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规模设备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等八部门: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 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第一财经· 2025-08-01 21:27
工信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面向工业领域老旧 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感知、控制、执行等智能部件,改造 提升一批老旧、低效、高能耗的在役装备。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工业 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 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一批智能农机装备、医疗装备、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服 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一批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两新”政策落地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34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 有色行业采购机械设备发票金额同比增长2.8倍 钢铁行业增长92.1%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购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6.4% [1] - 农林牧渔业采购农机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3% [1] - 卫生行业采购医疗设备发票金额增长10.7% 教育行业采购教学设备增长43.2% [1] - 重点领域行业实现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倍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增长36.6% [2] - 家具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55.4% 卫生洁具零售业增长27.1% [2] -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倍 [2] - 新车零售开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1.8% [2] - 全省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 [2]
民生银行:金融创新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速落地
和讯网· 2025-07-24 17:15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自该政策启 动一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部署,有关部门 联合印发了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项目启动之初,民生银行主动对接企业,量身打造一整套融资服务方案。作为牵头行,成功为企业筹组 80亿元银团贷款,承贷份额达38亿元。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该项目顺利纳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项目库。贷款投放后,民生银行积极争取人行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支持,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减轻企业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财务压力,助力企业引进AI智能生产线等尖端设备,加速推动生 产工艺迭代升级,夯实低碳生产基础。 近期,该行持续迭代优化综合服务方案,积极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申报辅导、贷款发放至财政贴息的全流 程、端到端服务,覆盖项目建设运营全周期,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创 新性推出"碳足迹+设备更新贴息"双挂钩机制并在广西成功落地,进一步压降企业融资成本,实现设备 更新与碳减排成效动态关联。 碳足迹挂钩贷款 助力铝业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广西铝产业龙头企业, ...
河南焦作:跟进监督压实责任 助力“两新”政策落地落实
紧盯政策执行有无打折扣、搞变通,服务管理有无冷硬横推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组组"联 动监督模式,灵活运用列席会议、实地察看、调研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动态掌握"两新"政策执行落 实情况。同时,对发现的堵点淤点难点,通过下发工作提醒、专题会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及时 督促整改,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促进消费市场升级的关键一环。焦作市纪委监委发挥派驻机构监督"探头"作用,开展 全过程嵌入式监督,通过查看平台运行、数据审核、资金使用等情况,督促职能部门严把申报审核关, 优化审核流程,重点纠治政策执行过程中乘机涨价、虚假交易、恶意套现等行为,让政策红利精准抵达 消费末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监督质效,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抓实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护航'两新'加 力扩围政策继续见效。"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方庆乔) "两新"政策执行效果怎么样?大规模设备更新推进情况如何?连日来,河南省焦作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 检查室联合驻市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相继走访市区多家企业,实地了解设备更新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 情况,督促市发展改革委履职尽责,提升服 ...
上半年24省份经济“中考”交卷:区域增速分化 动能加速向“新”丨时报经济眼
证券时报· 2025-07-24 08:00
经济增速 - 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5.3%,略高于去年同期的5.0%,好于全年经济增速目标[3] - 19个省份GDP增速达"全国线"及以上水平,反映大部分省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3] - 东部省份整体稳中有进,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四,分别为6.87万亿元、6.70万亿元、5万亿元和4.5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5.7%、5.6%和5.8%[3] -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其他五省GDP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湖北GDP同比增长6.2%,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增速落在5.6%—5.7%区间[5] - 西部省份经济增速分化明显,西藏增速7.2%,青海增速4.0%[6] 经济动能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各省拉动家电、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普遍增长30%以上,河南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暴涨95.3%[8] - 网上商品零售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的相关省份数量进一步增加[8] - 品质消费、换新消费、网络消费增长快,重点监测平台数字产品、15类国补家电和数码产品、网络服务消费分别增长9.9%、12.7%、14.6%[8] - 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达72.9%,居全国首位[9] - 河南、安徽、江西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同比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9]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加快,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等新增领域设备应用提速[9] 房地产与民生 - 上半年除天津(3.0%)、河北(2.0%)和贵州(0.8%)外,各省房地产投资普遍同比下降,福建、辽宁、江苏、安徽降幅均超过10%[11] -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意味着未来新增供应量将有所下降,反映了房企的资金压力较大、相对审慎的投资态度[11] - 河南在投资部分明确提出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12] - 广东提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2] 区域发展 - 江苏以5.7%的经济增速,在经济总量方面继续缩小与广东的距离[6] - 广东经济增速相比一季度加快,且主要指标呈企稳回升特点[6] - 经济总量排在3至8位的省份经济增速均在"全国线"以上[6]
本月国补继续!12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发行
第一财经· 2025-07-15 11:17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2025年全年计划发行1 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较2024年的1万亿元增加30% [1] - 7月14日成功发行两期合计12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20年期400亿元票面利率1 92% 30年期830亿元票面利率1 90% [1] - 截至7月14日已累计发行6780亿元 剩余6220亿元待发行 7月24日至9月19日将有9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2] 资金用途分配 - 8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 包括基础研究 未来产业 高标准农田 水利工程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 高等教育升级 城市地下管网等1459个项目 [2][3] - 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 [2]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第三批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领域 [3] "两新"领域实施进展 - 设备更新领域首批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第二批正在审核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前两批1620亿元资金已于1月和4月下达 第三批将于7月下达 [3] - 部分地方因额度用完暂停部分品类补贴 预计第三批资金下达后将恢复 [4] 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6月26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 4万亿元 [5] - 5月家用电器 通讯器材 文化办公用品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 33% 30 5% 25 6% 合计拉动社零增长1 9个百分点 [5] - 政策直接带动消费者获益 同时促进商家和厂家业绩增长 激发消费活力 [4]
筑牢经济韧性底座 多维施策稳增长谋长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29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一季度实际GDP增速5.4%,二季度延续向好趋势[2] - 1至5月出口同比增长6%,拉动制造业生产增长6.9%[2] -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高于2024年底的3.2%,服务业投资和设备更新是主要支撑[2] - 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较2024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4] - 1至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17.3%[4] - 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6] 政策支持情况 - 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7]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余额同比增长7.9%[7]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提高至4%,1至5月政府债净融资金额同比增加3.8万亿元[7]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进度:设备更新领域86.5%,消费品以旧换新54%[9] - 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9] 行业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消费增速均超过20%[5][6] - "两新"政策拉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高增长[4] - 出口保持韧性,"抢出口"和对东盟、拉美等经济体"抢转口"是主要支撑[4][6] 下半年展望 - 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空间,结构性工具创新将在上海"先行先试"[1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推出,可能定向投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16] - 财政政策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围提质"两新"政策[17][20] - 可能推出房地产稳定基金,规模2万亿元左右,用于保交楼、收储存量房等[17] - 政策将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关键领域,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合作[19][20]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7 15:08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前五个月累计同比下降1.1% [1] - 前五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27204.3亿元,较前四个月增加6034.1亿元 [2]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整体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2] 利润下降驱动因素 - 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是主因 [1][2]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拖累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2]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下降29.0%,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行业增长3.7%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9%、11.6%、10.6% [3] "三航"产业带动效应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3] - 飞机制造利润增长120.7%,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6% [3] - 船舶制造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8% [4] 政策驱动领域增长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5]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1.5%,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长31.2% [5] - 设备更新领域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达1730亿元,覆盖7500个项目 [6]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这一数据转降,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6-27 12:4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前五个月同比下降1.1% [1]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但比前四个月增加6034.1亿元 [6] 利润下降原因 - 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3][6]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7] 行业表现亮点 - 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0201.4亿元,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采矿业下降29.0% [9]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9]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速分别达11.9%、11.6%、10.6% [11] "三航"产业带动效应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11] - 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1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 [11]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13]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 [14]
武汉150个行业有了新的“绿色标尺”
长江日报· 2025-06-25 09:44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发布 -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 为全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量化依据与技术支撑 [1] - 新版指南分为行业、产品、设备能效水效三部分 覆盖33个行业大类150个行业中类产值及能耗数据 [1] - 形成150个行业中类、94项主要产品、73类用能设备的完整能效指标体系 [1] 能效指标更新内容 - 首次补充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氢能等新兴产业产品能效指标 [1] - 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1% [1] - 光纤、锂离子电池、存储芯片、啤酒、瓦楞原纸等领域生产能耗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政策导向与设备更新 - 指南体现国家政策新导向 列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最新能效标准指标 [2] - 增加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领域设备指标 [2] - 为武汉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依据 [2] 产业转型支持 - 指南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评价标尺 [2] - 从源头提升产业经济的能源产出效率 [2] - 推进全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