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十四五”我国金融业“成绩单”出炉
新华网· 2025-09-22 23:21
新华社权威速览 加快建设金融域国! "十四五"我国会融业 "成绩单"出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2日举行"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四部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 业发展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截至今年6月末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 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 股票、 债券市场规模 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 位居世界第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 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 H : 20% 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 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令融债务 规模下降超50%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 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 超10万亿元 会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银行业保险业 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 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 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 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 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 分点 高风险机构数量、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 幅压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 小机构 同体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成绩单揭晓 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新华财经· 2025-09-22 23:16
金融业总体成就与规模 - 截至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 [1] 金融体制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 -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重塑金融治理效能 [3] -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 [3] - “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3]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 截至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5]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5]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4][5]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6] - 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6]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6] 货币政策立场与展望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实施适度宽松的支持性立场 [7][8] - 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8] - 目标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8]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10
金融业总体发展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5] 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6] -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5] - 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6] 银行业与保险业发展 -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10]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占据6席 [10] -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6]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11]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达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1] 资本市场发展 -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1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24家 [14]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15] - 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12] 外汇管理与开放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8]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16] - 推动形成简明统一的资金池政策框架,已惠及1000多家跨国集团和1.9万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17]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寿险公司压降成本3500亿!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保险法》修订也在加快推进...
13个精算师· 2025-09-22 22:07
行业发展成就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 [4] -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4]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4]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4] - 保险业总资产超过39万亿,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超10% [8] - 保费收入首次突破5.69万亿,近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8] - 保险业整体资本充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200%左右 [10] 金融服务与赔付 -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4]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4][13] - 2024年保险业总赔付为2.3万亿,连续两年保持20%同比增长 [13] - 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 [16] - 健康险赔付支出近十年翻了7倍,复合增长率超20% [16]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4] - 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4][15] - 大病保险服务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 [16] 保险资金投资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2020年末增长85% [17]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16] 监管与制度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各类规制171件 [3][19] - 保险法修订在加快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19] - 金融监管总局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4] - 实施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22][26] - 推进保险机构分类监管,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 [34][36] - 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 [36] - 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建立"四级垂管"架构 [33][34] 行业经营与成本控制 - 寿险公司深入开展"报行合一",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22][27] -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22][27]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16] - 搭建新能源车"车险好投保"平台,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16] 产品创新与风险保障 - 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4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52% [16] - 强化科技保险保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16]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亩均保额提升72% [16] - 商业养老金、养老理财等业务试点稳步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不断加快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构建多方联动的"大消保"格局 [20] - 制定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等 [20] - 上线金融消保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方便消费者"掌上查、指尖办" [20]
图说高质量丨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金融业整体规模与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十四五”以来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3]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分别为27.2%、21.7%、10.1%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3]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3]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3] 金融风险防范与市场治理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4]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行业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4]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今日重磅发声 !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2 19:08
文/《清华金融评论》编辑 周茗一 ,实习编辑 何佳霖 2 0 2 5 年 9 月 2 2 日 下 午 3 时 , 国 务 院 新 闻 办 公 室 举 行 " 高 质 量 完 成 ' 十 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 金融监管总 局局长 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 外 汇 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提到 ,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 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 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 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截至今年 6 月 ...
央行: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41
金融业发展成就总体概述 - 金融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今年是规划收官之年[1]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3] - 股票与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球首位[3]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移动支付技术国际领先[3]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 完成金融工作领导体制与监管体制重塑性改革 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与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4] -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4] - 对标金融强国六大核心要素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实施传导机制更为有效[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4] - 金融政策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4] - 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提升全生命周期科技企业融资能力[4] 金融改革开放进展 - 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5] - 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优化整体金融结构[5] - 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 增强国际金融治理参与度与话语权[5] 金融风险防控成果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突出风险点 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外溢冲击[6] - 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健 金融机构整体健康 市场运行平稳[6] - 风险处置过程有力保护储户与中小投资者利益[6]
中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党委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履行情况 - 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并扛牢主体责任 推进整改有序开展[2] - 加强理论武装和组织领导 制定专题学习方案和整改督导方案 建立"三把关"验收机制[3] - 党委书记部署重要工作并牵头制定整改方案 组织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风险防控[5] - 党委成员全面认领问题并细化整改措施 开展全覆盖现场督导[6] - 整改后政治站位提升 战略目标更明确 风险应对能力提高 发展基础夯实[7] 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 完善"第一议题"制度 开展刘连舸案件以案促改 将金融文化纳入员工守则[9] - 服务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增长28.2% 制定西部大开发和科技金融方案[10] - 境外不良率和逾期率实现双降 开展信贷风险专项治理[10] - 出台干部监督制度 完善"一岗双责"台账和谈心谈话机制[11] - 查处"四风"问题 健全风腐同查机制 保持反腐高压态势[11] - 修订党委决策清单 建立信贷业务向党委报告机制 调整履职不力干部[12] - 精简总行机构 处置闲置房产 建立案件风险防控机制[13] 长期整改事项进展 - 制定境外机构布局规划 提升境外托管业务规模[14] - 集团不良率较2023年末持续下降 实施数字金融行动方案[14] - 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检查 完善权力监督和不良摸排机制[15] 未来战略规划 - 加强政治建设 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 深化政治巡视[16] -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业务结构转型 建设世界一流银行[16] - 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健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体系[17] - 提升全球布局能力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17] -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加强信用风险主动管理和境外风险管理[17] - 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 坚持"三个过硬"选人标准 推进反腐败斗争[18]
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证监会发布· 2025-09-22 18:13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先生,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先生,中国人 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潘功胜先生作介绍。 过去五年我国金融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首先,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第二,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第三,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和根本宗旨,金融要为实 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第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 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法监管,合规经营。第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金融腐败。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高标准谋划"十五五"金融事业发展,为推 进中国式现代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新华财经· 2025-09-22 17:18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1] - 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进行一系列重塑性改革,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加强集中统一领导 [2] - 对标金融强国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金融服务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 [1] -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2] - “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 金融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 金融对外开放与风险化解 -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稳步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 [1][2] - 有序处置一批突出金融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3] - 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