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平价
搜索文档
电力“加冕”,储能接棒,AI竞赛新叙事?
上海证券报· 2025-11-21 02:28
下半年以来,科技和新能源板块联袂上涨,"用AI发电"渐成市场主流。展望明年,产业趋势能否持续? 机构如何进一步引导新的叙事方向?对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解答以上疑问。 "AI的尽头是电力"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芯片供应不足,而是电力供应短缺。如果无法解决,大量的算力芯片就 会积压在库房里而无法使用。"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近日在一期播客节目中表达了他的担忧。 ◎记者 陈玥 聂林浩 科技投资的叙事正在发生新变化。全球AI竞赛的下一站已转向电力,而储能作为一度沉寂的赛道,因 其解决电力瓶颈的核心能力与"困境反转"逻辑,一跃成为市场的新风口。 "明年增长20%还是80%?这其中有巨大的博弈空间。"张亮认为机构对未来储能的增速预期仍有些分 歧。但从基本面来看,在此前新能源行业整体处于底部的情况下,储能尤其是大型储能的增长空间相对 确定,并且资本市场已给予了积极响应。Choice数据显示,中证储能产业指数自今年4月初以来至近期 高点,区间涨幅已经接近70%。 短期大涨后估值透支了吗?王勇对此不以为然。"在所有新能源资产中,储能的成长性最为突出。作为 新能源行业的后周期资产,其增速理应超越新能 ...
通威股份陈星宇:光储平价有望5—10年内实现
中国经营报· 2025-11-20 13:59
电价是消纳压力的直接体现,特别是近两年新能源装机增速带来供需错配,常规电价波动加剧,负电价 多地频发。陈星宇认为:"负电价频发是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像电网的'信号灯',既反映了 消纳压力,也在倒逼储能、跨区输电等配套设施加速建设。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未来负电价将 从'常态频发'转向'偶尔出现',成为电力市场高效运转的正常信号。" 陈星宇还指出,当下"源、网、荷、储"各环节割裂导致匹配失灵,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迫在眉睫,这需 要统筹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以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陈星宇表示,新能源扩容已是必然趋势,光储协同、绿电直连、虚拟电厂、AI调度等是破局关键。光 伏的竞争力,需要储能的融合才能充分释放,未来5—10年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光储平价。 据陈星宇介绍,通威股份以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及虚拟电厂运营平台为战略方向,以"降低用电成 本、增加绿电比例、拓展光伏应用、探索增值服务、促进商业闭环"为核心价值,立足于四大核心业务 (基地电源开发、储能系统开发建设、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碳资产开发与交易服务),致力于在新型电力 系统框架下,成为企业信赖的综合能源 "管家",充分 ...
光伏行业反内卷带来行业曙光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20 10:09
五矿证券近日发布25Q3光伏业绩总结:反内卷以来,硅料价格从3.4万元/吨反弹至5.1万元/吨,硅片、 电池价格也开始传导,组件端因电站接受度差,价格没有明显变化。25Q3是光伏主产业链亏损的第七 个季度,反内卷进程依然在推进,完成后产业链价格有望回归合理价格,带来行业估值修复。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25Q3光伏主产业链盈利有所好转,辅产业链环比持平 主产业链:随主产业链价格修复,25Q3主产业链整体有所减亏,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提升。 辅产业链:辅产业链收入利润随规模变动,盈利性环比持平。 25Q3光伏资本开支依然低迷,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 资本开支上,25Q3行业资本开支依然处于低水平,整体亏损下企业扩产意愿依然不强。 资产负债率上,25Q3行业数据基本不变,结构上看,电池环节资产负债率略有好转。 整体来看,盈利亏损且依然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企业依然以生存为第一目标,部分环节资产负债率 依然需要降低到合适水平。 25Q3光伏主产业链短期净现金水平依然恶化 短期净现金流:辅产业链持稳,主产业链依然环比下滑。 库存:目前行业库存有所增加,多晶硅库存依然处于高位。 需求:国内光伏装机进入淡季,中长期全球光伏装机 ...
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未来5到10年,几乎全国所有地方都能实现光储平价
新浪财经· 2025-11-19 13:21
行业趋势:光伏平价演进 - 行业过去的光伏平价标准是光伏发电成本优于或低于当地火电燃煤成本 [1] - 行业当前正从光伏平价逐渐走向光伏加储能平价 [1] - 在许多地区,光伏加储能的成本已具备与当地燃煤电价竞争的能力 [1] 行业前景:光储平价展望 - 预计未来5到10年,全国几乎所有地区均有望实现光储平价 [1]
光储融合成必然趋势 隆基绿能正式进军储能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11-14 20:41
隆基绿能收购精控能源 - 隆基绿能通过收购股权、增资入股及表决权委托的形式取得精控能源约61.9998%的表决权,明确入局储能业务[1] - 精控能源成立于2015年,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掌握从iCCS、BMS到PCS等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1] - 精控能源与澳大利亚ClubSolar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2GWh户用储能系统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部署[1]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系统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和电网稳定的关键环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 - 行业政策经历从“强制配储”到“市场驱动”的重大转变,更突出市场调节功能[3] - 储能行业正从单一标准化产品向平台化解决方案演进,光储融合成为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4] 光储一体化战略价值 - 储能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降低光伏弃电率,进一步打开光伏市场空间[3] - 隆基绿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通过收购实现从“光”到“储”的产业链延伸,低成本快速进入新领域[2] - “光储一体化”已成为众多光伏龙头的战略选择,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等多家龙头均已入局[2] 技术与成本进展 - 光伏转化效率逼近理论极限,而储能技术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需加速技术多元化[3] - 2025年锂电储能度电成本大幅降至0.25元/W到0.35元/W,光伏度电成本在0.18元/度至0.24元/度[3] - 光储综合度电成本逼近传统火电水平,迎来“光储平价”临界点,将推动中国能源自发转型[3]
横店东磁:公司在关注或培育户储、工商业储和大储,其中户储已在欧洲市场有小部分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7:28
公司储能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正在关注或培育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和大型储能业务 [2] - 公司的户用储能业务已在欧洲市场实现小批量出货 [2]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正在推进新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2] - 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光伏行业需实现光储平价甚至独立储能 [2]
机构称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关注储能电池ETF(159566)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0-17 19:36
本周市场表现 - 新能源及科技题材股本周普遍回调,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3.1%,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3.8%,中证新能源指数下跌4.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6.2% [1] - 从近一个月表现看,中证新能源指数累计上涨3.6%,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3.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5%,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4.1% [9] - 从近三个月及今年以来表现看,各指数均实现显著正收益,其中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近三个月上涨39.9%,今年以来上涨44.2% [9] 指数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6.0倍,估值分位数为88.2%,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3]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3.1倍,估值分位数为85.6%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5倍,估值分位数为49.4%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5.7倍,估值分位数为90.1% [3] 相关ETF产品概况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5] - 易方达旗下相关ETF产品包括新能源ETF(516090)、储能电池ETF(159566)、光伏ETF(562970)、碳中和ETF(562990) [3] - 部分ETF产品管理费率为0.15%/年,托管费率为0.05%/年 [4][5]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海外光储平价全面共振态势不变 [1] - 国内核心驱动因素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内部收益率提升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聚焦储能领域,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4] 指数历史表现 - 从长期表现看,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213.9%,年化涨幅11.5% [9] - 中证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162.1%,年化涨幅7.5% [9]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170.4%,年化涨幅8.3% [9]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96.5%,年化涨幅8.7% [9]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震荡回调盘中下跌2.50%,同类规模最大费率仅0.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10月13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10点07分,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下跌2.50% [1] - 该ETF持仓股银河磁体强势领涨,涨幅超过16%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期持续受到资金青睐,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80亿元,近10日净流入3.81亿元,近20日净流入9.89亿元 [1] 产品特征与优势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首只上市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也是同类产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 [2] - 该ETF在同类产品中弹性最大,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0.2%),规模最大(截至2025年10月10日规模达11.16亿元),成交额最大(近一月日均成交9353.93万元) [2] - 该ETF的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30.48%,高度契合当下市场热点 [2] 行业技术与政策催化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1] - 中信建投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看好锂电行业基本面和当前时刻催化多,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海外光储平价全面共振态势不变 [1] - 国内核心驱动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内部收益率提升 [1] - 海外市场方面,意大利MACSE机制启动,美国数据中心电力缺口大,光+储仍是不可替代的快速上量能源形式 [1]
20cm速递|储能含量达51%!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3.92%,同类规模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3:26
储能行业强劲增长 -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头部电池企业工厂处于满产状态 部分订单已排至明年年初 [1]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到2027年达1.8亿千瓦以上 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1] - 储能是新能源板块增速最快环节之一 核心逻辑在于光储平价趋势下经济性凸显 [1] 储能应用领域拓展 - 数据中心为光储打开进一步成长空间 数据中心配储有望成为产业趋势 [1] - 建议关注有竞争力的头部储能系统供应商和储能PCS制造商 [1] 创业板新能源ETF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 规模达10.09亿元 [2] - 该ETF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 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0.2% 近一月日均成交6575万元 [2] - 基金储能含量达51% 固态电池含量达23.6% 高度契合当前市场热点 [2] 指数成分与市场表现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包括电池和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该ETF持仓股湖南裕能涨超17% 上能电气涨超10% 亿纬锂能和新宙邦涨超8% [1]
华泰证券:欧洲工商储及澳大利亚户储起量,继续看好逆变器需求
第一财经· 2025-08-27 09:12
逆变器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逆变器出口额65.1亿元,环比微降 [1] - 同期出口数量460万台,环比下降10.3% [1] - 需求在旺季下基本维持高位 [1] 区域需求特征 - 欧洲工商储及澳洲户储需求增量较为显著 [1] 长期需求驱动因素 - 各地区停电、电价上涨及风光装机高增为核心需求驱动 [1] - 光储平价有望进一步打开需求天花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