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

搜索文档
数智化赋能福建山区小城 百亿笋竹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22:37
行业概况 - 永安市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美誉 辖区竹林面积达102万亩 [3] - 2024年永安竹笋产业年产值约107亿元 竹木产业链年产值约240亿元 [3] - 永安市拥有169家笋竹加工经营企业 产品涵盖20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 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 [6] 数智化转型 - 采用AI视觉技术的竹条选色机可自动检测十几种缺陷 准确率超98% 每分钟筛选25-50根竹条 [3] - 单台选色机可替代4名工人 每条生产线年节省人力成本超10万元 [3] - 种植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 实现智能化供水和传输分拣 [3] - 加工环节数控设备实现手工到智能转变 产品精度与质量显著提升 [3] 技术创新应用 - 推广数智化电烤笋房1114台 替代传统煤炭/木材燃料模式 [4] - 电烤笋房降低污染排放 提高成品质量 不受气候影响 [4] - 某企业改造线路后 每小时鲜笋处理量达10吨 效率同比提升30% [6] 产业升级成效 - 全竹利用率提升 实现从人工到自动的产业化转型 [3] -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形成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体系 [3] - 数智化驱动百亿笋竹产业转型升级 撬动完整产业链 [6]
侨银股份(002973)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46
公司战略布局 - 2025年是侨银上市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公司重塑发展战略,形成“二纵三横”发展战略,纵向深化主营业务与科技属性融合,横向拓展市场、孵化新业务、增强资本化能力 [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4亿元,归母净利润2.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率26.86%,同比增长0.82个百分点,三费费率13.23%,同比降低0.88个百分点 [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2.60亿元,较期初增长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35亿元,较期初增长11.21% [3] 行业情况 - 环卫行业已从机械化向智能化、数智化跃迁,2024年度环卫市场格局中民企占比达62%,环卫服务市场合同签订总额超2465亿,年化金额955亿,全国环卫市场规模3251亿,预计2029年国内环卫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将分别达6442亿和15% [4] - 多地推进环卫作业智能化变革,2024年广州、苏州等地启动无人驾驶智能清扫项目,2025年2月深圳拟扩大试点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运营 [4]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52.22亿元,年化金额7.3亿元,华东区域中标订单占比达56.63%,第四季度新签订单10亿元,环比增长56.67%,在手待执行订单总金额达420亿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标6.07亿,年化2.75亿,2025年新签订单福建地区较多 [5] 费用管控 - 2024年,公司利用数智化系统,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毛利率同比增长0.82%,三费费率同比降低0.88%,管理费用同比减少6467万元,费用率同比降低20.20%,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1.59% [6] 回款和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公司回款32.91亿元,第四季度回款环比提升5.13%,现金支出同比降低4.75%,净现金流量达1.58亿元,同比提升98.29% [7] 化债工作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新增4.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公司抓住机遇与各地政府合作,完善费用拨付机制,加快资金回笼 [8] 数智化布局 - 2023年12月成立广州侨银数智城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科研团队打造“数智城市研究院” [9] - 2024年开发的无人驾驶城市服务智能装备陆续下线,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多地试点,下半年推行数智化,中标项目合同总额达1.10亿元 [9][10] - 2025年3月与江苏省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签署协议,5月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0] 合作情况 - 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围绕城市服务大管家主题,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协作,推动三款应用类型的人形机器人(臂)产品首发 [11] 定增项目 - 2024年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9亿元,募集资金到位后将降低综合财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偿债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 [13]
港华数智化建设及TMS升迁项目签约仪式暨启动会成功举行
格隆汇· 2025-05-16 17:29
合作签约仪式 - 港华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集团数智化建设及TMS升迁项目签约仪式暨启动会 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及项目相关成员出席会议 [1] - 香港中华煤气执行董事暨首席财务总裁杨磊明与用友助理总裁兼深圳用友总经理袁毅刚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3] - 仪式上双方就项目合作目标 实施策略 建设规划 交付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3]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港华自2011年统一部署TMS(港华管理信息系统)以来 该系统已覆盖集团内1000多家企业 服务超4万用户 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7] - 随着AI 大数据等技术发展 为满足集团长远战略需要 此次合作将依托用友最新BIP平台和技术支持 打造全集团统一的数智化管理平台 [3] - 项目将在财务共享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基础应用等维度进行迭代升级 推动集团多业务板块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与数智化 [3] 双方合作历史与展望 - 港华与用友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共同打造的TMS系统已成为行业合作典范 [5][7][9] - 用友在服务港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升了产品和服务水平 [9] - 双方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 强强联合 将该项目打造成业界示范标杆 [5] - 用友表示将充分结合港华业务管理需求 运用BIP平台及AI技术 赋能业务创新和效率提升 [9] 项目实施计划 - 用友表示将在项目推进中密切把握关键节点 保障项目按时达成目标 [10] - 项目团队需将BIP建设目标(简单化 标准化 流程化 AI化)充分融入工作中 [10] -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紧密协作 通力配合 保证项目高质量落地 [12]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港华落实集团数智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7] - 项目将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12] - 双方期待通过合作创造更大价值 共同助力行业数智化发展 [5][9]
福建永安:数智化加快百亿笋竹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6 17:18
行业概况 - 福建省永安市竹林面积达102万亩,素有"笋竹之乡"美誉 [1] - 2024年竹笋产业年产值约为107亿元,竹木产业链年产值约240亿元 [1] - 该市拥有169家笋竹加工经营企业,成功打造20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笋竹产品 [6] - 平均年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 [6] 数智化转型 - 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竹林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实现智能化供水 [1] - 采用运输轨道、竹梢粉碎等数控设备,实现传输、分拣智能化生产 [1] - 利用数控设备实现从手工到智能、从人工到自动的加工方式转变 [3] - 推广数智化电烤笋房1114台,替代传统煤炭/木材燃料模式 [5] 生产效益提升 - 种植能效显著提升,产品种类增多且精度与质量明显改善 [1][3] - 电烤笋房使成本降低、污染排放减少,成品质量提高且不受气候变化影响 [5] - 实现全竹利用,加工环节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 [3] 市场拓展 - 借助电商平台拓展市场,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 - 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6] - 数智化推动百亿笋竹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发展 [1][6]
恒锋信息(300605) - 300605恒锋信息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20250514
2025-05-16 16:22
公司概况 - 创立于1994年,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605 [1] - 以“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为发展战略,打造4大核心技术平台,为多领域客户提供“数智化”产品及方案 [1] - 参加13项标准编制和软课题研究,持有多项国际、国内高级资质及认证 [2] - 荣获“中国软件技术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2] - 形成“福州总部 + 3研发中心 + 5运营中心”业务布局,开拓海外市场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2,731.43万元,同比减少53.0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680.49万元,同比减少614.2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9,094.23万元,同比减少946.59%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45,164.97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87% [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8,948.25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5.99% [3] - 业绩亏损原因:市场竞争致项目毛利率下降,信息技术服务业毛利率同比减少4.79%;宏观经济及财政因素使部分项目验收延迟、客户预算投入承压;客户回款滞后,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124.14万元 [3] 核心竞争力 - 资质优势:所处细分行业实行强制性资质认证,公司资质体系齐全且级别较高,持有多项国际、国内高级资质及认证 [4] - 知识产权:2024年度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2项 [4] - 技术平台:凭借自主可控技术打造四大核心能力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AI智慧视觉平台、物联网AIOT中台、HFRDP数字研发中台 [4]
向儒安:三化引领 质赢未来:探索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工程机械行业面临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技术窗口期(AI、数智化、绿色化加速)[3] - 三大挑战:世界之变(逆全球化、关税战导致出口不确定性)、时代之变(超级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历史之变(中国经济转型、行业同质化竞争和内卷外溢)[4] - 传统"高毛利高风险"商业模式和"速度为王"逻辑已失效,需转向"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新三化战略[4]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以"不出海,就出局"为决心,构建覆盖122个国家/地区的市场渠道(400+海外子公司/代理商),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达70%[6][7] - 建立"1+5+N"全球协同研发体系,针对本地需求正向开发产品,并在15个海外工厂(含美国、德国、印尼等)加速制造全球化[7] - 2024年海外业务贡献近50%营收和超50%利润,成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7] 数智化转型 - 以"灯塔工厂"为核心,完成46家传统工厂智能制造升级,3家工厂获达沃斯"灯塔工厂"认证(北京桩机、长沙18号、韶山叶片)[8] - 打造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智慧矿山、港口、新能源物流等),推动工程机械成为移动智能终端[8] - 通过"挖掘机指数"等数据产品实现智能运营,入选工信部首批"数字领航"企业[9] 低碳化布局 - 产品电动化:2024年推出101款电动产品(增长70%),覆盖11类设备(挖掘机、搅拌车等),无人驾驶电动产品累计运行200万公里[10] - 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风电(三一重能全球前十)、光伏(9个月打通全产业链)、氢能(全球最大单体制氢电解槽)、储能(1.9分钟疾速换电)[11] 高质量发展倡议 - 经营安全优先:规模服从效益、效益服从品牌、品牌服从价值观,强调现金流和成本控制[12] - 拒绝恶性竞争:不搞价格战、不唯市场占有率、不做风险订单,建立完备风控流程(100%平台合同审查)[15][16][17] - 质量升级为核心:对标国际高端标准,推动全行业质量协同体系,打造"中国质造"品牌[18][19]
高成长企业|厨中鲜:工业园区“未来食堂”的试验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0:00
公司概况 - 厨中鲜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团餐,2024年营业额超3亿元 [1] - 公司创新开展智慧餐厅和"三人店"园区小食堂等系列变革,打造一体化智慧餐饮解决方案 [1]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年营收30%的增长,致力于成为智慧餐饮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3] 行业背景 - 2019-2023年我国团餐市场规模从1.5万亿增至2.1万亿,占比从32.1%增至40.5% [4] - 目前中国团餐业市场规模约1.8万亿元,复合增速高达15%,2026年将达到3.6万亿元左右 [9] - 2024年有超过60%的团餐企业引入中央厨房模式,80%以上采用智能点餐和配送系统 [8] 数字化转型 - 公司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仓储和农残检测实验室,解决早期无序发展痛点 [4] - 开发多元复合的智慧餐厅服务平台系统,实现菜品预订、营养分析、配送跟踪一体化管理 [5] - 推出"智慧餐饮操作系统",将订单管理、供应链SaaS等模块共享开放给中小团餐企业 [7] - 通过智能计量系统将食材浪费率从行业普遍的15%降至4.7% [10] 创新业务模式 - "三人店"模式仅需3名员工,人力成本降低40%,日均营业额可达5000元 [10][12] - 通过智能点餐系统和数字化管理优化供应链效率,实现食材稳定供应与成本控制 [10] - 线下门店利用供应链优势开展外卖、团购、生鲜零售等多渠道业务 [11] - 已成功切入社区养老餐、医院营养餐、企业轻食等新场景,单店利润率远高于传统团餐 [11] 技术应用 - 正在开发AI大模型专注于团餐行业采购管理,提升价格透明度并优化供应链 [8] - 计划通过AI模型和大数据分析优化社会餐厅菜品出品,兼顾口感满意度和利润 [11] - 系统整合源头供应商市场信息,通过冷链配送体系完成交易,促进供应链资源优化 [8] 市场拓展 - 目前在东莞已开设22家门店,计划在大湾区扩展至100家门店 [12] - 通过品牌输出、管理模式复制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集中度 [9] - 探索"能力输出"模式,为行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7]
首程控股(0697.HK)迎来院士助力!张建伟院士加盟董事会,推动机器人相关业务加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5-16 08:38
核心观点 - 首程控股通过引入张建伟院士加速机器人产业从"投资"向"技术赋能"的战略升级 [1]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港币2.13亿元,同比增长80.5%,营收3.52亿元,资产运营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7% [2] - "资产运营+数智化"战略成效显著,机器人生态布局逐步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5][6] 人事变动与技术赋能 - 张建伟院士加盟董事会,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有30余年研究经验,曾主持多项国际重大机器人项目 [1] - 院士加盟将加速被投企业技术迭代,缩短产品验证周期,提升技术商业化效率 [3] - 有望引入更多产学研资源,强化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核心节点地位 [3] - 从技术前瞻性角度参与战略制定,优化投资组合判断技术路线风险 [4] 财务表现与战略成效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80%至约1.18亿港元 [5] - 资产运营收入同比增长27%达2.58亿元 [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停车楼项目投入运营,停车管理系统完成迭代提升效率 [5] - 与中国人寿联合设立52.37亿规模REITs基金,提供长期资金保障 [6] 机器人生态布局 - 北京机器人基金规模达100亿元,已投资宇树科技、微分智飞等头部企业 [3] - 年内新增投资图湃医疗、自变量机器人等企业,覆盖医疗、工业场景 [5] - 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拓展销售代理、租赁服务等多元化业务 [6] - 构建"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生态,打造"投资-孵化-服务"完整链条 [3][5] 战略展望 - 短期资产运营效率提升形成利润支撑,中期机器人生态构建新增长极 [7] - 长期通过REITs资本运作与产业链协同形成价值飞轮 [7]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临界点临近,公司具备先发优势 [7]
全国规模第一,万师傅稳居家居服务行业首选
金投网· 2025-05-16 07:02
市场地位与规模 - 公司在家居安装维修平台中全国规模第一(以2024年平台GMV计)及市场占有率第一 [1] - 截至2025年2月,平台注册师傅超370万,覆盖全国297个市及2844个县级行政区,服务覆盖率高达99.8% [3] - 累计为超180万企业用户及4200万个人家庭用户提供超1.7亿次专业服务,覆盖全国超三分之一家庭 [3] 数字化与时效性 - 公司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AI技术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解决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行业痛点 [3] - 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流程节点化、可视化,精准把控服务进程 [3] - 智能推单系统实时推送需求给匹配师傅,独创"师傅运力地图"就近匹配师傅,提升服务时效 [5] - 首创"当日装"服务,24小时内准时上门,案例显示13分钟上门,1小时内完成安装 [7] 标准化与职业化 - 公司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参与起草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8] - 设置严格准入门槛与科学晋升机制,师傅需通过技能考核、资质认证等多重审核 [10] - 创立学习中心,输出专业技能、服务意识等4大模块课程,定期线上线下培训 [10] - 与居然之家联手打造"全屋定制安装线下实训班",提升师傅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10] 服务品质与口碑 - 作为宜家"官方唯一推荐平台",NPS值超92,远高于服务行业平均指数17.4 [12] - 构建健全售后保障机制,覆盖服务前、中、后全流程,提供无忧质保服务 [15] - 联合PICC定制"第三者责任险",特殊情况提供先行赔付 [17] 行业影响与合作伙伴 - 公司成为京东、抖音、拼多多合作服务平台,与林氏家居、九牧等龙头品牌长期战略合作 [17] - 荣膺多项权威荣誉,包括"中国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平台排行榜TOP1"等 [17] - 家居服务市场格局初具雏形,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公司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品牌" [1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范式革命 [20] - 传统渠道逐渐饱和,深耕细作带来的增长更能体现实力与价值 [20] - 以品牌力与服务力主导的新一轮竞争将拉开差距、体现龙头优势 [20]
迈瑞医疗:2025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快速增长,国内业务有望逐季改善-20250515
国信证券· 2025-05-15 2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快速增长,国内业务有望逐季改善,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1/141.03/161.88亿,同比增速6.4%/13.6%/14.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7/19.9/17.4x [1][3][33][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7.26亿元(+5.1%),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单四季度营收72.4亿元(-5.1%),归母净利润10.3亿元(-41.0%);2025Q1营收82.37亿(-12.1%),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环比改善明显,国内业务环比24Q4增长50%以上 [1][9]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202.92亿元(-5.1%),海外市场收入164.34亿元(+21.3%),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5%,国际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收入比例提升至14% [24] 业务板块 - 2024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营收135.57亿(-11.1%),微创外科业务增长超30%,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市场空间超200亿,国际业务有望长期平稳快速增长 [2][12][16]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65亿(+10.82%),首次位列第一,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化学发光业务国内排第三,生化业务市占率超15%且持续提升,海外装机有望放量 [2][17] - 医学影像业务营收74.98亿(+6.60%),国内超声业务市占率超30%,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国内超声收入比重达六成,将加大海外高端市场覆盖 [2][18] - 并购的惠泰医疗实现并表收入14.39亿,收入占比约3.9% [2][12] 财务指标 - 2024年毛利率63.11%(经追溯调整-1.07pp),销售费用率14.38%(经追溯调整+0.04pp),管理费用率4.36%(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9.98%(+0.16pp),财务费用率 - 1.09%(+1.36pp),销售净利率31.97%(-1.18pp);2025Q1毛利率62.53%(-3.43pp),净利率32.69%(-1.04pp),均环比改善 [3][25]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24.3亿(+12.38%),经营性现金流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为107%,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77.11亿 [27] 数智化进展 - 截至2024年末,“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装机医院超千家,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新增三甲医院超350家;“迈瑞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全国近590家医院装机,约80%为三级医院,2024年新增装机380家;“瑞影云++”项目覆盖全国,累计装机超15,600套,2024年新增装机近5,000套 [30] - 2024年12月,迈瑞发布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实现AI系统对临床诊疗思维深度内化 [3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932|36,726|39,766|44,963|51,218| |(+/-%)|15.0%|5.1%|8.3%|13.1%|13.9%| |净利润(百万元)|11582|11668|12411|14103|16188| |(+/-%)|20.6%|0.7%|6.4%|13.6%|14.8%| |每股收益(元)|9.55|9.62|10.24|11.63|13.35| |EBIT Margin|34.6%|33.3%|33.7%|34.2%|34.6%| |净资产收益率(ROE)|35.0%|32.5%|30.9%|31.2%|31.9%| |市盈率(PE)|24.3|24.1|22.7|19.9|17.4| |EV/EBITDA|22.8|21.9|20.7|18.2|16.0| |市净率(PB)|8.50|7.84|6.99|6.23|5.53|[5]