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开拓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限制冲击,非洲订单暴增,中国对非出口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0-21 04:42
中国外贸整体表现 - 9月中国整体出口同比增长8.3%,较8月提升3.9个百分点 [3] - 9月进口同比增长7.4%,较8月提升6.1个百分点 [3] - 大宗商品进口回暖,原油进口降幅收窄至7.4%,铁矿砂进口由降转升并带动进口增长0.6个百分点 [14] 非洲市场表现 - 9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激增56.4%,增幅较8月飙升30.6个百分点 [3] - 非洲市场贡献了2.7个百分点的出口增速,超越东盟的2.4个百分点 [8] - 几内亚、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出口额分别飙升75.4%、58.5%和55.4% [5]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非洲船舶出口同比增长80.1%,小型货船和渔船因实用性和性价比高而受青睐 [6] 其他主要市场表现 - 9月中国对拉美和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5.2%和14.2%,均较8月有明显提升 [8] - 9月中国对美出口继续下滑,但降幅较8月收窄6个百分点 [10] 集成电路贸易动态 - 9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逆势增长14.1%,创今年以来最高纪录 [10] - 企业为应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而争相囤货 [10] - 9月中国自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进口量分别大幅增长20.9%、13.1%和7.6% [12] 行业竞争与监管环境 - 美国发布股权穿透规则并将16家中国电子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相关措施自9月29日生效 [12] - 外贸竞争焦点已转移到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演变为“付费套餐式”商业模式 [18] - 《价格法修正草案》出台旨在防止恶意涨价和打击不正当竞争 [19]
华宝新能:公司积极谋划并加速推进新兴市场的开拓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8:42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 [1] - 公司在巩固现有战略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新兴市场开拓 [1] - 公司正加速推进新兴市场的开拓布局 [1]
研判2025!中国体育用品出海行业出口金额、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体育用品出口金额保持上升趋势,健身器械成为新的增长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8 08:36
行业整体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出口金额达到283.96亿美元,同比上涨6.77% [1][6] -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金额保持上升趋势,同比上涨1.56%至149.01亿美元 [1][6] - 国际市场需求逐步修复,尤其是欧美消费市场的复苏为跑步机、健身器材等品类注入增长动力 [1][6] 出口目的地市场分析 - 美国是2025年上半年中国体育用品出口金额最高的国家,达44.65亿美元,但同比下降3.7% [7] - 对英国、德国、加拿大的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出口金额分别为6.27亿美元、6.22亿美元、5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3.2%、21.2%、18.5% [7] - 对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出口呈现下降趋势,出口金额分别为4.79亿美元、3.36亿美元、2.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6.1%、14.1%、24.6% [7] 细分市场表现 - 运动鞋服作为传统出口主力,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双双下滑:运动服出口12.13亿美元,同比下降10.20%;运动鞋出口9.56亿美元,同比下降10.36% [7] - 跑步机等健身器材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跑步机出口金额达6.98亿美元,同比上涨12.75%;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出口金额达27.8亿美元,同比上涨19.63% [9] 核心竞争优势 - 行业竞争力主要得益于品牌建设、供应链效率以及性价比方面的综合优势 [1][6] - 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高效协同,确保产品快速响应和稳定供应 [1][6] - 高性价比优势结合优质产品性能,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需求 [1][6] 主要企业动态与业绩 - 安踏体育2025财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5.44亿元,同比上涨14.26%;但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4% [9] - 安踏加速“出海”战略,2023年进入东南亚市场,2024年3月进军美国市场并发售与NBA球星合作的首款签名鞋 [9] - 李宁2025财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17亿元,同比上涨3.29%;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降10.99% [10] - 李宁于2024年10月联手红杉资本,为进军海外市场做铺垫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加快从OEM向ODM和OBM升级,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12] - 面对欧美市场不确定性,企业将目光投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寻找新增长点 [13] - 智能化体育产品如智能健身镜、智能手环等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需求 [13] 行业背景与分类 - 体育用品广义上是指用于体育活动并符合要求的特殊消费品总称,根据特点和用途可分为健身器材、运动服饰、户外用品等 [4] - 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已进入第四发展阶段,经历了快速外延增长周期后的策略调整 [5]
风华高科: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缩减投资规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1:0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非公开发行股票261,780,100股,发行价每股19.10元,募集资金总额49.9999991亿元,扣除承销保荐费用后实际到位资金49.7289991031亿元,募集资金净额49.7123153286亿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22年4月8日,验资报告由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1] 募集资金存放与管理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署监管协议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祥和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9.482113亿元(含利息收入) [3] 项目投资规模调整 - 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从75.0516亿元缩减至52.718146亿元 [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维持39.769852亿元不变 [4] - 建设期从52个月延长至64个月 [4] 产能与产品结构变化 - 终止以小尺寸MLCC产能为主的二期投资,聚焦高容、车规等高端产品 [4][5] - 产能建设重心转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 [4] 调整原因分析 - 2022年下半年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软,价格竞争激烈 [4] - 高端市场(车规、工控、高容)需求强劲且潜力较大 [4] - 公司优化产品结构以匹配新兴领域需求,避免产能闲置 [4][5] 战略与管理措施 - 强化汽车电子、AI算力、低空经济、储能等高端市场开拓 [5] - 通过精益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 [6] - 确保募集资金高效用于高成长领域研发及产能建设 [6] 项目影响与合规性 - 调整系基于行业趋势与业务规划的审慎决策,符合股东利益 [6] - 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符合证监会及交易所监管规定 [6] - 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7]
风华高科: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缩减投资规模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5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61,780,100股 发行价为每股19.10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999,999,910.00元 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人民币27,099,999.69元后实际到位资金为人民币4,972,899,910.31元 [1] 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祥和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94,821.13万元 包含资金存放期间利息 [2] 原募投项目计划 - 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项目原总投资规模750,516万元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397,698.52万元 建设期52个月 预计2026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投资规模调整方案 - 项目总投资规模由750,516万元缩减至527,181.46万元 缩减幅度29.8% 建设期由52个月延长至64个月 但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仍为2026年 [3] - 产能规划由原定的年产能不详调整为年产151亿只 [3] 调整原因分析 - 2022年下半年电子行业市场发生较大变化 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疲软且价格竞争激烈 [3] - 高容、车规等高端市场应用领域需求强劲且发展潜力较大 [3] - 公司审慎放缓消费电子行业所需的小尺寸MLCC产能建设工作 集中资源拓展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 [3][4] - 通过终止以小尺寸MLCC产能为主的祥和项目二期投资 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战略调整措施 - 强化汽车电子、AI算力、低空经济、储能等新兴和高端市场应用领域的市场开发 [4] - 深化精益管理理念 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运营效率 [4] - 根据终端客户实际需求科学合理进行产品结构优化 确保募集资金高效用于高成长、高端领域的产品研发和产能建设 [5] 公司治理程序 - 调整方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6] - 保荐机构对本次调整无异议 认为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6]
上半年厦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72.2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26
进出口总体表现 - 福建省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200.2亿元 规模居全国第7位 其中厦门市进出口4572.2亿元 增长0.5% [1] - 厦门市出口表现亮眼 累计出口2527.1亿元 增长7.9% 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 上半年进出口3355.8亿元 占比73.4%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588.1亿元 增长6.8% 占比12.9%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616.5亿元 增长4% 占比13.5%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427.5亿元 增长7.6% 占比53.1% 增速高于全国民营企业0.3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15.2亿元 增长6% 占比24.4%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028.2亿元 占比22.5% [1] - AEO企业数量从225家增至245家 增长8.9% 创历史新高 [1] 贸易伙伴分布 - 前三大贸易伙伴为东盟/欧盟/美国 合计占比44.2% 较去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近50% 对RCEP成员国占比超30% 对其他金砖国家占比近20% [2] - 对中东/非洲/秘鲁/巴基斯坦进出口分别增长29.2%/27%/37.6%/30.9% [2]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311.9亿元 增长9.6% 占比51.9% 拉动出口增长4.9个百分点 [3]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87.4亿元 增长6.6% 占比23.2% 其中纺织服装/鞋靴/玩具分别增长12.9%/5.8%/57.9% [3] - 船舶/平板显示模组/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6%/23%/90.8% [3] - 十座以上客车/音视频设备及零部件出口增速超30% 电线电缆/电视机出口成倍增长 [3] 进口商品结构 - 铁矿/纸浆/天然橡胶进口分别增长17.3%/43.9%/148.6% [3] - 集成电路/电脑零部件/航空器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2.1%/60.4%/22.7% [3] - 消费品进口191.9亿元 增长2.1% 其中乳制品/水产品/水果分别增长19.7%/12.6%/10.2% [3]
中美海运价格“跳水”超6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18
中美航运价格波动 - 第三季度中美航运价格暴跌 美西运价从5606美元/FEU跌至2089美元/FEU(跌幅63%) 美东运价从6939美元/FEU跌至4124美元/FEU(跌幅41%) [2] - 5月中美暂停90天"对等关税"后航运需求激增 出现"一舱难求"现象 但一个月后即转为运费下跌 [2][3] - 第二季度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达125.25点(环比上升14.93点) 信心指数121.25点(环比上升26.25点) 但第三季度预计景气指数将下降11.81点至108.99点 [2] 航运市场需求变化 - 第二季度积压订单出货完成后 新订单谈判审慎 美国客户因关税政策不明朗暂缓下单 [3] - 外贸工厂反映美国客户业务量仅恢复50% 虽仍有询盘但补货意愿减弱 [3] - 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第三季度下降10点 降幅居各航运企业之首 [2] 外贸企业战略调整 - 广东外贸企业积极开拓美国以外市场 如拉美地区需进行产品语言和外观本地化改造 [4] - 广州港上半年新增7条外贸航线(总数达179条) 重点拓展非洲/中东/红海/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4] - 广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3.8% 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24.6%居全国首位 [5] 行业景气度变化 - 干散货企业是第三季度唯一信心指数上升的航运细分领域 其他类型企业信心均下滑 [2] - 外贸企业采取"边走边看"策略 对美国市场保持保守稳健态度 [4] - 航运价格波动反映市场对中美贸易政策敏感度极高 短期供需失衡明显 [2][3]
审慎新订单:中美海运价格“跳水”六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2
中美航运价格变动 - 第三季度传统海运旺季中美航运价格暴跌 中国至美西运价2089美元/FEU 美东4124美元/FEU 较6月高峰分别下跌63%和41% [1] - 5月中美暂停90天"对等关税"导致航运需求激增 港口出现"一舱难求"场景 [1] - 7月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集装箱运价指数大幅回落 [1] 航运行业景气度 - 第二季度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12525点 较上季度上升1493点 信心指数12125点 上升2625点 均进入较为景气区间 [1] - 第三季度航运景气指数预计10899点 下降1181点 进入微景气区间 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下降10点 [1] 市场需求变化 - 第二季度积压订单出货完成后 新订单审慎洽谈 市场需求回落 [2] - 美国客户补货意愿减弱 新关税政策不明朗导致暂缓下单 [2] - 外贸工厂反映美国客户业务量仅恢复50%左右 [2] 外贸企业策略调整 - 外贸工厂积极开拓美国以外新兴市场 分散风险 [3] - 企业调整产品设计和推广内容进行本地化 如拉美市场使用西语和葡语 [3] - 采取"边走边看"策略 对美国市场持保守稳健态度 [3] 港口运营数据 - 广州港上半年新增7条外贸航线 总数达179条 非洲/中东/红海/东南亚航线密度提升 [3] - 广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38%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6% [4] - 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46% 增速全国沿海主要港区第一 [4]
“中三角”前4个月外贸总额达5700亿,东盟市场增长强劲
第一财经· 2025-05-27 12:44
外贸总体表现 - 中三角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达5708.5亿元[1] - 湖北省进出口总值2607.8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全国25.1个百分点[1] - 湖南省进出口总值1673.1亿元同比减少221.1亿元[1] - 江西省进出口总值1427.6亿元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1] 民营企业表现 - 湖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859.9亿元增长32.1%占比71.3%拉动整体增长22.1个百分点[1] - 湖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278亿元占比76.4%[2] - 江西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019.2亿元同比增长2.7%占比71.4%[2] - 湖北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7000家同比增加527家[1] - 江西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275家同比增长7.8%其中民营企业4748家[2]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北省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1.9%和43.2%占比24.2%和12.5%[4] - 湖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26.3亿元增长32.2%占比54.7%[4] - 湖南省对东盟中东进出口311.1亿元和124.8亿元分别增长1.8%和24.3%[5] - 江西省对东盟进出口317.1亿元同比增长45.5%占比22.2%[5] - 拉美地区跃升为江西省第二大贸易地区进出口195.5亿元占比13.7%[5] 出口产品结构 - 湖北省机电产品出口967.5亿元增长23.9%占比51%[5] - 湖南省机电产品出口567.2亿元其中汽车出口92.2亿元增长3.4%[6] - 湖南省钢材黄金首饰出口分别增长37%和57.1%[6] - 江西省机电产品出口585.2亿元其中平板显示模组出口120.6亿元增长17.4%[7] - 江西省锂电池出口18.1亿元同比增长280%[7] 物流与市场拓展 - 中欧班列(武汉)开通跨里海新线路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4] - 新线路促进湖北与格鲁吉亚土耳其及周边国家经贸往来[4]
江苏一千四百多家外贸企业参展广交会以变应变,促成交拓市场优服务
新华日报· 2025-05-11 07:28
多元化市场布局 - 江苏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以广交会为窗口接触中东、中亚、南美洲等地区客户 [2] - 江苏苏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中东采购商达成100台智能箱式变电站合作意向,金额超500万美元 [2] - 金城集团调整全球市场开发方向,获得巴拉圭、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近300万美元意向订单 [2] - 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服务环球影城、迪士尼等大客户,广交会首日收获单笔20万美元订单 [3] 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 南京腾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智能割草机器人和泳池清洁机器人,具备视觉识别和精准清洁功能,吸引南美、东南亚客户 [4] - 江苏金彭集团新能源车型吸引30多位采购商洽谈,中东客户当场签下100台锂电代步车订单,技术平台涵盖操控、动力和座舱系统 [4] - 南京博尔迈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每年结合最新技术推出新品,通过展会收获200万美元订单 [4] - 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占产值5%至10%,凭借专利优势和质量拿下大客户 [3] 数字化与供应链优化 - 南京普利迪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连海外消费者,并计划海外设厂规避贸易风险 [6] - 江苏交易团采用"双线作战"模式,线下举办产业专场推介会,线上推动虚拟展馆和多语种直播 [6] - 沭阳赛迪工艺品公司通过3D直播吸引超百家海外采购商在线洽谈 [6] - 南京市商务局联合中国制造网打造"南京优品线上专区",签约金额达5000万美元 [6] 行业参展与订单表现 - 江苏交易团组织1419家外贸企业参展广交会,覆盖家纺、文具、健康休闲等行业 [1] -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获中东和欧盟客户当场下单,加紧生产并拓展市场 [3] - 中国制造网携20多国采购商与江苏供应商对接,提供实地考察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