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博深股份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聚焦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5 20:15
公司战略规划 - 控股股东山东铁投集团定位为山东省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 坚持主业加科创 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 重点发展新能源 新材料 新装备三大产业 拟将公司打造为新装备产业重要平台 [2] - 公司确定国际领先 国内一流的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愿景 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结合 挖掘利用集团及市场资源加快发展 [2] - 公司立足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两大业务 以客户为导向 向价值链两端高价值环节延伸 提供场景化定制方案包括产品加方案加服务 提升竞争力和业务附加值 [2] 业务发展状况 - 轨交装备零部件产品应用于高速列车运维和新车制造领域 客户包括国铁集团及中国中车子公司 新藏铁路建设带来新机遇但未披露具体业务或订单情况 [2] - 人造金刚石是金刚石工具主要原材料 产品用于建筑等领域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材料应用领域研究捕捉商业机会促进业务升级 [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近6000万元 常州金牛子公司陶瓷磨料砂纸砂布产品使用领域扩大竞争力提升 汶上海纬子公司高铁制动盘质量稳定 其研发生产的制动盘已应用于复兴号家族新车型CR450 [2]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股东陈怀荣减持计划于2025年9月25日截止 期间合计减持公司股票287.24万股 其本人及一致行动人尚持有公司股份2634.18万股 占总股本4.99998% [2] - 公司管理层如有增持计划将依法依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对于控股股东是否有合适资产注入及注入时间表未明确回应 对于AI和芯片方面融合发展的并购洽谈及实质性并购未明确表态 公司一直在推动并购相关工作但无需要披露事项 [2] 市值管理与业绩表现 - 市值受经营业绩 发展规划 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 公司确定企业愿景旨在加快做优做强做大 将围绕既定战略以优良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 [2] - 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 公司将做好主业经营提高盈利能力 坚持持续稳定分红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 [2] - 企业愿景是永恒追求 公司将立足实际结合长短期目标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9月15日15:00至17:00通过全景路演网络互动平台举行2025年河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 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1] - 参与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杜继新 董事兼总经理李善达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井成铭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宫敬辉 [1]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3]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14 04:09
行业活动与签约成果 - 2025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在常州开幕 主题为新能源 新动力 新常州 [1] - 3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总投资超337亿元 涵盖人才 科创 产业等多个领域 [1] 产业规模与增长数据 - 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39.1万辆 增长42.3% [1] - 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077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正冲刺迈上万亿元台阶目标 [1] 产业生态与政策建设 - 常州率先打造发 储 送 用 网五个环节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闭环 [1] - 创新设置企业首席双碳官制度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ESG体系建设 [1] - 培育近零碳园区 近零碳工厂 发布长三角双碳ESG国际产业创新园建设方案 [1]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新能源下半场是瓦特经济与比特经济深度融合 [2] -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 构建6+X未来产业体系 [2]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新型储能 合成生物 先进材料 化合物半导体六大成长型产业 [2]
万润股份20250910
2025-09-10 22:35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览 **公司** 万润股份是一家先进材料平台型企业 以分子合成工艺放大为技术核心 业务布局涵盖电子信息材料 环保材料 大健康 新能源材料四大领域[3] 其成熟业务包括液晶材料 OLED升华前材料 环保沸石材料及医药产品 新兴业务则涵盖OLED终端材料 光刻胶 聚酰亚胺(PI)等[3] 核心业务发展情况 **液晶材料业务**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液晶单体供应商 与默克 戴尔本油墨等国际三大混晶厂商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4] * 液晶单体和中间体业务收入基本稳定在5亿多元 预计后续将保持个位数增速稳健增长[2][4] **OLED升华前材料业务**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OLED升华前材料厂商 客户包括三星 SDI 斗山 日本出光及美国杜邦[2][5] * 今年上半年收入有所下滑 但随着三星 京东方维信诺等面板厂商扩产 预计8.6代线落地后增速将提升[2][5] **环保沸石材料业务** * 受益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提升(如国六标准) 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装置)用量大幅增加[6] * 据第三方统计 到2030年全球沸石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7亿美元 22-3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6.2%[6] * 公司是行业龙头张鑫万丰的全球两大主要供应商之一[2][6] * 去年下半年收入出现较大下滑 但今年二季度销量回升至1,000吨以上[2][6] * 公司正积极拓展非车用领域应用 如与中石化合作处于送样验证阶段[6] **医药板块业务** * 公司布局医药中间体 原料药及成药制剂全产业链 并收购海外MP公司切入生命科学和体外诊断行业[7] * 疫情期间收入从疫情前6亿元规模提升至15-20亿元左右 疫情后有所下滑[7][8] * 今年上半年板块收入恢复 同比增长接近20% MP公司扭亏为盈 预计后续将逐步修复[2][8] 新兴业务进展 **OLED终端材料** * 通过子公司森宇科技开展研发销售 目前有6-7种终端成品材质(如CPL JDG HET BP等)[9] * 收入从21年的3,000多万元增长到24年的1.4亿元 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188万元[9] * 一款终端材质进入量产阶段 预计其他产品陆续量产 将保持盈利并实现净利润快速增长[9] **半导体材料** * 公司是国内光刻胶单体树脂及光致产酸剂的关键供应商之一[2][9] * 23年半导体材料收入约1.5亿 24年增长到2亿 今年预计达到2.4-2.5亿[9] * 公司规划扩充751吨半导体材料产能 为需求释放做好储备[2][9] **聚酰亚胺(PI)材料** * 公司当前拥有200吨的PI产线 并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1,500吨的新产线[2][11] * 届时将成为继沙比克之后第二家实现PI量产的企业[11] * 假定PI单价为15万元每吨 按照40%的毛利率估算 1,500吨满产后预计可贡献两个多亿收入和4至5千万净利润[12] * 目前主要将PI产品用于光纤连接器等光学材料领域 并计划未来扩展至光模块领域[2][12] * 如果1,500吨产能消化良好 后续还会有数千吨甚至万吨以上的扩产计划[12] * PI通过在分子主链上添加柔性环氧官能团提升加工性能 减少生产成本 与现有材料相比价格更低且使用空间更大[10] **其他新材料(PEI/PEEK)** * PEI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增量[13] * 公司的PEEK材料覆盖从初级化学品到单体再到树脂 目前百吨中试线处于下游测试验证阶段 客户认可度较高[13] * 由于产品杂质含量领先市场 已取得一些初步销售 若验证进展顺利会考虑扩产[13] 财务表现与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净利润为4.2亿元 2026年净利润为5.78亿元[14] * 目前股价对应市盈率约29倍至21倍 相对较低[14] * 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良好 二季度营收环比提升17% 净利润环比大幅提升73% 达到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15] * 公司主业业绩拐点已出现并进入修复通道 新产品逐步进入放量阶段 有望在未来几年支撑更大的市值空间[15]
五角大楼资助中国研究项目?我驻美使馆回应:毫无根据
环球时报· 2025-09-08 06:44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日前发布一份报告,宣称最 近两年来,五角大楼资助了数百个与中国高校及其国防工业相关机构合作的研究项目,"其中许多机构 因与中国军方合作而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香港《南华早报》6日援引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的表 态称,这份报告"毫无依据"。遭该委员会点名的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澄清说,相关工作"完全不涉 密"。 这份将近80页的报告宣称,调查发现,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美国发表的约1400篇研究论文承认得 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支持,并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完成。"这些出版物约由700项国防拨款资助,总额超过 25亿美元。"报告声称,"在这1400篇出版物中,超过一半涉及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相关联的机构。" 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称,尽管联邦法律并不禁止与这些组织进行研究合作,但数十个机构因潜 在"安全风险"被美方政府列入黑名单。报告称,上述许多受到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项目都有"明显的军事 用途",涵盖高超声速技术、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及下一代推进技术等领域。 美众议院调查人员称,他们并不寻求终止所有中美学术及科研合作,而是针对与中国军方及 ...
现场:多图直看JASIS2025展会,440余家仪器展商齐亮相
仪器信息网· 2025-09-05 11:58
展会概况 - 日本最大规模的分析仪器及科学仪器展览会JASIS 2025于2025年9月3日在千叶县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3] - 该展会被誉为全球分析仪器行业四大展会之一 与美国Pittcon、德国analytica和中国BCEIA齐名[3] - 自1962年首次举办以来 已成为业内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3] 参展规模 - 共有444家仪器制造及相关企业参展 包括多家世界500强科学仪器企业[12] - 现场展位超过1200个[12] - 预计三天展期参会规模将超过24000人次[5] - 日本本土以外的海外参展商数量达到35家 其中10余家来自中国[14] 展会内容 - 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产品 涵盖光谱、色谱、质谱、实验室设备、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12] - 汇聚分析仪器、电子设备、能源相关设备、自动化设备、生物相关仪器、分析仪器零部件、环境测量仪器、科学仪器、信息软件/服务等多类产品[13] - 重点关注先进材料、食品科学、环境、生命科学、LabDX以及量子等多个热门主题[13] 活动安排 - 主办方精心策划了309项展商研讨会及特色活动和技术研讨会[12] - 举办一系列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表会、学术会议和新技术发表会[13] - 研讨会内容包括半导体封装技术、食品异味分析、PFAS、单细胞代谢组学、数智化实验室与量子计算等前沿科学进展[13] - JASIS官网在线webinar主页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电子材料/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发布系列视频[14] 中国参与 - 10余家中国科学仪器厂商参展 展示创新仪器产品技术及多样化应用解决方案[18] - 仪器信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分享技术报告并进行企业视频访谈[14][16][19]
首程控股设立先进材料产业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8-31 18:29
公司战略布局 - 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拟设立首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有限公司 致力于延伸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1] - 构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机器人生态 目标成为机器人产业生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化产融服务商 [1] - 设立先进材料产业公司是集团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延伸 有利于补齐产业链短板并赋能集团机器人生态圈建设 [1] 业务发展方向 - 先进材料产业公司将围绕机器人产业所需的上游关键材料展开投资与孵化 [1] - 以产业深耕、生态联动、前瞻布局为宗旨 系统性投资于机器人先进材料及其他具备高度协同潜力的新产业赛道 [1] - 专注于电子皮肤材料、腱绳材料和轻量化PEEK材料等核心先进材料的产业化 [1] 战略意义 - 本次设立是集团战略布局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的重要举措 旨在把握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先进材料的重大发展机遇 [1] - 将显著增强集团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进一步完善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1] - 赋能已投机器人项目并提升其性能与竞争力 为公司全体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1]
首程控股(00697)设立先进材料产业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8:25
公司战略举措 - 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设立首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有限公司 致力于延伸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构建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机器人生态 [1] - 设立先进材料产业公司是集团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延伸 旨在补齐产业链短板并赋能集团机器人生态圈建设 [1] - 该举措专注于电子皮肤材料 腱绳材料和轻量化PEEK材料等核心先进材料的产业化 以增强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1] 业务发展重点 - 先进材料产业公司将围绕机器人产业所需的上游关键材料展开投资与孵化 [1] - 公司以产业深耕 生态联动 前瞻布局为宗旨 系统性投资机器人先进材料及具备高度协同潜力的新产业赛道 [1] - 通过材料产业化赋能已投机器人项目 提升其性能与竞争力 为全体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1]
上海洗霸上涨9.27%,报74.29元/股
金融界· 2025-08-25 11:14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9.27%至74.29元/股 成交额达5.51亿元 换手率4.43% 总市值130.36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为3.23万户 人均流通股5437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3亿元 同比下降17.73% [2] - 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982.85万元 同比下降51.39% [2] 主营业务 - 提供水处理特种化学品、过程特种化学品、电池材料特种化学品业务 [1] - 开展水处理设备、消毒设备与其他定制化设备业务 [1] - 业务涵盖水处理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云数据中心空冷与算力中心液冷业务 先进材料业务 [1] 业务覆盖领域 - 业务覆盖工业、民用以及新能源、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 [1] - 客户包含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制浆造纸、芯片制造等行业大户 [1] - 同时提供中央空调水处理、锅炉水处理、景观水处理等服务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博学路138号6幢、7幢 [1]
高技术产业“狂飙”,这三省凭什么领跑全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20:51
高技术产业动能加速释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安徽、湖北、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领跑全国,同比分别增长23.6%、14.4%和11.8% [1] 安徽汽车产业表现 - 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3.09万辆,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1] - 安徽汽车产量超越广东,一季度以76.17万辆的产量高居全国榜首,比广东多近10万辆 [3] - 安徽吸引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等多家整车企业入驻 [10] 湖北锂电池产业 - 上半年湖北锂电池出口增长高达1.1倍,成为外贸出口的突出亮点 [5] - 亿纬锂能、襄阳比亚迪、楚能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在湖北加速布局锂电池生产 [5] - 湖北襄阳海关推出"入区即退税"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资金周转和仓储成本降低 [10] 江苏前沿科技领域 - 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 [7] - 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营业收入约90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二 [9] - 江苏组织实施250个攻关项目,取得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等标志性成果 [9] 政策与创新驱动 - 安徽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10] - 江苏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2024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科技类项目人数居全国第一 [10] - 湖北商务和海关部门紧密配合,推出优惠政策助力锂电池出口 [10]
筑硬核科技底座 助产业攀高向新
新华日报· 2025-08-02 05:39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成果 - 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3.33%,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去年50.7%增至今年上半年51.8% [2]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 [2] - 企业贡献全省85%研发投入、89%专利授权,集聚近80%科技平台和高层次人才 [2]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 太湖实验室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稳步建设连云港中心 [2] - 云龙湖实验室建成国际领先的深地工程地下实验室 [2] - 苏州实验室由筹建转入建设期 [2] - 江苏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龙头企业建立"1+1+X"联动机制 [2] 产业链优化升级 - 去年安排5.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01个协同攻关项目,带动企业新增41.6亿元研发投入 [3] - 16个重点培育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超70% [3] - 新能源、生物医药、船舶海工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3]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3] 科技供给与成果转化 - 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从24.8亿元增至26.8亿元 [4] - 近两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250个攻关项目 [4] - 产学研对接大会发布2000多项创新成果和2300多项技术需求 [5] - 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8家,经济规模占全国1/7 [5] 区域创新实践 - 无锡与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实现合作全覆盖 [6] - 无锡目标2027年研发强度达3.7%,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盐城布局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建立"三首席三员"服务体系 [7] - 开发低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在太仓试点新专业评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