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股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0
开源证券· 2025-07-10 22:4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总量研究和行业公司研究,总量研究认为经济信心提升下次新股将持续占优,行业公司研究涉及电子、化工、传媒等行业,看好相关公司成长潜力并给出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5][6][10][14][18][22] 总量视角 策略 - 自2024年9月起次新股重新占优,万得次新股指数走势分两段,当前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呈向上趋势,基金在次新股持仓少、拥挤度低,未来提升空间大 [5] - 2022年至今,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改善时次新股往往占优,其走势与多个经济指标相关,未来次新股将持续占优,且具备“时代红利”,行业特征“新”且分散,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6] - 万得次新股相关指数存在问题,构建的开源次新股指数扩大上市时长,包含上市未满六年股票,能稳定超额;在此基础上叠加指标构建的开源策略精选次新股组合表现良好 [7][8] 行业公司 电子 - AI发展推动PCB和CCL迭代,特种玻纤布快速升级且供不应求,主流供应商产能紧俏,未来石英纤维布在研发中 [10] - 2025、2026年高速PCB、CCL发展将提升特种玻纤布需求,国内宏和科技等厂商加速布局,2026年或为产能集中释放节点 [11] - 传统玻纤布市场价格持续修复,相关厂商利润有望持续修复,建议关注玻纤布受益标的宏和科技、中材科技等,石英布受益标的菲利华等 [12] 化工:云图控股(002539.SZ) - 公司为复合肥龙头,完善上游原料布局,广西贵港项目打开成长空间,因化工行业周期下行降低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13.33、16.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 合成氨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磷矿石项目推进将稳定供应,广西贵港项目将完善产业链布局、填补产能空白,未来复合肥成本有望下降 [15][17] 化工:蓝晓科技(300487.SZ) - 公司为吸附分离行业龙头,打造三大业务,未来加强高端领域研发投入,推进国产替代,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12.12、15.4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 海外企业在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占主导,国内企业向高端领域突围,国际形势为国产化提供机会 [19] - 公司未来将在生命科学、水处理尖端应用实现突破,加强海外布局,有望成为全球领先企业 [20] 传媒:心动公司(02400.HK) - 2025TapTap游戏发布会展示多款游戏,PC游戏首次登场,TapTapPC版已上线且不分成,拓展有望打开成长空间,维持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22][23] - 自研游戏《伊瑟》9月25日国服等上线,《心动小镇》迎周年活动且国际服下半年或上线,有望带来流水增量 [23] - 《仙境传说RO:守护永恒的爱2》12月首测,有望成为重要长线产品驱动公司长期成长 [24]
投资策略专题:经济信心提升下,次新股扬帆起航
开源证券· 2025-07-10 16:45
报告核心观点 - 自2024年9月起次新股重新占优,未来中期将成持续占优的市场风格;基金在次新股上欠配,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次新股具备“时代红利”,行业分布集中于新经济和新产业;构建的开源次新股指数具备可跟踪操作性,开源策略精选次新股策略表现优异 [2][21][3] 各部分总结 当前次新股之风再起 - 次新股聚焦新兴行业,代表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具备较强alpha特征和高弹性成长能力 [11] - 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万得次新股指数相对走势大幅上涨,累计涨幅2735.00%;2022年1月至今,呈宽幅震荡格局;2024年9月起重新占优,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 [2][12][14] - 基金在次新股上欠配,表现为“关注但仓位轻”,上市时长3 - 6年的次新股商业模式获认可后,基金关注度和仓位大幅提升 [2][15] 次新股何时占优——相对经济信心的提升带来的风偏上行 - 2022年至今,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尤其相对美国)改善时,次新股往往占优,相关指标有存量社融同比增速等;未来中期次新股将成持续占优的市场风格 [20][21] - 次新股具备“时代红利”,指数行业分布长期集中于新经济和新产业,符合时代要求及政策导向,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3][24] 开源次新股指数——具备可跟踪操作性的指数 - 万得次新股指数和近端次新股指数存在大面积调仓、调仓频率过高等问题,不具备投资指导意义 [4] - 开源次新股指数扩大上市时长至六年,股票数量增加,指数特征明显,相较基准能稳定超额 [4] 进一步优化:开源策略精选次新股策略 - 叠加财务等指标构建的开源策略精选次新股组合表现优异,2010年4月至今,次新股财务组合累计收益980.32%,年化收益率16.89%,能持续产生alpha [36]
IPO盘点 | “三高”变“三低”,中签率创新低
国际金融报· 2025-07-10 16:29
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向来被市场诟病。因为"三高"发行不仅推高了新股的投资风险,削弱了新股 的投资价值,而且还加剧了股市资金的流失,导致有限股市资源的大量浪费。 今年上半年新股市场虽火爆,但却呈现出了"低发行价格+低发行市盈率+低超募"的趋势。"三高"变"三低",未盈利企业上市也迎 来多重利好政策。 在上半年新股无一破发的情况下,A股打新赚钱效应喜人。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打新收益(按500股/签计算),有41只新股单签 浮盈过万元,占比高达80%。不过,打新中签率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大约仅为去年均值的1/2。 AI制图 发行市盈率降温 曾经令人头痛的新股市场"三高"问题,自2024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整体来看,个股的发行市盈率之间的差异不大。 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10倍-20倍,这个区间里有29家。发行市盈率在20倍-30倍之间有14家,超过40倍的仅有胜科纳 米和兴福电子(688545)两家,低于10倍的有4家。 从各个板块来看,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较高,北交所的新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均值为28.25倍,创业板为19.63倍,主板 ...
四川大学博士控股,主营产品属于PCB上游原材料,中一签同宇新材能赚12万元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7:58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覆铜板生产,产品包括MDI改性环氧树脂、DOPO改性环氧树脂、高溴环氧树脂、BPA型酚醛环氧树脂、含磷酚醛树脂固化剂等系列 [1] - 公司深耕电子树脂领域近10年,拥有以实控人张驰先生为首的成熟研发团队,张驰先生为四川大学高分子博士,多位管理层、股东及技术人员具备覆铜板领域从业经验 [2] - 公司在无铅无卤覆铜板适用的电子树脂领域打破了国际领先企业的垄断 [2] 行业前景 - 电子树脂是制作覆铜板的三大原材料之一,覆铜板是加工印制电路板(PCB)的基础材料,高性能覆铜板的电子树脂市场前景广阔 [2] - 受益于全球PCB产业向中国内地转移,中国内地的覆铜板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覆铜板产值从2014年的6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93亿美元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3亿元、8.86亿元、9.52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5.95%、-25.70%、7.47% [2] - 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亿元、1.64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38.98%、-12.51%、-12.87% [2]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0%,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3% [2] IPO及募投项目 - 公司本轮IPO共发行新股1000万股,共募集8.4亿元 [3] - 募投资金拟投入江西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目前公司产能紧张,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均在100%以上 [3] 估值与发行价 - 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3.7倍,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6.88倍,公司动态市盈率比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低35.73% [5] - 公司发行价为84元,在新股中处于较高水平,近1年来发行价处于84元附近的3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85.36% [5] 上市首日表现预期 - 近一个月A股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285.52%,涨幅中位数为268.27% [4] - 创业板近一个月仅有1只新股上市,首日上涨229.06%,创业板最近上市的10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203.28%,涨幅中位数为198.93% [4] - 如果公司上市首日估值达到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对应涨幅为55.6% [5]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史上首次!5家公司同一天在香港上市 金融大会堂人满为患盛况罕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4:16
港股上市盛况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密集上市日,5家公司(蓝思科技、极智嘉-W、峰岹科技、大众口腔、讯众通信)及1只ETF同时上市,现场首次同时敲响6面铜锣[1] - 上市现场挤满高管及投资人,蓝思科技基石投资者小米集团副总裁林世伟出席[1] - 5家公司全球发售合计募资净额98.21亿港元,蓝思科技以46.94亿港元居首,大众口腔1.78亿港元垫底[4][5] 个股表现与认购情况 - 蓝思科技: - 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商,每股定价18.18港元,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16.68倍[5] - 基石投资者Redwood看好其"果链"身份及科技能力[5] - 峰岹科技: - 半导体企业,产品涵盖电机主控芯片等,每股定价120.5港元(最高),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7] - 极智嘉: - 物流机器人公司,每股16.8港元,公开发售133.62倍超额认购[7] - 大众口腔: - 唯一医疗股,上市首日涨幅一度超25%,公开发售108.25倍认购[5][7] - 讯众通信: - 云通信服务商,每股13.55港元,公开发售12.79倍认购[7]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47%),募资额1071亿港元(同比+699%),居全球第一[8] - 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20%(超4000点),创历史最大上半年涨幅[8] - 行业分布: - 上半年新股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医药医疗领域,本次上市的蓝思科技、峰岹科技、极智嘉均属科技链企业[8] - 递表企业中软件服务(66家)、医疗保健(40家)、工业制造(31家)占比最高[9] - 市场预期: - 安永认为资金面及政策面支持推动港股IPO火热,预计下半年趋势延续[8]
北交所下半年发行节奏有望提速
国际金融报· 2025-07-07 20:43
近日,鼎佳精密与酉立智能公告通过证监会注册,两公司为今年第八、第九只注册成功的北证新股,也是少有的两公司同时注册的案例。 2025年4月、5月、6月,北交所共上会4只、3只、4只,考虑到五一长假,基本保持了一周一家的审核节奏。但同时,注册公司家数分别为1家、2家、0 家。截至目前,北交所过会但未注册的公司达10家。 申万宏源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新股目前为"发行一批,注册一批",从注册到发行结束最短要2周左 右,若能一批注册2家新股,则注册环节和上会环节的节奏能基本拉平,新股上市节奏最快能达到每月4家。 刘靖认为,在"高质量"扩容的大背景下,若优质项目断档,仍然可能拖累新股发行进度。总体上,随着下半年北证排队公司质量提升,发行节奏有望提 速。 北交所上半年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证50上半年涨幅达39.45%,领涨沪深京三市所有核心指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证累计上市新股仅6只,而科创板、创业板、沪深主板共上市新股7只、20只和19只,北证成为发行最慢的板块。在业内人士看 来,北证新股发行量较少的瓶颈在于注册环节,本次两家公司注册成功,颇有"补课"意 ...
新股发行跟踪(20250707)
东莞证券· 2025-07-07 17:03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iFinD 二、周度新股上市情况走势 从周度新股上市规模来看,上周(6 月 30 日-7 月 4 日,下同)较上上 周(6 月 23 日-6 月 27 日,下同)相比,首发募资金额多 4.40 亿元。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7 月 7 日 星期一 【新股发行跟踪(20250707)】 一、上周新股表现情况 上周(6 月 30 日-7 月 4 日)共有 1 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 为 286.36%。其中,有 1 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 100%,为信通电子。上周 无新股首日破发。 表 2:周度新股上市概况 | 期间 | | 新股上市数(主 | 首发募资 | 首日破 | 首日涨超 | 首日涨跌幅范围 | 首日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板/双创) | (亿元) | 发率 | 100%数量 | | 均值 | | 6-30 至 | 7-4 | 1 (1/0) | 6.40 | 0% | 1 | (286.36%,286.36%) | 286.36% | | 6-23 至 | 6-27 ...
投资策略周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20250706
开源证券· 2025-07-06 18:13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结构性机会重要,除“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外,还有“深海科技”和“次新股”两大新机会 [2][3] 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 - 对指数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月线动量扭转或改变横盘窘境,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 7 月突破,成交额中枢上行加非银领涨使市场震荡中枢上移概率大 [2] - 从 DDM 视角看,不支持指数快速突破,盈利尚在磨底,盈利底不早于 3 季度末到来且本轮盈利周期弹性不大;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宽信用,风险偏好由稳增长政策和“稳市组合拳”支撑 [2] 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三大确定性方向,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被重视 [24][25] - 政策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29] - 深海科技产业链广且深,包括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中游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下游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等 [4] 次新股——相对经济信心提升下的风偏受益品种 - 自 2024 年 9 月起次新股重新占优,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呈向上趋势 [5] - 2022 年至今次新股走势与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相关,中国相对经济信心提升带来风偏上行,未来中期次新股将持续占优 [38] - 万得次新股指数不具备可跟踪操作性,构建开源次新股指数,扩大上市时长包含更多新经济、新产业个股,在该指数基础上叠加指标精选次新股 [5] 当下配置建议:△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 配置核心思路为行业下层分散,沿“地缘风险溢价”线索追求预期差最大和国内确定性方向,配置“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6] - 行业配置“4+1”建议包括“内循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底仓 [6]
25H1新股市场回顾暨25H2展望:受理开闸启升势,量升价稳保增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3 21:12
发行情况 - 25H1,A股发行新股48只,环比-5只,首发募资额380亿元,环比+5.5%;港股发行新股34只,首发募资额1007亿港元,已超24全年[3][11][18] - 25H1,A股新增受理150个IPO项目,6月集中受理123家;上会节奏加快,注册项目环比减少25%;审核周期拉长,存量IPO项目298个,拟募资2814亿元[27][34][40][43] 市场表现 - 25H1,沪深新股首发PE平均20倍,较可比公司折价41%;定价让利幅度收窄,超募情形增多,6月平均超募1%[53][59][64] - 沪深新股平均首日涨幅215.7%,环比-143pcts,连续12个月"零破发";战配解禁近7成正收益,平均收益率78%[71][77] - 港股首发PE平均23.7X,环比+32%;首日涨幅平均15%,破发率33%[82][90] 参与情况 - 25H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参与网下询价户数环比分别增加8%/14%/11%;入围率上升,优配对象获配比例降幅更大[95][99][105] - 北交所网上"中一签"所需资金创新高,网上有效申购户数创新高,中签率降至0.06%[112] 收益情况 - 25H1,2亿元规模优配对象双边打新收益率1.30%,非优配对象1.17%;1000万元现金账户网上打新收益率0.70%[117][123] 展望情况 - 预计25H2发行节奏略快,未盈利企业或上市;首发估值或提升,新股首日涨幅140%-180%;网下参与主体增加,获配比例稳中微降[131][133][135] - 中性预期25H2,2亿元优配/非优配对象收益率为2.77%/2.03%[3] 风险提示 - 需警惕新股发行审核节奏、制度调整、投资者参与度波动、申报项目质量/数量变化、产业结构导向调整、未盈利企业上市破发、系统性风险等[3]
2025年北交所新股申购6月报:单月新受理97家企业,高质量扩容延续-2025070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2 22:15
审核与融资 - 2025年6月北交所发行新股1只,募资金额2亿;1 - 6月累计发行5只,合计募资19.37亿[5][7] - 6月4家企业上会通过、4家终止,新增受理97家;截至6月末,已过会未注册企业15家,拟募资32.42亿[5] 申购与发行 - 6月1只直接定价新股申购,首发PEttm中值6x,环比降50%,顶格申购金额950万[5] - 单批新股冻结资金规模5529.45亿,环比增6.92%,网上中签率0.03%[5] 上市与收益 - 6月2只新股上市,交大铁发和广信科技首日涨幅272.19%和473.53%,理论申购收益率0.082%和0.142%[3] - 2024年北交所新股申购累计收益率3.99%(23只),2025年1 - 6月为0.72%(5只)[3] 新股申购收益及收益率预测 - 假设年内剩余每月发行3 - 4家,全年25只,单只融资2.5亿,合计募资62.5亿[5] - 中性预期新股首日涨幅250%,网上中签率0.050%,25只新股中性预期收益39.06万[5] - 中性预计500万/1000万/1500万/2000万资金申购收益率3.13%/3.13%/2.60%/1.95%[5] 在审标的优选 - 筛选18只在审标的,涉及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101] 风险提示 - 北交所发行速度、新股涨幅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申购账户增长过快[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