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搜索文档
恒立液压涨2.02%,成交额5.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98.6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13: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93.64元/股,单日上涨2.02%,总市值1255.54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5.99亿元,换手率0.49%,主力资金净流入598.62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4742.17万元(占比7.91%),卖出7057.67万元(占比11.77%) [1] - 大单买入1.42亿元(占比23.77%),卖出1.13亿元(占比18.9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9.83%,近5日下跌3.75%,近20日上涨11.36%,近60日上涨34.2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1.71亿元,同比增长7.0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增长10.9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38万户,较上期增加4.26% [2] - 人均流通股30647股,较上期减少4.0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3亿股,较上期减少18.50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953.05万股,较上期增加76.9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680.93万股,较上期增加68.06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499.37万股,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液压油缸50.70%,液压泵阀及马达38.16%,配件及铸件7.28%,液压系统3.16% [1]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器件 [1] - 概念板块包括:高派息、基金重仓、工业4.0、MSCI中国、盾构机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7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7.08亿元 [3]
大胜达跌2.01%,成交额7116.3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2.3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10: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9.27元/股 成交额7116.37万元 换手率1.38% 总市值50.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2.31万元 特大单买入120.16万元(占比1.69%) 大单买入1033.38万元(占比14.52%)卖出1415.85万元(占比19.9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8.1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86%/18.39%/24.9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瓦楞纸箱纸板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全方位纸包装解决方案 [2] - 收入构成:纸箱纸板55.26% 烟标产品25.19% 酒包产品13.41% 可降解餐具1.82% 高端装备0.5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4.77%) 归母净利润5914.65万元(同比增长22.30%)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1万户(较上期减少2.54%) 人均流通股26119股(较上期增加2.6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210.54万股(较上期减少21.48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898.10万元 [3] 市场交易特征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1月27日净卖出98.26万元 [1] - 当日龙虎榜买入总额2024万元(占比23.04%) 卖出总额2122.26万元(占比24.1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纸包装 概念板块涵盖机器人/工业4.0/钙钛矿电池等 [2]
出海制造企业如何在新加坡选址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1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企航新加坡 ,作者企航新加坡 企航新加坡 . 企航新加坡是新加坡贸工部下属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经发局EDB)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企发局 EnterpriseSG)的官方账号。我们双向赋能中新企业:为中国企业出海新加坡及拓展东南亚提供支持,助 力新加坡公司融入中国市场。关注我们,企航新征程。 您知道吗? 现代汽车集团 (Hyundai Motor Group)和 禧玛诺 (Shimano)等全球制造巨头,正在借 助新加坡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布局他们的"未来工厂"。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集团 这些只是新加坡繁荣的制造业生态体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新加坡构建了完善 的土地管理制度和产业空间体系。对于计划出海的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新加坡的产业园区不仅是连接 全球市场的跳板,更是推动制造升级的"试验场"。 「新业地图」系列专栏 聚焦新加坡的土地与空间规划,为有意出海的制造企业提供详细导览与机遇洞察,助其精准匹 配产业空间,加速拓展全球业务。 本文是新业地图系列第一篇,重点介绍新加坡产业空间的核心架构与发展密码,跟随本文,一起解锁 新加坡产业空间的全景图 。 制度有序统筹,释放土地潜能 在新加坡 ...
聚焦产业提质升级 北上协《股东来了》系列活动走进三家生物医药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9-24 00:33
活动概况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于9月举办三场《股东来了》系列活动 由北京证监局指导 并获多家证券交易所以及金融机构支持 [1] - 活动带领近280名券商分析师 投资者及媒体走访三元基因 中国医药和甘李药业三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 [1] - 活动旨在搭建双向沟通桥梁 促进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共识和信任 [1] 三元基因业务亮点 - 公司是中国基因工程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发领先企业 主要产品为多剂型人干扰素α1b [2] - 人干扰素α1b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I类基因工程新药 实现该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 [2] - 智能制造新厂区于2022年设计建设 列入北京市100项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重点工程 并入选2024年智能工厂示范名单 [2] - 新厂区按工业4.0标准建造 全面启用数字技术并部分实现AI辅助生产 [2] - 高管团队在交流中介绍产品优势及服务对象 并分享未来发展规划和落地措施 [5] 中国医药业务布局 - 公司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平台 目标建设科工贸技服一体化健康产业集团 [3] - 业务覆盖种植加工 研发 生产 销售 物流 国际贸易 学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全产业链条 [3] - 通过经营数据展示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格局及高比例现金分红股东回报机制 [5] - 高管团队坦诚交流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 [5] 甘李药业竞争优势 - 公司核心业务为研发和生产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类似物 产品覆盖长效 速效和预混三大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 [3] - 在2024年中国胰岛素接续采购中 胰岛素类似物集采协议量在所有中选企业中位列第一 [3] - 正积极拓展医疗器械领域 致力于打造整体解决方案和完整产业生态 [3] - 通过技术研发投入 客户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合作把握市场机遇 发展成为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 [5] 行业交流与展望 - 活动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面对面交流平台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及公司战略 [4] - 三家上市公司分享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话题 [4]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强调投资者关系管理是重要沟通桥梁 未来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继续举办两期活动 [5]
【IPO前哨】获华为入股,半导体领域独角兽赛美特冲刺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37
港股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年初以来英诺赛科股价上涨超过200%,华虹半导体、上海复旦、中芯国际、贝克微等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0% [1] - 多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如云英谷、云天励飞和飞骧科技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1] - 半导体板块持续升温受到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 [3] 赛美特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专注于为半导体制造业提供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 [2] - 按2024年先进工业的工业软件收入计,赛美特是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市场上最大的提供商 [5] - 公司是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全自动CIM解决方案已通过多家12英寸晶圆厂验证并投入量产的供应商 [2] - 公司服务的行业包括半导体、光伏、能源、电池制造、汽车部件等,收入主要来自于半导体行业 [5] 赛美特融资历程与股东背景 - 2021年以来公司共获得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 [6] - 投资者阵营包括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比亚迪、立昂微、中网投、创启开盈等 [6] - IPO前哈勃投资和比亚迪分别持有公司4.96%及2.76%股权 [7] - 2023年底完成C+轮融资后公司隐含估值达63.83亿元,并入围《2024年GEI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 [7] 赛美特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8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亿元人民币 [10] - 公司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达到7383.2万元人民币 [1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7%至2.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74.2%的增幅明显放缓 [10]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362.5万元人民币,同比出现下降 [10] 行业前景与公司客户基础 - 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1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6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0% [8] - 公司客户规模从2022年底的223名提升至2025年6月底的758名,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客户数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1% [8] - 公司客户涵盖华虹宏力、北方华创、比亚迪、中国中车、迈瑞和OPPO等多个领域的头部企业 [8] 公司管理层与技术投入 - 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钢江曾在微软、英特尔、谷歌等科技巨头主导核心技术研发,被列为超过4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长32%至近3816.9万元人民币,显示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决心 [12] - 公司计划自研ERP系统以实现国产替代 [12] 业务特点与竞争环境 - 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作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占比71.4%),项目具有交付周期长、收入确认集中的特点 [12] - 公司面临来自国际巨头和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可能导致项目竞标价格承压 [12]
信捷电气跌2.12%,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85.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4: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62.91元/股 总市值98.86亿元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1.7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5.81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卖基本持平(买入222.04万元占比1.43% 卖出220.39万元占比1.42%) 大单净买入784.15万元(买入3889.86万元占比25.13% 卖出3105.71万元占比20.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3.13% 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跌4.83% 近20日涨7.08% 近60日涨12.5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24万户 较上期增长16.91% 人均流通股11241股 较上期减少14.46% [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新进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772.3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74.93万股至321.04万股 仍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7亿元 同比增长10.0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微增0.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2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为OEM自动化行业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中设备销售及其他主营业务占比99.78% 其他补充收入仅占0.2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 伺服系统 工业4.0 机器视觉等 [1]
重温美国制造业的“福特时刻”
36氪· 2025-09-23 11:05
福特公司当前转型挑战 - 电动汽车销量显著下滑,2025年5月在美国市场仅售出6,723辆,同比下降25% [3] - F-150 Lightning车型销量暴跌42%,E-Transit销量表现惨淡 [3] - 公司取消了原计划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并削减密歇根州电池厂40%以上的生产计划 [3] - 将大型电动皮卡的上市时间推迟至2027年,并取消了一款SUV的上市计划 [3] - 面临特斯拉等竞争对手在电池技术、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上的巨大压力 [3] 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 - 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驱动力 [3] - 贸易摩擦、经济脱钩、技术主权等地缘政治因素正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 [3] - 工业4.0背景下,AI应用改变工人角色和技能需求,环境挑战要求企业采用绿色技术 [3] - 全球灯塔工厂数量截至2025年已达189家,成为工业4.0数字智慧工厂的典范 [54] 福特公司工厂改造战略 - 在全球范围内翻新旧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例如改造密歇根州范戴克变速箱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机和电动变速驱动桥 [4] - 在著名的里弗鲁日工厂新建装配厂,专门生产F-150皮卡的纯电动版本 [4] - 2023年在德国亮相科隆电动汽车中心,这是在1930年落成的尼尔工厂基础上改造而成,占地125公顷 [57] - 科隆工厂配备全新生产线和自动化生产工具,预期实现年产250,000辆电动汽车的产能,是福特全球首家碳中和装配厂 [57] 福特公司历史生产创新 - 1904年皮格特大道工厂落成,造价76,500美元,在此诞生了著名的T型车,首批生产了12,000辆 [5][9][13] - 1908年T型车价格从950美元降至1916年的360美元,销量从1909年的12,000辆跃升至1916年的577,000辆 [15][29] - 1910年高地公园工厂落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宽大玻璃窗设计,被称为"水晶宫" [22][23] - 1913年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在高地公园工厂试验成功,T型车日产量从数百辆跃升至数千辆 [28][29] - 1914年将工人日薪提高至5美元,高地公园工厂就业人数在1925年达到近70,000人的峰值 [30][31] 福特公司垂直整合实践 - 1927年里弗鲁日工厂实现"从矿石到整车"的垂直整合,拥有75,000名员工,是当时世界最大工业综合体 [35][36][37] - 公司拥有70万英亩森林、铁矿和石灰石采石场,以及数千英亩煤矿土地,并运营货运车队和铁路 [36] - 工厂内设有发电厂满足自身全部电力需求和高地公园工厂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还有玻璃厂等配套设施 [37] 生产管理范式变迁 - 福特制(Fordism)指使用专门机器和半熟练劳动力在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 [48] - 后福特主义强调生产灵活性、多样化,注重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形成敏捷供应链网络 [54] - 当前制造业范式全面走出福特制,进入强调数据智能、人机交互的工业4.0时代 [54]
伟创电气跌2.01%,成交额4.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42.7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3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84.77元/股 总市值181.23亿元 成交额4.00亿元 换手率2.17%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42.7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2.10%卖出占比9.34% 大单买入占比32.83%卖出占比29.7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3.84%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2.71%/43.70%/82.03%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变频器(收入占比62.29%)、伺服系统及控制系统(32.33%)、数字能源(2.3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伺服系统、工业4.0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4万户 较上期减少8.18% 人均流通股20393股 较上期增加8.90% [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增持177.29万股至941.30万股 国泰智能汽车A增持96.55万股至609.69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33.69万股至189.97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7亿元 同比增长16.39% 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增长4.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1亿元 [3]
海天精工跌2.09%,成交额2829.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0.58元/股,成交额2829.54万元,换手率0.26%,总市值107.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1万元,特大单卖出330.06万元占比11.66%,大单卖出651.21万元占比23.01% [1] - 年内股价下跌4.59%,近5日跌4.99%,近20日基本持平跌0.05%,近60日上涨8.4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47万户,较上期增加1.67%,人均流通股21124股减少1.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减少0.9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滑19.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6.11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机床销售占比98.29% [1]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行业,涉及工业4.0、工业母机等概念板块 [1]
永艺股份跌2.07%,成交额1591.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7.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7%至10.86元/股 成交额1591.59万元 换手率0.48% 总市值35.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7.64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3.19% 卖出占比20.58% [1] - 年内累计下跌4.99% 近5日跌9.35% 近20日跌3.38% 近60日涨3.04%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4月8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3万户 较上期增加5.15% 人均流通股17384股 减少4.90% [2] - 大成竞争优势混合A持股252.24万股 较上期增持7.51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9亿元 同比增长6.66% [2]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4.92%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办公椅和按摩椅椅身研发设计生产 兼营功能座椅配件及沙发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成品家居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跨境电商、抖音小店、一带一路、工业4.0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3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43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