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再平衡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槌响前,36亿美元外资抢跑A股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26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降息将落锤,时隔九个月重启降息周期,标志着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的 实质性拐点。这一决策与当前市场预期高度一致。 高盛表示,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美元资本就会全球寻找投资目标,那么A股自然会是其中比较大 的一个配置标的。 事实上,转折点到来之前,外资已提前释放对中国资产的关注。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特别是5月、6月,净 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此外,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8月全球被动型权益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达36.84亿美元,较7月的3.13 亿美元显著提升;主动型权益资金流出规模为5.42亿美元,较7月的18.83亿美元大幅收窄。 A股市场持续走强,截至今日下午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876.34点,实现0.37%涨幅,延续近期强势表 现。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洼地"效应,在全球资产再平衡背景下,资金从高估值市 场(如美股)流向估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资产,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逻辑。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开放红利",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 记要求,制度性交易成本 ...
美联储降息槌响前,36亿美元外资抢跑A股
和讯· 2025-09-17 17:59
文/刘思嘉 A股市场持续走强, 截至今日下午收盘, 上证指数收报3876.34点,实现0.37%涨幅,延续近期强 势表现。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降息将落锤,时隔九个月重启降息周期,标志着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 的实质性拐点。这一决策与当前市场预期高度一致。 高盛 表示,一旦 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美元资本就会全球寻找投资目标,那么 A 股自然会是其中 比较大的一个配置标的。 事实上,转折点到来之前,外资已提前释放对中国资产的关注。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特别是5月、6 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此外,据申万宏源证券统计,8月全球被动型权益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达36.84亿美元,较7月 的3.13亿美元显著提升;主动型权益资金流出规模为5.42亿美元,较7月的18.83亿美元大幅收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洼地"效应 ,在全球资产再平衡背景下,资金从高估 值市场(如美股)流向估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资产,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逻辑。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开放红利",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 ...
中银晨会聚焦-20250908
中银国际· 2025-09-08 09:59
核心观点 - 美元面临由强转弱拐点 关注全球资产再平衡带来的中国科技资产系统性重估机会 [4]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动硅料价格显著提升 相关企业利润有望修复 [7][9] - 商贸零售行业短期承压但中长期积极进行业态调整 奥莱业务表现坚挺 [15][16] 策略研究 - 长波萧条期下美元面临由强转弱拐点 美国双赤字压力缓解需要弱美元环境 中欧两大经济体开启财政扩张步伐削弱美国经济比较优势 [4] - 美元由强转弱不同阶段资产表现各异:拐点期风险资产触底反弹 避险资产持续走强;趋势下行阶段商品与非美资产走强;低位震荡阶段非美金融资产优于商品 [5] - 弱美元与美联储降息周期同步环境下 新兴市场权益资产表现亮眼 黄金迎来牛市 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5] - 中国科技资产有望受益于人民币资产重估 A股和港股或成为全球资产再平衡核心受益资产 科技股有望成为弱美元周期下受益资产 [6] 电力设备行业 -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 同比减少7.51% 归母净利润-49.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但Q2环比减亏至-23.63亿元 [7] - 公司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 组件年产能超90GW 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 电池销量49.89GW保持全球第一 [8] - 新技术方面HJT组件1GW中试线量产平均功率超过755W N型TBC电池研发批次效率达到26.87% [8] - "反内卷"政策推动硅料价格从2025年6月底3.5万元/吨升至8月底4.6万元/吨 涨幅显著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司利润有望修复 [9] - 宇邦新材2025年上半年收入15.18亿元同比减少9.77% 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0.18% 但Q2净利润环比减少92.94%至0.02亿元 [11][12] - 公司毛利率于2024年三季度见底至4.08% 之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主要因组件强化焊带质量标准 光伏焊带合格率从2024年10%提升至2025年57% [12] - 信用减值影响利润释放 2025年一季度冲回信用减值0.09亿元 二季度计提0.18亿元 [13] - 公司焊带产品线覆盖HJT、XBC等技术路线 随着光伏新技术升级迭代 新型焊带出货量有望提升 [13] 商贸零售行业 - 王府井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1亿元同比减少11.17% 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减少72.3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减少91.33% [15] - 分业态表现:奥莱业务营收11.88亿元同比增长4.20% 毛利率65.60%同比提升4.12个百分点;百货/购物中心/专业店/免税业务营收均下滑 [16] -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转型新国潮购物中心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8% 客流量突破61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0% [17] - 免税业务有序推进 武汉市内免税门店已启幕 长沙市内首家免税店预计9月25日开业 [17]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表现:创业板指涨6.55%至2958.18点 深证成指涨3.89%至12590.56点 上证综指涨1.24%至3812.51点 [3] - 行业表现:电力设备涨7.19%领涨 通信涨5.49% 有色金属涨4.39% 电子涨4.35% 银行跌0.99%表现最弱 [3] 9月金股组合 - 组合包含10只个股:京沪高铁、桐昆股份、雅克科技、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友医疗、北京人力、菲利华、兆易创新、鹏鼎控股 [1]
美元拐点:全球资产再平衡与中国科技重估
中银国际· 2025-09-05 14:07
核心观点 - 美元在长波萧条期面临由强转弱拐点 2025年大概率成为转折年 [1][2] - 弱美元周期将驱动全球资产再平衡 新兴市场权益资产与大宗商品受益显著 [2][38] - 中国科技资产有望迎来系统性重估 A股和港股将成为核心受益标的 [2][71] 美元周期拐点判断 - 长波萧条期多伴随全球化重构与竞争格局演变 当前处于第五康波周期萧条阶段 [15][22] - 美国双赤字压力需弱美元缓解 2024年末财政赤字占GDP达6.3% 债务利息支出占比约13% [20] - 中欧开启财政扩张 德国设立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和1000亿欧元"德国基金" [23] - 美元安全资产信仰动摇 美元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比例自2020年起持续下行 [24][27] - 美联储潜在降息空间大于欧央行 市场隐含政策利率曲线显示美利率偏高 [28][32] 全球资产配置影响 - 美元由强转弱拐点期风险资产触底反弹 避险资产持续走强 [38][39] - 趋势下行阶段商品与非美资产走牛 债券资产中美债优于非美债券 [44][52] - 低位震荡阶段股债优于商品 非美股票优于美股 非美债券优于美债 [53][59] - 弱美元与降息周期同步时新兴市场权益表现亮眼 黄金迎来牛市 [67][68] - 当前资产表现符合拐点期特征 截至2025年8月14日主要资产修复至年内新高 [71][77] 中国资产重估机遇 - 港股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转向与国内盈利拐点双重催化 [98] - A股估值具有洼地效应 创业板指PE分位数仅24% 显著低于全球主要指数 [110] - 人民币汇率与A股走势相关性显著 811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多伴随A股上行 [105][106] - 中美同步宽松阶段A股多呈现小盘成长结构牛 科技与先进制造领涨 [107][115] - 2024年8月至今TMT与大金融杠铃结构牛市 电子板块上涨41.56% 计算机上涨58.61% [111][119]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股对无风险利率下行敏感 能充分享受流动性溢价 [120] - 产业政策提供确定性加持 AI算力与半导体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120] - 人民币升值预期利好科技企业 汇兑收益增厚利润 降低进口成本 [120] - 历史显示弱美元周期中科技成长风格成为领涨主线 [121]
多元配置需求旺盛 部分QDII产品“开门迎客”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50
QDII产品动态 - 7月以来华宝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旗下QDII产品恢复申购或提升限购金额 [1] - 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型QDII单日申购上限从5000元调整为2万元 华宝致远混合QDII从2万元提升至20万元 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从2000元提升至1万元 [2] - 华安日经225ETF于7月3日恢复申购 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等多只产品恢复大额申购业务 [2] QDII额度审批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向部分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 [1] - 截至6月底证券类机构累计批准额度达942.90亿美元 较5月底新增超20亿美元 [3] - 易方达基金获批5000万美元额度 总获批额度达77.80亿美元居首 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均超60亿美元 [3][4] - 睿远基金和财通证券资管首次获批QDII额度 各获5000万美元 [3] 市场观点 - 博时基金认为QDII额度增加有助于满足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4] - 广发基金指出海外多元配置可降低组合波动 A股与海外市场存在互补性 [5] - 华宝基金周晶预测美联储或在下半年降息 长久期资产将受益 港股吸引力持续提升 [6] - 汇丰投资蔡嘉霖看好亚洲美元债券 认为亚洲经济体增长强劲且具韧性 [6]
【UNFX课堂】市场狂热与数据现实: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全球资产再平衡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59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主导市场 - 全球金融市场当前主旋律围绕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展开 外汇市场正经历由"降息热潮"主导的显著波动 [1]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激进程度超越官员公开表态 期货市场已完全定价9月降息并赋予7月降息显著概率 [1] - 激进降息预期导致美元疲软 美元指数与利率水平和经济前景紧密相关 利率下降预期削弱美元吸引力 [1] - 全球增长乐观情绪回升和贸易协定进展削弱美元避险需求 形成"风险偏好上升 美元承压"的市场环境 [1] 市场预期与美联储表态脱节 - 市场定价与美联储官方"数据依赖"立场存在明显脱节 本周美国经济数据至关重要 [2] - ISM JOLTS ADP等数据将提供经济线索 但焦点集中在周四的非农就业报告(NFP) [2] - NFP预期为113k 但"耳语数字"下滑显示数据可能弱于预期 [3] - NFP若显著疲软将强化7月降息预期 可能将美元指数推低至96以下 反之若强劲将引发美元反弹 [3] 外汇市场动态 - 欧元/美元上涨主要源于美元疲软而非欧元区经济复苏 呈现"被动式"上涨特征 [3] - 欧元/美元测试关键阻力位 市场对其迈向1.20持开放态度 [3] - 德国通胀温和上升可能使欧洲央行在降息时更谨慎 其"坐视不理"立场与美联储激进预期形成对比 [3] - 2年期掉期利差收窄提供技术支撑 但欧元/美元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美元走向和美联储政策重新定价 [4] 石油市场低迷 - 油价经历显著下跌 呈现"全面投降交易"特征 受供应增加和需求疲软双重压力 [5][6] - OPEC+可能在8月再次增产的传闻加剧供应过剩担忧 其策略可能转向捍卫市场份额 [6] - 全球需求前景依然黯淡 中国工厂活动改善有限 叠加贸易战阴影和关税不确定性 [6] - 宏观层面不确定性为油价构筑"不确定性的阶梯" 使其难以找到支撑 [6] 市场前景与风险 - 美联储降息定价合理性将在本周美国关键数据面前接受考验 特别是NFP报告 [7] - 数据结果将影响政策路径预期 并对外汇商品等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7] - 美元目前处于守势 但历史表明过早宣判"美元死亡"是危险的 美元仍有反弹潜力 [7] - 本周数据和事件将为第三季度市场表现定调 重要性不容低估 [7]
港股配售规模骤增有三大原因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14
港股配售规模骤增 - 截至6月22日年内有252家港股公司发布配售公告 配售规模达1476 21亿港元 同比增长279 57% 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 [1] - 港股配售规则灵活 可选择闪电配售 最快24小时完成 还包括折价配售 先旧后新等方式 先旧后新模式可加快资金到位速度 [1] - 行业龙头企业如荣昌生物 君实生物 老铺黄金 黑芝麻智能等通过配售补充现金流 用于研发投入和业务扩张 [3] 港股市场信心改善 - 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截至6月22日上涨17 3% 表现突出 全球资金对港股市场信心显著提升 [2] - 市场信心高涨时进行配售容易获得超购认购 能以较低折扣率配售 降低融资成本 [2] 行业龙头企业抢抓融资窗口期 - 新消费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赛道龙头企业上半年密集发起配售 提前储备现金用于研发和扩张 [3] - 荣昌生物完成闪电配售8 06亿港元 现金储备足以支持研发和运营直至盈亏平衡 [3] - 君实生物配售10 39亿港元 70%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 老铺黄金配售27 15亿港元 50%用于核心业务发展 25%用于海外拓展 [3] 国际资本回归港股市场 - 科伦博泰生物配售19 64亿港元 国际配售占比达80% 比亚迪股份配售435 09亿港元 吸引全球顶级长线基金和主权基金参与 [4] - 外国投资者启动投资组合再平衡策略 对中国生物科技 新能源等核心产业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 [4] 配售制度约束与市场平衡 - 港股配售有20%股本限制 配售后大股东存在6个月到1年禁售期 配售量或价格折让高于20%需股东大会特别授权 [4] - 上市公司需平衡短期融资需求与长期市场信任 投资者需理性分辨配售背后的真正目的 [4]
高盛最新发声: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15:09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表现 - 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达440亿美元,较2023年的195亿美元翻倍增长,2025年一季度融资额已达42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3] - 香港市场IPO融资额从2023年的5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3亿美元(+92%),2025年上半年预计达130亿美元[3] - 港股市场2025年表现分三阶段:一季度恒指上涨17%(全球最佳)、4月短期回调、5-6月重启反弹累计涨幅达22%[3]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2025年港股IPO国际长线基金参与度显著提升,单个项目从3-5家增至20家以上,国际发售认购倍数普遍超2倍[6] - 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从2024年1000亿港元升至2025年2000-3000亿港元,其中70%为国际资金[6] - 全球资本再平衡背景下,美元被高估15%-20%,资金从美国分散至香港及印度等市场[7] 重点行业与企业案例 - 消费类企业及科技企业受国际资本青睐,高盛2025年以21.7%市场份额主导中资发行人海外股票融资[1] - 宁德时代53亿美元IPO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比亚迪和小米分别完成56亿/55亿美元再融资[6] - 2025年港股IPO打新平均收益达37%,70%项目正收益(2024年仅40%),消费类及行业龙头表现突出[7] 市场结构变化 - "A+H"两地上市公司达155家(多为传统经济/央国企),2025年新增44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7] - 监管层加速IPO备案,"A+H"审批效率提升,香港成为高效外币融资平台[7] - 大型项目在关税危机后仍成功发行,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信心[8]
高盛最新发声:对中国资产兴趣上升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2:11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表现 - 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达440亿美元,较2023年195亿美元翻倍增长,但仍低于历史平均值750亿美元 [3] - 2025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达420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3] - 香港市场IPO融资额从2023年5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13亿美元(+92%),2025年上半年预计达130亿美元 [3]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恒生指数一季度上涨17%,4月短期回调后5-6月重启反弹,年内累计涨幅达22% [3] - 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从2024年约1000亿港元升至2025年2000-3000亿港元,其中国际资金占比70% [6] - 2025年港股IPO打新平均收益达37%,70%项目实现正收益(2024年仅40%) [8] 国际资金流向 - 港股IPO国际长线基金参与度显著提升:从2023-2024年单项目3-5家增至2025年部分项目超20家 [6] - 国际长线基金认购倍数普遍超2倍,宁德时代53亿美元IPO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项目 [6] - 比亚迪和小米分别完成56亿、55亿美元再融资,恒瑞医药、哔哩哔哩等大型项目表现优异 [6] 行业与企业趋势 - 消费类企业及科技企业受国际资金青睐,高盛主导或参与布鲁可、古茗、蜜雪冰城等港股IPO [1] - 2025年已公告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达44家,"A+H"两地上市公司总数155家,多为传统经济板块及央国企 [8] - 监管层加速IPO备案,"A+H"公司审批效率提升,香港市场成为企业全球化的重要融资平台 [7][8] 宏观背景 - 美元被普遍高估15%-20%,国际资金从美国分散至香港、印度等市场 [7] - 中国经济政策与科技突破重塑国际投资者信心,香港成为全球资本再平衡受益者 [7][8]
A股下半年行情展望:八月或成中美博弈关键,哪类资产将脱颖而出?
搜狐财经· 2025-05-31 11:13
A股市场5月表现 - 5月30日A股市场呈现缩量阴跌态势 但沪深300指数当月仍实现1.85%涨幅 [1] - 5月市场仅在五一小长假后两周表现良好 大盘上涨7个交易日并填补4月初关税冲击导致的跳空缺口 [1] - 自5月15日起A股市场陷入震荡下跌 市场热点轮动频繁 [1]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 - 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主要源于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不可预测言行 [1] - 5月12日中美第一阶段关税谈判结果超出市场预期 但市场热情未持续 投资者趁机出货 [1] - 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特朗普下一步行动成为影响情绪关键因素 [1] 上半年资本市场热点 - 全球资产"再平衡"背景下资金逃离美元资产 港股成为最受益市场之一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均显著上涨 [2] - 中国资产重估概念起源于元旦前DeepSeek大模型问世 从美股中国金龙指数传导至港股恒生科技指数 最终引发A股科创类个股普涨 [2] - A股元旦后出现"春季骚动" 人形机器人概念等热门板块涨幅惊人 北交所"专精特新"类个股也受资金关注 [2] 创新药领域发展 - 5月2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 其中5款来自科创板创新药企 [2] - 该消息推动A股创新药和CRO板块5月30日早盘逆市上涨 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已上涨超过20% [2] 公募基金表现 - 上半年公募基金涨幅榜前十中有三家北交所主题基金 显示中国资产重估热潮持续发酵 [4] 券商下半年展望 - 多家券商对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 中信证券认为中美关税战阶段性缓和及8月可能成为关键时间点 [4] - 但具体到行业配置方面 各家券商意见存在分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