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叙事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赛道具备“长坡厚雪”特质——专访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基金基金经理李朝昱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2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深化。AI(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被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 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人工智能、新材料、精密制造等领域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科技产业近些年迎来爆发式发展,这一进步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李朝昱举例 称,自2022年至今,以ChatGPT(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为代表的大模型月活用户数和Token(模型 处理文本的最小单位)调用量持续攀升,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搜索、办公、编程、医疗等众多领域。 重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自去年四季度末,李朝昱将其管理的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调整为人形机器人相关板块。 他坦言,看好这一赛道主要基于五大因素。 技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A股市场的"科技叙事"逻辑日益清晰。针对人形机器人这一热点板块,《证券 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基金基金经理李朝昱,他从投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这一热门赛 道的洞察与思考。 三大因素共同作用 当前A股市场以人形机器人、算力等为代表的科技主线走强。对此,李朝昱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政 策支持、经济转型和技术突破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 ...
A股上涨空间仍在,瑞银最新展望!海外投资者态度越发积极
天天基金网· 2025-09-05 13:12
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信心增强 - 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和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逐步提高 [2] - 境外投资者6月持股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7.4% [2] - 来自美国和中东地区的海外投资者数量相比往年显著增加 [2] 外资配置态度变化 - 交易型外资对中国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 主要因ETF增长和新程序化交易规则推出 [4] - 配置型和投资型外资情绪审慎 更关注基本面政策持续性 [4] - 外资对中国的低配幅度明显收窄 关注重点集中在新经济赛道 [5] 市场流动性环境 - 全球降息预期叠加国内低利率为资金流入中国股市创造良好流动性环境 [4] - 国债十年期偿债到期收益率下滑到不及2% 势将进一步推高A股市场估值 [10] - A股估值处在较低折价位置 具有相对吸引力 [10] A股盈利预期 - 预计全年A股利润增速在6%左右 同比呈现进一步提升 [10] - 截至上半年全部盈利增长在3%左右 剔除金融板块后约1% [10] - 盈利增速逐步复苏 预计A股估值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10] 市场资金流向 - 居民理财"搬家"刚刚开始兑现 市场情绪远未达到过热水平 [7] - 无证据指向个人投资者大量入市 机构资金存在增配A股需求 [7][8] - 公募基金发行是滞后指标 保险资金存在增配A股需求 [8] 市场风格展望 - 旗帜鲜明看好成长股 因盈利反弹及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7] - 下半年成长风格更利于投资者布局 小盘股可能呈现超额表现 [7] - 市场风格可能出现再平衡 结构性行情可能从小盘成长偏向大盘成长 [8]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股推动力来自政策支持、产业趋势变化和资金偏好推动估值上移 [11] - 科技股交易占比尚未达到极致状态 拥挤度存在进一步推行空间 [11] - 全球科技巨头继续上调全年资本支出 AI相关战略投入放在优先位置 [1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去年9月以来政策为A股提供底部保护 国家队参与提升市场信心 [4] - DeepSeek科创主题爆发及创新药、新消费场接力改变海外投资者观念 [4] - A股战略重要性远超往年 慢牛行情有望延续 [7]
建信期货股指日评-20250905
建信期货· 2025-09-05 10:33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类型为股指日评 [1] - 报告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2] - 研究员包括聂嘉怡(股指)、何卓乔(宏观贵金属)、黄雯昕(宏观国债集运) [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股指中长线在“东升西落”与“科技叙事”概念下依然看好 短期9·3预期兑现后市场波动性加剧,呈现震荡回调走势,沪深300(IF)、上证50(IH)合约表现或相对更优,可择机尝试多IF空IM以抵御市场回调 [8]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行情回顾 - 万得全A连续3个交易日回落,今日跌幅进一步放大 开盘小幅上涨后震荡回落,算力、CPO、军工等板块在资金获利兑现下加速下跌,午后银行、券商等板块异动,带动指数尾盘小幅修复,全A收跌2.02%,超5成个股下跌 [6] - 指数现货方面,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收盘分别下跌2.12%、1.71%、2.48%、2.30% [6] - 指数期货表现整体强于现货,IF、IH、IC、IM主力合约分别收跌1.82%、1.67%、2.09%、1.95%(按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 [6] 后市展望 - 外围市场方面,美联储理事沃勒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重申降息观点,9月降息预期不断增强,关注后续落地情况及四季度连续降息的预期 [8] - 国内方面,7月经济数据显示供需两端均有所走弱,目前经济基本面表现有压,但“反内卷”政策下未来修复预期依然较强 [8] - 流动性方面,两融余额昨日小幅回升,目前仍处历史高位,观察后续两融资金变化情况 [8] 行业要闻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最高法院维护他的全球关税政策,寻求对此案进行审查 上诉文件显示,特朗普政府要求最高法院加快审理程序,于11月初进行辩论 此前,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不能援引1977年旨在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的一项法律,来征收大规模进口税 [32] - 央行公告称,9月4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12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2126亿元,中标量2126亿元 Wind数据显示,当日4161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2035亿元 [32]
A股上涨空间仍在,瑞银最新展望!海外投资者态度越发积极
券商中国· 2025-09-05 07:33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趋势 - 境外投资者6月持股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7.4% [1] - 美国和中东地区投资者参与度显著增加 非美元资产配置意愿提升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人民币汇率升值推动外资转向流入 [1] 外资投资策略分化 - 交易型外资因ETF增长和程序化规则提升关注度 配置型外资更关注基本面政策持续性 [3] - 全球降息与国内低利率环境创造流动性优势 吸引场外资金入场 [3] - 外资对中国低配幅度明显收窄 重点聚焦新经济赛道 [4] A股市场流动性环境 - 居民理财"搬家"处初始阶段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和超额储蓄未现过热迹象 [6] - 公募基金发行滞后 保险资金存在增配A股需求 [7] - 市场风格或从小盘成长向大盘成长再平衡 结构性行情持续 [7] 盈利与估值展望 - 上半年A股整体盈利增长3% 非金融板块增长1% 全年利润增速预计达6% [9]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2% 推升股权风险溢价和估值吸引力 [9] - A股估值较全球市场存在折价 盈利复苏支撑进一步上升空间 [9]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行情受政策支持与资金偏好双驱动 交易拥挤度未达极致水平 [9] - 中美科技巨头维持资本支出强度 中国AI战略投入占比低于美国但趋势一致 [10] - 科技创新被视为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兑现后行情有望延续 [4][9]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突破35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7 00:42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5.08万亿元 较6月末增加0.69万亿元 增幅2.01% 并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 [1] - 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以来月度第10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1] - 开放式基金规模达313321.86亿元 较6月底增加7106.12亿元 封闭式基金规模为37434.01亿元 较6月底缩水 [1] 开放式基金结构 - 股票基金规模4.92万亿元 混合基金规模3.83万亿元 债券基金规模7.24万亿元 货币基金规模14.61万亿元 QDII基金规模0.73万亿元 [1] - 开放式基金份额较6月底增加1588.99亿份 数量增加108只 [1] 各类基金规模变动 - 货币基金规模较6月底增长3813.84亿元 份额增加3796.88亿份 [2] - QDII基金规模较6月底增加462.71亿元 份额增加221.76亿份 [2] - 债券基金规模较6月底下降 [2] - 股票基金规模较6月底增加1925.94亿元 混合基金规模增加1385.56亿元 [2] 权益类基金动态 - 7月份新发行权益类基金84只 其中股票基金72只 混合基金12只 [2] - 股票基金份额较6月底下降114.65亿份 混合基金份额下降370.59亿份 [2] 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需求侧支持政策在生育、消费、基建领域逐步显效 金融数据改善反映政策发力 [3] - 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增长与资产荒并存 市场对高回报资产配置需求强烈 [3] - 基本面的改善预计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内显现 [3]
摩根士丹利基金李子扬:“科技叙事”持续演绎把握高端制造趋势性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23:36
投资框架与策略 - 采用自上而下投资框架 根据宏观政策导向 行业景气程度及竞争格局状况筛选优质行业 [2] - 优先选择具有技术壁垒 稳定竞争格局 市占率高的企业 注重成长性与估值的合理匹配 [2] - 倾向于左侧布局 在估值底部区域提前介入 通过长期跟踪验证寻找基本面拐点 [2] - 每个季度对细分行业景气度 估值水平进行排序 筛选性价比更高的细分板块 [2] - 每个季度对持仓比例 标的进行动态调整 主要调整细分行业的投资权重 [2] 行业观点与机会 - 科技叙事持续演绎 政策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高端制造领域涌现竞争格局好 盈利能力强的优秀企业 [1] - 高端制造 电子领域产业链较长 细分子行业较多 密切跟踪比较行业景气度变化及估值水平是创造超额收益的关键 [2] - 人工智能 军工等领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智能制造企业 发展空间较大 [3] - 全球货币政策预计持续宽松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有望支撑权益市场持续走好 [3] - 国内经济稳步复苏 A股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 科技板块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仍将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3] 公司选择标准 - 聚焦竞争格局好 市场规模大 成长空间高的公司 [3] - 通过深度调研 上下游产业链验证及长期跟踪 重点把握处于技术渗透阶段 市场加速拓展阶段 景气周期反转阶段的公司 [3] - 具备优质潜力的公司在细分行业中拥有领先技术 掌握较稳定的市场份额 并持续拓展下游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回避四类公司:竞争格局持续恶化 行业壁垒低或需求下滑的公司 经营理念和战略频繁变动 缺乏中长期规划的公司 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不匹配的公司 技术落后的公司 [3] 研究方法 - 持续调研上市公司 深入了解订单趋势 新技术进展及客户认证进度等情况 [2] - 比对产业链上下游信息 进行多维度比对 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2][3] - 通过深度调研不断提升研究深度和敏感度 发掘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的潜力公司 [3]
王兴兴的“出乎意料”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事说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耕地,人不如牛;跳舞,牛不如"人"。何解?日前,本报记者采访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时有如下一段 对话,值得咂摸。 记者问: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非常火。预料到了吗? 王兴兴回答:说实在的,完全出乎意料。2021年,我们的"机器牛"上过一次春晚,今年原本预估效果可 能和上次差不多。没想到,最终的效果远超预期,很多人记住了机器人跳舞的画面。某种意义上说,这 成了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觉得非常荣幸。 当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在诸多核心领域奋力突破。研发核心科技固然是根本中的根本,关键中的 关键,但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到了需要表达、需要引领的时期,就要通过科技叙事、科技传 播,在社会上引发共鸣,引发关注,让更多人认同我们自己的科技,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科学、 崇尚技术、追求进步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形机器人跳舞,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开篇"。 同时也要注意,科技叙事绝非浮夸粉饰,而是让深奥科技走入人心的桥梁。王兴兴欣喜于机器人舞蹈成 为"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结合的标志性事件"。这正源于他们找到了精准的"翻译"方式——将前沿的人形机 器人技术,置于"文化传承" ...
两轮车市大丰收,雅迪爱玛为何跑输九号?
36氪· 2025-08-07 07:40
这番迅猛的业绩表现,既承接了九号公司上半年的"最强半年报",似乎也启程预定了下半年的更上一层。 半年录得纯利不低于16亿元,同比增长约55%,这是雅迪控股早在6月中旬便发出的盈喜预告,整体第一龙头实力十分强劲。 然而,同样身处两轮车市大丰收期,业绩信号同样可喜,资本市场对两者的反馈差异凸显。前者在A股上市,股价已趋势性走强近一年半了,后者上市港交 所,业绩预告发布后走势始终上攻无力。 两市情绪、题材偏好迥异是一方面,但详解九号公司的这份财报,或许能为这个困惑给出更客观的答案。 内修产品外借政策,九号交出最强半年报 进入8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九号公司发布了堪称"最强半年报"的财报: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了76.14%至117.42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2.42亿元,同比大增 108.45%;两大核心财务指标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从5月15日宣布达成700万台出货量开始到7月18日期间,九号智能电动两轮车在中国市场增量销量达百万台。 对外,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促进更新需求,叠加新强标政策出台加速低质低价产品出清,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需求持续放量,整个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 29.5%,并带动市场规模和集中度的提升。 ...
资产配置日报:反内卷交易中场休息-20250728
华西证券· 2025-07-28 23:34
反内卷品种市场 - 受焦煤期货交易限制冲击,“反内卷”相关品种交易热度回落,氧化铝、多晶硅分别下跌6.3%和5.8%,黑色系成材及部分工业品跌幅在2%左右[1] - 多数“反内卷”品种基差已转为正基差,焦煤、纯碱、玻璃期货价格分别较现货低8.3%、8.0%和0.9%[2] - 多晶硅、生猪、氧化铝呈现“远强近弱”特征,部分品种远月整体表现好于近月,生猪、纯碱等远月相对近月涨跌幅优势分别为4.93、4.78等百分点[3] 国内资产市场 - 股市大盘股指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沪深300分别上涨0.12%、0.21%,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0.96%、0.09%,恒生科技下挫0.24%,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06%[4] - 债市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下行1.8bp、2.5bp,10年、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18%、0.56%,债基赎回情绪缓和[4][7] 资金与政策 - 央行继续大额投放,25日净投放逆回购6018亿元,28日净投放3251亿元,资金价格显著修复[5] - “反内卷”主题品种调整受交易规则变化影响,后续走势取决于产业政策执行及现货价格传导[4] 权益市场 - 万得全A上涨0.36%,成交额1.77万亿元,较上周五缩量493亿元,资金兑现情绪或在发酵[8] - 科技板块拥挤度处于低位,TMT拥挤度历史分位数为23.6%,算力、PEEK材料等走强,半导体行情降温[8] 其他市场 - 创新药、稀土概念板块走强,Wind创新药指数上涨2.06%,Wind稀土指数上涨3.36%[9] - 港股恒生指数上涨0.68%,恒生科技下跌0.24%,AH股溢价指数下降,南向资金净流入92.53亿港元[9]
深交所搭桥“双向奔赴”:外资大湾区行 共探中国资产价值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3:47
活动概况 - 深交所主办"境外投资者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活动 邀请20余家境外主权基金和大型长线资产管理机构的近40位代表走访立讯精密 麦格米特 中集车辆三家深市上市公司 [1] - 活动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组织境外投资者实地参观公司展厅和生产车间 了解公司发展历程 生产环境 企业文化 核心产品及技术创新成果 [1] - 三家上市公司高管与境外投资者就行业趋势 经营情况 发展规划等展开交流 回应投资者关于战略布局 研发投入 国际化发展 重点项目推进等关切问题 [1] 公司全球化战略 - 麦格米特"研发+制造+销售"战略多点布局 产品销售覆盖欧美 印度 巴西 韩国 日本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 已在印度实现全面本土交付 在泰国建有部分产能 泰国自有厂房已基本完成 [2] - 中集车辆持续深化"跨洋经营 当地制造"经营模式 业务范围覆盖北美 欧洲 澳洲 全球南方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美 欧洲拥有多个本地品牌 部分品牌历史悠久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 [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麦格米特持续多年保持销售收入11%左右的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费用9.84亿元 同比增长27.70% 占销售收入的12.04% 研发工程师超过2800人 研发人员占比36.87% 累计拥有有效使用的专利1600余项 [2] - 中集车辆推行"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 把握商用车电动化 智能化机遇 推出星链半挂车 雄起液罐车产品型谱 推进EV头挂列车研发 2024年研发费用3.89亿元 研发工程师487名 研发人员占比5.15% [3] 境外投资者反馈 - 境外投资者认为深市上市公司在境外市场的开拓情况及本土化交付能力能促进营业收入增长 有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1] - 境外投资者对深市上市公司在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专利布局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其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2] - 境外投资者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科技产品 为中国资产估值体系的优化提供新的支撑 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 投资稳定的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 [4] 深交所举措与展望 - 深交所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累计组织百余家深市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者开展路演对接活动 组织开展"境外投资者走进深市上市公司"系列活动 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 [4] - 深交所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 稳步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境外投资者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持续组织 引导更多优质深市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者双向对接 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入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