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

搜索文档
科特迪瓦与加纳收成前景承压 可可价格重拾涨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20:51
非洲洪涝与干旱监测数据显示,尽管近日出现降雨,但是严峻的干旱气候仍笼罩着全球最大可可生产国 科特迪瓦近三分之一的地区。加纳则有超过一半的区域正面临极端干旱状况。 智通财经APP获悉,由于西非干燥天气威胁下一季产量,加剧本已紧张的可可全球供应体系,可可期货 价格正走向周度涨幅。伦敦市场最活跃可可期货合约一度上涨1.3%,至每吨5,264英镑,带动可可期货 本周累计上涨约1.7%,有望录得周线涨幅,也是自一个多月以来的最低点强势反弹。 "持续的不理想天气条件以及西非降雨的持续缺乏,已经表明即将开始的主要大规模收成或将以相当疲 弱的表现收尾。"总部位于汉堡的交易商 Hanseatic Cocoa & Commodity Office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科特迪瓦/加纳遭遇厄尔尼诺、持续干旱与可可肿芽病毒病(cssvd)等病虫害,非洲大陆种树老化、投入 不足、走私扰动叠加,连续多季全球供需缺口把库存拉到低位;行业普遍预期 2025/26年度作季的西非产 量或再降大约10%,市场对可可的后续产季预期仍偏紧。 好时(Hershey)、Lindt 等巧克力大型制造商自2024年以来已相继宣布两位数幅度涨价或继续提价;英国等 ...
实探中国“糖罐子”:越来越多蔗农在打井 糖企从容应对厄尔尼诺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糖价上涨行情 - 截至7月28日一级白糖经销价达7160元/吨 较年初上涨约24% [1] - 国内白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 消费量约1500万吨 存在400-600万吨需求缺口 [7] - 糖价高企导致本榨季进口量或减少 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7] 广西甘蔗生产情况 -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 原料蔗和食糖产量占全国总量60% 为最大生产省份 [1] - 2022/2023榨季广西累计入榨甘蔗4122.13万吨 同比减少897.28万吨 [3] - 南宁糖业预计2023/2024榨季产糖量较去年提升 因种植条件改善且加强农务管理 [9] 厄尔尼诺对糖业影响 -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 [5] - 历史数据显示11次厄尔尼诺事件中中国甘蔗增产6次 减产5次 [6] - 厄尔尼诺对泰国减产预期达15% 印度降雨不均 对国际糖价形成支撑 [7] - 重度厄尔尼诺可能导致广西 云南降雨量明显低于正常年份 [6] 蔗农应对措施 - 蔗农积极打井取水 井深达160米 出水量30-45立方米/小时 可覆盖100-200亩蔗地 [2] - 种植大户改良喷灌设施为喷滴两用 铺设滴灌软管形成灌溉毛细血管 [3] - 贵糖集团对打井给予补贴 鼓励水肥一体化升级 试点滴灌设施 [8] 糖企防灾预案 - 粤桂股份建立完善预警和应对方案 分情况设计旱涝应急方案 [8] - 鼓励增加冬植蔗和宿根蔗种植 减少春植蔗 甘蔗高度超1米即具备抗涝素质 [9] - 南宁糖业形成防灾减灾预案 包括技术帮扶 申请补贴 加强灌溉等措施 [9]
央视网丨气温预报“人工压数值”?气象学家回应
央视网· 2025-07-11 17:59
气候变化趋势 - 近几十年来中国极端高温记录普遍增多,极端小时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降水量在大部分地区呈增强趋势 [1] - 中国区域骤发干旱在过去30年加剧,预估未来华东地区和新疆西部盆地极端最高温度增幅明显 [1] - 全国平均极端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将增加,降水更趋向于极端化,西北、西南等地区旱涝将更加频繁 [1] - 中国年暖昼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6.7天,暖季提前开始且结束更晚,中国区域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同期水平 [5] 气象观测与预报 - 天气预报发布的气温标准是离地面1.5米、不受太阳光直射、通风环境下百叶箱中的温度 [2] - 体感温度受到气压、风力、湿度等多重影响,未来预报可能更多关注体感温度而非单纯气温数值 [2] - 气象预报员不会人为调整气温数值,预报准确性通过评分系统进行考核 [1] 区域气候特征变化 - 华北地区向暖湿变化,夏季平均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 [3] - 北京市2013-2022年年均相对湿度比2003-2012年上升5%~10%,夏季变化更为明显 [3][4] - 北方地区高温由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6月前后多为干热高压空气控制 [7] 副热带高压影响 - 副热带高压有偏北趋势,近些年中国梅雨形势已不如从前明显 [7] - 今年副热带高压北跳快且呈现西伸趋势,影响范围包括河南等地 [8] -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出现高温,其边缘地区易形成降雨,形成"旱一大片、涝一条线"现象 [6] 降水模式变化 - 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增加,但呈现区域性而非大范围特征 [9] - 山地或城市密集地区在强降雨时更易形成径流,导致山洪或内涝 [10] - 中国大多数地区6-9月降水量占全年60%-70%以上,其他月份降水量偏少 [11] 应对措施 - 水利设施防范和调度能力增强可削弱短时强降雨影响,但中小河流仍存在薄弱环节 [10] -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开发利用汛期降水作为淡水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12] - 预警预报监测能力提升为空中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12]
埃菲尔铁塔热到弯曲,美国有机场跑道热裂!北半球提前进入“炙烤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7-10 23:35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 - 2025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0.47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 [1] - 欧洲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经历两次显著热浪,巴黎气温达42.3摄氏度创1947年以来纪录 [1]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2029年有80%概率出现最暖年份,86%概率全球升温超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 [1] 极端高温事件趋势 - 欧洲自1950年以来三分之二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在2000年后 [3] - 地中海沿岸6月出现10~15个"热带夜"(夜间均温超25摄氏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4] - IPCC报告显示到2050年半数欧洲人口或面临高热应激风险,南欧风险最显著 [3] "热穹顶"效应与全球变暖关联 - 2024年全球年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55摄氏度,为175年来最热年份 [6] - 欧洲、亚洲、北美洲变暖速度超全球均值,每10年分别增温0.40、0.28和0.23摄氏度 [6] - 海洋表面温度2024年同比升高0.07摄氏度,上层2000米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8] 极端气候的经济影响 - 2024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0.8%至378亿吨,大气浓度达422.5PPM创纪录 [10] - 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流离失所人数达2008年以来峰值,18国陷入粮食危机 [11] - 安联研究显示极端高温(超32摄氏度)使单日生产力下降50%,预计拖累全球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 [11] 国际合作需求 - 全球仅50%国家具备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需加强数据共享与技术转让 [12] - 国际金融机构需增加气候融资,发达国家应履行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承诺 [13]
北半球夏季提前进入“炙烤模式”,会带来哪些经济影响|树线图
第一财经· 2025-07-10 20:02
全球热浪现象 - 北半球遭遇的热浪与"热穹顶"现象相关,暖空气被困于地表导致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 [1][5] - 2025年6月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平均地表气温达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0.47摄氏度 [2] - 欧洲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经历两次显著热浪,巴黎气温达42.3摄氏度,突破1947年纪录 [2] 极端高温数据 - 西班牙、葡萄牙气温一度超43摄氏度,美国凤凰城机场跑道因高温热裂 [2] - 欧洲自1950年以来三分之二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在2000年之后 [3] - 地中海沿岸6月出现10~15个"热带夜"(夜间平均气温超25摄氏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3] 全球变暖趋势 - 2024年全球年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约1.55摄氏度,可能成为175年来最热年份 [5] -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1991年以来变暖速度显著,每10年分别升温0.40、0.28和0.23摄氏度 [5] - 2024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23年升高0.07摄氏度,上层2000米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6] 经济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0.6个百分点,一天气温超32摄氏度相当于停工半天 [10] - 2024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0.8%至378亿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422.5PPM [7] - 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新增流离失所人数达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18国粮食危机加剧 [9] 气候系统变化 - ENSO现象对气候系统影响增强,暖事件导致拉丁美洲洪涝与澳大利亚等地干旱 [9] - 全球正面临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 [9]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2029年有80%概率出现最暖年份,升温超1.5摄氏度的概率达86% [2] 国际合作需求 - 全球仅50%国家具备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需加强数据共享与技术合作 [10] - 国际金融机构需增加气候变化应对融资,提升资金透明度与可获得性 [10]
法国埃菲尔铁塔“热弯”?极端天气频现“示警”
金融时报· 2025-07-04 18:07
高温热浪对欧洲的影响 - 法国多地最高气温达38℃至40℃,埃菲尔铁塔因钢结构受热膨胀导致塔体偏斜,顶层关闭两天并设立冷水补给站 [1] - 高温影响欧洲铁路运输,部分列车因铁轨膨胀被迫降速或停运 [1] - 葡萄牙、比利时、英国等地面临强风和火灾风险,部分地区启动紧急响应机制 [1] - 极端高温导致意大利建筑工人猝死,英国和德国的长期照护机构呼吁加强防暑措施 [1]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 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1] - 气候变暖由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等自然变率因素共同导致 [1] - 2024年温升首次突破1.5℃,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 [2]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 -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增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 - 2024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冰川消融量等监测指标均创新高 [2] - 西部冰川加速消融,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 [2]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需从减缓和适应两大方向协同行动,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升社会生态韧性 [2] -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能源系统转型、提高早期预警系统覆盖率、推广耐旱耐盐作物等 [2] - 增强应对能力以降低气候变化对生命、财产和健康的影响 [3]
橡胶周报:留意低位支撑-20250622
华联期货· 2025-06-22 2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上中东地缘冲突加剧,国内降准降息,美国虽喊话降息但美联储按兵不动,年内预期降息两次,中美贸易谈判或有反复,房地产数据差,汽车市场内卷加剧 [6] - 供应上市场对2025年产量增加乐观,产能拐点已至但生产积极性惯性仍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回升利空减弱 [6] - 库存上青岛干胶库存低位累库暂停并微弱减少,交易所ru仓单低,nr仓单极低,顺丁库存反弹,山东半钢胎成品库存高于去年 [6] - 需求上国内乘用车价格战升级,市场担忧车企和轮胎库存压力,房地产和基建饱和,重卡销量边际改善,工程机械销量低,水泥产量负增长加剧,乘用车销量强劲但有透支消费现象 [6] - 策略上留意低位支撑,激进者多单持有,套利关注多br空ru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现市场 - 橡胶价格反弹后回落,部分品种跌幅大,本轮低位反弹弱,老全乳现货价低于去年且跌至近年区间中位,生产激励动力减弱 [8][12] - ru基差边际走强,月差走强但仍处contango结构,Ru9 - 1月差 - 800左右,Nr连一 - 连三月差50附近走弱,br连一 - 连三月差反转至120附近走弱 [15][20] - 现货全乳胶对20号胶价差回落至低位,20号胶虚实比较高,合成胶Br相对天然橡胶反弹 [25] - 泰国原料价格回落,胶水 - 杯胶价差回升,全球开割物候正常,近期加工利润回落 [29][36] 库存端 - 青岛干胶库存2023年8月 - 2024年10月中旬快速去库至2017年以来低位,目前低位累库暂停并轻微减少,丁二烯港口库存反弹 [40][45] - ru交割品库存低,nr仓单三季度后从5年高位回落至中位,nr仓单去年三季度从多年最高位回落,目前在极低水平反弹 [50][56] - 顺丁橡胶厂内库存从两年多低点大幅反弹,贸易商库存低位反弹,山东轮胎工厂全钢胎和半钢胎库存天数显示工厂和下游贸易库存较高 [59][60] 供给端 - ANRPC成员国2024年1 - 12月天然橡胶累计产量同比减少在0.5%以内,中国2024年1 - 12月产量91.14万吨,同比增加10% [64] - 2024年进口量低于往年,2025年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数据增长幅度大,3月同比增17%,前三月同比增21% [68] - 供需过剩大周期拐点已至,产能带来的单产压制消失,天然橡胶产能拐点到来,底部支撑坚实,但产量受多因素影响,产区橡胶树龄结构老化 [80] 需求端 - 全钢胎开工率反弹至多年区间中位超去年,半钢开工率反弹略低于去年同期处于多年区间高位 [87] - 截至2025年5月,轮胎外胎产量累计同比增3%左右且增速减慢,轮胎出口累计同比增9%左右但低于去年 [92] - 重卡销量边际改善,5月同比涨6%左右,2025年1 - 5月累计同比增约1% [97] - 国内乘用车销量(含出口)表现亮眼,但政策刺激边际效力可能减弱,车企价格战升级,出口受关税挑战,需求因地产基建低迷支撑有限 [101] - 海外汽车销量一般,美国和日本销量反弹,欧盟较差,贸易战扰动消费节奏 [105] - 水泥产量去年负增长,今年边际好转但截至5月累计同比负增长加深,交通投资发力有限,挖掘机销量反弹后回软 [111][115] - 2025年1 - 5月房地产数据恶化,困境反转需时日 [121] - 公路货运量表现稳健但低于2019年,铁路和水路运输有替代 [124]
日本气象厅:目前没有发生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未来秋季正常天气模式继续的可能性为60%。
快讯· 2025-06-10 13:05
天气模式分析 - 日本气象厅确认目前未发生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 [1] - 未来秋季维持正常天气模式的概率为60% [1]
厄尔尼诺来袭,多地高温创记录,电力板块盈利持续改善
格隆汇· 2025-05-20 09:27
厄尔尼诺现象与高温气候影响 - 全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京津冀区域最高气温达38℃~41℃ 北京怀柔区汤河口站和天津滨海新区大港站均达41.8℃[1] -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华东、华中和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 -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2024年可能更暖[7][8] 电力需求与负荷变化 - 全国主要电网年度最高用电负荷从2010年5.96亿千瓦升至2022年12.90亿千瓦 复合年增长率达6.6%[12] - 南方电网电力负荷于6月16-18日首次突破2亿千瓦 最高达2.09亿千瓦 广东电网负荷创1.28亿千瓦历史新高[14] - 用电负荷增长受人均收入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和气候变暖驱动 第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占比从2010年22.8%升至2022年32.7%[14]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电力板块领涨个股包括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年初至今+31.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26.83%)和大唐发电(+14.17%)[1][2] - A股电力板块涨幅显著 杭州热电(+177.89%)、桂东电力(+76.27%)和恒盛能源(+76.01%)领涨[3][4] - 厄尔尼诺事件历史分析显示煤炭行业首月表现胜率50%赔率185% 啤酒行业区间月表现胜率67%赔率52%[11] 火电行业供需与盈利改善 - 2023年4-5月水电发电量同比降26%和33% 火电发电量同比增12%和16%[16] - 煤价从4月初下降23%至835元/吨 主因长协比例提升、进口煤高增和高库存[16] - 2023年5月火电新增装机9.4GW 同比大增2240% 火电盈利反转趋势显现[18][20] 投资机会与行业展望 - 机构推荐关注火电股如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和大唐发电 以及水电股长江电力、国投能源和川投能源[20] - 第三季度用电量增速有望达4% 火电发电量预计同比变化-2.1%至+0.6%[16] - 电力板块基本面改善确定性高 火电将发挥顶峰发电与调峰价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