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科投资科创债发行获准注册,债券市场新政后第7家股权投资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19
公司概况 - 国科投资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投资机构之一 前身为1987年由国家经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的"中国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 [2] - 2006年至今成功转型为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 [2] - 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亿元 [3] - 已投资超过140家企业 其中27家完成公开上市 [2] - 已退出上市项目中 超过50%实现5倍以上现金回报 30%实现10倍以上回报 超过10%实现20倍以上回报 [2] 投资项目 - 代表性上市企业包括新松机器人 中科创达 力合科技 容百科技 珠海冠宇 瑞可达 芯源微 寒武纪 纳芯微 海光信息 佰维存储等 [2] - 国科瑞华四期基金为综合型科技投资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 清洁技术 生物技术及其交叉融合领域 [3] 融资动态 - 2025年6月9日完成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注册 规模3亿元 [2][3] - 债券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国科瑞华四期基金 [2][3] - 成为2025年5月7日政策发布后第7家获准注册的股权投资机构 [2] 合作伙伴 - 基金投资人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油资本 国调基金 中金启元等国内机构 [3] - 国际投资人包括日本欧力士集团 美国雅登投资 以色列HAREL保险公司等 [3] - 本次债券发行由中国银河证券担任主承销商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担任评级机构 [3]
3年最高:韩国股市突破2900点!背后原因为何?接下来又会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13
韩国股市突破2900点创3年新高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收于2902 74点 自4月低点累计涨幅超20% 进入技术性牛市 刷新2022年1月以来最高纪录 [1][3] - 市场系统性修复源于政治稳定与政策连贯性 李在明政府推动《商法》修订和追加预算案 强化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机制 直接回应"韩国折价"痛点 [5] - 政府推出35万亿韩元(约270亿美元)紧急经济刺激计划 重点投向AI、生物技术等战略产业 提振市场信心 [5] 韩国股市上涨核心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改革三大措施:强制注销库存股减少流通股供给 高股息公司减税(股息支付率超30%企业) 强化董事受托责任 旨在解决低分红、低回购问题 [7][8] - 高盛测算改革落地后KOSPI目标市盈率有望从9 3倍修复至12倍 外资持仓比例较长期均值低1 3个标准差 补仓空间巨大 [8]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环比激增62% MSCI或于6月将韩国列入发达市场升级观察名单 潜在触发200-300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 [8] 未来重点关注事项 - 李在明政策落地速度与效果成关键 7月底前追加预算案若不及预期或引发"刺激疲劳"担忧 公司治理改革可能遭遇财阀阻力 [10] - 半导体行业复苏强度需验证 若下半年AI芯片出货量不及预期或拖累指数 建议关注库存去化速度与晶圆厂产能利用率 [11] - 地缘政治风险未消 美国对韩国汽车、钢铁加征关税方案未定 中日韩产业链合作对冲效果将影响出口韧性 [12] 市场前景展望 - 外资回流与改革预期支撑短期上行 高盛将12个月目标上调至3100点 但需警惕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地缘冲突带来的估值回调压力 [14]
申万宏源:服务业支持政策有望加码 A股市场中枢或迎抬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6-11 04:51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2024年9月底以来政策发力助推经济发展,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1] - 2025年下半年服务业投资和消费已现积极改善,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以对冲制造业压力 [2] - 政策框架更注重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水平开放、自主创新驱动、供需再平衡,手段兼顾长短期 [2] 科技产业趋势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突破推动资本市场走稳走强 [2] - 中国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在国际基准测试中表现亮眼,成为科技革命重要参与者 [2] - AI、具身智能具备成为核心产业趋势潜力,科技震荡市中关注高性价比主题投资机会 [4] 消费与服务行业 - 2025年节假日居民出行意愿显示短周期信心筑底,长期偏好向服务转型 [3] - 服务业是最大就业吸纳方向,未来政策或聚焦服务业开放及优质服务供给 [3] - 新消费形式如悦己消费、体验消费涌现,珠宝首饰、IP潮玩、美妆个护等细分龙头维持景气 [4] A股市场展望 - 2025年四季度基本面改善叠加居民增配权益资产,A股市场中枢有望抬升 [4] - 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线索增加,A股或处于盈利能力长期抬升起点 [4] - 一级市场创投融资强势方向包括软件信息服务、硬件技术、AI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机器人 [4]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银行业持之以恒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6-10 09:51
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1] - 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构建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滴灌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 科技贷款支持 - 传统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支持不足,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2] - 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风险分担机制、提升数据赋能水平,精准支持高成长、高风险科技企业[2] - 农业银行浙江温州苍南支行为当地科技企业提供1800万元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支持企业扩展业务版图[2][3] 债券市场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已落地实施[4]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品种不断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重点科技产业[4]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5] 区域金融服务 - 重点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6] - 深圳市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探索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新思路[6] - 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举办科技金融活动,践行国家科技金融战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一句话里的科学家精神(纵横)
人民网· 2025-06-10 06:32
科研工作方法论 - 水稻研究强调田间实践验证的重要性,任何实验室结论必须通过田间表型验证才能确保准确性[1] - 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特征,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保持40年田间工作习惯[1] - 高技术领域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特征,包括智能计算、海洋探测、农产品检测、医疗器械等方向均需持续投入[1] 科研团队动态 - 之江实验室90后团队在智能计算领域开展宇宙起源研究,体现新生代科研力量[1] - 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团队累计完成3万小时航海观测,持续深化海洋科学研究[1] - 浙江省农科院开发新一代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凝聚多代科研人员成果[1] - 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国产心脏瓣膜器械[1] 科研工作特征 - 基础研究突破需要长期积累,公开成果仅代表科研历程中的"高光时刻"[2] - 科研过程包含大量隐性工作,包括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等基础性工作[2] -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2]
国元证券晨会纪要-20250609
国元香港· 2025-06-09 14:42
美国债市 - 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3.9万人,高于市场预期 [3] - 特朗普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利率下调一个百分点 [3] - 美联储哈克称今年晚些时候仍有可能降息 [3] - 日本央行考虑放缓削减购债规模的步伐 [3] - 俄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20% [3] - 印度央行降息50个基点,为今年连续第三次降息 [3]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02个基点报4.0345%,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2.79个基点报4.122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11个基点报4.5056% [3] 其他热点 - 哈佛报告称中国生物技术有望超美 [3] - 中国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3] - 崔东树称5月新能源车促销降到11%的中高位 [3] - 雷军称小米su7ultra即将入驻《Gran Turismo 7》 [3] 经济数据 重要指数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市价1633.00,涨0.43% [4] - CME比特币期货收市价105060.00,涨2.78% [4] - ICE布油收市价66.65,涨2.00% [4] - 伦敦金现收市价3309.47,跌1.27% [4] - 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市价7.18,涨0.01% [4]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19529.95,涨1.20% [4]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2762.87,涨1.05% [4] - 美元指数收市价99.20,涨0.46% [4] - 标普500收市价6000.36,涨1.03% [4] - 日经225收市价37741.61,涨0.50% [4] 香港重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市价23792.54,跌0.48%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8629.75,跌0.63% [4] - 恒生科技收市价5286.52,跌0.63% [4] - 恒生期货收市价30588.89,跌0.31% [4] 内地重要指数 - 上证指数收市价3385.36,涨0.04% [4] - 深证综指收市价2007.69,跌0.12% [4] - 沪深300收市价3873.98,跌0.09% [4] - 创业板指收市价2039.44,跌0.45% [4]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涨超2%,换手率近8%,机构:持续看好创新药产业技术驱动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0:20
市场表现 - 6月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震荡走高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走强 [1] -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涨2.25% 成交额超1800万元 换手率达7.97% 交投活跃 [1] - 成分股中悦康药业 首药控股-U 诺泰生物涨超7% 百利天恒 博瑞医药 益方生物-U等多股跟涨 [1] 指数与产品 - 科创医药指数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 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该ETF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060 C类:021061) [1] 行业竞争力 -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可能超越美国 中美差距已非常微小 [2] - 中国在药物研发领域迅速崛起 将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2] - 未来发展可能迅速改变全球生物技术力量平衡 [2] 创新研发进展 - 国内企业创新管线持续推进 中国创新药数据在ASCO年会口头汇报比例持续提高 [2] - 2025年ASCO共有73项研究中选口头报告 其中11个LBA [2] - 双抗及多抗 ADC及小分子疗法等领域值得关注 [2] 国际合作与交易 - 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90亿美元总包共同开发PD-L1/VEGF双抗BNT327 [3] - 海外MNC持续下注PD-L1/VEGF双抗方向 国内企业不断传出双抗方向大额BD [3] - ASCO会议上双抗 ADC领域国产创新药呈现新机制 新靶点层出不穷 早期临床差异化布局 [3] 行业前景 - 国内创新药管线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3] - 长线看好创新药出海方向 [3]
美媒称中国生物技术正快速崛起
科技日报· 2025-06-05 07:54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并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1] - 中国在临床试验数量上已超越美国,标志着全球生命科学竞争的新拐点 [2]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正从仿制药向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创新疗法转型 [3] - 中国已将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并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和政府激励措施增强创新能力 [4] 临床试验与研发规模 - 2024年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平台登记了逾7100项临床试验,美国约为6000项 [2]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和上海的实验室及研发空间在建规模超过全球其他主要城市,波士顿位居其后 [2] - 过去十年内,中国在制药和医疗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379% [2] 创新转型与对外合作 - 中国公司在癌症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推出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创新疗法 [3] - 这一转变带动了与跨国公司的更多许可交易,吸引了辉瑞、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和诺华等企业的新一轮投资 [3] - 2024年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所许可的新分子中,有37%来自中国 [2] - 有案例显示,从中国公司引进的癌症免疫疗法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表现优于默沙东的明星药物 [3] 国家战略与投入对比 - 中国将生物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4] - 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大多数生物技术领域已超越欧洲,并在某些领域超越美国 [4] - 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大学生物医学研究经费的指令,可能使美国在重大疾病药物研发支持方面进一步落后 [4]
英媒:科研创新,中国不再只是参与者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07:00
来源:环球时报 意想不到的事不断出现。DeepSeek发布的模型彻底打破硅谷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可战胜的神话。尽管面 临美国严厉的芯片限制,中国仍具备推出接近前沿技术的模型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 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展现出更强竞争力,尤其在硬件和人才方面。在自我吹捧中膨胀的西方国家,如今面 临一个更精干的竞争者,一个在资源匮乏中茁壮成长且人才济济的对手。 中国在无人机制造领域的霸主地位也无可争议。作为中国无人机行业的骄傲,大疆长期占据全球70%的 市场份额。笔者曾与美国无人机初创公司的工程师交谈,他们对无法仿制大疆的一款无人机电机感到既 沮丧又惊叹。或许中国最强大的武器是依赖性——西方国家对中国无人机供应链的依赖。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对西方主导地位的挑战最为紧迫。数据展现出其迅猛崛起的轨迹。2023年中国占 全球临床试验启动量的28%,仅次于美国。如今,中国研发的新型疗法数量已超欧洲,近1/3大型制药 许可协议涉及中企。5年前中企在这方面还毫无建树。这是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的生物技术体系并 非神秘莫测,更与偷窃或间谍无关——尽管西方喜欢找替罪羊。真相很简单:中国在西方薄弱的方面 ——速度、规模和务实 ...
开放之窗 满满西引力 第二十届西博会精彩瞬间
四川日报· 2025-05-29 08:22
西博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于5月25日至29日在成都举办,主题聚焦"开放""创新""共进"[19] - 展会吸引境内外300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6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7个省(区、市),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19] - 首次设立双主宾国(老挝、匈牙利)和双主宾省(浙江、青海),阿联酋担任合作伙伴[19] 展览布局与主题 - 采用"1+3"展览展示布局,包含西部开放合作、西部产业新动能、西部美好生活三大主题展区[19] - 设置15个主题展示馆,涵盖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19] - 四川馆重点展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新质生产力领域[19] 科技产品展示 - 展出22自由度腱绳传动自适应带"感"机器人灵巧手(15节关节)[2] - 展示新型无人飞行器等低空经济相关产品[18] - 乐聚机器人在绵阳馆与境外客商互动[4] 文化创意产业 - 雅安馆展示大熊猫周边文创产品[17] - 甘孜馆呈现雕版印刷工艺等传统文化[13] - 眉山馆通过演职人员互动展示地方特色[15] 国际合作交流 - 匈牙利馆开展中外合作洽谈[9] - 三星堆VR体验等创新展示吸引国际关注[5] - 中外嘉宾在四川馆等展区进行商务接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