多模态交互将使人机交互更自然,公司持续投入Pixel系列和Waymo等硬件项目 [18][19] - 量子计算处于类似2015年AI的技术曲线阶段,预计3-5年内实现超越经典计算的现实应用 [25] - 机器人技术临近"魔法时刻",Gemini机器人项目整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计划推出开放平台操作系统 [26][28] 业务生态与长期战略 - YouTube与Google Cloud合并营收达1100亿美元,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和企业软件提供商之一 [10][11] - Alphabet结构以基础技术扩展为核心,Waymo、Isomorphic等业务共享Gemini和AI技术主线 [31] - X实验室持续孵化突破性项目,如Waymo和Google Brain早期版本均源于此 [31] 能源挑战与全球竞争 - 电力成为AI发展核心瓶颈,太阳能+储能电池和核能是重点方向,当前云计算业务已受能源限制影响 [22][24] - 中国2040年发电量或达美国4倍,能源基础设施速度将决定AI算力扩张天花板 [22][23] - 公司长期投资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遵循"长期积累+非线性爆发"路径 [25][26]
每周一问大模型 | 基模“五强”谁最水,谁最强?
搜狐财经· 2025-05-19 15:26
中国基础大模型五强竞争格局 - 字节跳动、阿里巴巴、阶跃星辰、智谱AI和DeepSeek被列为国产基础大模型领域的核心力量,形成"基模五强"竞争格局 [1] 阿里巴巴 - 综合实力最强,通义千问模型在MMLU、CMMLU等权威评测中排名靠前,Qwen-72B能与GPT-4正面抗衡 [47][53] - 开源生态领先,Qwen系列在Hugging Face上持续维护,下载量超3亿次,社区活跃度高 [47][64] - 商业化能力突出,通过阿里云"百炼平台"服务超29万家企业,API调用量高 [61] - 资金投入巨大,近三年AI战略投入达3800亿元人民币,未来三年计划继续投入3800亿元 [39][61] - 技术布局全面,覆盖文本、图像、视频、语音等多模态领域 [64] 字节跳动 - 生态整合能力强,依托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将AI嵌入内容推荐、协同办公等场景 [61] - C端落地领先,豆包APP日活跃用户数高,月活超1亿,产品交互体验优于竞品 [50][61] - 资金投入充足,2025年拨出超1500亿元战略支出,张一鸣亲自推动AI战略 [39][61] - 多模态能力覆盖电商、医疗、教育等场景,视频生成工具"即梦"在电商直播、虚拟偶像场景落地 [9][61] - 技术团队强大,整合光年之外、零一万物等团队,吸纳吴永辉等技术大牛 [39][61] DeepSeek - 技术突破显著,DeepSeek-R1在代码能力上超过Gemini 2.5,推理性能接近甚至超越其他模型 [39] - 极致性价比,训练成本仅为行业头部1/10,API定价低至OpenAI的1/30 [24][61] - 工程创新突出,通过降秩KV矩阵、混合专家架构优化计算效率 [24] - 开源策略获得开发者青睐,DeepSeek-Coder等模型性能极强,在GitHub社区影响力迅速上升 [39][47] - 在LMSYS Org榜单中数学、代码生成任务排名第一 [24] 阶跃星辰 - 多模态技术领先,发布22款基座模型,其中16款为多模态模型,覆盖文本、图像、视频、语音、音乐等 [11][24][39] - 视频生成技术突出,Step-Video-T2V为全球参数量最大、性能最优的开源视频生成模型 [61] - 商业化增长迅速,2024年多模态API调用量增长45倍,聚焦智能体与终端结合 [13] - 获得头部客户,在智能终端领域与OPPO、吉利、智元机器人等合作 [13][24] - 融资顺利,B轮融资数亿美元,有上海国有资本等强力支持 [39] 智谱AI - 政企市场优势明显,中标32个政府及企业项目,金额达1.29亿元,覆盖金融、医疗、政务等20余行业 [14][24] - 学术背景深厚,背靠清华大学,GLM系列模型在中文问答、代码生成等领域表现优异 [14][21] - 商业化收入增长显著,年增长超100%,是首个启动IPO的大模型公司 [14] - 技术布局全面,构建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全栈产品体系 [24] - 开源策略启动较晚,计划2025年启动,生态建设落后于阿里巴巴 [12] 未来竞争焦点 - 智能上限竞争,聚焦模型推理能力、长链思维链突破,如DeepSeek的RL机制、阶跃的多模态融合 [15][23] - 多模态与智能体落地,多模态能力是AGI基础,智能体落地将决定技术溢出价值 [23] - 商业化路径验证,需要持续验证开源生态、垂类场景、性价比策略的市场接受度 [23] - 成本控制关键,DeepSeek的工程优化、阿里的算力基建将是规模化决胜关键 [15] - 技术架构突破,阶跃星辰需要解决多模态理解与生成一体化架构难题 [11][13] 行业竞争排名 - 综合实力排名:阿里巴巴最强,字节跳动次之,DeepSeek和阶跃星辰最具潜力,智谱AI相对短板 [15][44][64] - 技术专长排名:DeepSeek在数理推理领域领先,阶跃星辰在多模态技术突出,阿里巴巴在开源生态领先 [20][33][44] - 商业化能力排名: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商业化成熟度最高,智谱AI在政企市场有优势,DeepSeek商业化路径待验证 [15][22][61]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走向世界 创投行业大有可为
新浪财经· 2025-05-19 15:09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 - 中国出口结构显著升级,机器、机械、电气设备及消费电子成为第一大品类,占出口总额42%,车辆、航空、船舶运输成为增长最快领域[2] - 新能源电动车展现全球竞争力,科技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但尚未突破50%[9][10] - 中国AI企业如DeepSeek实现技术突破,模型性能接近国际顶尖水平(如OpenAI o1),成本仅为三十分之一,差距缩短至2-3个月[5][6][7]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 - DeepSeek开源模型V3和R1引发全球关注,带动阶跃星辰、面壁智能等四家中国AI初创公司被国际媒体聚焦[6] - 生物医药领域从License-in转向License-out,2024年全球大药企30%新药授权来自中国企业,2019年该数字为0[8] - 制药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以更低成本快速创新,跻身世界先进水平[8] 科技企业国际化案例 -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影石创新(运动相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达80%[10] - 比亚迪、宁德时代、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但未达美国科技巨头50%以上的水平[9][10] 创投行业的作用与投资机会 - 创投资本聚焦高风险高回报领域,90%以上投向科技创新(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12] - 2010年后全球市值超千亿美元的7家初创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凸显中国创新潜力[13] - 未来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普及(2025年转折点)、生物医药(老龄化驱动)、再生能源(科技主导的新能源体系)[14] 资本市场与产业协同 - 创投机构通过输送优质拟上市企业、参与公司治理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深交所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14][15]
启明创投邝子平:5年从0到30% 中国生物制药成为全球License-out新高地
新浪财经· 2025-05-19 15:09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化发展 - 中国生物制药领域以更快速度和更低成本创造世界先进医药制品 2024年全球大药企License-in的30%来自中国生物医药创业企业 而2019年该数字为0 [7] - 中国AI能力达到全球第一阵营 DeepSeek模型推理效果媲美OpenAI o1 但成本仅为三十分之一 中美AI技术差距缩短至2-3个月 [5][6] -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 机械电气设备成为第一大出口品类占比42% 新能源车等运输设备增长最快 [8]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进程 - 中国科技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普遍低于50% 但增速显著 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 宁德时代 字节跳动等 [8] - 新兴科技企业如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全球销量第一) 影石创新(海外收入占比80%)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全球领先)实现细分领域突破 [9][10] - 美国科技巨头海外收入占比普遍超50%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8] 创投行业与科技创新协同 - 中国创投行业特性为高风险容忍与长期价值锚定 主要投向AI 先进制造 医疗健康 新能源等领域 [11] - 全球2010年后创立且市值超千亿美元的7家企业中6家来自中国 显示中国创投市场的高回报潜力 [12] - 重点投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生物医药创新 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等 [13] 行业突破性案例 - DeepSeek开源模型V3和R1引发全球关注 成本优势达国际同类产品的三十分之一 [5]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点名阶跃星辰 面壁智能等4家AI初创公司 显示中国AI集群竞争力 [6] - 《华尔街日报》将中国生物制药突破类比为"DeepSeek时刻" 反映行业跨越式发展 [7]
施罗德投资Gopi Mirchandan: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对算力需求大幅提升,云计算、芯片迎来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4:3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 - 中国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领域取得巨大发展,以DeepSeek为代表的企业推动行业进步,快速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 [1] - AI开放模型降低计算成本,使更多中国公司能够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DeepSeek展示低成本人工智能培训的可能性,无需高端硬件支持 [1] - 消费者对生成式AI的兴趣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投入 [1] - 通用生成式AI能执行类似人类的任务,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服务式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自动驾驶车辆将快速推动行业发展 [3] - AI智能体和机器人运行需要巨大算力及算力中心,预计云算力需求将大幅提升,硬件和芯片提供商将受益 [3] 半导体与IT行业 - 通用生成式AI和机器人的发展对半导体和IT行业至关重要,算力需求增长将推动硬件和芯片市场 [3] - 确保算力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对维持AI和机器人领域的进展和发展十分关键 [3] 可持续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 - 施罗德成立中国可持续基础设施团队,专注于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结合全球专长与本地需求助力中国环境提升 [4] - 施罗德作为"超级联络人"帮助外资企业在中国实现供应链脱碳和净零目标 [4] - 施罗德公布中国可再生能源策略,包括苹果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旨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现金流和正面环境影响 [4]
邢自强:中国产业链凤凰涅槃显成效,AI 引领科创重估,产业链集群优势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5-19 11:26
中国AI产业发展优势 - 中国是除美国外唯一能在AI软硬件全链条实现闭环的经济体,涵盖GPU、算力算法、基础设施到软件应用及企业端生产力提升[1] - 全球AI产业人才近半来自中国,每年有300多万工程师专业毕业生支撑算法研发[1] - 中国绿电比例上升,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基础设施发电能力领先[1] - 巨量数据资源和市场对新应用场景的积极拥抱为AI发展提供土壤[1] 区域产业链集群效应 - 广东、深圳的人才优势及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推动以DeepSeek为代表的企业崛起[2] - 深圳在AI制造落地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深交所和深圳市金融办支持摩根士丹利最佳企业推荐会[2] 产业链升级与新兴领域 - 中国产业链在过去七八年实现凤凰涅槃式提升,集群效应和工程师红利显著[2] - 智能驾驶进入更智能阶段,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品逐步走向实际应用[2] - 中国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展现强大竞争力[2] 投资者信心与市场重估 - 中国AI产业弯道超车打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担忧[2]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和市场信心重燃[2]
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5-19 10:4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但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1] - 技术成熟度不足及产业需求差异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提升技术通用性与产业融合成为关键任务 [1] 技术发展特征 - 模型智能水平快速提升:DeepSeek R1推理模型达到"类GPT-4"能力,成为国内首个具备此水平的开源大模型,阿里巴巴Qwen2.5系列等也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1] - 开源生态优势显著: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开源权重模型,推动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定制开发,形成开放协作氛围 [2] - 应用驱动创新成效突出:生成式AI已嵌入搜索引擎、输入法、办公软件等产品生态,构建覆盖搜索、电商、文娱等多领域的应用矩阵,2024年11月应用渗透率达27.1% [2] 产业生态挑战 - 平台基础能力不足:技术路径未收敛,算力、数据、标准等支撑条件碎片化,生态呈现梯度分化 [3] - 产业应用可及性低:高性能大模型集中于头部企业,中小模型在推理能力、泛化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中小企业缺乏本地化部署能力 [3] - 商业转化路径不畅:传统产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新兴产业处于点状突破阶段,未来产业落地不确定性高 [4] - 支撑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治理机制、政策支持系统性滞后,API接口、安全部署等关键环节缺乏统一标准 [5] 发展建议 - 技术侧:建设跨行业基础模型和数据体系,推动模型轻量化与边缘计算适配 [6] - 产业侧:分类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基建、新兴产业场景深化及前沿产业跨界预研 [6] - 社会支持侧:健全科技金融工具,开放公共数据与算力平台,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