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

搜索文档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鹤壁 向新力中挖潜力
河南日报· 2025-05-11 07:14
鹤壁市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鹤壁市生产总值增长6.4%,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高于全省或全年目标,基本实现"开门红"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5.8%、4.3% [1] - 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提质态势,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爆发形成双轮驱动 [1] 招商引资与项目进展 - 通过多场产业峰会签约68个项目,包括SAR卫星及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总装、镁基固态储氢制氢储能一体化等项目 [2] - 签约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涵盖"3+3"主导产业 [2] - 项目投资方主要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了鹤壁市开放能级 [2] - 计划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5个以上 [3] 产业发展规划 - 围绕"3+3"主导产业,创新基金招商、中试招商、场景招商、平台公司招商等模式 [3] - 将举办电子电器、半导体及工业软件、功能性新材料等"小精特"产业招商推介会 [3] - 商业航天产业、自主工控生态发展等新兴产业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1][2] 消费促进措施 - 深入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组织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等促消费系列活动 [3] - 依托浚县古城、朝歌老街、朝歌里人文小镇等发展夜间经济 [3] 农业发展规划 - 统筹做好抗旱浇灌、病虫害监测防控、"一喷三防"等麦田管理工作 [3] - 开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
(经济观察)“金三银四”显新意 中国持续发力稳就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19:54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每年3月、4月是中国企业招聘高峰期,也是传统求职旺季。伴随产业转型升级步 伐加快,今年"金三银四"显现新变化。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带动了相关人才需求。 华为、字节跳动、宇树科技、阿里巴巴等"大厂"对人工智能(AI)人才求贤若渴,发布的春招岗位需求涵 盖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策划等方向。 线上平台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工程师平均招聘月薪达到21319元(人民 币,下同),成为招聘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其中,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月薪最高,达 到26231元,紧随其后的是导航算法和深度学习工程师,分别为24564元和24417元。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维刚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市场薪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互联网、 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都有巨大需求。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 40%、10%。智联研究院分析认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正在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不断激发更 多技术人才需求。 新意足的同时,整体就业市场也趋向稳定。国家统 ...
交建股份: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2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73亿元,同比下降13.30% [9] - 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25.96%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28.12% [9] - 新承揽订单金额66.46亿元 [9] 业务发展 - 公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30.26亿元,同比下降17.98% [33] - 房屋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收入6.98亿元,同比下降23.46% [33] - 建筑材料销售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431.93% [33] - 省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承揽多个优质项目 [10] 财务表现 - 总资产101.50亿元,同比下降6.53% [32] - 负债总额76.85亿元,同比减少7.66亿元 [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3亿元 [39] - 研发费用1009.28万元,同比增长118.44% [36] 项目管理 - 多个重点项目提前完成节点目标 [11] - 获国家级工程奖项2项,省级奖项8项 [11] - 推行全周期管理模式,提升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力 [10] - 管理费用下降12.20%,销售费用下降32.93% [12] 技术创新 - 获批省部级工法6项,发明专利若干 [12] - 打造智能建造平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12] -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施工效率 [12] 股东回报 - 2023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5元 [13] - 近三年累计分红1.5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1.79% [13] - 完成股份回购计划,实际回购金额4000.88万元 [14] 关联交易 - 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2.31亿元 [44]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发生额2.45亿元 [47] - 主要涉及装饰装修、房屋建设等业务 [44][47]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 成都龙泉驿区一季度交出亮眼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5-09 15:32
今年以来,龙泉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 良好开局。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市第一 数据表明,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增速比全市高8.1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1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龙泉驿区规上工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一系列积极因素的叠加。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 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也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发展网讯 日前,记者从成都龙泉驿区统计局获悉,2025年一季度,成都市龙泉驿区产业经济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3亿 元,同比增长7.2%,增速在全市排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0亿元,同比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72.7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 业增加值实现220.7亿 ...
成都龙泉驿区一季度GDP出炉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3:58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龙泉驿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同比增长8.4%,彰显了消费市场 的活力与潜力。 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市民的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在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和升级方面,龙泉驿区推 出了多项举措。第39届桃花荟"线下"活动的成功举办,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活动发布的全域旅游攻略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涵盖了赏花、美食、住宿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消费 热情。 此外,体育赛事、演艺经济的持续火热,也为龙泉驿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这些活动不仅 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推动区域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 推进,龙泉驿区的消费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成都市龙泉驿区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龙泉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3亿元, 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0亿元,同比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72.7亿元, 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0.7亿元,同比增长5.9%。 据悉,一季度龙泉驿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
传统工艺注入科技动能 河北河间市工艺玻璃制品销往海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9 08:28
行业转型与升级 - 河间市工艺玻璃产业从分散加工到规模生产,从贴牌代工到拥有自主品牌,实现产业突破,2024年直接出口企业达66家,海外销售额6.44亿元 [1] - 集群内企业通过细分市场、打造特色迈向高端,单品价格可达上千元,例如龙凤杯单只售价1000多元,需48道纯手工工序 [3] - 行业构建"工业设计+科技研发+艺术文创+市场需求"模式,向智能家居、物联网领域拓展,2024年获得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外观专利340件 [4] 产品创新与设计 - 河间永华汇公司通过传统工艺创新改良,将熏金、熏银工艺应用于高硼硅玻璃茶具,打造"玉见"品牌,每年申请专利20多个,产品达数百种 [2] - 设计团队融合景德镇陶瓷纹样、云南藤编工艺等跨界元素,开发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的产品,例如"小茶师"旅行茶具在厦门茶博会获5000套订单 [2] - 明尚德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研究院,开发56种名优新特产品,近3年获62项专利,曾为星巴克设计风靡一时的猫爪杯 [4] 产业集群与基础设施 - 河间市形成黎民居乡、沙洼乡和行别营镇3个产业聚集区及沧保公路产业带,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4] - 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集中供气系统降低能耗15%,智慧物流平台缩短交付周期40% [6] - 政府搭建"玻璃云"平台汇聚5600个设计图库,3D建模效率提升70%,2024年线上销售额19.8亿元,同比增长43% [6] 国际市场拓展 - 河间工艺玻璃出口85个国家和地区,原产地证书助力关税减免,2024年前三月沧州海关签发177份证书,减免关税200余万元 [6] - 明尚德公司获得AEO高级认证,在海外市场享受降低查验率、优先通关等便利,提升国际竞争力 [7]
以投资之“进”促经济之“稳”
搜狐财经· 2025-05-08 08:47
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 二季度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767个,总投资838.05亿元,计划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313个,预计年产值132.47亿元 [1] - 2022年以来连续14个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13个季度计划开工的9017个项目中已有8586个项目开工,开工率达95.2% [1] - 已竣工投产项目5700个,年产值超过4600亿元,提供超过34万个就业岗位 [1] - 一季度实际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786个,新增年产值290亿元 [2]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扭转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局面 [2] - 产业投资占比达51.2%,较2021年底提高20.6个百分点 [2] - 能源、交通、水利投资分别增长40.9%、16.8%、7.7%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去年大幅收窄25.7个百分点 [2] - 12个州(市)投资实现正增长,昆明市房地产投资增长11.5%,12个季度以来首次扭负为正 [2] 产业发展策略 - 聚焦有色和稀贵金属、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 [3] - 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 - 开展"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落实政商交往"三张清单" [3] 项目推进机制 - 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地各部门协同作战 [1] - 每个季度明确任务、压实责任,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1] - 把项目一线作为干部"练兵场","一把手"当好"带头人" [4]
华为公司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来白银集团考察交流
快讯· 2025-05-07 19:46
5月7日下午,白银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志磊在集团智慧运营指挥中心会见了来访的华为公司中国 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双方围绕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和智慧矿山、智慧工厂建 设等深入沟通交流。李志磊表示,白银集团将"三化"改造作为推动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与华 为公司已搭建起良好合作平台。希望双方持续加强沟通交流,聚焦安全生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细 化合作项目清单,逐项推进落实,有效推动白银集团"三化"改造再上新台阶,同时积极探索更多领域的 深度合作。郭振兴表示,白银集团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和"三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后续的 深化合作中,华为将全力支持白银集团转型升级。希望双方科学把握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围绕白银集 团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量身定制合作计划付诸实施,助力白银集团高质量发展。 (白银有色(601212)) ...
陵水:扬帆风正劲 奋楫阔步行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16
产业升级 - 陵水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建设海南(陵水)国际数据港和陵水国际创作者港湾,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城市[12] - 陵水推动整合海归小镇片区、清水湾科技园片区为陵水数字文化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主体[12] - 陵水小游戏创作者基地吸引了102家游戏上下游企业入驻,已有212款游戏上云,超过116万人次海外玩家访问[8][9] - 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陵水·数字文创)入驻企业224家,产业人口近2000人[10] - 陵水依托海底数据中心、国际海缆登陆岸站、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经济"新三样"建设数字文化产业[12] 教育服务业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聚集多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12] - 试验区推动"区县融通、产教联动",形成教育产业纵深拓展、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12] - 华中师范大学顺湖中学依托"卓越联盟"平台优势,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和师资团队资源[17] - 陵水建成9个县域教育集团,完善"核心校+成员校"联动帮扶机制[17]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 陵水文罗产业园集农产品跨境贸易、精深加工、工业旅游于一体,串联"农业-工业-旅游业"跨产业价值链[13] - 园区产业从啤酒、酸粉、水果加工延伸至航技维修等工业领域[13] - 陵水以"三点一融"为路径,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集群化发展[13] 特色旅游业 - 疍家渔排集餐饮与水上娱乐于一体,占地6000平方米,成为新晋"网红"旅游线路[14] - 陵水开发科普研学、水上运动、低空经济等新业态[14] - 海南恐龙探索世界项目投资16亿元,探索"废弃地变风景线"的绿色转型路径[14] 医疗健康 - 陵水县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南分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15]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托管陵水县人民医院,填补神经外科手术空白[16] - 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建设陵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光坡院区[16]
在协同合作中推进转型升级(评论员观察) ——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③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42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与协同发展 - 广交会展示中国制造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趋势,展位总数达7万多个,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1] - 大湾区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六成,3D打印机、电动汽车、无人机等产品出口增速较快[2] - 艾比森光电依托大湾区协同机制,在深圳研发、惠州扩产,利用多式联运交通优势开辟出海通道[2] 产业链升级与集群效能 - 大湾区通过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协作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3] - 南山智造深汕高新产业园实现"工业上楼",整合研发、生产环节[3] - 前海综合保税区采用集拼模式提升物流效率,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第九个1000亿元仅用时5个月[3] 区域联动与对外开放 - 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开展投融资、产业园区合作,推动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4] - 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速融合,港珠澳大桥口岸2025年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较2024年提前25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