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才是真正的奶茶之都
36氪· 2025-09-12 08:01
成都作为新茶饮产业中心的地位 - 成都已成为新茶饮品牌的战略要地 春熙路商圈是品牌必争之地 霸王茶姬2021年在此开设全国首家旗舰店 李山山茶事2023年开业即成排队王 喜茶2025年重启DP首店距地铁站仅100米[3] - 成都聚集众多头部品牌总部 茶百道、书亦烧仙草在此出道 霸王茶姬、蜜雪冰城设立双总部之一 本土品牌李山山茶事、树夏、陈多多、丸摩堂正走向全国[5] 消费市场基础 - 成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 成为全国六座万亿消费城市之一 与重庆同为西南地区代表[6] - 成都消费结构以食品烟酒为主 2018年恩格尔系数达32.8% 在11个主要城市中最高 显示居民偏好吃喝休闲[6] - 新式小店超10万家 其中咖啡店8500余家 茶饮店6000余家 奶茶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四[7] - 夜间经济活跃 24小时营业奶茶店数量全国第三 仅次于深圳和上海[14] 品牌发展案例 - 茶百道2008年从成都起步 通过加盟模式全国扩张 2024年港股上市 全国门店超8000家 数量居新茶饮品牌第四[8] - 品牌升级熊猫Logo 英文名改为ChaPanda 强化成都地域关联[8] - 新兴品牌快速成长 李山山茶事已进入贵阳、重庆等多地 陈多多在四川拥有500多家门店 其中190多家位于成都[24] 政策支持体系 - 成都发布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 打造特色消费场景100个以上[12] - 四川省经信厅支持发展茶百道、川言茶语等新式茶饮产品 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14] 供应链优势 - 原材料成本占终端销售额30%-40% 成都凭借区位优势成为供应链枢纽[15] - 四川茶叶产量全国第二 茶百道年采购雅安雪芽绿茶数千吨 霸王茶姬与乐山夹江县茶企合作[15] - 水果供应优势显著 安岳柠檬产量占全国80% 蜜雪冰城采购量占50% 采购成本低20%以上 2024年柠檬水销量超10亿杯[17] - 新希望乳业提供奶源支持 鲜奶48小时可达各地门店[18] - 物流网络发达 空中客流量全国第三 货运吞吐量全国第五 铁路货运专列覆盖四大方向 2025年上半年长江班列日均开行8.2列 同比增82%[18] 产业集聚效应 - 头部品牌在成都建立生产基地 茶百道投资100亿元建供应链总部 年产能超10亿根吸管、4亿个注塑杯[19] - 茶百道与霸王茶姬合资成立供应链公司 年产能达6亿只纸杯[19] 国际化发展 - 成都作为一带一路联结点 助力品牌出海 中欧班列(成渝)2023年开行超5300列全国第一 2025年境外辐射城市达126个[20] - 茶百道建立全球采购+本地加工+国际配送模式 已进入8个国家地区 签约门店超40家[21] - 进口原材料通过成都供应链网络分发 包括越南椰浆、泰国榴莲、欧洲奶制品等[23]
单店月均GMV连降 霸王茶姬探索成长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9-11 22: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7.25亿元,同比增长21.61% [3] - GAAP准则下净利7.55亿元,同比下降38.32%;Non-GAAP经调整净利13.07亿元,同比增长6.78% [3] - 二季度GAAP净利7723.8万元,同比缩水87.7%,主因上市相关一次性股份薪酬及激励费用 [3] 经营指标分析 - 二季度GMV为81.031亿元,同比增长15.5%,但环比一季度82.3亿元微降 [5] - 单店月均GMV连续六季度下滑,2025年二季度为40.44万元,同比跌超20%,环比下跌6.39% [5] - 用户复购率约73.9%,较2024年88.8%有所下降;净利润率约18.9%,低于此前超20%水平 [6] - 二季度总运营费32.24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远高于营收 [6] 成本结构变化 - 材料、仓储及物流成本下跌1.5%至15.37亿元 [6] - 自营门店运营成本同比增长72.8%至1.84亿元 [6] - 销售和营销费增长54.6%至3.85亿元,其中广告费4360万元 [6] - 营业利润率3.2%,较上年同期24.6%降超20个百分点 [6] 门店扩张策略 - 截至二季度末门店总数7038家,较上季度仅净增357家,增速显著放缓 [6] - 战略重心从"多开店"向"开好店"转型,注重质量提升和内生增长 [6] 现金流状况 - 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6.06亿元,同比下降39.03%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30.15亿元,同比增长3487.6% [7] 行业竞争环境 - 外卖平台价格战激烈,京东、美团、饿了么接连发起多轮补贴对攻 [8] - 供应链完善的品牌在价格战期间单店利润仅下降5%,中小品牌利润降幅超20% [8] - 除奈雪亏损外,主要新茶饮品牌中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净利润增幅均超20% [8] 产品质量与客户体验 - 累计投诉2827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服务、宣传等方面 [11] - 具体投诉包括饮品中出现不明黑褐色物质、毛发等异物,以及商家处理态度问题 [13][15][18][20] 国际化发展进展 - 海外GMV增速77.37%,但绝对值仅2.35亿元,对总体业绩贡献有限 [22] - 海外门店208家,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178家),其他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22] - 2025年计划全球增设1000余家门店,重点拓展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28] 海外市场具体表现 - 马来西亚门店平均营业额达到国内的1.5–2倍 [26] - 印尼首店开业三天销量破1万杯,一周会员注册量超5000人 [26] - 美国首店(洛杉矶)首日销量超5000杯,第二家门店已试营业 [26] 国际化战略举措 - 采用文化输出差异化路径,在海外门店融入中国传统元素 [24] - 与当地企业强强联合:泰国President Foods注资1.42亿泰铢获51%股权,马来西亚与联大集团合作计划三年新开300家门店 [25] - 组建本土化团队,任命具有星巴克、洲际酒店等国际品牌经验的高管负责北美业务 [2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2025年中国新茶饮行业增速预计降至13.4%、6.4%和5.7%,市场增量空间见顶 [22] - 头部企业竞争进入2.0阶段,"不出海,就出局"成为行业共识 [22] - 国际化面临文化差异、供应链建设、品牌认知和定价策略四大挑战 [22]
北美接棒东南亚,成新茶饮出海新热土
虎嗅· 2025-09-08 08:14
中国新茶饮品牌北美市场扩张态势 - 北美正成为新茶饮出海新目的地 接棒东南亚市场 [1] - 喜茶美国门店数量已达35家 成为美国门店数量最多的新茶饮品牌 [1] - 喜茶一年内在美门店从2家增至35家 扩张速度显著 [2] 品牌具体布局与市场表现 - 茉莉奶白在美开设5家门店 成为当地人气最高品牌 [4] - 霸王茶姬作为首个在美上市新茶饮品牌 今年5月进驻洛杉矶 三个月内开出第二家门店 [4] - 乐乐茶7月在纽约、洛杉矶开店 延续"茶饮+烘焙"模式 [4] - 茶百道宣布北美首店即将登陆纽约 [9] - 奈雪的茶以新名字"Naisnow"推进美国开店计划 [9] - 茉酸奶计划今年在美开设纽约、西雅图门店 [9] 门店经营数据表现 - 喜茶纽约时代广场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杯 日均稳定在2000杯以上 [5] - 茉莉奶白纽约店2024年10月单月营收突破57万美元 超越国内新茶饮门店已知营收纪录 [6] - 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开业首月GMV突破419.5万元人民币 创海外门店单月销售纪录 [6] - 霸王茶姬开业当日销售超过5000杯 [7] - 沪上阿姨纽约首店运营三天内收到3024份订单 实现GMV6.5万美元 [7] 市场机遇与消费特征 - 美国新茶饮客单价达6~10美元 是国内的3倍多 [13] - 单店日均销量400~1000杯 日营业额可达10万~30万美元 [13] - 美国奶茶店仅8000家 无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 [18] - 美国消费者对新茶饮接受度超预期 特别是鲜果茶和鲜奶茶品类 [15][16] 市场进入挑战与成本结构 - 美国门店投入高昂 小店总投入达50万美元(约360万元人民币) 大店接近100万美元(约720万元人民币) [23] - 人工成本高企 服务员月薪最低4000美元 单店4名服务员月人工支出超30万元人民币 [23] - 回本周期存在不确定性 生意好需1年多 一般情况需2~3年 [24] - 多数品牌选择加盟模式切入市场 以降低试错成本 [25][26] 本土化发展路径 - 新茶饮品牌初期优先选择华人区开店 华人占比通常仅20%~30% [27][32] - 当前美国菜单多数照搬国内 本土化产品数量较少 [30] - 华人区作为本土化起点和试验场 为向非华人区扩张积累经验 [31][32] - 市场窗口期可能快速压缩 未来两三年内走向饱和是大概率事件 [20]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行到海外了
创业邦· 2025-09-04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茶饮出海进入3.0时代 通过本地化产品创新、社交媒体引爆和文化融合策略实现全球扩张 核心是从单纯产品输出升级为"文化共鸣式"的全球化运营模式 [5][28][34] 产品本地化策略 - 喜茶针对欧美市场推出蓝色螺旋藻椰子水抹茶饮品"抹云椰蓝" 海外累计售出超70万杯 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5亿次 [5][14] - 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推出肉骨茶风味冰淇淋 在越南调整甜度并添加香茅凤梨等本地口味 [10] - 霸王茶姬在印尼推出榴莲生椰铁观音 菲律宾紫薯和印尼香兰叶融入茶底成为爆款 [10] - 甜啦啦基于印尼市场需求推出peach oolong milk tea 单店单日最高售出近400杯 [12] - 茶百道在西班牙推出抹茶黑糖珍珠奶茶 70%以上原物料配方为自研 [24] 供应链优化与标准化 - 古茗产品开发包含6步流程:创意生成、供应商筛选、配方开发、测试及反馈收集 [19] - 传统研发需1-6个月20次打样 数字化工具使流程缩短一半 新品命中率大幅提升 [21] - 蜜雪集团自主研发40余款新品 包括零反式脂肪酸奶基底粉 [22] - 喜茶在美英澳等地设立多个仓储中心 核心原料统一供应保障千店如一 [22] - 霸王茶姬通过自动化制茶机实现8秒/杯标准化生产 年售伯牙绝弦超1亿杯 [26] 社交媒体与品牌营销 - Lisa手持喜茶三倍厚抹茶照片引发全球抢购 48小时内多国门店售罄 [7] - Z世代消费者因外观设计拍照分享占比达27.3% 探店打卡场景占比20.9% [17] - 蜜雪冰城雪王动画覆盖30多个非洲国家 首轮播映平均收视率1.14% [33] - 霸王茶姬选择李宗伟和孙燕姿作为地区代言人 喜茶与alexanderwang等开展跨界合作 [33] - 泰国泼水节期间雪王开启曼谷巡街 东南亚消费者对蜜雪IP衍生品热情高涨 [34] 文化融合与市场机遇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7791亿美元增至2028年11039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7.2% [28] - 喜茶在比佛利山庄推出"加州落日"限定款 单日售出约2000杯 [29] - 茶百道将"茉莉鲜奶茶"命名为"Mori Latte" 在韩国成为品类代表 [29] - 喜茶伦敦店融合水墨元素 首尔店打造禅意空间 纽约店灵感来自唐代诗歌 [32][33] - 东南亚市场进入价格红海 欧美中高端市场仍为蓝海 差异化产品需求旺盛 [28]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行到海外了
36氪· 2025-09-01 17:09
新茶饮出海战略转型 - 新茶饮品牌在海外市场不再简单复制国内菜单 而是根据当地特色食材和口味进行产品本地化创新 如喜茶推出蓝色螺旋藻椰子水抹茶饮品"抹云椰蓝"在欧美市场售罄 海外累计销量超70万杯[1] 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推出肉骨茶风味冰淇淋 在越南调整甜度并加入香茅等本地偏好口味[5] 霸王茶姬在印尼推出榴莲生椰铁观音成为爆款[5] - 品牌通过明星效应和视觉设计引爆社交话题实现爆单 如BLACKPINK成员Lisa使用喜茶产品后48小时内引发全球抢购潮[2] 喜茶"抹云椰蓝"在TikTok话题播放量突破5亿次[9] Z世代消费者因外观设计拍照分享的占比达27.3%[14] - 出海门店数量快速扩张 喜茶海外门店超100家 甜啦啦在巴厘岛三店同开 茶百道进入纽约市场[1] 供应链本地化与标准化 - 茶饮企业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以保障品质统一和快速响应 喜茶在美英澳等国家设立多个仓储中心 核心原料统一供应 并推进北美原料本地化生产[23] 茶百道70%以上原物料为自研 每进入新市场前派团队驻点开发本地化产品[23] - 新品开发流程因供应链成熟而提速 传统研发需1-6个月 现在缩短一半时间 古茗披露开发流程包含六步从创意到反馈收集[17] 数字化工具提升研发命中率 2024年茶百道 奈雪和古茗分别上新60款 70款和100款新品[20] - 自动化设备实现千店如一品质 霸王茶姬使用自动化制茶机8秒生产一杯茶 通过二维码识别标准配方 全球6000家门店年售招牌产品"伯牙绝弦"超1亿杯[25] 区域市场差异化策略 - 东南亚市场以高性价比和口味融合为主 印尼越南偏好高甜度多配料 泰国注重高颜值和清真认证 马来西亚重视文化传递 新加坡强调健康化[28] 甜啦啦在印尼推出peach oolong milk tea单店日销近400杯 因捕捉到轻乳茶健康潮流需求[6] - 欧美市场侧重健康属性与文化融合 欧美偏好有机健康原料 喜茶结合螺旋藻等超级食物推出产品[9] 英国传统红茶消费为主 中高端市场存在机会 美国奶茶热度高但市场分散 需差异化产品破局[28] - 日韩市场推动健康升级与茶文化教育 日本绿茶为主流 韩国果茶谷物茶兴起 需突破现有台式奶茶市场格局[28] 文化融合与品牌输出 - 产品与门店设计融合当地文化元素 喜茶在比佛利山庄推出"加州落日"日销2000杯[29] 伦敦店融合水墨意象 首尔店打造禅意空间 纽约店以唐诗为灵感[31] 茶百道在韩国将茉莉鲜奶茶命名为"Mori Latte"成为品类代表[29] - IP营销构建跨文化对话 霸王茶姬选择李宗伟和孙燕姿作为地区代言人[31] 蜜雪冰城通过雪王动画覆盖30多个非洲国家 最高收视率3.08% 在泰国泼水节进行IP巡游[32] 喜茶与alexanderwang等全球艺术家跨界合作[31] - 文化输出重塑消费习惯 奶茶在美国逐渐替代咖啡与酒精成为年轻人社交饮品 出现黑糖珍珠文化衫等潮流符号[36] 这种融合不是封闭传统输出 而是通过味觉调适建立可共享的文化体验[33]
美国奶茶要变天,江西老板占上风
创业邦· 2025-08-27 11:24
出海战略与市场布局 - 喜茶在美国开店超过30家 成为美国开店最多的中国新茶饮品牌[3] - 海外门店总数超过100家 其中三分之一位于美国[4][11] - 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及28个海外城市 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10][11] - 纽约时代广场开设TEA LAB直营店 由创始人聂云宸直接负责[3][19] - 2023年底进入美国市场 首家纽约百老汇店筹备耗时8个月[3][4][22] 扩张速度与门店网络 - 一年半内从1家门店扩展至30多家 集中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核心城市[11] - 计划在13个美国城市开设42家门店 2024年上半年已进入休斯顿、圣地亚哥等地[11] - 苹果总部附近库比蒂诺新店于8月初开业 距离总部不足两公里[3][11] 竞争格局与行业动态 - 美国前三奶茶品牌为功夫茶(375家)、贡茶(225家)、歇脚亭(164家) 均为台湾品牌[25] - 无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 新茶饮存在品类创新机会[25] - 茉莉奶白采用短平快策略 法拉盛店月营收达50万美元[22][23] - 瑞幸、霸王茶姬、柠季、沪上阿姨等品牌均已进入或计划进入美国市场[14] 经营成本与财务模型 - 单店前期投资40-80万美元 装修成本占20万美元[18] - 核心地段月租金约2万美元 年租金成本达24万美元[18] - 人工成本月均4000美元/人 标准门店配置6人 年人工成本近30万美元[18] - 时代广场直营店年租金185万美元 需日销700杯覆盖租金成本[19] 运营挑战与本土化 - 新店开业日销达2000-2500杯 正常运营后降至500杯左右[19] - 加盟商回本周期普遍超过两年 部分门店未满周期已关闭[20][22] - 供应链在东西海岸、英国等地设仓 但茶叶、包装等仍从中国进口[26] - 水果原料本土化采购存在挑战 多肉葡萄曾用提子替代葡萄[26][28] 品牌发展与资本策略 - 2018年估值160亿元 2021年估值飙升至600亿元[7] - 开放海外事业合伙人计划 覆盖欧洲、亚洲、中东等主流市场[7] - 将海外市场作为新增量重点 调整国内资源倾斜海外[4] 市场机遇与品类创新 - 美国拥有2亿高频餐饮消费用户 茶饮市场处于珍珠奶茶向创新品类过渡阶段[15] - 新茶饮使用鲜奶、水果等原料 区别于传统植脂末基产品[25] - 悸动通过搭配蛋挞销售 小吃品类贡献40%总销量[28]
新茶饮出海发力美国市场 茶百道北美首店落地纽约
新京报· 2025-08-20 03:47
茶百道海外扩张 - 茶百道北美首店选址纽约皇后区法拉盛缅街 该区域为纽约及全美最大华人聚居区和核心商业地带[2] - 公司7月进军新加坡市场 首日双店齐开且顾客平均等待时长超过2小时[2] - 5月法国首店已落地巴黎13区 海外首席执行官表示要让全球消费者品尝中国现制茶饮[2] 新茶饮行业出海趋势 - 美国市场成为新茶饮企业出海新阵地 取代初期聚焦的东南亚市场[3] - 柠季选择美国因客单价较高且商业成熟度理想 东南亚存在法规政策差异大等问题[3] - 喜茶美国门店一年内从2家增至30余家 成为当地发展最快且门店最多的品牌[3] - 喜茶海外总门店数突破100家 过去一年门店数量增长超过6倍[3] - 霸王茶姬美国首店5月9日开业 选址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商场毗邻比佛利山庄[3]
我国新茶饮走好出海路
行业发展历程 - 2010年CoCo都可和快乐柠檬等品牌小规模布局国际市场初步打开市场 [1] - 2018-2019年供应链体系完善推动新茶饮品牌集体发力 2018年被称为新茶饮出海元年 [1] - 出海战略从试水转变为弄潮 开启东盟筑基欧美破圈的战略升级 [1] 区域市场优势 - 东南亚青年人口占比超50% 与新茶饮年轻化定位高度契合 [1] - 东南亚茶饮文化与中国一脉相承 原料体系和饮用场景高度兼容 [1] - RCEP框架提升区域贸易自由化程度 供应链效率与政策红利强化地域优势 [1] - 热带气候催生全年冷饮刚需 提供稳定市场空间 [1] 核心品类表现 - 绿茶凭借规模化供应和兼容性优势占据新茶饮应用场景主导地位 [2] - 2022-2023年蜜雪冰城在印尼门店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2] - 同期中国绿茶对印尼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67.8%和77.2% [2] 供应链挑战 - 茶叶奶茶粉包装材料等多依赖进口 承担高额运输和关税成本 [2] - 面临供应不稳定和品类受限等多重挑战 [2] - 供应链体系存在显著短板 [2] 合规成本压力 - 2025年东南亚实施塑料包装禁令 推高可降解材料包装成本 [2] - 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指标达480项 远超国内标准 [2] - 2023年3月生效的新规进一步收紧农残标准 需投入额外检测费用 [2] 文化适配挑战 - 欧美市场注重有机健康 东南亚偏好浓郁甜口 口味差异显著 [3] - 海外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需要时间积累 [3] - 国际品牌与海外本土品牌挤压生存空间 [3] 供应链优化措施 - 在原料产区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如越南百香果种植基地 [3] - 降低原料进口依赖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3] - 建设区域供应链中心辐射周边国家 降低区域运输成本 [3] 文化融合策略 - 加大产品本土化研发 调配符合地域口味的产品 [3] - 依托国际茶日等重要节日举办茶文化节茶艺大赛等活动 [3] - 积极传播中国茶文化 打破出海文化壁垒 [3] 政策合规支持 - 政府搭建出口合规服务平台 提供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等服务 [3] - 降低企业认证成本 [3] - 组建跨部门专家团队跟踪目标国法规动态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3] 未来发展前景 -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多元化发展 [4] - 不再局限于门店扩张 转向原料贸易技术输出文化授权等多元形式 [4] - 构建全球茶园中国创新本地消费的产业共同体 [4]
新茶饮出海发力美国市场,茶百道北美首店落地纽约
贝壳财经· 2025-08-18 19:44
公司动态 - 茶百道北美首店选址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缅街 该区域为纽约及全美最大华人聚居区核心商业地带 [1] - 茶百道2023年出海进程显著加速 7月进入新加坡市场首日双店齐开 顾客平均等待时长超2小时 5月已落地法国巴黎首店 [1] - 霸王茶姬美国首店于5月9日在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商场开业 毗邻比佛利山庄等核心区域 [2] 行业趋势 - 新茶饮行业2023年出海重点从东南亚转向美国市场 [2] - 美国市场因人口规模 消费能力及商业成熟度优势成为企业出海首选 柠季经考察后因东南亚客单价低及政策差异大而选择美国 [2] - 喜茶在美国实现一年内门店从2家到30余家的超6倍增长 成为当地发展最快且门店最多的新茶饮品牌 其海外总门店数已突破100家 [2]
观察:从快速拓店到精细化运营,新茶饮公司出海渐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0:59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茶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头部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奈 雪的茶、茶百道、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品牌加速海外扩张,从东南亚到北美,新茶饮的全球化 布局已初见成效,并渐入收获期。 当地时间8月1日,喜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Cupertino)Main Street的门店正式营业,这里是 苹果等世界级科技公司总部所在地,开业当日也受到本地消费者的追捧。 过去一年,喜茶海外门店数量增长超过6倍,在美国市场更是实现了从2家到30余家的快速增长,成为在 美发展最快、门店最多的新茶饮品牌。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新茶饮品牌的出海已从试水阶段进入规模化扩张期。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初步 验证了中国新茶饮品牌的标准化运营体系和复制能力,也为其向欧美市场渗透创造了条件。 奈雪的茶创始人赵林在业绩会上透露,接下来会快速用更健康的店型去布局已经开辟出来的东南亚市 场,预计今年在泰国或将开20家门店。 最新数据显示,喜茶海外市场门店总数已超过100家;截至2024年年底,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场有4895家 门店;霸王茶姬海外市场去年销售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超八成。 毫无疑问,出海作为新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