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丨携手共发展!中国医学研究为全球健康注入力量
新华社· 2025-09-15 08:21
中国医院医学研究全球影响力 - 2005至2024年间被引用最多的十家中国医院发表文章超1.2万篇被全球卫生政策及临床指南引用 总引用次数近3.5万次 覆盖超75个国家[1] - 重点医院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3] 临床研究转化与标准化贡献 - 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团队建立多中心队列研究脓毒症流行病学 2021年成为首个参与制定国际脓毒症临床指南的中国学者[3]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国庆团队首创的抱抬抗阻试验和外展外旋抗阻试验于2020年作为高质量研究写入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南[4] 重大医学领域突破与创新方案 - 肿瘤学 心脏病学和传染病学成为中国高质量研究重点领域 推动全球医疗进步[5] - 北京大学黄晓军创立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移植技术(北京方案) 2024年获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杰出服务奖[5] - 屠呦呦从中药青蒿提取抗疟有效物 其方案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生命[5] 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展 - 北京同仁堂举办第三届中医大会 1300余名专家共议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6] - 清华大学李梢团队开发基于网络靶标的中西医药智能定量分析技术 系统化阐释中药作用机理[6] 儿童医药研发与创新药发展 - 北京儿童医院倪鑫团队开展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创新药齐瑞索韦Ⅲ期临床试验 该药2025年入选WHO儿童药物优先清单[6] -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6] 医工融合与数智医疗前沿探索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团队2023年完成全球首例硬膜外脑机接口治疗颈髓损伤临床探索 患者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动作[8] - 脑机接口技术预计明年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推动纳米药物递送 人工智能自适应调整等创新成果落地[8] 国家战略与全球合作导向 - 中国政府持续推动医学科技研发 集中攻克人类健康共同难题 促进科技成果全球转化与共享[9]
携手共发展!中国医学研究为全球健康注入力量
新华社· 2025-09-15 01:13
中国医学研究全球影响力 - 2005至2024年间中国十大医院发表文章被全球卫生政策及临床指南引用超1.2万篇 总引用次数近3.5万次 覆盖超75个国家[1] - 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团队建立多中心队列研究脓毒症流行病学 2021年成为首个参与制定国际脓毒症临床指南的中国学者[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国庆团队首创的抱抬抗阻试验和外展外旋抗阻试验于2020年写入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南[2] 重点领域突破性贡献 -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创立"北京方案"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移植技术 2024年2月获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杰出服务奖[3] - 屠呦呦从中药青蒿提取抗疟有效物 其研究成果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生命[3] - 北京儿童医院开展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创新药齐瑞索韦Ⅲ期临床试验 该药2025年入选WHO儿童药物优先清单[4] 创新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5]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团队2023年10月完成全球首例硬膜外脑机接口治疗颈髓损伤临床探索 患者术后3个月实现"意念喝水"和"抓握"功能[5] - 脑机接口技术预计明年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 北京同仁堂举办第三届中医大会 汇聚1300余名专家研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3] - 清华大学李梢团队开发"基于网络靶标的中西医药智能和定量分析技术系统" 致力于阐明中药作用机理[3]
打开消费新场景 科技赋能文旅新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38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转型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场景从静态展示升级为沉浸交互 从单一观光转变为体验经济 从流量经济延伸至品牌输出[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包括VR/AR/XR、元宇宙和裸眼3D等技术[3] -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成为文旅融合关键抓手 本质是以观众为中心、文化为本体、技术驱动的变革[3] 行业痛点与升级路径 - 初代文博智慧化存在文物保护技术手段不足 服务体验形式大于内容 应急响应率待提升等痛点[3] - 破局需依托AI和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重塑智慧博物馆业务价值生态 形成保护赋能、服务增值、管理增效的闭环[3] - 推动行业从数字化展示迈向数智化价值创造的2.0时代[3] 科技应用与体验革新 - 科技打破文化传播围墙 解决文化体验单一性 例如通过AI互动展览吸引年轻观众 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4] - AI导览系统可根据游客兴趣推荐个性化参观路线 多语言解说服务和社交媒体智能推送扩大全球影响力[4] - AI技术全面融入安防、文物保护、观众服务及社会教育等博物馆运营领域[4] 典型案例与场景实践 - 国家自然博物馆通过数字人移动端讲解 玉渊潭借助MR技术实现生态景观沉浸式游览[2] - 贵州中国天眼将天文观测转化为科普旅游IP 海南文昌火箭发射观礼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2] - 科技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再生" 珍贵历史背景与工艺细节得以深度传达[4]
2025服贸会|打开消费新场景 科技赋能文旅新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21
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动的数字人便能通过手机为你讲解;可通过MR技术沉浸式游览玉渊潭生态景观,这些都是如今借助科技力量为游客提供的全新旅 游体验。 9月12日,"科技新场景 激活新消费论坛"在服贸会期间举办。此次论坛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共同探讨了场景创新,激发消费新未来的无 限可能。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纵深推进,数字经济、科技与消费融合不断深化,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涌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科技处车远征在 论坛致辞中指出,文旅产业中,科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构建消费场景的基因。从贵州中国天眼将天文观测转化为科普旅游IP,到海南文昌火箭发射观礼打 造沉浸式科技体验,科技正让文旅消费从感官体验升级为价值共赢。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使场景从静态展示到沉浸交互、使消费从单一观光到体验经 济、使价值从流量经济到品牌输出的延伸。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如VR/AR/XR、元宇宙、裸眼3D等)。基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依托新质生产力构建 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当下文旅行业转型的节点之一。在智慧旅游发展政策导向下,博物馆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其数字化转型 ...
万和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4% 海外业务成新增长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7: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83亿元 同比增长7.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亿元 同比增长6.68% [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氢能等前沿技术储备取得多项行业第一和唯一突破 包括电子压差式空燃比控制技术 双流自净自清洁防堵技术 全链路安全技术 [1] - 推出超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 MINI双胆电热 顶侧双吸油烟机 -35℃稳定运行的空气能热泵等创新型产品 [1] - 高端产品销量突破40万台 烟灶品类进入行业一线 [1] 效率提升措施 - IPD2.0数字化研发流程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3% 交付件减少41% [2] - APS智能排产系统将排产时间从3-4小时压缩至1小时 效率提升70% [2] - 三天订单齐套率从70%大幅提升至90% [2] 品类表现亮点 - 厨房电器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6% 毛利率同比上升3.51个百分点 [2] - 海外出口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52% 毛利率提升1.84个百分点 [2] 海外市场拓展 - 空气能热泵出口量同比增长45% 主推R290环保冷媒热水热泵及三联供热泵新品 [3] - 泰国生产基地一期实现量产 二期于4月进入试产 [3] - 埃及生产基地于1月启动试产 实现本地采购 本地生产 本地出口 [3] - 跨境电商多站点布局扩大全球销售覆盖范围 [3] 战略框架 - 坚持产品驱动 效率增长 数智升级 全球运营四大战略主轴 [4] - 国内通过厨电高端化 品牌年轻化和渠道精细化深挖存量价值 [4] - 海外凭借低碳技术产品与本土化制造双轮驱动获取增量空间 [4]
2025“吃货季”食品提质扩需工作启动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政策部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2025"吃货季"食品提质扩需工作 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 [1] - 工作目标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食品需求 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 [1] 活动主题 - 以"数智升级·特色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 推动"食品工业+数智+餐饮+休闲"融合发展 [1] - 重点打造食品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 [1] 数字化转型 -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 [1] - 支持龙头电商网站、社交平台、商贸流通企业运用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食品推荐 [1] - 鼓励食品企业建立"明厨亮灶+AI巡检"等严格质量控制体系 [1] 产业融合 - 举办系列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 [1] - 鼓励食品企业将生产线改造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1] - 推动食品企业与文旅企业深度合作 挖掘本地美食文化历史故事 [1] 渠道整合 - 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 提供无缝购物体验 [1]
安通控股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双引擎驱动首季扣非大增925.8%
长江商报· 2025-05-29 07:40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原计划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州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70%股权 [1][2]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和标的公司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 [1][2]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上市及关联交易 [2] 战略调整与内生增长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内生增长,通过"三港一航"战略深化物流网络布局,与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合作贯通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3] - 依托"水、公、铁与多式联运"融合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25年一季度单位运输成本同比下降12%,毛利率提升至17.68%,同比增加10.34个百分点 [3] - 内贸集装箱业务量价齐升,一季度计费箱量同比增长15%,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8%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 [1][4] -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925.79%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74亿元,盈利质量稳健 [4] 数智化升级与创新 - 公司推出AI智能客服助手"安通小TEU",基于DeepSeek大模型优化订舱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 [5] - 配置1.5万吨级和3.5万吨级船舶高频次快航(3-4天/班),未来将升级至2天/班,提升物流时效 [5][6] - 与厦门国贸集团战略合作,聚焦内贸集装箱物流、海铁联运、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打造协同物流服务体系 [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围绕"深化价值创造"核心,聚焦提质增效、绿色安全、数字赋能和全员服务 [6] - 行业周期波动趋缓及战略合作资源效应释放,公司有望实现"质""量"双升 [6]
42页|2024年度中国物流科技市场数据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2 12:23
物流科技定义与产业链 - 物流科技定义为以电商业务为依托的物流生态,涵盖综合电商物流、跨境物流、即时物流等10大类 [1] - 产业链主要玩家包括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等综合电商物流类,运去哪等跨境物流类,达达快送等即时物流类,共10个细分领域 [1][2] - "北上广浙"四地物流科技企业最集中,北京有京东物流、G7易流等,上海有达达、德邦快递等,浙江有菜鸟、顺丰同城等,广东有丰巢、货拉拉等 [2][20] 物流科技发展阶段 - 物流科技发展分为5个阶段:人力物流阶段(1949-1978)、电商物流阶段(1978-2001)、信息化物流阶段(2001-2012)、智能化物流阶段(2012-2019)、绿色物流阶段(2019-2024) [12] - 智能化物流阶段特征为互联网技术应用如WMS、TMS系统,绿色物流阶段注重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12]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快递行业营收规模达15200亿元,增速8.57%,已步入万亿级市场 [31] - 即时物流市场规模突破4200亿元,同比增长68%,呈现爆发式增长 [34] - 同城货运市场规模达19964亿元,同比增长17.48%,承担80%以上突发场景物资调配 [37] - 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580亿元,同比增长16%,正从派件工具向社区基础设施进化 [40] -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32800亿元,同比增长30.15%,出口物流占主导地位 [45] -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5361亿元,同比增长3.69%,新能源冷藏车销量同比增长350.8% [48] - 全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96500亿元,同比上升8.61%,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带来新增长点 [53] 政策与行业事件 - 2024年重要政策包括《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要求用户同意投递、《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推广智能仓配等 [22] - 行业十大事件包括阿里巴巴收购菜鸟股权、京东物流入驻淘宝天猫、闪送赴美上市等 [25][26]
中信出版(300788):打造IP运营和数智升级生态圈 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4.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6万元,同比增长43.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214万元,同比增长45.70% [1] - 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上涨10.77%,内容电商渠道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动漫绘本销售火爆,《哪吒之魔童闹海》相关产品推动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1] - 所得税减免政策和政府补助增加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 [1] IP运营与Z世代战略 - 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公司聚焦情绪价值和IP价值 [2] - 发布动漫文创战略,构建从IP合作到衍生品销售的完整生态圈 [2] - 与《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等头部IP达成合作 [2] - 推出二次元新零售品牌"谷知谷知",开发联名商品并搭建供应链 [2] - 在北京、上海二次元聚集地开设融合店和快闪店 [2] 数智化转型 - 2024年发布数智化战略,升级知识服务为"数智服务业务" [3] - 自研书讯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和夸父AI数智出版平台 [3] - 夸父AI平台覆盖17类出版场景,构建122个AI助理应用 [3] - AI技术在生图、数字人、营销文案等环节提效50%以上 [3] - 开放与国内外AI模型技术公司合作,强化内容输出能力 [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图书零售市场回暖,码洋同比增长10.77% [1] - 2025年国有出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延期,所得税费用影响消除 [3]
万和电气(002543):25Q1收入略超预期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20.29%,归母净利润6.58亿元,同比+15.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6亿元,同比+8.45% [1] - 25Q1实现营业收入22.95亿元,同比+15.94%,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8.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14.4%,收入略超预期 [1] - 24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25亿元,对应当前股息率为4.33%,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40元(含税) [1] - 24年销售毛利率28.06%,销售净利率8.96%,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9.88%/7.81% [3] 战略升级 - 公司将三大战略主轴(产品驱动、效率增长、数智升级)升级为四大战略主轴(产品驱动、效率增长、数智升级、全球运营) [2] - 产品驱动方面,刷新273个新品,荣获国内29项设计大奖,中高端产品销量达163万台 [2] - 效率增长方面,推行DTC变革,优化存销比、超期比例、呆滞库存等关键指标 [2] - 数智升级方面,推动"硬件+软件+内容+服务"融合,实现"智能单品-智能套系-智能化场景-智能化生态空间"的演进 [2] - 全球运营方面,泰国工厂一期已批量生产,二期计划25年4月试产,埃及工厂25年1月试产,重点辐射欧洲和非洲市场 [2]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8.48/9.55亿元,同比+15.4%/+11.7%/+12.6% [3] - 当前市盈率分别为10/9/8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