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年轻化
icon
搜索文档
五粮液集团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 剑指年轻化新增长极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2
公司战略举措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 正式进军中高端精酿啤酒市场 [1] - 举措基于市场消费趋势变化 旨在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是品牌年轻化战略的重要尝试 [1][8] - 通过低度化、年轻化产品线拓展寻找新增长曲线 结合宜宾哪吒之乡在地化优势塑造品牌 [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技术中心历时两年研发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 依托"五粮"核心特色与啤酒科学风味体系 [3][4] - 采用独特"五粮"原料架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创新加入青稞衔接口味层次 [4] - 将多粮固态发酵智慧与现代精酿工艺融合 展现"现代啤酒风格与传统五粮谷物的和美与共" [4] - 后续规划"1+1+1+1"四大类产品 覆盖主流精酿及特色高端精酿品类 [4] 品质与品牌保障 - 引入高端白酒生产的严苛质量管控标准 涵盖原料检测、酿造监控及多轮次双盲测试 [5] - 国家级检测中心和资深品评团队构筑全链条品质护城河 [5] - 五粮液金字招牌为产品注入市场公信力与高端基因 [5] 市场定位与消费群体 - 精准卡位国内酒水消费结构性变化 聚焦25~49岁新锐人群、小镇中年和资深白领 [2] - 目标群体追求品质、个性与文化体验 与精酿啤酒核心价值主张高度契合 [2] - 产品定位中高端价格带 以核心大单品铆定主流市场价格与区域覆盖 [7] 渠道策略 - 采用"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复合模式 [7] - 在华北、华东等核心区域依托代理商及品牌联合方资源突破 [7] - 按KA、便超、餐饮终端、大客户团购分类精细化运营 [7] - 线上利用集团电商资源 探索品牌定制等特殊渠道开发 [7]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啤酒市场经历产品革命 传统啤酒销量下滑背景下精酿啤酒成为破局关键 [2]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00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5年300-400亿元 [2] - 未来五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 [8] - 精酿啤酒的高品质、轻社交及文化属性与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具有协同效应 [2] 行业影响 - 五粮液跨界入局为精酿啤酒市场格局演变按下加速键 [8] - 产品获得白酒经销商、啤酒行业大商及快销品大商关注认可 [8] - 有望重塑中国乃至全球精酿啤酒市场未来格局 [8]
在拼多多读懂“00后”,年销破千万,晋江厂二代如何复兴零食老品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1:31
行业背景与历史发展 - 晋江休闲食品产业是继鞋服、纺织后的第三大产业集群 产品涵盖糖果、果冻、烘焙等多个品类[1] - 上世纪70年代末福建沿海涌现一批乡镇企业 八九十年代闽商凭借蛋黄派、法式小面包、肉松饼等爆品崛起[2] - 福建企业采用"明星+央视+省级代理商"模式快速扩张 例如雅客2003年邀请周迅代言并投放央视广告成为全国性品牌[2] - 鼎盛时期线下经销商拿货需求旺盛 大货车排队数公里抢货[2] 线上转型挑战与机遇 - 部分企业因过度依赖线下渠道、家族决策链条长、线上运营经验不足等原因错失电商机遇 多数在2018年或疫情期间才意识到线上重要性[3] - 漳州龙海食品产区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互联网品牌崛起 对晋江企业形成冲击 2022年后电商成为战略重点[3] - 二代接班人主导年轻化变革 他们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熟悉互联网平台和消费趋势[4] - 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线上购物 25-35岁是核心线上客群 但企业目标触达18-25岁更年轻群体[5] 品牌年轻化策略 - 金冠通过签约明星代言吸引大学生粉丝群体 将营销重心转移至拼多多平台[5] - 雅客通过冻干棒棒糖、IP联名款等产品触达95后和00后 3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15%提升至2025年42%[5] - 针对健康零食需求推出低脂魔芋爽、添加维生素的梅饼等产品 IP联名款复购率达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6] - 金冠在拼多多平台18-25岁人群占比远超其他平台 带动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5] 产品创新与爆品打造 - 基于拼多多用户数据开发无糖咖啡糖、情绪测试糖、75%纯椰浆椰子糖等新品 其中情绪测试糖成为平台爆款[7] - 雅客采用"差异化产品+精准运营"策略 开发玫瑰花棒棒糖、益生菌维生素软糖等创新品类[7] - 通过"同品不同规"升级为"不同品不同规" 精准满足线上用户需求[7] - 黑糖话梅糖从6.5克改为4克增加颗粒数 提升性价比后销量大幅增长[7] 平台合作与效率提升 - 拼多多将新品测试周期从线下半年缩短至最快一周 极大提升产品迭代效率[8] - 雅客可可棒棒糖售价仅为国际品牌60% 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成为平台TOP单品[8] - 参与拼多多"百亿补贴"和"新质商家扶持计划" 获得流量倾斜和技术服务费减免[9] - 平台技术服务费仅1.4% 较传统电商低50%以上[9] - 友臣肉松麻花通过百亿补贴价格从32.4元降至17.82元 日销量快速逼近百单[9] - 雅客计划将电商销售占比从10%提升至50%[9] 组织变革与战略调整 - 生产管理方式从按吨计量转向关注新品成分表 快速响应线上小批量订单需求[10] - 二代接班人通过平台数据说服父辈支持线上转型战略[10] - 企业将线上视为新品测试重要阵地 替代传统20万元用户调研和线下铺货模式[8]
煌上煌: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8:1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1.69%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8元/股,同比增长26.6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6%,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情况 - 肉制品加工业销售量为10,173.78吨,同比下降15.69% [18] - 米制品业务销售量为15,590.10吨,同比下降12.20% [18] - 酱卤肉制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65%,米制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6% [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2,898家专卖店,其中直营门店194家、加盟店2,704家 [14] - 门店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份及直辖市 [14] 毛利率变化 - 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17][28] - 主要原材料鸭副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生产成本下降 [17] - 米制品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4.06个百分点 [28]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为1.08亿元,同比下降27.38% [27] - 人工成本和市场投入的线上线下促销费用大幅减少 [27] - 研发投入为3,259.57万元,同比下降19.51% [27] 产品结构 - 手撕酱鸭单品销售占比达22% [24] - 产品品种达200多个,涵盖禽类、畜类、米制品及其他快捷消费产品 [6] - 推出充氮包装系列产品和新品手撕鹌鹑、荣昌卤鹅、酱油鸭等 [24] 品牌建设与营销 - 参与巨浪音乐节、巨星演唱会等年轻客群活动 [10][24] - 线上线下曝光超2亿,与近200家品牌联动 [10] - 真真老老品牌曝光量突破4,000万,覆盖受众超15万人次 [1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酱卤肉制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21] - 数字化酱卤智慧工厂项目正在进行一期建设 [21] - 真真老老推出"金袋鲜2.0"保鲜技术和"一次蒸煮"工艺创新 [11][22] 原材料采购 - 采购总额为4.49亿元,其中向农户采购毛鸭3,220.04万元 [16] - 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鸭副产品原料价格处于低位 [17] - 实行主要原材料战略储备管理,在行情低位时加大采购力度 [17] 产能布局 - 年酱卤食品加工产能近10万吨,年屠宰4,000万羽肉禽生产线 [20] - 年产3亿只粽子的米制品综合生产线 [20] - 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八大省份建有食品加工生产基地 [14][20] 募集资金使用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42亿元 [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38亿元 [30]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08亿元 [30]
海尔智家的年轻人购买率提升3%
新浪财经· 2025-08-06 15:58
品牌年轻化转型 - 公司18-30岁人群品牌购买率上升3%,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1] - 针对年轻人推出的小红花套系在天猫、京东"套系"相关热搜词下实现双TOP1,小红书套系行业搜索排名第一[1] - 小红书话题"生活是旷野在家种朵花"浏览量超8800万,反映年轻群体认可度[1]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小红花套系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十余类产品,主打冰雪白配色和平嵌式结构,满足年轻人"轻松"与"精致"双重需求[4][6] - 产品功能创新:冰箱配备AI智能食材管理系统,洗衣机支持面料识别,空调具备环境学习优化能力,烟机采用挥手感应技术[4] - 设计理念强调"隐形美学",通过简约设计和空间优化提升家装质感,产品从功能工具升级为生活美学载体[6] 用户洞察与营销创新 - 90后占据全国40%消费规模,Z世代成为智能家电尝鲜主力,公司通过小红花套系撬动品牌基因重塑[7] - 联合央视打造《有AI家理人》节目,为美食博主、电竞宅男等定制AI家居方案,构建与年轻人的精神共鸣[7] - 产品逻辑核心:用AI解决家务痛点(如食材管理、节能降噪),用美学回应颜值诉求,实现传统优势与年轻需求的结合[4][6][7] 数据表现 - 小红花相关关键词搜索人气数据:海尔小红花(13,496,982)、海尔小红花空调(11,763,835)、海尔小红花冰箱(5,837,528)[2] - 细分产品搜索指数:净省电plus(2,266,129)、洗衣机(1,871,230)、净省电(1,237,978)、空调绽放版(751,890)[2]
碧生源2025上半年收入2.589亿元,同比增长1.8%,减肥药品收入增长15.0%,全面收益增长45.9%
金融界· 2025-08-06 09:2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8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1.8% [1] - 全面收益总额1240万元 较去年同期850万元增长45.9% [1]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1480.4万元 相比2023年亏损2.9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毛利率从2023年46.91%提升至2024年67.28% [3] 产品结构 - 传统"四茶"业务收入1.291亿元 同比下降4.7% [1] - 减肥药品收入9440万元 同比增长15.0% [1] - 奥利司他产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自2015年收购广州润良药业后持续发展 [4] 业务转型 - 通过合营公司承接产品经销代理 实现线下OTC业务平稳过渡 [3] - 线上代运营业务更加成熟高效 [3] - 总营业额从2021年11.01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4.84亿元 反映传统业务压力 [4] 渠道建设 - 线下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29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 [3] - 线上业务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 拓展抖音快手等新零售领域 [3] 财务状况 - 流动比率从2021年1.58提升至2024年2.96 [6] - 速动比率从2021年1.23提升至2024年2.63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35.73%降至2024年15.22% [6] 发展战略 - 把握"体重管理年"活动契机 聚焦保健茶主营业务 [6] - 整合线上线下渠道 深耕"减肥与体重管理"及"胃肠道健康"领域 [6] - 通过屏媒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媒介扩大品牌传播 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4][6]
燕京啤酒:公司积极探索品牌年轻化、高端化路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16:41
品牌战略 - 公司积极探索品牌年轻化和高端化发展路径 [1] - 体育营销是品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1] - 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场景化创新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1] 营销策略 - 以年度营销规划为指导系统化推进体育营销全链路工作 [1] - 持续优化涵盖体育营销在内的全链路营销策略 [1] - 营销策略注重与投资者和消费者共同成长 [1]
香格里拉集团迎来郭惠光时刻
北京商报· 2025-08-03 20:11
公司高层变动 - 香格里拉集团迎来首位女CEO郭惠光 郭惠光为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之女 现任集团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1][3] - 郭惠光每月可获得57.6万港元基本薪金 并享有酌情花红及退休金 [3] - 此次合并董事长与CEO职能旨在确保统一愿景 增强策略协同与执行力 [3]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集团总资产约134.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0亿元) [3] - 全球共有110家酒店(含即将开业酒店) 其中中国内地酒店数量为59家(含即将开业酒店) [3] - 郭惠光在社交媒体平台拥有超40万粉丝 通过个人IP深度绑定企业形象 [4] 战略转型 - 郭惠光推动集团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年轻化 2018年推出全新香格里拉移动应用程序 深度整合会员体系 [7] - 集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引入云服务、人工智能及社交支付工具 共同打造智慧酒店解决方案 [7] - 2024年4月昆明JEN酒店揭幕 拉开双品牌战略序幕 通过共享基础设施与后台管理摊薄运营成本 [7] - 2025年5月推出高奢品牌Shangri-La Signatures 首店定位于精品奢华市场 [9] 市场布局 - 针对家庭和康养等细分市场 推出家庭主题客房和休憩空间、水疗中心等设施 [9] - 2025年10月将在上海虹桥推出双品牌项目上海虹桥机场香格里拉与上海虹桥机场盛贸酒店 [10] - 盛贸品牌重出江湖 预示未来将进一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力 [11] 行业现状 - 国内旅游市场回归理性 高端酒店市场经营承压 万豪酒店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RevPAR同比减少1.6% ADR同比减少2.7% [10] - 国际酒店巨头加速抢滩国内中高端市场 本土品牌如锦江、华住、首旅如家迅速崛起 [10] - 香格里拉集团采取重资产运营模式 通过投资不动产实现稳健发展 区别于多数国际酒店集团的轻资产路径 [11]
百威亚太业绩下跌收窄 新掌门“纠偏”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7: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内生下降5.6%),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同比内生下降8%),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内生下降6.1%)[1] - 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恢复同比增长2.4%(内生口径),中国市场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1.1%(内生口径)[4][10] - 第二季度中国区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同比跌幅收窄至4%(第一季度同比下跌17%),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13] 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聚焦百威啤酒与哈尔滨啤酒两大核心品牌,通过品牌年轻化(如百威全新"百威红"包装、FIFA世俱杯联动营销)和产品创新(哈尔滨零糖冰极纯生一季度销量同比增70%)吸引年轻消费者[4][5] - 加速向非即饮渠道(商超、便利店、电商及O2O平台)转型,与全家便利店联合推广优惠券,并与美团、饿了么在618期间合作发放大额优惠券[5][6][7] - 非即饮渠道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与收入占比已超越中餐厅渠道,推动渠道结构优化[9]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高端及超高端组合实现双位数增长,韩国市场上半年整体销量持平[11]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内生下降9.5%,销量同比下降8.2%,跌幅高于中国规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期0.3%的降幅[15] 管理层与成本管控 - 新任CEO程衍俊二季度起强化成本管控,推动盈利跌幅收窄[13] - 公司目标为中国市场份额重回增长,但当前份额仍面临本土竞争对手高端化与渠道渗透的挑战[14]
百威亚太下跌收窄 新掌门“纠偏”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3: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分别下降5.6%、8%、6.1%(内生口径)[2] - 二季度收入、盈利跌幅收窄,每百升收入同比内生增长2.4%,相比一季度有所改善[2][7] - 二季度在中国的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同比下滑4%,较一季度17%的跌幅大幅收窄,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15] 中国市场策略 - 聚焦百威啤酒和哈尔滨啤酒两大核心品牌,推出"百威红"新形象,结合明星代言和FIFA世俱杯营销强化年轻消费者连接[9][11] - 哈尔滨啤酒推出"哈啤新一代"概念,赞助《新说唱2025》,零糖冰极纯生一季度销量同比大涨70%[11] - 加大非即饮渠道拓展,包括商超、便利店及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非即饮渠道高端产品占比已超过中餐厅渠道[11][12] - 二季度中国每百升收入同比内生增长1.1%,非即饮渠道销量和收入贡献增长[12][13]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高端及超高端组合实现双位数增长,韩国市场销量持平但季度波动较大[14]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内生下滑9.5%,销量下滑8.2%,跌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规上企业啤酒产量下滑0.3%)[17]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新任CEO程衍俊延续年初策略,加强成本管控和供应链优化[8][15] - 公司提出将资源从超高端市场转向"核心++"市场,以适应消费价格下移趋势[11] - 目标在中国市场份额重回增长轨道,但上半年表现仍落后于行业[17] 市场反应与展望 - 业绩披露后股价一度涨超5%,午间休市涨幅收窄至1%[4] - 百威英博CEO看好中国啤酒市场行情改善,对夏季市场信心[18]
百威亚太下跌收窄 新掌门“纠偏”进行时|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4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分别下降5.6%、8%、6.1%(内生口径)[2] - 二季度收入、盈利跌幅收窄,每百升收入同比内生增长2.4%,相比一季度有所改善[2][5] - 中国市场二季度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同比下滑4%,较一季度17%的跌幅大幅收窄,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13] 战略调整 - 新任CEO程衍俊延续年初策略:聚焦百威啤酒、哈尔滨啤酒两大核心品牌,重新连接消费者[6] - 百威啤酒推出"百威红"新形象,结合明星代言和FIFA世俱杯营销强化年轻化[7] - 哈尔滨啤酒推出"哈啤新一代"概念,赞助NBA和《新说唱2025》,零糖冰极纯生销量一季度同比大涨70%[7] - 加速非即饮渠道布局,包括便利店(全家)、即时零售(美团、饿了么),618期间联合大额促销[7][8][9] 渠道转型 - 中国非即饮渠道销量、收入贡献增长,高端产品占比已超过中餐厅渠道[11] - 即饮渠道疲弱促使资源转向商超、便利店及线上O2O,消费转移至性价比更高的非即饮场景[10] - 二季度中国每百升收入同比内生增长1.1%,显示渠道调整初现成效[11] 区域市场 - 印度市场高端及超高端组合双位数增长,韩国市场销量持平但季度波动较大[12] - 中国市场连续多季度下行,上半年收入内生下滑9.5%,销量下滑8.2%,跌幅高于行业0.3%的产量降幅[15] - 公司明确目标要在中国市场份额重回增长,下半年核心指标转正将成关键[15] 市场反应 - 业绩披露后股价一度涨超5%,午间休市涨幅收窄至1%,反映市场对复苏持续性存疑[2][15] - 百威英博CEO邓明潇表态看好中国啤酒市场改善,对夏季行情有信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