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玻璃绝缘子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企业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41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3 09:55
玻璃绝缘子行业概述 - 绝缘子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电气绝缘和机械支撑的双重作用,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和复合材料等 [3] - 玻璃绝缘子以钢化玻璃为绝缘介质,具有零值自破、寿命长、耐恶劣条件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5] - 玻璃绝缘子由钢化玻璃本体、钢帽、钢脚等部件组成,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压制、钢化等多个环节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玻璃绝缘子市场规模达26.41亿元,同比增长2.56%,主要受益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电网、新能源发展 [1][15]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8521亿千瓦时(2020年为75110亿千瓦时),2025年1-5月用电量同比增长3.4%,推动电网建设需求 [9] - 2024年电网基建投资额达6083亿元(2020年为4699亿元),2025年1-5月投资额同比上涨19.80%,特高压建设加速拉动需求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等,其中石英砂(SiO2)是玻璃制造的基础原料 [11] - 中游为玻璃绝缘子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包括特高压电网、城乡电网改造、铁路电气化等 [11] - 2024年行业产量达28.25万吨,同比增长1.22%,企业扩产应对需求增长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分散,主要企业包括电力设备厂商、专业绝缘子制造商和小型企业 [19] - 浙江金利华电气2024年玻璃绝缘子出货量258.90万片(2023年为182.43万片),均价上涨超20%,业务收入同比增78.04%至2.15亿元 [20] - 南京电气为全球最大钢化玻璃绝缘子生产基地,产品覆盖40~830kN强度等级,远销70多个国家 [2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推动电力传输系统建设,新兴市场工业化加速进一步扩大需求 [24] - "双碳"目标下,行业将向绿色低碳转型,注重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 [24] - 国际化趋势明显,企业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 [24]
“订单班”畅通就业渠道
经济日报· 2025-07-13 06:25
就业与人才培养成效 - 近3年毕业生中80%奔赴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基层一线,70%扎根西部,45%投身能源行业 [1] - 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度达75%以上,研究生专业对口度达80%以上 [1] - 学校每周组织生涯规划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覆盖大一至大四学生,年均提供个体咨询500人次 [1] - 辅导员参与生涯教育就业指导培训比例达100% [1]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 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订单班",围绕国家"双碳"发展战略打造"五共五融"培养机制 [2] -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包括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及专家导师 [2] - "订单班"已累计培养600余名人才,其中30%以上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2]
破局挑战、共筑新生态,2025中国汽车论坛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7-12 18:08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中国汽车论坛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聚焦汽车产业热点、重点、痛点问题 [1] - 汽车行业成为驱动工业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但面临国内外多重压力与挑战 [1] - 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与销售保持快速增长,提振国内市场信心并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耀眼名片 [3] - 电动化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人工智能兴起推动行业迈向换道赛车的下半场 [4] - 汽车市场呈现'明增暗降'态势,厂商陷入多劳寡得的困境 [5] 发展战略与建议 -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创新、深化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拓展国内外市场和打造健康产业生态 [3] - 深化企业间合作,塑造良好产业形象,创新合作方式,促进优势互补,构建新型竞合关系 [3] - 促进双碳互认互信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加强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维护可持续健康发展 [4] - 注重品牌、创新、管理变革以及质量和服务升级,呼吁资本市场给予更多耐心 [4] - 通过向内降本增效、向外产能出海寻求破局之道 [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兴起,用户需求根本变化,汽车成为承载个性和情感的移动伙伴 [4] - 深刻理解并精准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提供情绪价值成为产品定义和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4] - 汽车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和结构性挑战,倡导自由贸易并发挥桥梁作用 [5] - 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拐点已到来,将迎来快速增长,硬件将集成为中央计算平台,软件集成为AI Agent [5] 细分领域探讨 - 论坛设置12个主题论坛,涵盖品牌建设、ESG投资、人才发展、甲醇汽车、跨国经营、消费市场增长、AI创新、测试赋能、动力电池、充电运维、绿色发展、汽车文化等领域 [6]
海南从七大方面推进低碳岛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7-12 08:14
海南低碳岛建设总体目标 - 2030年前实现全省碳达峰 [2] - 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 [2] - 2060年前实现全省碳中和 [2] 低碳岛建设体系架构 - 构建"1+6"体系架构:新型零碳能源系统+六大体系(产业优碳、城乡降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 [2] - 采用"先打底-推节能-产绿能-储绿能-自循环-碳吸收-智慧管"的降碳路径 [2] 产业降碳措施 - 搭建多层次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 [2] - 促进低碳建设与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融合发展 [2] - 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2] 城乡减碳措施 - 构建宜居型城乡减碳体系,多层级打造清凉城市 [3] - 推广"自发自用、余电互济、农机储能"的农村户用新型能源系统 [3] 交通脱碳措施 - 推动交通能源清洁化与装备低碳化转型 [3] - 推进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 [3] - 加快新能源配套设施及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3] 生态固碳措施 - 构建"一心、一环、多点、多廊"的生态系统碳汇格局 [3] - 开展林业、海洋、农业、地质四大领域固碳增汇行动 [3] - 推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3] 智慧管碳措施 - 建立涉碳空间、碳排放因子和碳足迹因子三大基础数据库 [3] - 建设多级联动的"能电碳"智慧管理系统 [3] 长效治碳机制 -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系列配套政策 [3] - 健全价格机制、完善交易体系、探索运营模式 [3] - 建立以碳排放统计核算、碳足迹追踪、ESG评价为核心的低碳标准体系 [3] 后续推进计划 - 省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协调,推动"双碳"工作深入开展 [4] - 将海南打造成为展示中国低碳发展成果的窗口 [4]
国能日新:直面市场化挑战以技术迭代谋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12 04:50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与公司战略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市场从"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向市场化配置资源转变[1][2] - 公司针对南方区域及各省电力交易规则进行拆解、需求调研,并迭代交易产品如"售电智能量化交易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挑战[1][2] - 公司依托"旷冥"新能源大模型等技术突破,强化核心竞争力,近三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保持在17%-20%[3][6] 技术研发与AI应用 - "旷冥"新能源大模型2.0版本融合大气物理约束,提升极端天气下功率预测精度,新增装机市场份额有望增长[3] - AI技术赋能电力交易全环节,包括负荷预测、电价预测及策略制定,通过多维度数据预测和全流程托管服务提升交易收益[4][6] - AI驱动的交易模式将逐步取代人工,推动"精准决策",重构市场运行逻辑[4] 产品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构建"源网荷储"全链条产品体系,从电力生产、消纳拓展至传输、消费环节,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布局[1][5] - 传统业务领域通过精细化功率预测覆盖更多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场站客户,提升市场占有率[5][6] - 创新领域提供电力交易整体解决方案,基于"旷冥"大模型提供预测数据及交易策略,打造第二成长曲线[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推动电价波动性增加,企业需提升交易与运营能力以应对收益波动[2][4] - 电力现货市场深化运行导致价格波动、交易主体多元化,公司通过智能量化交易引擎优化售电公司运营效率[2][6] - "双碳"政策指引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延展产品线,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5][6]
中集环科:“智改数转”助推罐式集装箱产业跃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0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其中公司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 [3] - 行业在多式联运政策推进、化工产业升级等因素驱动下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服务品类呈现高端化趋势 [4] - 罐箱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速成为行业趋势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绿色低碳成为物流与货主企业选择产品重要因素 [5] 公司经营 - 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4.44亿元同比增长17.27% [3] - 一季度医疗设备部件营收5441.34万元同比增长20.98%高端医疗核磁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8] - 负债率14.05%货币资金充足具备业务扩张基础条件 [8] 技术研发 - 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VOCs排放接近零的"油改粉"创新 [4] - 开发碳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碳足迹计量提升碳核算管理效率 [4] - 突破行业通用关键装备形成多项行业标准及专利并提炼多个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7] 智能制造 - 激光切割设备采用316L不锈钢板材实现高精度绿色环保切割 [4] - 三维立体调整机提升封头与筒体装配安全及效率喷粉线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6] - 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驱动数据化决策模式发展 [7] 战略规划 - 推动从全球罐箱龙头向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平台战略跃迁 [3] - 投资特罐绿色柔性灯塔工厂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双碳"目标实施全链条减排 [5] - 围绕硬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8]
华测检测(300012):2025H1预告点评:Q2归母业绩同比增7.5%-10.0%,国际化并购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7-11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测检测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63 - 4.71亿元,同比增6.06% - 7.80%;Q2归母净利润3.27 - 3.34亿元,同比增7.5% - 10.0%,业绩符合预期 [2][6] - 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环比Q1改善,综合性检测龙头韧性凸显,公司通过加强新兴需求发展、推进精益管理等举措提质增效,实现稳健业绩增长 [7] - 外延并购持续推进,拟收购南非Safety SA公司,若项目落地将增强公司在南非及非洲大陆的综合服务能力 [1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5.21亿元、71.91亿元、79.21亿元,同比增7.18%、10.28%、10.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11.43亿元、12.87亿元,同比增10.1%、12.6%、12.7%;对应PE估值为20.0x、17.8x、15.8x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评论 - 营收方面,2025年环境检测因业务下降有增长压力,但通过发展新兴需求对冲;食农检测创新驱动成长;工业品测试中建工检测升级、多领域布局;消费品测试中电子科技等稳定增长,积极布局大交通赛道;贸易保障稳健增长;医学药学有压力,但部分细分方向表现较好 [7] -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推进精益管理,探索AI等提升运营效率,落实“人才淬炼计划”提升组织能力和创新活力,带动净利润稳健增长 [7] 外延并购 - 2024年以来已成功收购中国台湾广益、合肥众鑫、希腊NAIAS、常州麦可罗泰克51%股权、常州红海70%股权 [13] - 2025年7月初拟收购南非Safety SA公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交割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5.21亿元、71.91亿元、79.21亿元,同比增7.18%、10.28%、10.15% [1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11.43亿元、12.87亿元,同比增10.1%、12.6%、12.7% [13] - 对应PE估值为20.0x、17.8x、15.8x [13]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毛利等指标呈增长趋势,各费用占比有一定变化 [17]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项目在2025 - 2027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减 [17] -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等在2025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7] - 基本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在2025 - 2027年呈上升趋势,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17]
从五届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看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之路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1 15:39
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 - 2025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开幕式由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共同出席 [1] - 大会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标准化机构加强标准化合作青岛倡议》并启动国际标准服务站等多项活动 [3][6] - 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长评价该大会为"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旗舰会议" [4] 标准化战略发展 - 2015年青岛启动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投入1.7亿元支持5744个标准化项目 [2] - 将"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试点"纳入区市政府考核体系,形成全市协同推进机制 [2] - 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66项(占全省70%)、国家标准3800余项(参与度18%) [6] 国际标准化成果 - 五届大会主题涵盖智慧城市、工业革命、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领域 [3] - 建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开展39期培训覆盖5300多名中外学员(含42国125名外籍学员) [7] - 吸引德国VDE、美国UL等国际机构落户,形成标准全链条生态 [8] 产业标准化应用 - 海尔集团牵头制定IEC 63169国际保鲜标准被欧盟直接引用 [9] - 中车四方机车推动中国标准应用于印尼雅万高铁、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等项目 [9] - 发布《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版)》,提出4414条标准 [10] 城市标准化实践 - 开展98项国家级、181项省级、625项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11] - 出台《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制定59项地方标准和210余项农业规范 [12] - 组建碳达峰碳中和、预制菜等标准化工作组,汇聚行业专家智力支持 [12]
阿科力朱学军:以破局者的姿态领跑新材料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27
公司战略与经营理念 - 公司坚持"市场驱动+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认为技术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2] - 经营哲学强调科技创新虽难获暴利,但能赋予企业永续生命力,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持续深耕 [2] - 采用"政策导向+技术适配"策略:2010年布局聚醚胺,2015年启动COC研发,2023年拓展光学材料新能源应用 [7] COC材料突破与布局 - 国内COC材料曾100%依赖日本进口,手机镜头中COC成本占比达20% [3] - 历时11年攻克COC本土化技术,完成200多次催化剂筛选实验,解决微黄和批次稳定性问题 [4] - 2025年国内COC需求预计超2万吨,公司规划2026年产能达1.2万吨,已通过部分大客户认证 [4] - 年产1万吨高透光材料项目(二期5000吨)已投产,总规划COC产能2万吨/年 [4] - COC在HUD、电容器薄膜、医药包装(认证周期3-5年)等领域具有增量需求 [4][5] 聚醚胺业务发展 - 聚醚胺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环氧树脂固化剂,2021年需求激增推动产能从2018年5000吨扩至2023年2万吨 [5] - 当前风电行业疲软导致产品售价和毛利率大幅下滑,公司提前布局差异化路线 [5] - 将业务拆分为风电大宗品(转移至低成本潜江基地)和特种小品种(毛利率高15个百分点) [5] - 海外市场突破:与跨国公司签订排他性供货协议,进入斯伦贝谢页岩气开采供应链 [6] 产能与人才规划 - 2025年潜江基地2万吨聚醚胺投产,2026年无锡1万吨COC二期项目落地,形成"湖北成本中心+江苏研发中心"格局 [7] - 研发团队由中科大毕业生领衔,生产负责人具数十年石化/精细化工背景,30岁骨干已能独当一面 [7] - 建立核心骨干持股平台,强调产业传承的本质是能力传承而非血缘传承 [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在风电叶片材料、光学聚合物等领域成为行业标杆 [2] - 目标未来10年在光学材料领域成为全球前三供应商,推动中国造高端聚合物进入手机、汽车等终端 [8]
“草地生金”筑根基 粮食安全有保障——农发行青冈县支行助推重点项目显实效
证券日报· 2025-07-10 15:44
草地资源与生态修复项目 -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草地资源占全市14.12%但长期粗放型发展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1] - 农发行青冈县支行投放2.67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国有草地质量提升规模化经营项目 [1] - 项目涵盖草地修复11万亩(含草籽补播3.6万亩)改造通行土路43.6公里治理侵蚀沟7公里购置农机84台 [1] - 项目通过植被恢复技术+科学轮牧规划实现草地集约化经营预计提升生态修复效率20%以上 [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成效 - 农发行青冈县支行2023年前7个月累计投放贷款3.42亿元贷款余额达15.44亿元 [2] - 向地方粮食收购企业投放0.8亿元贷款保障玉米收购维护市场稳定 [2] - 开通结算绿色通道今年新增开户7户网银签约6户业务处理效率提升35% [2][3]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项目将显著提升退化草地修复效率同时增加牧草产业综合效益15% [1] - 青冈县利用黄金玉米带区位优势通过贷款支持实现粮食收购量同比增长12% [2] - 下半年将继续聚焦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发挥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调节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