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 · 晨报0923|机械、固收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2 17:43
【机械】出口链月度跟踪: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国8月美国CPI同比2.9%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全球制造布局、品牌输出能力与渠道整合优势的出口型消费企业。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与政策博弈背景下,具备产能多元化配 置、稳定客户黏性及定价权的企业,有望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中实现持续成长。我们看好市场占有率高、供应链韧性强、并已建立成熟海外产能的标的。 宏观: ①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bp至4.00%-4.25%,符合市场普遍预期。②8月美 国CPI同比+2.9%,季调后环比+0.4%,核心CPI同比+3.1%,季调后环比+0.3%,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万人,季调后7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 7.9万。 成本跟踪: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欧洲航线、美东航线、美西航线、东南亚航线海运费同比下降。1)汇率:2025年9月 17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为7.11,环比9月10日下降0.23%;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41,环比9月10日上升0.93%。2)海运费:2025年9月第二周中国出 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 ...
降息后的资产配置思路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跨境资本流动 外汇市场及大宗商品[1][3][9][43]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 但内容广泛涉及美联储 中国人民银行等央行机构及中美两国政府[1][17][29][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 * 美联储2025年预计降息三次 2026和2027年各一次 长期利率维持3%[1][4] * 降息25BP而非50BP是因当前利率水平已接近中性利率 且就业市场未崩盘[2] * 从长周期看 美联储可能采取软着陆式降息 平均幅度约100个基点[8] * 政治因素可能影响美联储独立性 特朗普或推动大幅降息以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当前达37.5万亿美元)[8][17] * **经济预测与前景** * FOMC上调2026年GDP预期0.2个百分点 失业率降低0.1个百分点 PCE通胀提高0.2个百分点[1][5] * 鲍威尔对经济前景整体乐观 认为AI技术将持续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信用卡违约风险暂不显著[1][6] * 鲍威尔强调此次降息是风险平衡结果 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并对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保持警惕[1][6][7] * **跨境资本流动与全球货币政策** * 美联储降息可能导致资金从美国外流 影响全球资本配置[1][10][27] * 中美利率差异导致资金滞留海外 延长账期 抑制中国内需和通胀[3][32][38] * 全球货币政策垄断现象被打破 中国央行与美联储行动不同步 跨境资本流动成为影响各国通胀的关键因素[9][10][11] * 石油价格上涨会促使石油输出国将收入存入美国银行体系 导致非美资金涌入美国 推高其通胀[12][13] * **外汇 汇率与国债市场** * 外资对本地国债的需求是决定汇率稳定性的关键因素[19] * 中国可通过提高外汇掉期点 保持政策利息下行趋势来吸引国际投资者购买长期国债 从而稳住汇率(如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维持在7.3-7.4区间)[20][22][23] * 各国央行减少购买美债(转向黄金或欧元资产)给美国带来压力 美国或需通过日本或与中国谈判来维持美债需求[3][29][44] * 中美汇率差异巨大(购买力平价约3.5 实际汇率约7.1)是两国矛盾焦点[35] * **通胀与资产价格** * 加息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可能推高美国垄断性资产(如房租)价格[15][16] * 中国存在资产低估 所有资产处于低估状态 其涨幅取决于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调整两种汇率差距的意愿[42] * 美联储降息缩短账期有望促进资金回流中国 提振内需和风险偏好 从而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32][38][43] * 黄金价格上涨主要受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驱动 而非通胀预期 若中美达成协议中国购买美债 黄金行情或结束[30][31][37] **其他重要内容** * **账期问题的核心影响** * 中美贸易中长账期导致中国出口形成的美元未结汇回流 延长国内现金流周期 是造成内需差 通缩及风险资产价格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38][45][48] * 解决账期问题需缩短账期 美联储持续降息可促使资金回流 财政刺激政策效果有限[38][39][47] * **政策应对与策略** * 中国可能采取非对称降息(如美联储降50BP 中国降10BP)或卖出远期合约压低掉期点等方式 应对美联储降息带来的资本流动影响[1][27] * 中国购买美债的策略主要是为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 从而避免政府债务翻倍和偿还压力激增[36] * 维持国债利率(如1.6%)是为服务汇率稳定 而非直接刺激经济[41] * **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 从宏观角度 美债强于黄金 黄金拉长时间强于美股[49] * 国内市场 股票是最好的选择 好于短债 好于长债[49][50]
人民币大消息,专家:后续有望破“7”,“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股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24
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1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9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报7.1163,较上一交易日上涨65个基点,创下去年11月6日以来的日间收盘价新高。 相比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力,香港金管局将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协议,设立新的"人民币业务资金安 排",向企业提供贸易、日常营运、资本支出所需且年期较长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使用人民币,并持续探讨更多元化的跨境资 金获取渠道,为市场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人民币资金。金管局也将研究推动人民币与区内本币在港进行更便利的外汇报价与交易。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经季节性 调整前同比增长2.9%。当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环比增长0.3%,经季节性调整前同比增长3.1%。 尽管美国8月C ...
为什么新浪财经是一款好用的债券资讯APP?与其他主流平台有何差异?
新浪期货· 2025-09-05 13:51
新浪财经APP债券功能分析 -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个券风险 隐含违约概率突破警戒线时发出红色预警并推荐流动性更佳的替代品种[1] - 提供零成本模拟交易擂台 支持虚拟资金在真实行情中演练组合策略[1] - 独家展示中美利差走势图 直观反映跨境资本流动压力[2] 债券资讯平台适用场景对比 - 普通个人投资者适合新浪财经APP 提供全面免费且体验友好的债券资讯服务[2] - 专业机构用户适合万得(Wind) 具备深度专业数据工具但费用高昂学习成本高[2] - 新闻速递需求者适合智通财经 快讯速度有优势但需搭配其他平台弥补分析功能不足[2] - 初学者适合东方财富Choice 免费基础功能可用但深度分析工具稍显不足[3] 平台综合实力评估 - 新浪财经APP在数据广度、速度、分析工具实用性和免费政策方面展现较强综合实力[4] - 特别适合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和需要快速决策的专业人士[4]
经济基本面改善 人民币走强有支撑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7
人民币汇率近期表现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周强势反弹 在岸汇率由7.1805升值至7.1330 创近10个月新高 离岸汇率一度触及7.1182 单日涨超340点 [2] - 9月初虽出现回调 但在岸汇率仍报7.1476 整体高于升值前水平 8月全月在岸人民币涨幅达0.83% 离岸涨幅达1.21% 创2024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2] - 人民币中间价由7.1321升值至7.1030 单周接连升破7.12和7.11关口 较年初升幅近1.2% [2] 升值驱动因素 - 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是根本支撑 二季度GDP增速达5.3% 国际投行纷纷上调经济增长预测并建议超配中国资产 [3] - 市场力量加速推动人民币走强 出口表现强势及全球配置中国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形成催化剂 银行代客结售汇自4月起持续顺差 [3] - 存在"补涨"效应 年初以来美元指数跌幅超10% 而人民币升值幅度仅2%-3% 落后于其他非美货币 [2] 未来走势预期 - 对冲基金加大看涨期权押注 新加坡交易所数据显示投资者目标价位为年底汇率升至7.0以上 [4] - 华泰证券预测12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6.98 招商证券认为9月是关注能否"破7"的重要时间窗口 [6] - 结汇盘动向可能影响汇率波动 预计2025年四季度结汇资金或集中释放 但今年因企业加强汇率套保 释放过程将较2024年更缓和 [6] - 中间价指引仍为关键观察变量 预计即期汇率与中间价或在7.10点位实现"三价并轨" [6]
大额存单转让潮再现,存款吃利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44
美联储降息周期及市场影响 - 美联储自2024年9月至12月连续三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5.25%-5.5%降至4.25%-4.5%,为2020年疫情以来最密集降息周期 [1] - 2025年8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政策调整信号,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升至91.1% [1] 国际降息对中国金融市场冲击 - 美元指数从2024年9月105.8回落至2025年7月102.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35升至7.18 [2] - 跨境资本呈现双向流动:2024年四季度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超3000亿元,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购买境外高息存单规模同比增长45% [2] - 国内居民购汇需求上升,2025年1月购汇额度使用率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2] 中美利差与政策应对 - 中国央行2024年9月27日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下调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至1.5%,2025年5月15日再次降准0.5个百分点并将7天逆回购利率降至1.4% [3] - 政策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68%的历史最低水平 [3] 大额存单转让市场动态 - 国内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2023年2.8%降至2025年1.8%-2.2%,但2022年发行的3.55%高息存单转让时折算年化收益率达9.4%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大额存单转让规模达1.2万亿元,线上转让占比67%,平均转让周期仅2.3个工作日 [5] - 某城商行20万元存单因让利实现实际年利率4.65%,显著高于新发行产品2%的利率 [5] 资金配置结构性变化 - 2025年8月A股日均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 [6] - 大额存单转让市场出现"刚起息就抛售"现象,微众银行三年期存单持有两天即折价0.3%转让 [6] - 部分投资者让渡10%-15%利息以加速套现,招商银行、众邦银行等平台表现明显 [6] 金融创新与政策应对 - 上海自贸试验区2025年3月推出"离岸债+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使区内大额存单转让利率较新发行产品高0.3-0.5个百分点 [7]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推出"部分提前支取+转让"组合产品,持有满6个月存单实际收益达2.1%-2.3%,较普通存款提升30% [7] 利率市场化进程 - 2025年7月国内三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25%,接近日本、欧洲等低利率国家水平 [8] - 大额存单转让市场形成期限溢价机制:剩余3个月内存单普遍溢价0.2%转让,剩余1年以上需折价0.5%成交 [8] 跨境投资机会 - 通过"跨境理财通"可查询上海、广州等地境外高息存单产品,部分科创金融试点对高学历人才提供额外贴息 [10] -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购买境外存单年化收益率达3.5%-4.0% [10]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存款)+卫星(理财)"策略,60%-70%资金配置存款或国债,30%-40%投向基金、债券等产品 [11] - 2025年7月股债平衡型基金最大回撤控制在5%以内,优于纯权益产品 [11] - 地方政策如铜陵、义乌购房补贴可与大额存单转让收益叠加,200万元房产最高节省35万元 [11] 转让市场风险提示 - 2025年上半年曝光多起虚假转让案例,涉及金额超千万元 [12] - 使用银行APP"转让计算器"可快速测算收益,100万元存单剩余1年转让,利率2.5%与2.2%的收益差达3000元 [12]
人民币汇率分析框架与跨境资本流动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外汇市场与跨境资本流动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主要分析人民币汇率及跨境资本流动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 - 人民币汇率受四大因素影响:价值、供求、预期和制度[1] - 价值因素:中美经济基本面与通胀差,美国通胀预计上行至3%-3.5%,中国通胀短期不明显,差距扩大或致人民币贬值[7][8] - 供求因素:出口与人民币汇率高度相关,若中美关税谈判达成一致,出口放缓或致贬值[9] - 预期因素:中美经贸关系及政策预期,短期升值后四季度或贬值[4][5] - 制度因素:外汇降准、逆周期因子等政策干预可缓解贬值压力[13] 人民币汇率走势 - 2025年人民币汇率三阶段:年初升值(GDP增速5.4%)、3-4月贬值(关税威胁至7.35)、4月末回升至7.18[3] - 下半年预测:先升后贬,短期高点7.1,四季度或回落至7.25-7.3[14][18] 中美经济与利率 - 中美经济节奏趋同,均先缓后稳,美国制造业回流提振经济[6] - 美债利率中枢抬升至4.5%-5.0%,中债波动较小,利差扩大或致人民币贬值[10] 美元指数影响 - 美元指数上行(四季度或破100)通过定价机制间接施压人民币[11][12] 跨境资本流动 - 结构性变化:FDI转向短期证券和信贷,美国吸引力下降,新兴市场(东南亚、墨西哥)上升[2][15][16] - 稳定币规模2,700亿美元(年增40%),2030年或达3.7万亿美元,重塑跨境投资[15][1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安全资产荒:美债减持(占比从60%降至31%),黄金价格上涨[16] - 出口数据:前7个月累计同比增长6.1%,但关税谈判或致后续放缓[9] - 政策工具:外汇降准、跨境融资系数调整等用于稳定汇率[13]
如何看待近期中美利差持续收窄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中美利差收窄主导因素 - 本轮中美利差收窄主要由美债利率飙升驱动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后官员转鹰 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可能一次或多次会议加息超25bp [1] - 中美10年国债利差收窄至约30个基点 3月以来收窄近50个基点 年初以来收窄超90个基点 达历史低点 [1] - 利差收窄源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和货币政策不同步 中国面临需求收缩等三重压力需灵活货币政策 美国2月通胀达40年新高需收紧政策 [1] 人民币资产属性与资本流动 - 人民币资产兼具安全性 收益性和流动性 利差收窄不会根本逆转其避险和投资属性 前景依然向好 [1][2] - 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因素除利差外 还包括经济增长预期 资产安全性和汇率稳定性 [2] - 外资流入长期趋势不会根本改变 需按既定节奏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树立政策信誉 [2] 汇率弹性与经济基本面作用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和弹性增加有助于吸收内外部冲击 避免单边预期积累 [3] - 境内美元流动性充裕 人民币持续下行机会不大 汇率调节作用增强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3] - 人民币资产长期吸引力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金融市场深度和制度建设 经济稳中向好可抵御外部临时冲击 [3]
双因子驱动下的A股风格轮动机制研究
期货日报网· 2025-08-04 09:18
跨境资本流动与A股风格影响机制 - 外资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持续增配A股 持股市值占比显著提升 成为影响市场定价权的关键力量[6] - 外资集中配置沪深300等权重股 因其流动性强、基本面稳健且符合国际指数编制规则 吸引被动型资金跟踪布局[6] - 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前300名中 沪深300指数成分个数为222个 中证500指数成分个数为62个 中证1000指数成分个数为10个[6] 利率汇率与股价传导关系 - 利率是货币市场资金对内价格 汇率是对外价格 股价是重要资产价格 三者关系体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8] - 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通过资本流动相互影响增强 整体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8] - 2021年12月央行开启降息降准周期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 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导致利差缩窄甚至倒挂[9] 经常账户对股指的影响 - 经常账户顺差为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源 货物贸易项是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拉动项[11] - 经常账户与国内股指走势呈正相关 反映国内外需求相对变化情况[11] - 经常账户数据越高表明国外需求相对国内越旺盛 国内风险资产定价受国内外需求强弱影响[11] 资本金融账户与利差关系 - 资本金融账户主要受境内外利差影响 国内利率相对境外上升时套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等渠道流入[13] - 利差扩大推升本币汇率 增强外资配置A股的汇兑收益预期 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并推高股指[13] - 利差收窄或倒挂时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汇率贬值预期引发外资减持A股[13] 全球流动性对小盘成长风格驱动 - 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 其流动性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供给[14] - 美联储降息时美元借贷成本下降 推动我国机构和企业将资金投向海外寻求更高收益[14] - 降息周期流动性宽松环境对中小市值股票形成显著估值支撑效应 融资成本下降直接提升利润并优化资本结构[14] 风格择时模型构建与回测 - 以沪深300指数代表价值风格 中证1000指数代表成长风格进行择时回测[15] - 跨境资本流动因子采用前1个月和前2个月环比数据作为择时信号 以月收盘价回测2010年1月至2025年1月收益率[17] - 全球流动性因子同样采用前1个月和前2个月环比数据作为择时信号 以月收盘价回测同期收益率[18] 复合择时策略与绩效表现 - 将跨境资本流动驱动大盘价值风格和全球流动性驱动小盘成长风格复合 引入国内国债收益率构建信号[19] - 当两因子信号矛盾时引入中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判定 收益率环比小于0时择时中证1000 否则择时沪深300[20] - 策略回测年化收益率10.31% 夏普比率0.68 风格择时效果明显[22]
为什么不能参考楼市数据做股票投资?
虎嗅APP· 2025-07-28 17:53
股市上涨逻辑分析 - 当前上证指数达到3600点,市场存在对上涨逻辑的质疑,主要指责为政策市和交易资金脱离基本面炒作[3] - 质疑者引用房地产和餐饮数据作为经济基本面不佳的证据,但未明确具体数值[5][8] 跨境资本流动框架 - 股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跨境资本流动而非传统经济数据,海外资本通过结售汇或北向通道回流直接推动股市上涨[10][13] - 沪深300指数作为快变量能即时反映资本回流,而消费改善是滞后结果,用消费数据判断股市属于因果倒置[13][14] 股市与楼市关系 - 海外回流资金优先通过北向通道进入股市而非楼市,因股票交易成本(双向<1%)远低于房产交易(灰色通道成本10%+法律风险)[14][15] - 楼市企稳需等待股市持续上涨至风险偏好逆转,测算显示当沪深300股息率从2.83%降至2%时,上证指数或达5100点,此时资金才可能转向房产[15][16] 资产配置比较 - 当前沪深300ETF股息率2.83%,流动性极佳(300万金额秒级成交,手续费数千元),而北京二手房租售比仅1.6%且交易效率低下(同金额需数日,手续费数万元)[15] - 股市已取代楼市成为财富蓄水池和剩余价值实现终点,其走势反映跨境资金动向而非经济基本面[16] 投资范式批判 - 传统"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范式存在重大缺陷,过度依赖经济数据会导致因果倒置错误[9][16] - 债券投资同样面临基本面分析失效的问题,需转向资本流动视角[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