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消费
搜索文档
促消费!央行等六部门发布19条举措加强金融支持
Wind万得· 2025-06-24 18:28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出台19项举措强化消费领域金融服务,从供需两端释放消费潜能[1][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21家全国性银行及5家城商行[8] - 推动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债券发行、股权融资、消费ETF及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7][8][9] 总体要求 - 坚持供给优化与需求扩大结合,金融创新与市场化结合,线上线下服务融合[4] - 目标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4] 支持增强消费能力 - 实施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促进资本市场稳定[5] - 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5] - 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扩大商业健康险及旅游险覆盖,支持长期护理保险[6] 扩大消费金融供给 - 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推广互联网技术应用[7] -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100%申请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同步扩容[8] - 支持文旅、教育企业发债,推动汽车贷款ABS扩面,消费金融公司发债[8] 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 商品消费:以旧换新金融服务覆盖家电、汽车,减免提前还款违约金[11] - 服务消费:延长文旅、体育等领域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12] - 新型消费:开发数字/绿色消费产品,与直播电商合作优化互联网贷款[12] 消费基础设施支持 - 创新文旅、医疗、充电设施融资模式,优化贷款期限匹配投资回报周期[13] - 支持REITs发行,为国际消费中心、县域商业体系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13] - 强化冷链物流、农村电商专属贷款,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商贸流通体系[14] 优化消费环境 - 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数字人民币、外卡受理及适老化支付服务[15] - 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开发专业化信用产品,推动行业协会诚信建设[16] -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营销催收行为,完善纠纷处理机制[16] 流动性支持动态 - 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3月起连续4个月超额续作[19] - 调整MLF中标方式为多重价位,利率政策属性退出[19]
重大利好!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4 18:09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金融手段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 [2][15][20] - 核心指导思想为结合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服务,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协同及资本市场功能,推动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21][2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支持 - 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24] - 财政政策将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协调投融资关系以拉动经济增长 [7][24] 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提升 - 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规范投资理财业务以提高财产性收入 [7][24]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覆盖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提供再贷款支持 [8][27] 多元化融资渠道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企业通过上市、"新三板"挂牌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鼓励"长期资本"满足长周期需求 [9][28] - 推动文化、旅游、教育企业发行债券,支持科创企业债券融资以升级智慧养老、智能医疗产品 [10][27] - 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地方政府可通过基金参与康养、文旅及数字绿色消费项目 [9][28] 重点消费领域支持 - 汽车消费:合理确定贷款比例、期限及利率,减免以旧换新提前还款违约金,强化汽车金融公司专营功能 [13][29][30] - 服务消费:延长文旅、体育、教育等领域贷款期限,创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 [11][31]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金融支持,开发体验消费、智能定制等新产品 [31] 支付与信用体系优化 - 试点地区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消费领域应用,提升支付便利化与适老化服务 [12][34] - 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专业化信用产品,推动信用贷款投放 [34] 基础设施与流通体系 - 支持文旅体育设施、医疗养老基建等领域融资创新,鼓励消费基础设施发行REITs [32] - 加强商贸流通体系信贷支持,开发农村电商专属贷款产品,降低物流成本 [33]
利好来了!六部门联合印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6-24 17:53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强化商品和服务消费金融供给 [1][3] - 总体要求包括坚持促进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金融创新与市场化法治化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支持相结合 [4] - 目标是通过19项举措从消费能力、金融供给、消费潜力、供给效能、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供金融支撑 [1][4] 增强消费能力与培育需求 - 实施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联动,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6] - 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就业增收,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6] - 鼓励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商业健康保险及旅游保险,提升养老和健康保障水平 [7] 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首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 [8]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 [9] - 推动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资产证券化规模 [9]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长周期消费产业,鼓励发行消费ETF [10]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推动商品消费以旧换新,加强汽车贷款、绿色智能家电及外贸内销金融支持 [11] - 增加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文旅体育等融资模式 [12]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金融支持,开发定制化产品并适当减费让利 [12] 消费基础设施与流通体系 - 支持文旅体育设施、医疗养老设施等消费基建,优化贷款期限和审批条件 [13] - 加大对交通物流、冷链基地、农村电商的信贷支持,降低终端消费成本 [14] 优化消费环境 - 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适老化及外卡受理服务,试点数字人民币应用 [15] - 健全消费信用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商户和消费者信用识别 [15] -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产品营销和数据安全,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16] 组织保障与实施 - 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加强政金企合作及跨部门协调 [17] - 完善消费贷款统计监测,开展政策效果评估并强化结果运用 [18]
促消费!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6-24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金融手段从供需两端发力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为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金融支撑 [1][4][5] 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 指导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求坚持促进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 金融创新与市场化法治化相结合 线上服务和线下支持相结合 [5][6] 支持增强消费能力与培育需求 - 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协同 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以稳定消费预期 [7] - 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 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7] - 鼓励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 扩大商业健康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 提升消费意愿 [8] 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等支持 并利用科技优化线上信贷流程 [9] - 设立额度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对特定金融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领域贷款按本金100%提供再贷款支持 [10] - 支持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债 鼓励消费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 并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 [10]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上市挂牌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服务消费领域 并鼓励发行消费ETF等产品 [11] - 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提升能力并加强合作 开发符合各类消费场景的金融产品 [11] 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鼓励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加强汽车贷款业务并对以旧换新适当减免违约金 支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消费 [12]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的信贷投放 并围绕文旅体育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13]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方式 鼓励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的金融产品 [14] 消费基础设施与流通体系金融支持 - 支持文旅体育设施、医疗养老设施、充电装备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创新融资模式 并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15] - 加大对交通、物流、仓储等商贸流通项目的信贷支持 支持冷链物流基地、乡镇商贸中心等改造升级 [16] 基础金融服务与消费环境优化 - 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 提升各类支付方式兼容性 优化适老化和外卡受理服务 并鼓励在消费领域推行数字人民币 [17] - 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支持征信机构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以信用建设推进信用贷款投放 [17] -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规范营销和销售行为 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并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18][19]
大利好!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7:43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融资需求[1] - 核心目标为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服务结合,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并释放消费潜能,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等6方面19项举措[1][4] - 坚持三大原则:供给与需求协同优化、金融创新与法治化结合、线上线下服务融合[4] 宏观经济与居民收入支持 - 实施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再贷款等)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5] - 强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以稳定就业,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并简化流程,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5] -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规范投资理财业务以提高财产性收入[5] 消费保障体系优化 - 鼓励开发长期限、收益稳健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及商业保险年金,推动养老财富储备[6] - 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支持创新药保障及老年旅游保险[6] 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 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首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推广互联网技术提升审批效率[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21家全国性银行及5家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提供再贷款[8]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扩面[8] 重点消费领域金融支持 - 商品消费:加强以旧换新金融服务,支持汽车贷款(减免违约金)、绿色智能家电及外贸内销[11] - 服务消费:增加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信贷,创新文旅、体育等长周期融资模式[12]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绿色消费金融渠道,开发体验/智能消费产品,支持直播电商合规授信[12] 消费基础设施与流通体系 - 支持文旅体育设施、医疗养老等基建项目融资,优化贷款期限条件,推动REITs发行[13] - 强化商贸流通信贷(冷链物流、乡镇商业中心),开发农村电商专属贷款,提升海运物流金融供给[14] 支付与信用环境建设 - 优化重点场景支付服务(现金/数字人民币兼容),提升适老化及外卡受理能力[15] - 依托信用信息平台深化消费领域征信应用,推动信用贷款投放[15][16] 组织保障与实施机制 - 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加强政金企协作,完善消费贷款统计监测[17][18] - 强化政策宣传与案例总结,定期报告进展及问题建议[18]
央行等六部门: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快讯· 2025-06-24 17:1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领域的信贷投放和融资模式创新 [1] - 政策导向为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 [1] - 重点领域包括文化旅游 体育 娱乐 教育培训 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 以及批发零售 餐饮住宿 家政服务 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 [1] 信贷支持措施 - 增加对批发零售 餐饮住宿 家政服务 养老托育等基础服务领域的信贷投放 [1] - 重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 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和业态融合 [1] - 对文化旅游 体育 娱乐 教育培训 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1] 融资模式创新 -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产业周期延长贷款期限 [1] - 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1] - 通过场景化金融产品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1]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快讯· 2025-06-24 17:12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1] - 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1] - 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1] - 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1] - 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1] 支付服务优化 - 持续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水平[1] - 优化重点领域外卡受理环境[1] - 深化信用卡消费与各类场景的合作[1] - 有效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需求[1] 数字人民币推广 - 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1]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
快讯· 2025-06-24 17:12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强化结构性 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居民服务等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支持其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效。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 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发放的服 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对其余地 方法人银行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给予相应支持。 ...
六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快讯· 2025-06-24 17:12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政策核心方向 - 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金融资源向消费基础设施领域倾斜 重点覆盖文旅体育设施 赛事演艺场馆 医疗养老设施 通信基站 充电装备 适老改造等场景 [1] - 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创新适配长周期 差异化需求的金融产品 优化贷款审批条件 合理设置期限 加大投放力度 [1] 重点支持领域 - 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场景建设 包括步行街商圈改造 商业设施升级 社区便民服务 县域商业体系等全链条金融服务 [1] - 允许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REITs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1] 金融机构行动指引 - 要求主动对接消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 根据借款人资信 项目回报周期等要素定制化设计融资方案 [1] - 强调对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覆盖 从建设期到运营期提供持续支持 [1]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t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快讯· 2025-06-24 17:07
金融支持消费行业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1] - 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1] - 创新优化信贷产品以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 [1] - 鼓励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措施支持更多消费领域贷款投放 [1] - 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应用 [1] - 优化线上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审批和放款流程以提高消费融资便利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