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

搜索文档
特写:东京青年访华团感受中国发展脉动
新华社· 2025-05-19 21:58
中日青年交流活动 - 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理事长井上正顺带领50人青年访华团重返北京语言大学母校 与中国青年深入交流 [2] - 访华团成员板谷恒希半年内5次来华旅游 对中国现代化城市景观(重庆摩天大楼)和饮食文化(火锅)印象深刻 [2][3] - 日本青年体验北京文化地标(故宫 长城)及现代智能产业设施(京东物流园区 自动驾驶示范区) [3][6] 中国物流与智能科技发展 -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北京智能产业园占地14万平方米 配备100多台"地狼"AGV机器人 实现货架自动搬运 [3] - 京东物流无人机载重10-15公斤 已在山区试飞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3] - 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600平方公里 吸引30余家企业投放超千台自动驾驶车辆 累计测试里程3500万公里 [6] - 示范区开放无人配送车 智能网联巴士 无人零售车等应用场景 日本青年试乘无人驾驶小巴 [7] 日本青年对中国发展的观察 - 庆应义塾大学学生堀家爱评价中国近20年"翻天覆地变化" 认为中国处于时代前沿 [4] - 大阪大学小原贤慎关注机器人领域 对中国物流园区的高效运作和速度表示赞叹 [4] - 森翔子对无人驾驶小巴在真实道路运行感到震撼 称"体验到未来感" [7] 中日交流项目规划 - 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计划未来再次组织访华团重访北京 持续推动青年交流 [9]
云星宇(87380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20:05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6 日 15:00 - 17:00 [3]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接待人员包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 [3] 行业与市场发展 - 2024 年智慧交通行业基本要素未重大变动,相关政策推动“车路云一体化”等发展,行业将稳健增长 [5] - 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经验丰富、知名度高,未来聚焦主业,拓展多元交通场景,提升市场占有率 [5][6] 公司发展规划 - 已实现业务全国覆盖,持续探索新区域优化布局 [7] - 坚持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并购结合,寻求有业务协同性的标的公司 [8][9] - 未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在无人驾驶领域响应政策推动业务 [9] - 2024 年注意到低空经济机遇,与中航无人机等合作开展低空无人飞行器研发,暂不涉及载人飞行器,未与城市达成应用合作 [10][11] 项目与合同情况 - 99 亿北京车路云项目处于设计阶段,公司将积极响应招标 [12] - 2024 年末在手合同金额约为 21 亿元 [13] 市值与股价管理 - 遵循上市时稳定股价预案和承诺,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多维度维护股价稳定 [14] - 市值管理注重长期经营和股东价值提升,合法合规运用工具提升投资价值 [15] - 股票短期波动受多因素影响,公司聚焦主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16] - 如有回购等稳定股价计划将及时披露 [16] 其他问题回复 - 职工持股减持是资管计划管理人正常投资交易 [18] - 公司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在北交所规则下进行 [18] - 新版薪酬管理办法结合多因素制定,未来将动态调整优化 [18] - 2024 年度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 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约 3007.37 万元,现金分红比率超 30% [19] - 未来业绩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19] - 对下属迅捷驰公司增资 1.47 亿已完成,算力中心处于建设阶段,将结合市场开展业务 [20]
云星宇24年度扣非净利同比增长33.27%至1.03亿元 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全景网· 2025-05-16 22:36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聚焦智慧交通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拓展多元交通场景,包括城市智慧交通、高速公路智慧交通等 [1] - 公司将立足北京市场,加强国内覆盖,适度拓展海外市场,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 [1] - 2025年定位为上市后的巩固拓展年,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业务协同、集成式创新及企业改革 [6] 财务表现与经营成果 - 2024年实现营收229,694.07万元,同比增长4.31%,净利润11,609.60万元,同比增长1.04%,扣非净利润10,269.53万元,同比增长33.27% [3] - 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流程优化和流动性管理 [3] - 研发投入9,164.17万元,开展20项研发项目,部分成果已实现市场应用 [5] 业务布局与技术创新 - 业务结构性优化,新承接项目转向高技术含量方向,探索服务化转型 [4] - 在智慧高速、城市数字地图、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等领域取得突破,完成72座高速收费站智慧化改造 [4] - 新增绿色交通、智慧交管、智慧园区等泛交通业务,合同额包括亿级和千万级项目 [4] - 技术研发聚焦AI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人应用等通用技术,以及交通专用技术如基础设施数字化监测管理 [5] 行业机遇与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行业将保持稳健发展 [5] - 2025年公司将关注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车路云一体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机遇 [6] 技术升级与创新路径 - 2025年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聚焦数字化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包括运维技术改进、大模型与交通结合应用等 [7] - 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加快前沿技术储备,打造交通科技"试验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控 - 将严守上市治理核心,完善市值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 [7] - 推进"科改"工作,优化中长期激励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严格把控开支和成本结构 [7]
智驾算力之战:一位芯片“老将”的DeepSeek式攻坚
财富FORTUNE· 2025-05-14 20:56
核心观点 -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单记章基于个人经历创立公司,致力于通过智能驾驶芯片提升出行安全,并推动行业技术突破 [1][5] - 公司通过"华山"和"武当"系列芯片实现从辅助驾驶到跨域融合的技术升级,并瞄准L3-L4级自动驾驶及机器人领域 [2][6] - 行业面临地缘政治与产业链协同挑战,但AI推理端需求爆发及本土化趋势带来机遇 [10][11] - 智驾芯片行业将进入淘汰赛阶段,公司通过技术壁垒、车路云一体化及具身智能布局构建竞争优势 [12][1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成立,2020年推出国内首款量产车规级智驾芯片"华山A1000",应用于吉利、东风等品牌 [1] - 2023年发布"武当"跨域融合芯片C1236/C1296,实现单芯片同时处理座舱与智驾任务 [1][6] - 2024年8月登陆港交所,成为香港首家车规级芯片主业上市公司 [9] 产品与技术 - **华山系列**:A1000支持L2+辅助驾驶,A2000采用7nm工艺性能对标4nm旗舰芯片,支持L3-L4及VLM/VLA端侧推理 [2][6] - **武当系列**:C1200家族实现座舱与智驾域融合,C1296已联合东风启动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 [6][10] - 技术优势:7nm工艺下实现全球独有高性能,架构创新突破制程限制 [2][11] 行业趋势与市场 - 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5000亿美元,年均增速20%,中国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40% [6] - 端侧推理芯片市场规模五年内将增长10倍,具身智能成为新增长点 [11][13] - 本土化趋势加速,2025上海车展设立"中国芯展区"展示1200款国产芯片 [10] 商业模式与生态 - 采用"芯片+算法+开发支持"的二级供应商模式,与吉利合作12个月内实现A1000量产上车 [7] - 开放生态策略:避免车企自研局限,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研发成本(车规芯片研发成本超1亿美元/款) [8] - 合作案例:与英特尔打造舱驾融合平台,联合中科院开发人形机器人芯片方案 [10][13] 战略布局 - **车路云一体化**:以车规芯片赋能路端感知设备,成本降低且寿命延长至15年,已在成都、武汉试点 [12] - **具身智能**:通过A2000/C1200芯片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大脑"和"小脑"解决方案,与武汉大学"天问"机器人合作 [13]
海南高速(000886) - 000886海南高速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14 14:56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参与人员为通过全景路演平台参与“2024 年度海南辖区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的所有投资者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下午 14:00 - 17:00 [1]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平台 https://rs.p5w.net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泰锋、副总经理(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东、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宋岚、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及证券事务代表谭佳莹、财务会计部总经理郭冬玉 [1] 公司业务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项目 - 公司是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承建单位,正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创新机制,调研探索商业化条件,开展阶段性应用落地 [1][4] - 目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将按规定履行决策审议和信息披露义务 [2] 产业布局 - 聚焦“大交通”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型综合交通服务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主业 [3][4] - 考察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寻求战略合作,探索“交通 + 低空”布局 [4] - 陵水海底智算中心运作正常,是数智化转型重要项目,未来发挥交通资源优势,研究推进新质生产力 [4] 业务项目情况 - 琼海嘉浪雅居项目可售面积 9.48 万平米,2025 年 2 月开盘销售,具体情况见后续定期报告 [4] 行业发展前景 - 《海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力争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累计突破 2200 亿元 [2]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及 G98 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等项目开工,为公司公路代建、管养、检测、交通材料等业务提供市场,助力构建交通运输综合产业体系 [2] 公司未来规划 利润增长点 - 聚焦“大交通”产业体系,补链强链,提升存量业务质效,推进房地产和文旅业务销售,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交通 +”业务模式,深化内部改革 [2] 市值管理与盈利能力提升 - 聚焦“大交通”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型综合交通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市值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3][4]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将关注控股股东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增持股份情况并及时披露 [2] - 海南交投重组后,公司将与其协同发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关注定期报告或临时公告 [2]
金溢科技(002869) - 2025年5月13日金溢科技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
2025-05-13 23:52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智慧交通行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发展动力强劲前景广阔,2024 年国家密集出台产业政策提供支撑 [2] - 公司依托“交通 + IT”双基因,基于“客户需求 + 技术创新”双驱动及全栈式服务能力,打造多业务集群,构建解决方案开拓产业空间,助力智慧交通发展 [2][3][4][5] 业绩表现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6 亿元,同比增长 16.39%;实现归母净利润 7,875.48 万元,同比增长 59.69% [3] 业绩影响因素 - 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系研发费用增加和理财收益减少 [4] - 2024 年车路协同产品销售减少是因业务处于发展阶段,项目需求有不确定性 [4]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打造业务集群推动数字化升级,深耕国内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构建运营体系,聚焦核心赛道,探索外延式发展路径 [5] 高管薪酬 - 公司制定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制度》,高管实行年薪制,薪酬结构含基础薪酬、绩效年薪、奖金、长期激励四部分,每年董事会审议确认,遵循市场化原则适时调整 [6][7]
汉鑫科技(83709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9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3] - 参会人员包括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刘文义等多位公司人员 [3] 业务板块情况 智能驾驶业务 -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开发全栈产品矩阵,面向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多种场景落地服务 [4] - 国内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处于引领示范阶段,订单有波动,2025年将拓展行业应用,截至2024年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约1.1亿元 [8] 软硬件一体化战略 - 2024年在“硬终端”战略指引下,“汉鲲”品牌完成注册、首个终端试产实验室建成,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硬终端产品销售和推广 [5] 与华为合作 - 合作分为两类,公司为华为提供工业人工智能领域产品及解决方案,华为为公司提供数据通信类、智算服务器类等设备,2024年在多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业务正常推进 [6] 智能制造业务 - 报告期内持续对核心产品研发迭代,“AI + 工业视觉”产品的系列智能质检专机设备已投放市场,业务收入来自多种产品和服务 [9] 财务相关情况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3.99%,因客户资金及付款安排延迟,账龄结构变动致计提坏账准备增加,但客户信誉良好未发生坏账,公司完善回款督导制度 [7] - 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约为1,917万元,同比提升6.93%,研发占营收的比例提升了2.13个百分点,授权知识产权共25项,包括发明专利5项等,成果应用于产品与解决方案 [11] - 2024年末应收款项融资为646,648.39元,占资产总额0.09%,均按票面金额计量,不涉及复杂估值技术,计量准确可靠 [14] 公司发展规划 - 自上市制定百年汉鑫第一个五年规划,有序推动业务全国战略布局 [10] - 2024年完成首次募资项目结项,包括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落成等,后续根据战略发展需求储备资本市场资源 [12] - 2025年战略规划包括扩大经营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协同合规高效,在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等三方面发力,依托敏捷高效组织架构提升盈利水平 [15][16] 其他事项 - 权益分派预案尚需股东会审议通过,通过后2个月内实施 [1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8日)
乘联分会· 2025-05-08 16:37
国内新闻 - 央行宣布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 [1][2] - 广东省政府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3] - 广东省提出拓展汽车消费场景,探索建立汽车改装地方标准,放宽新能源车改装限制,支持二手车交易便利化措施 [4]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全部股份,实现完全合并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和全球竞争力 [5] - 长城汽车坦克品牌推出坦克400限时购车权益,5月购车可享综合补贴至高3.2万元 [6][7] - 岚图梦想家全量推送华为乾崑智驾ADS 3.3系统,新增13项功能并优化18项体验 [8] - 理想汽车超充站单周上线119座,总数突破2200座,计划2025年覆盖90%国家级高速主线和四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 [9] - 沈阳国资50亿成立吉驰汽车产业发展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 [10] 国外新闻 - 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给予汽车制造商更多合规时间 [11] - 英国4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0.4%至120,331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1%至24,558辆 [12] - 奔驰与Luminar签署协议开发新一代激光雷达传感器,提升辅助驾驶安全性 [13] - 三菱汽车与富士康达成电动汽车合作协议,计划2026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推出新车型 [14] 商用车 - 宁德时代天行系列商用动力电池成为首批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测试的产品 [15] - 远程超级VAN亮相2025伯明翰车展并开启英国销售,与当地企业合作提升售后支持 [16] - 东风柳汽、智御维科、西部智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产业化 [17] - 生态环境部试行货车差异化定期排放检验制度,对达标车辆可免于上线排放检验 [19]
论大势 理细节 辨风向——2025上海车展的汽车供应链面面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8 10:45
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从3万平方米增至10万平方米 占展会总面积三分之一 显示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正自信展示技术研发成果 [2] - 尽管面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 但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 佛瑞亚等仍坚定支持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 提供市场开拓 本地化适配 法规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3][4] - 博世作为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拥有丰富全球化经验 可为车企提供成熟海外拓展方案 其中国区总裁表示将与中国车企持续深化全球化合作 [3] - 佛瑞亚提出四大助力方向:南美市场开拓 全球法规咨询 欧洲产能协同 雷达产品全球合作 强调从产品输出转向服务输出 [4][5] 人工智能赋能汽车产业 - 博世推出"纵横辅助驾驶"品牌 开发AI架构应用于城区及高速路辅助驾驶 已与5家中国车企合作 大部分项目2025年落地 海外项目2026年量产 [5] - 纽劢科技展出全栈自研MaxDrive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L2到城区辅助驾驶 适配国内外主流芯片平台 助力车企快速量产差异化车型 [5] - 多家企业推出A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博世融合多生态大语言模型的座舱平台(2026年推出) 华阳集团基于高通8255与芯驰X9SP芯片的方案 均胜电子沉浸式JoySpace+座舱 [6] - 东软睿驰提出"AI定义汽车"概念 推出NeuSAR OS操作系统 实现跨平台跨域开发 加速AI在辅助驾驶 个性化体验等方面应用 [7] 智能网联与汽车安全 - 工信部会议强调智能汽车安全底线 要求车企明确责任 禁止虚假宣传 对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7] - 中信科智联展示C-V2X全栈解决方案 包括通过ASPICE Level3认证的通信模组和软件 其网联式智驾域控制器突破单车感知局限 提升极端环境可靠性 [8][9] - 中兴通讯推出多款安全认证芯片:M1芯片通过ASIL-D认证 A1芯片获ASIL-D认证并支持国密二级 从设计源头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10] 技术创新与材料应用 - HRC展出"超级碳舱"解决方案 较传统钢铝方案减重30% 轻量化系数仅0.95 集成10余种先进连接工艺 开创碳纤维在量产车结构件应用先河 [11] - 佛瑞亚海拉推出智能可配置电子保险丝iConF 简化线束布置 支持高级辅助驾驶 通过芯片化设计实现线径更小 重量更轻 成本更低 [11] - 联合电子推出超级智能增程器单元和镁合金电桥 其中镁合金ASM行星排电桥总重60kg 峰值功率超250kW 比传统设计减重20% [12] 芯片国产化进程 - 黑芝麻智能推出华山A2000家族芯片平台 覆盖不同级别辅助驾驶需求 A1000家族芯片已通过规模化量产在10万元级车型落地辅助驾驶功能 [13] - 中兴通讯展出3类车规级芯片:与一汽联合发布的5域融合AI芯片A1 与广汽联合发布的中央计算芯片M1 以及自研4G/5G通信芯片S系列 [14] - 东软睿驰与中汽研科技合作探索RISC-V在汽车产业应用 通过开源特性促进芯片设计创新 加速国产化进程 [15]
车企集体“改口”,智能驾驶“降级”背后,行业面临新变局?
36氪· 2025-05-06 18:58
行业营销策略转变 - 多家车企将"智能驾驶"宣传话术更名为"辅助驾驶" 包括理想 小米 蔚来 小鹏等品牌[1] - 销售人员转而强调空间 座舱等传统配置 仅在用户主动询问时解释辅助驾驶细节[2] - 小米调整SU7新车定购页面措辞 Xiaomi Pilot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 Xiaomi HAD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2] 政策监管与责任界定 - 工信部 公安部要求车企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 建议使用"辅助驾驶"表述[2] - 明确L2级系统责任边界 驾驶员需保持接管准备 "L2.5""L2.9"等概念无标准依据[3] - 小鹏销售在介绍城区NOA能力时同步推荐"智驾险"等附加服务 提示用户保持注意力[3] 技术发展与市场渗透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60% 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普及率预计达65%[1][5] - 乘用车NOA渗透率预计2025年底达20% 较2024年上半年近乎翻倍[5] - 高阶智驾加速向10万至2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渗透[5] 企业战略布局 - 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4]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 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 未来3年推35款数智新汽车[4]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规划五个层级智驾方案[4] 技术竞争差异化 - 小鹏通过端到端技术提升接管流畅度[5] - 华为ADS强化城区NCA自动红绿灯识别 避让行人等细节功能[5] - 理想瞄准家庭用户以舒适性差异化突围[5] 数据驱动与迭代 - Momenta智驾大模型通过量产数据-全流程数据驱动-闭环自动化迭代形成飞轮效应[5] - 远程OTA不断优化智能驾驶体验[5] 行业盈利与成本压力 - 新势力中仅理想 零跑实现盈利 蔚来单季亏损超50亿元[7] - 行业共识年销40万辆为盈亏平衡线[7] - 消费者仅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智驾功能溢价[6] 生态布局与跨界协同 - 知行科技进军机器人领域 复用自动驾驶感知算法[8] - 小鹏机器马共享XNGP导航决策系统 技术复用率超60%[8] - 华为构建"车-机-人"全场景互联 地平线打造"征程+旭日"芯片矩阵[8] 基础设施建设 - 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快速展开 武汉项目投入约170亿元 北京等项目总投资达270亿元[8] - 车路云协同体系推动单车智能与路侧感知融合[8] 出海与地缘政治挑战 - 欧盟 美国加征关税迫使中国车企转向东南亚 中东市场[8] - 比亚迪抢占东南亚市场 蔚来在欧洲建换电站但面临欧盟反补贴调查[8] - 特斯拉通过本土化生产维持在华份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