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历届评选看行业竞争价值升维 第八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50榜单重磅揭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0:37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旭波出席活动并表示:"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 入长三角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虹桥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优势,着力推 动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的跨境高效流动,全力构建'长三角制造+虹桥服务+全球市场'的 开放新模式;我们愿与毕马威深入合作,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快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汽车科技产业集 群,为企业立足虹桥创新发展提供先进的产业生态与专业的服务保障,共同支持本土汽车企业出海、开 拓、远航。"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可晓林出席活动并表示:"我们始终将'服务企业'视为区域发 展的重中之重。在虹桥枢纽片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出海服务平台优势、高级跨国经营人才和专业 服务业高度集聚优势,充分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多管齐下招引汽车整车、研发设计、零部件供应、汽车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销售企业入驻;在前湾片区,印象城MEGA、前湾公园等配套项目正在加 快建设,全力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未来,闵行将持续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通过产业链资源精准对接机制,助力更多'科技50'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迈向全球"。 毕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传统能源产业的“机”与“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9:25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在新疆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中国石化在新疆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的数字化转型 - 新疆油田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新疆油田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以数字手段赋能油气开采 [2] - 新疆油田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数据产品成功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 乌东煤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全场景智能化 [2] -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能化变革 [2] - 新疆能源产业实现从单一资源开发到多能互补、绿色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2] 新疆能源产量和外送能力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新疆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构建多能互补的现代化能源枢纽 [3] 新疆能源国际合作 - 新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在油气、煤炭、输变电等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3] - 鼓励支持一批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瑞立科密冲刺上市: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钛媒体APP· 2025-09-17 18: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品牌"科密"已跻身行业一线品牌行列 [2] - 公司具备ABS ESC EBS EPB 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 产品覆盖气压制动 液压制动 电控制动 线控制动等技术路线 [3] - 气压电控制动产品ABS产量和销量连续10年排名行业第一(2014-2023年) 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2021-2023年) [3] - 在商用车领域 ABS ESC EBS产品市场份额分别达24.00% 23.72% 27.92% 且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3] - 产品覆盖一汽解放 中国重汽 东风集团 北汽福田等国内主流整车企业 并出口欧美地区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 17.60亿元 19.77亿元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47万元 2.36亿元 2.69亿元 [4] - 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24% 82.37% 82.49%(2022-2024年) [4] 技术实力与研发成果 -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 实现ECU 执行器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技术开发及生产 [6] - 突破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协调防抱死控制技术 高安全多级异构冗余分布式系统架构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 [6] - 取得授权专利459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 形成22项核心技术 [7] - 获得欧盟E-mark认证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 CMMI-3级等认证 [6][7] - 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 国家级863计划项目1项 省级研发项目4项 [7] 行业环境与政策机遇 - 全球汽车工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新兴国家人均保有量低 潜在需求大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5年40.13万辆增长至2024年1288.80万辆 年均复合增长率47.03% [8] - 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崛起 [8] - 2025年7月起新生产营运货车强制安装ESC和EBS 预计产生约30亿元增量市场空间 [9] 上市计划与发展前景 - 公司计划于9月19日开启申购 目标深市主板 [9] - 募集资金用于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 研发中心建设 信息化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9] - 产品契合汽车产业自主生产及电动化 智能化 轻量化发展趋势 [9]
中国汽车出海之王,叩响港股大门
虎嗅APP· 2025-09-17 18:02
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 上市后估值预计超千亿 有望成为年度内港交所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项目[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 净利润达143.34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70.7% 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7.1%[6] - 2024年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6] 业务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累计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5][6] - 跻身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品牌阵营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5] - 燃油车仍贡献约七成收入 是国内少数燃油车销量仍增长的车企之一[6] 海外市场表现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达114.5万辆 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量586万辆的19.5%[6][8] - 产品销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收入37.4% 2025年一季度提升至38.5%[6][8] - 海外建厂数量最多且覆盖最广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本地化车型(如瑞虎7中东版加强空调 欧洲版Omoda5标配CarPlay)[1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32.7% 增速位居主流车企首位[10] -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一季度达27.3%[10][12]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占比28.7% 上半年新能源车型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16]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7.61亿元[16] - 实施"瑶光2025"战略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和13大核心技术 计划建立300个实验室和六大全球研发中心[16][1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车型 涵盖10-40万元价格区间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15] 产品与品牌策略 - 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市场 包括风云/QQ/瑞虎/艾瑞泽等系列[4] - 采用混动+电动双路径 主品牌风云混动系列/纯电动品牌iCAR/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10] - iCAR品牌2024年销量64500辆 位居中国自主品牌A级纯电SUV销量第四[10] 行业背景与转型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1000万辆 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3][10] - 公司面临守住燃油车基本盘与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10] - 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售令及多国贸易政策变化给出海战略带来不确定性[10]
第二十一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7:2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用汽车展览会于2025年9月17日至19日在梁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设置四大主题展区 汇聚600余家国内外领军企业[1] - 展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梁山县汽车产业协会及济宁市大觉会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1] - 以"树品牌 铸品质 谋转型"为主题 旨在打造国家级行业交流平台 驱动产业集群升级[1] 参展企业与展品 - 吸引中国重汽(000951) 福田汽车(600166) 陕汽集团等知名企业参展 展出车辆超300辆[1] - 新能源专用车占比超30% 智能专用车占比达25% 体现产业绿色化 智能化 高端化趋势[1] - 来自德国 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参与展示专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生态[1] 配套活动与成果 - 同期举办专用汽车行业供应链发展大会 济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融链固链梁山行等活动[1] - 组织供需对接会吸引物流 矿山 医疗 消防等行业200余家采购商参与 达成26项合作意向[2] - 新能源专用车订单占比超40% 智能专用车订单占比达30% 有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2]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展会巩固梁山"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基地"地位 搭建行业交流与技术合作平台[2] - 梁山市将加大对新能源 智能专用车产业支持力度 推动产业集群升级[2] - 通过展会引领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2]
国潮在“县”:一副眼镜撬动千亿产业,中国小城改变世界的“目光”
36氪· 2025-09-17 17:26
丹阳眼镜产业概况 - 丹阳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 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 占全国总量75% 全球总量50% [1][2] - 拥有眼镜产业及相关配套工贸企业2000余家 行业从业人员超8万人 产品涵盖眼镜产业各个领域 [7] - 2022年眼镜制造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22.3亿元 2024年前7个月眼镜及零件出口28.5亿元 同比增长5.4% [7][8] 鹰潭余江眼镜产业概况 - 中童镇1.2万多人常年在外销售眼镜 全球开设眼镜经销店2万多家 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 [1] - 眼镜产业园集聚企业300余家 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 获授专利137项 [14] - 2024年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全球每三副眼镜 一副有余江基因"的产业规模 [14] 产业发展历程 - 丹阳1960年代起从手工作坊发展 1986年建成中国首个眼镜专业批发市场 产业链出现专业化分工 [4][5] - 鹰潭2017年承接温州眼镜产业转移 以浙江亨得利为首的企业集体入驻 快速复制完整产业链 [13] - 中国眼镜产业从丹阳"一枝独秀"演变为丹阳以镜片为主 鹰潭以镜架见长的"双城记"格局 [1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丹阳每年设计推出超3000件新款产品 设立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7] - 鹰潭成立12亿元眼镜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开展数字体检实现"一企一策" 完成全产业链升级 [14] - 行业攻克高折射率 防蓝光 变色等技术 普及自动化生产线和AI视觉检测等智能制造技术 [16] 市场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眼镜进口总额34.65亿元 同比增长5.41% 高端眼镜需求持续攀升 [17] - 中国眼镜出口金额从2021年212.61亿元攀升至2024年304.44亿元 [18] - 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 时尚化发展 "一人多镜"成为趋势 AI功能成为行业增长关键力量 [20][21] 产业生态竞争 - AI眼镜市场竞争加剧 三大运营商 小米 阿里 理想汽车等企业纷纷入局 [21] - 创业公司通过垂直细分领域切入 包括医疗 工业 运动等专业应用场景 [21] - 眼镜产业从代工生产向品牌出海转型 从"世界工厂"向"品牌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迈进 [22]
广东8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数量居全国第一 较上届增加3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7 15:54
获奖情况 - 广东获奖总数达8家 较第四届增加3家 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授奖总数8.5% [1] - 中国质量奖1家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奖7家包括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 企业类型特征 - 获奖组织包含民营企业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业组织及一线班组 [1] - 体现广东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主体活跃 民营经济发达特点 [1] 产业覆盖范围 - 获奖名单覆盖汽车产业 超高清视频显示 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 - 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彰显获奖组织支撑重点产业质量协同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1] 质量管理实践 - 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至生态链内超过2000家企业 [2] - 将携手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运用AI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2] 产业体系发展 - 广东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2] - 质量强链成为质量强省与制造强省建设重要抓手 [2] -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含质量 含新量 含金量持续提升 [2]
广东支持创建船舶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 拟最高给予千万元资金支持
广州日报· 2025-09-17 15:5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船舶制造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支撑制造业当家和海洋强省战略 [1] - 政策旨在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建设现代船舶产业体系 打造全国重要船舶制造基地 [1] 产业创新支持措施 - 支持创建船舶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企业技术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1] -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省财政资金支持 [1] -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可获得最高800万元省财政资金支持 [1] 政策框架结构 - 政策措施包含提升船舶制造水平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三个方向 [1] - 共提出12条具体措施推动船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构建用户驱动生态 2026款岚图梦想家以技术突破引领MPV变革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5:47
9月15日,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发布会媒体群访在上海举行。岚图CEO卢放、CBO兼销售公司总经理 邵明峰围绕新车技术升级、市场布局、用户服务等核心议题,与《证券日报》等媒体深入交流。作为岚 图布局高端MPV市场的标杆车型,2026款梦想家以800V智能超混技术量产、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 深度融合等亮点,剑指"引领智能超混新时代",同时岚图也首次系统披露了渠道建设、品牌高端化及全 球化布局的最新进展。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打造MPV行业新标杆 渠道、品牌与全球化同步发力 夯实高端根基 面对新车密集上市带来的渠道压力,邵明峰直言"挑战与机遇并存"。2024年7月以来,岚图以"每月一款 新车"的节奏推进产品布局,已推出3款主力车型。但快速扩张也暴露了渠道短板。例如门店进单量增长 8倍、试驾量翻3倍,原计划"一款车配两台试驾车"的标准已无法满足需求,人员缺口即便补充40%仍显 紧张。对此,岚图正通过"内外兼修"破局:对内优化工厂生产节奏,加班加点保障交付;对外启动"全 社会人才引进计划",提升终端单人效能,同时加速商圈4S店布局,缓解接待压力。 在品牌建设上,岚图明确"高端化、智能化"双路径。邵明峰表示,品牌以" ...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小麦收购量超1亿吨
央视网· 2025-09-17 15:39
在中粮面业河南漯河产业园扦样区,全自动智能扦样机从12个不同点位对小麦进行抽检,近红外光谱检 测仪30秒内完成水分、容重、毒素等8项指标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系统,确保每一粒小麦都"明明白 白"进仓。 夏粮收购期间,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有力稳定了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河南、安 徽、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作为政策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在以上主产省份 的53个市县区布设了678个小麦收购库点,加强人员、设备等要素保障,提升现场服务水平。目前,已 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300万吨。 转自:央视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小麦收购总量保持在历 年较高水平。 今年小麦收购从6月份启动以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智能扦检、云端结算等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加快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