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投资眉山(广东)招商大会在深圳召开:签约合同金额达476.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23:21
招商成果 - 眉山在深圳招商大会签约36个项目,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1个,合同金额476.9亿元,现场集中签约15个项目,含10个招商引资项目,合同金额190.6亿元 [1] - 招商引资项目中超5亿元项目28个,其中超20亿元项目6个,"三强"企业、央国企、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项目超10个 [1] 产业优势 - 眉山已吸引3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居全省第二 [2] - 锂电产业构建从锂盐到锂电池全产业链,氢氧化锂、电解液产能全省第一 [2] - 晶硅光伏产业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电池片生产基地,电池片销售规模全球第一 [2] - 化工新材料产业建成全球最大氰胺材料制造基地,三聚氰胺产能占全球1/3 [2] - 电子信息产业建成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新型显示生产基地、西南最大湿电子材料聚集区 [3] - 装备制造产业汇聚全球最大传动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木工机床生产基地 [3] 未来布局 - 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三大新赛道 [3] - 新型储能领域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产能居全国前列,磷酸铁锂技术领跑全国 [3] 投资环境 - 拥有7个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9.35平方公里,储备工业用地超1.3万亩,建成标准化厂房200余万平方米 [4] - 去年电网建设投资规模相当于"十三五"时期总和 [4] - 拥有高校13所、产业学院5所,每年定向输送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4] - 开工前事项审批时间压缩40%以上,部分企业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4] - 构建总规模超160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矩阵 [4] - 今年制造业发展大会拿出1.14亿元奖补资金 [4] 投资机遇 - 发布《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包装项目129个,拟投资额1614.96亿元 [5]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36个,拟投资额635.27亿元 [5] - 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4个,拟投资额144.2亿元 [5] - 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5个,拟投资额173.6亿元 [5] - 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7个,拟投资额143亿元 [5] 区域协作 - 眉山与深圳形成"研发在深圳、制造在眉山""市场在深圳、配套在眉山"的协作模式 [6] - 广州天赐在眉山的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占据行业重要地位 [6] - 深圳研一新材料在眉山的锂电池核心材料项目为比亚迪、欣旺达等提供材料 [6] - 深圳企业将显示模组封装、智能终端组装等环节转移至眉山 [7] - 眉山企业为深圳半导体制造提供碳化硅、光刻胶等关键材料 [7]
华恒生物,官宣筹划赴港上市!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31 21:10
华恒生物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 [2] -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3] - 公司当前市值约83 5亿元人民币 2021年4月已在科创板上市 [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专注于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缬氨酸、D-泛酸钙等 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等领域 [6] - 丙氨酸和缬氨酸产销量全球第一 重点布局1 3-丙二醇、丁二酸、L-苹果酸等生物基化学品 [7] - 2023年6月拟募资不超16 89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 [7] 近期产能与投资动态 - 2024年3月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1 3-丙二醇和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实现量产 [9] - 2023年8月与凯风基金向睿嘉康增资2000万元 聚焦非粮大宗醇酸产品 [8] 产业链合作与联盟 - 2024年7月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推进PDO-PTT产业链发展 [10] - 2024年8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个人护理原料创新联合实验室 开发Bioblanca®1 3-丙二醇应用 [11] - 2024年9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 [13] SynBioCon 2025大会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方向 [17] - 大会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48]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同期活动 邀请行业领袖与专家参与 [17][39]
36项!工信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有哪些企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31 21:10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名单涉及36家企业,包括首朗生物、微元合成、凯莱英、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知名企业 [3] - 产品覆盖食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生物基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5][6][7][8][9][10] 入选产品技术特点 - 乙醇梭菌蛋白:利用工业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发酵生产,是现有饲用蛋白的有益补充 [5] - 阿洛酮糖: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口感甜感接近蔗糖但热量极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5] - 聚羟基脂肪酸酯:基于自主研发盐单胞菌工程菌株,创新性构建海水发酵工艺,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细胞治疗领域实现突破,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大提升 [5]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多价肺炎结合疫苗领域取得突破,生产效率、抗体持久性有效提升 [10]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11] - 大会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11][17][3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12][13]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 [19][21] - 8月21日: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24][26][27][28][29][30]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 [35][37][38][39][40]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 [17]
华恒生物拟冲刺A+H:年入近22亿元,61岁女董事长郭恒华年薪17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18:34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与中介机构商讨H股上市具体推进工作 细节尚未确定[2] - 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2] - 上市方案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香港联交所审核[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事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丙氨酸系列 L-缬氨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精氨酸) 维生素系列(D-泛酸钙 D-泛醇 肌醇)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 3-丙二醇 丁二酸)和其他产品(苹果酸 熊果苷)[2]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中间体 动物营养 日化护理 功能食品与营养 植物营养等[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恒华 61岁 硕士学历 长江商学院EMBA毕业[2][3] - 现任中国女企业协会常务理事 长江商学院安徽校友会副会长[3] - 2011年1月起任秦皇岛华恒生物执行董事兼经理 2015年12月起任合肥华恒生物执行董事 2013年11月起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3] 高管薪酬情况 - 郭恒华2020年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53.06万元 89.96万元 102.7万元 102.6万元 175.4万元[3][4] - 同期行业平均薪酬分别为85.52万元 115.5万元 134.0万元 141.8万元 139.9万元[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9亿元 19.38亿元 21.78亿元[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 4.49亿元 1.9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7亿元 同比增长37.2%[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09.61万元 同比减少40.98%[4] 市场交易数据 - 截至7月31日14:53 股价33.35元 下跌1.24% 总市值83.41亿元[5][7] - 当日最高价34.56元 最低价33.01元 振幅4.59%[7] - 换手率2.06% 成交量514.91万股 成交额1.74亿元[7][8] - 市盈率(动)40.81倍 市盈率(静)44.01倍 市盈率(TTM)54.15倍[7] - 市净率3.18倍 每股收益0.62元 每股净资产10.48元[7][8] - 52周最高价47.28元 52周最低价25.41元[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在A股上市 股票代码SH:688639[5][6] - 总股本2.50亿股 流通股2.50亿股[7] - 属于科创板 可融资可卖空 沪股通标的[6] - 注册制上市 已实现盈利[8]
“鸡爪大王”做LP
FOFWEEKLY· 2025-07-31 18:11
核心观点 - "泡椒凤爪之王"有友食品正式入局创投圈,其全资子公司有友制造出资2000万元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份额,占比4.1421% [3][6] - 该基金总规模达4.8285亿元,投资方向为生物制造、农业科技、食品工程与供应链等,与有友食品主营业务高度协同 [6][7] - 有友食品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收7.46-7.98亿元(同比+40.91%-50.77%),归母净利1.05-1.12亿元(同比+37.91%-47.57%) [7] - 消费企业正成为创投领域新力量,2025年6月产业型LP出资活跃度环比提升14%,非上市公司增幅达17% [11][15] 有友食品入局创投 - 有友制造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份额,占比4.1421% [6] - 基金其他LP包括广东温氏投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形成农牧产业链资源网络 [7] - 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赛道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7] - 2025Q2业绩超预期:收入3.63-4.15亿元(同比+42.7%-63.3%),归母净利0.55-0.62亿元(同比+66.5%-88.8%) [8] 消费企业LP趋势 - 洽洽瓜子、周黑鸭、喜之郎、香飘飘奶茶、三全食品等消费品牌陆续进军私募股权领域 [11] - 消费企业特征:稳定现金流、明确投资意愿、非国有资金属性,成为GP眼中核心伙伴 [12] - 消费品牌通过资本获取技术入场券,布局半导体、先进制造、AI等新兴产业领域 [12] - 2025年6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8.15%,同比增幅达41.12% [15] 行业动态 - 股权投资行业经历变革,政策与技术驱动下呈现新热情 [15] - 一级市场回暖信号强烈,改善的市场环境正吸引更多LP入局 [16] - 产业资本涌入股权投资市场,开启新一轮进化 [13]
国投聚力斥资4.5亿元战略投资弈柯莱
中证网· 2025-07-29 11:08
公司融资与投资 - 国家级战略性投资平台国投聚力完成对弈柯莱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 投资金额达4 5亿元 [1] - 弈柯莱此前已获得CPE 淡马锡等顶级投资机构的多轮市场化融资 [1] 核心技术平台 - 公司构建的平台化技术体系有效突破了生物制造"工程化转化"的核心瓶颈 [1] - 打造"酶—生物合成途径—智能细胞—产品创制"的完整技术路径及八大创新技术平台 [1] - 结合自主设计的智能生物反应器和柔性生产基地(台州 重庆) 成功实现从"克级研究"到"千吨级量产"的无缝放大 [1] - 深度融合AI自动化技术 拥有自主算法专利 通过AI辅助酶筛选与改造 代谢通路解析等研发环节 [1] - 可实现日均百万级酶序列分析 结合5万种实体酶库及日均万次高通量验证能力 [1] 商业应用与产业化 - 2023-2025年在国内率先实现人乳寡糖(HMOs) 甜菊糖苷 燕窝酸等多种高附加值功能性原料的首批(或首家)获批上市 [2] - 在生物医药 绿色农业领域 生命健康领域布局20余条成熟产品线 [2] - 采用合资模式深度绑定产业龙头 与蒙牛集团共建"虹摹生物"专攻HMOs商业化落地 [2] - 同金禾实业成立合资公司"弈柯糖"全面运营健康甜味剂业务 [2] - 旗下孵化产品线已成功与多家跨国巨头(MNC)达成战略合作 [2] - 布局台州 重庆两大柔性产业化基地 确保产能布局充足且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战略合作与发展方向 - 国投聚力核心看好公司"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与"高效成熟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的双重核心竞争力 [3] - 双方将在创新平台建设 前沿技术应用研发等多个核心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合作 [3] - 共同重点推进以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3] - 探索生物非粮原料领域 积极响应国家"不与人争粮 不与粮争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 [3]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20:40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 [1] - 大会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 [4][5] 产业化专家阵容 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 - 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团队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优化纤维素酶组成和产量,提升番茄红素等产品产量 [6] -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构建了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香豆素等 [7][8] -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开发聚酰胺单体生物合成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 [10][11] - 湖北大学杨世辉教授团队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生物制造管线 [12] 酶工程与生物催化 - 天津科技大学刘夫锋教授研究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应用于异麦芽酮糖绿色制造 [22][23]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朱蕾蕾研究员开发工业酶分子改造技术,创制碳碳缩合酶等高性能酶 [26][27] 天然产物合成 - 华南理工大学李爽教授团队实现全生物基圆柚酮公斤级生产,以海带水解物为底物 [24][25] - 浙江大学于洪巍教授团队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 [16][17]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场报告) [36] - 8月21日:开幕式、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36]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论坛、未来食品&农业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37] 产业资源 - 大会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收录500+上榜企业 [40] - 提供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加入渠道 [42]
引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向新”
四川日报· 2025-07-26 06:08
专精特新企业现状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 2% [6] - 100余户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0亿元 [6] - 全省179个A股上市公司中有46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6] - 上半年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 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 9个百分点 [6]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发起3支基金 规模合计30亿元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 [2] - 四川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 投资方向为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生物制造 [2] - 上半年四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3% [5] 产融合作案例 - 辰显光电获省市国有投资运营平台近11亿元投资 实现TFT基Micro-LED量产线突破 [3] -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定制金融产品和优惠利率 [6] - 工商银行"制造e贷" 农业银行"先进制造业贷"等15款金融产品发布 [7] 产融合作平台建设 - 大会发布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 [6]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助推中试加速 [7] - 四川省科创投资集团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链主和链属企业入川 [7]
直面三大挑战 破解六大瓶颈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再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7-26 05:07
实体企业面临的挑战 - 供应链安全与成本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供应链不稳,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增加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难度,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加运营成本 [1] - 市场需求疲软与竞争加剧:传统市场增长放缓,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频发导致利润率较低 [1] - 技术升级与人才短缺:实体企业需加大AI、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领域研发投入,但中小企业资金有限,缺乏复合型人才导致战略决策滞后 [1] 期货工具应用的瓶颈 - 人才储备不足:制造业、农业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期货套保策略、合约设计、交割规则的专业人才 [2] - 内部培训机制缺失:多数企业未建立系统期货知识培训体系,员工对期货工具理解停留在"高风险投机"层面 [2] - 资金与风控能力受限:农业企业受季节性资金周转影响,难以持续维持期货头寸保证金 [2] - 风控体系不完善:部分企业未设置独立期货风控部门,套保比例等关键参数由业务部门自行决定 [2] - 市场流动性与品种匹配度不足:部分小众金属交易量低,难以满足大规模套保需求 [2] - 基差风险难以管控:制造业企业常面临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动性弱的难题 [2] 企业对期货行业的服务期待 - 产品创新与定制化服务:制造业企业呼吁设计"短周期、小批量"期货合约 [3] - 场外衍生品工具开发:农业企业期待"价格保险+期货"组合产品 [3] -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为制造业、农业企业提供套保策略、财务核算等专项培训 [3] - 优化市场基础设施:在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增设农产品、工业品交割库 [3] - 加强跨市场监管:建立期货与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机制 [3] 安粮期货的创新实践 - 创新价格风险管理策略:为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定制"期货+期权"组合策略,利用"成本利润+库存+基差"三位一体定价模型 [3] - 构建双轨联动库存管理机制:利用"期货虚拟库存+现货物理库存"双轨联动机制,灵活调整库存比例 [4][5]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 - 品种与工具适配性不足:细分品种缺失现象明显,如光伏级多晶硅、动力电池用氢氧化锂等核心原料尚无对应期货品种 [5] - 场外期权等定制化工具门槛过高:中小微企业保证金与手续费占流动资金比例超15%,缺乏合格担保主体 [6] - 企业认知与专业能力短板:60%中小微企业将期货等同于"投机工具",90%中小企业缺乏专职风控人员 [6] - 期货行业服务能力与产业需求"错位":80%产业服务集中于铜、螺纹钢等期货主力品种,服务深度不足 [7] 破局建议 - 扩容细分品种种类:推动氢氧化锂、光伏级多晶硅等新能源细分品种上市,优化合约设计 [8] - 工具普惠化:开发"小额标准化场外期权",引入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 [8] - 流动性优化:对远月合约实施做市商补贴,鼓励产业客户参与连续交割 [8] -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设立国家级衍生品风险准备金,对极端行情下套保亏损给予适度补偿 [8]
伊利股份+恩和生物,生物制造大动作!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5 17:53
恩和生物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钱塘区,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通过高通量实验平台结合生物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优化生物体工程化编辑,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服务化工、食品、制药和农业等行业 [3] - 截至2025年已完成超1.45亿美元融资,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2020年) [4] - 与珀莱雅合作开发美妆生物基功效活性成分,聚焦化妆品原料研发、生物医美材料创新及绿色生产,推动美妆行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转型 [5][7] 伊利股份 - 通过旗下深圳市健瓴创新种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恩和生物等共同成立合肥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制造、研发及销售等 [1] - 全资有限合伙企业联合设立安徽健瓴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认缴出资额2亿元,其中公司出资1.3亿元,投资方向聚焦大健康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包括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产业 [8][9][10][11] - 欧洲创新中心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Xampla合作测试新型植物基包装材料,开发可保存乳制品营养成分的天然聚合物胶囊,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12][13][14][1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产业化进展 [17] - 议程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