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
搜索文档
FICC日报:TMT板块反弹-20251119
华泰期货· 2025-11-19 10:31
FICC日报 | 2025-11-19 TMT板块反弹 市场分析 青年失业率较高。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不包含在校生,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3%, 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2%,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8%。对外关系方面,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同日本外务 省亚大局局长金井正彰举行磋商,磋商结束后,刘劲松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对磋商结果不满意,并称双方会面时 气氛严肃。海外方面,ADP就业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的四周,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平均每周减少2500人。另 外,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3.2万人,续请失业金人数小幅上升至195.7 万人。 股指回调。现货市场,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沪指跌0.81%收于3939.81点,创业板指跌1.16%。行业方面,板块 指数跌多涨少,仅传媒、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收红,煤炭、电力设备、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跌幅居前。当日 沪深两市成交额保持在1.9万亿元。海外方面,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纳指跌1.21%报22432.85点。 IF继续增仓。期货市场,基差方面,IF、IC、IM基差回升。成交 ...
创新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经济日报· 2025-11-18 06:03
作为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的两大试点城市之一,北京今年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 展若干措施(2025年)》,推出32条新举措,包括进一步加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优质创新生态, 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等。 2024年,我国批准48个创新药上市,仅低于美国的50个,排名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 43个创新药上市,同比增长59%。 创新药获批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是各地长期坚持政策引导、技术积累与资本培育推动创新药产业从量 变迈向质变的结果。 政策引导破局 深化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和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建设、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 点、开展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近年来,北京市在医药健康领域深化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 推出一系列全国首创、全国首批、全国领先的改革举措,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龚维幂介绍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管理部 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双牵头"作用,与"三医"部门一道,从创新策源、平台构建、研审联动、全链条服务 等方面系统谋划,推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今年5月29日,海创药业股 ...
看破外部刺激,百姓消费的关键是内在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9-18 05:08
消费刺激机制分析 - 政策引导通过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措施提升消费者购买力并刺激消费市场活跃度 [3] - 消费本质是个体对生活品质的自愿追求 需通过满足内在需求的商品或服务实现持久刺激 [5] - 政策引导需与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结合 否则消费热潮难以持续 [5] 消费行为特征 - 消费行为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7] - 现代消费观念趋向个性化与高品质 推动相关商品服务需求增长 [5] 政策与需求平衡 - 政策引导与消费者需求需保持平衡 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消费持续发展 [7] - 政府与消费者共同协作是刺激消费持久发展的关键基础 [7]
科创板创新药企为什么能实现群体性突破?
中国经营报· 2025-09-14 20:24
文章核心观点 - 科创板通过制度创新支持未盈利创新药企上市 为高投入长周期的研发提供资本保障 推动国产创新药实现群体性突破并走向国际 [1][3][4][5][13] 科创板制度优势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采用该标准 首发募资合计近700亿元 [3][4] - 科创板注册制强调"硬科技"属性 在严格把关核心创新力的同时对一般瑕疵保持合理宽容 [1][5] - 上交所发布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支持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 [10] - 科创板再融资流程效率提升 百利天恒定增从受理到注册批复仅用不到4个月 迪哲医药再融资募资近18亿元 [11][12] 企业研发突破与成果 - 百利天恒2019-2022年研发投入从1.81亿元增至3.75亿元 研发占比从15%升至53% 2023年研发投入7.46亿元(同比增近100%)2024年上半年达10.39亿元(同比增90.74%) [3][8] - 百利天恒拥有28个创新生物药在研管线 14个处于临床阶段 其中5个为全球独家 [8] - 截至2025年5月30日 百利天恒就15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在全球开展80余项临床试验 包括国内10余项III期及美国7项临床研究 [9]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 上市后实现3个新药获批销售 [4] - 采用第五套标准的20家药企中 19家自研的45款药品/疫苗已获批上市 1家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 [4] 国际合作与商业成就 - 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在ASCO会议披露临床数据 13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45.3% [6] - 百利天恒2023年底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84亿美元合作 创当年国产创新药BD最高金额纪录 [7] - 公司市值因合作攀升 成为A股最年轻市值超千亿元创新药公司 [8] 资本流动性与市场表现 - 科创板流动性远好于港股 因立足于大国金融体系基础 百利天恒上市后市值稳步上升 而港股创新药公司股价波动较大 [12] - 科创板形成"投资-培育-上市-退出-再投资"的资本良性循环 为药企研发各环节提供资金保障 并为投资机构提供便捷退出渠道 [13]
政策引导、估值修复、行业转型 公募基金机构掀起自购热
经济日报· 2025-08-23 07:31
公募基金自购规模 - 截至8月21日,超130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自购总额超50亿元 [1] - 权益类基金产品自购金额占据较大比例,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1] 政策引导因素 - 证监会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 [1] - 将3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 [1] 市场估值与信心 - A股回暖向好势头明显,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涨 [2]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3.7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11.46倍,均低于标普500(28.15倍)和日经225(19.56倍) [2] - 中国股市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投资性价比优势突出 [2] 权益类基金特征 - 以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 [2] - 具有高波动性、长期收益潜力突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等特征 [2] - 在市场估值低位时布局长期收益空间更大 [2] 行业影响与转型 - 自购热是政策引导、市场估值修复与行业转型的共振结果 [1][3] - 自购强化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性,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倒逼基金公司聚焦投研能力,减少短期投机 [3] 投资者理性看待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绝对保证,部分可能带有营销属性 [3] - 需结合产品底层逻辑、基金经理能力与持仓结构综合判断 [3] - 大额自购且锁定周期较长的基金更值得参考,短期一次性自购需警惕风险 [3]
政策引导、估值修复、行业转型——公募基金机构掀起自购热
搜狐财经· 2025-08-23 06:22
公募基金自购规模与结构 - 截至8月21日,超130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自购总额超50亿元 [1] - 权益类基金产品自购金额占比较大,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1] 政策引导作用 - 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 [1] - 政策明确将3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提升50% [1] 市场估值与投资价值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7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1.46倍,均低于标普500(28.15倍)和日经225(19.56倍) [2] - 中国股市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权益类基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尤其在估值低位时布局收益空间更大 [2] 自购热的行业意义 - 自购强化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性,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自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倒逼基金公司聚焦投研能力,减少短期投机 [3]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自购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绝对保证,部分机构自购可能带有营销属性 [3] - 投资者需结合产品底层逻辑、基金经理能力与持仓结构综合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3]
时报观察|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产业进阶向实向优
证券时报· 2025-08-13 07:51
A股市场并购重组潮持续升温 - 近一周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披露重组进展,立讯精密、滨海能源、光库科技等企业均在稳步推进 [1] - 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已突破百家 [1] - 新"国九条""并购六条"及2025年5月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政策加速落地 [1] 政策驱动下的产业整合特征 - 传统产业整合加速,以产业逻辑为核心的整合取代盲目扩张 [1] - 科技创新赛道并购呈现鲜明产业导向: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推动半导体强链补链,北方华创取得芯源微实控权加快业务协同,华润集团入主长电科技打造"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能力 [1] - 交易效率显著提升:中钨高新重组50天过会,"两船"合并71天过审,甘肃能源重组101天完成 [1] 并购重组生态重塑 - 创投机构与私募基金深度介入,助力重组后企业资源跃升 [2] - 地方政府通过资金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搭建专业平台等措施增强市场信心 [2] - 市场转向"多方协同赋能"模式:上市公司聚焦硬科技转让控制权,私募股权参与产业整合,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支持 [2] 产业进阶趋势 - 估值体系回归理性,遏制"高溢价埋雷"现象 [2] - 资本运作呈现"向实向优"特征,推动细分领域技术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三位一体”精准发力 泰安金融活水畅灌实体经济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11:13
信贷投放与结构优化 - 超九成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企业发展 其中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幅达13.79% [1]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 [1] - 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突破1100亿元 同比增长15.43% [2]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房地产领域为71个白名单项目放款93.79亿元 [1] -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1149笔 金额57.82亿元 惠及980家企业 [1] - 科创领域发放人才贷130笔 金额6.16亿元 [1]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05% 文旅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26% [2]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162个强工贷产品 为9509家企业提供资金695.27亿元 [2] - 创新推出科创贷 文旅贷等多元信贷产品 [2] - 供应链贷款投放58.11亿元 覆盖137家核心企业及1185家上下游企业 [2] 服务平台与机制建设 - 搭建金融大集 金融驿站 金融网格等政金企对接平台 [2] - 开展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等特色活动30余场次 [2] - 建立市县两级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 解决融资需求210余亿元 [2]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4 00:14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多地围绕夜间经济消费热点开展主题活动,包括夜市、夜购、夜游、夜食等"新夜态",推动夜间经济繁荣 [1] - 重庆启动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推出200余场主题活动,包括"玩转不夜城"、川渝城市夜经济嘉年华 [1] - 上海2025夜生活节从6月延续至9月,推出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 [1] - 夜间经济与文旅、科技、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例如北京门头沟区商圈完善夜骑配套服务,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采用"线下沉浸+线上互动"模式 [1] 夜间经济文化赋能 - 夜间经济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甘肃将敦煌壁画文化融入夜市"布景",打造丝路风情画卷 [2] - 陕西西安通过"大唐不夜城"复原盛唐景象,成为文化赋能夜间经济的成功案例 [2] - 未来应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和品牌建设,将地方特色融入夜间消费场景 [2] 夜间经济业态创新 - 利用科技手段如AR/VR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推动业态创新 [3] - 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优化交通服务和安全措施,为夜间经济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3] - 夜间经济作为城市商业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新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